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國產心血管介入醫療器械的先驅,已獲得港交所批准上市

重點:

  • 業聚醫療成立22年以來,已擁有逾40款獲批產品,計劃到港股集資,協助更多產品商業化
  • 該公司逾八成收入來自海外,受國家醫用耗材集中採購制度的打擊較小

陳嘉儀

這家醫療器械公司是國產心血管介入器械的鼻祖,也是中港融合推動醫療科技創新的成功案例,現在它要上市了。

成立於2000年的業聚醫療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從事心血管介入醫療器械的研發和製造,主要產品包括冠狀動脈(PCI)和外周血管(PTA)手術的球囊、冠狀動脈支架等,產品銷往全球超過70個國家和地區,是唯一能在歐、美、日PCI/PTA球囊市場,與雅培(ABT.US)、波士頓科學(BSX.US)和美敦力(MDT.US)等跨國大品牌一爭長短的中國醫療器械公司。

PCI/PTA球囊主要應用於心腦血管梗塞的介入手術中,與支架同屬高耗值醫療器械。以去年銷量計算,其生產的PCI球囊全球銷量達86.6萬件,在日本PCI球囊市場排名第二,市場份額高達20%;至於在歐、美和中國排名也在前六。該公司去年9月和今年4月曾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惟未有進展,並於11月24日更新今年上半年業績後,第三次交表。

據港交所網頁資料顯示,業聚醫療剛於周日通過上市聆訊。該公司表示,集資所得的金額,將用於協助在研產品商業化、擴大現有產能及增強研發能力等。

業聚醫療是由在上世紀70年代率先把心臟起搏器和心臟導管技術引進中國和香港,被譽為「心血管手術教父」的錢學雄創立。他在1996年前經營心臟起搏器和心臟導管技術分銷業務,至2000年看準PCI療法開始在亞太區和國內普及,決定創辦業聚醫療,而且從一開始便堅持研發創新和全球化策略。

雖然其總部設於香港科學園,但早於2001年已在毗鄰的深圳市設立研發、產品開發及生產基地,融合兩地在研發和生產方面的優勢,同年9月已從日本醫藥品醫療機器總合機構(PMDA)取得球囊導管的