NIU.US
Niu returns to revenue growth

這家電動踏板車製造商在截至六月的三個月里收入增長13.5%,並預測三季度增長速度將飆升至50%

重點:

  • 去年進行重組後,小牛電動重回增長軌道,今年上半年淨新增門店300家
  • 分析機構越來越看好這家電動踏板車製造商,接受雅虎財經調查的三家分析機構對公司的評級不是「買入」就是「強力買入」

陽歌

在經歷了艱難的一年後,北京牛電科技有限責任公司(NIU.US)再次進入擴張模式。然而,從公司周一公布的最新業績來看,復蘇有些不平衡,公司報告二季度的增長速度略有放緩。但它預測三季度增長將會加速。

對於像小牛電動這樣的公司來說,這就是生活,它正在重組核心的國內業務,將重點放在高端車型上,避開競爭激烈的低端市場。它還特別強調要聚焦更願意花錢購買最新技術的Z世代客戶,以及女性客戶。

雖然佔銷售額大部分的國內業務正在重回正軌,但正在尋求多元化發展以擺脫對中國市場過度依賴的小牛電動,仍努力為全球業務尋找正確路徑。隨著通過與主要在地零售商建立聯盟來擴大海外網絡,其全球業務向前邁出了幾步。

但其海外業務也受到歐洲政府補貼逐漸退出,以及對滑板車的日益依賴所帶來的打擊(滑板車的售價遠低於傳統電動自行車)。此外,美國新實施的保護主義關稅,促使公司披露正研究設立首家海外製造工廠,以在未來規避此類賦稅。

最重要的是,小牛電動是一家情況比較複雜的公司。能反映這一點的是,最新財報發佈後,小牛電動在紐約上市的股票在週一的交易中下跌了1.6%。該股今年迄今已下跌18%,表現不及增長3%的中國ETF-iShares MSCI(MCHI)。但分析機構對公司的看法正趨向樂觀。雅虎財經本月調查的三家分析機構中有兩家給出了「買入」的評級,另一家則給出了「強力買入」的評級。這與7月只有一家給出「買入」評級、另外兩家給出「持有」評級相比,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去年,小牛電動在中國國內市場的日子不好過,該市場在其銷售中的佔比超過四分之三。公司去年收入收縮16%,中國市場銷售下降15%。它還在國內關閉了8%表現不佳的加盟店,其門店總數從上一年的3,102家降至去年底的2,856家。

在重組後,公司今年恢復門店擴張,重回增長模式,聚焦三四線城市。首席執行官李彥在財報電話會議上稱,小牛電動今年上半年淨新增門店300家,預示著「銷售網絡擴張勢頭恢復」。他接著表示,同樣重要的是,隨著重組後擴張步伐加快,公司計劃在今年剩餘時間里再增加1,000家門店。

收入重回增長軌道

隨著業務的重組,小牛電動在去年四個季度中有三個季度的收入出現了下滑。但今年的收入重回增長軌道,一季度收入增長了21%。這種增長勢頭持續到了二季度,但增速放緩至13.5%,這可能是一個令人擔憂的跡象,該公司報告稱,當季收入為9.41億元,而去年同期為8.29億元。

但小牛電動試圖安撫投資者,表示今年三季度將進入高速增長階段,預計收入同比增長40%至60%,達到13億元至14.8億元。它沒有就增長大幅加速給出任何解釋,不過這種大幅增長通常與新車型的發佈有關。

接下來,我們就來仔細研究一下,剛剛結束了長達一年的重組的小牛電動在中國的趨勢,然後再去看看它仍在進展中的國際業務。

李彥在財報電話會上說:「今年,我們強調……既要聚焦高端市場,強化品牌的高端形象,也要聚焦像Z世代和女性用戶這樣的特定消費群體。」作為向深諳高科技產品的Z世代轉變的一部分,小牛電動更加重視利用抖音、快手和小紅書等熱門渠道進行在線銷售。在實現這一轉變的過程中,公司報告稱,在線銷售額在中國市場總銷售額中的佔比達到了48%,而一年前這個數字只有26%。

同樣重要的是,公司進入競爭沒有那麼激烈的中國高端市場,減輕了其降價的壓力。它表示,二季度平均每輛電動踏板車的售價同比下降2.1%,較一季度4.7%的降幅有所放緩。

但國際市場的情況並不樂觀,公司每輛車的平均售價同比下降了21.8%。公司將此歸咎於電動滑板車在海外銷售組合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而它的價格遠遠低於傳統的電動自行車。它還指出,由於歐洲取消了政府補貼,今年上半年其電動兩輪車的國際銷售額驟降了69%。

儘管遭遇挫折,快速發展的電動滑板車銷售,推動公司的國際收入在二季度增長13.7%,達到1.3億元,在一季度經歷了8%的降幅後恢復了增長。

國內外市場的價格下滑對小牛電動的毛利率造成了影響,二季度的毛利率為17%,而去年同期為23.1%。總而言之,小牛電動本季度虧損2,490萬元,高於去年同期的190萬元。但分析機構預計,在重組後,今年該公司將恢復盈利,儘管它的很多同行仍在虧損。

這些同行中,小牛電動目前的市銷率(P/S)處於較低但相對強勁的水平,為0.38倍。這與國內同行綠源集團控股(2451.HK)的0.39倍大致相當,高於賽格威品牌所有者九號公司(689009.SH)的0.3倍。但它落後於廣受歡迎的Vespa品牌製造商Piaggio(PIA.MI)的0.47倍。總而言之,小牛電動似乎確實已經扭轉了局面,至少對於其核心的國內業務而言是如此,這表面該股可能存在一些上漲空間。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小牛電動次季銷量按年增長36.6%

電動兩輪車品牌小牛電動科技有限公司(NIU.US)上周五公布,第二季共銷售電動出行產品350,090台,較去年同期的25.62萬台增長36.6%。 其中中國市場銷售318,719台,佔總量約91%,較去年同期207,552台增長53%;國際市場方面,小牛電動第二季銷售31,371台,較去年同期下降約35%。銷售數據涵蓋電動摩托車、電動輕便摩托車、電動自行車、滑板車和電動自行車。 公司表示,於「618年中購物節」期間,小牛多款高端車型在天貓、京東與抖音平台均登上銷售排行榜,有效鞏固其於中國高端智能兩輪市場的領導地位。 小牛電動股價周一一度升逾5%,收市報3.42美元,升1.79%。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

簡訊:綠城半年銷售跌11% 前董事長港機場被帶走

內房開發商綠城中國控股有限公司(3900.HK)周一公布上半度銷售數據,今年首六個月,集團合同銷售金額803億元人民幣(下同),涉及的面積為229萬平方米,歸屬於綠城的權益金額為539億元,較去年同期的608億元下跌11.3%。 6月份綠城自投項目的銷售金額為142億元,同比下跌18.4%,但每平方米均價則上升6.8%至34,746元。 另外,多家內地媒體早前報道,綠城中國前執行董士及董事長張亞東,5月底時在香港機場準備飛往加拿大時,於登機口被帶走,但具體因何事則未有披露。張亞東曾任大連副市長,2016年調往央企中交集團,至2018年被派往報掌綠城。至今年三月,綠城突公佈張亞東呈辭。 綠城周二平開市報9.77港元,公司在過去一年的高位下跌27%。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行業簡訊:泰國對中國遊客吸引力下降

財新報道,據航班管家的數據估計,今年七八月旅遊旺季,中國航司計劃執行中泰航線班次達12,800架,同比下跌22.6%,更較疫情前水平低40%。今年前五個月,中國赴泰旅遊人次降至195萬,同比減少33%。 財新指出,多重因素令中國遊客望而卻步,包括演員王星赴泰時被綁往緬甸詐騙園區。其他擔憂還包括地震,以及泰銖對人民幣升值,導致赴泰旅遊成本上漲。 當中國遊客對泰國興趣減退之際,他們正湧向日韓等亞洲地區。中國航司計劃,於七八月執行中日航線的航班達25,300架次,同比增長35.3%;中韓航線計劃執行20,500架次,同比增長13.4%。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富衛首掛午收僅升1%

保險公司富衛集團有限公司(1828.HK)周一在港首日掛牌平開報38港元,之後股價窄幅上落,中午收市報38.4港元,升1%。 公司發售9,134.2萬股,每股售價38元,錄得超額認購36倍,國際配售超額1.3倍,集資淨額29.53億港元。 富衛業績表現並不理想,2022年至2023年,保險收入分別為24.08億美元、27.56億美元,虧損3.2億美元及7.33億美元。去年收入微跌1.2%至27.24億美元,但扭虧為盈賺2,400萬美元。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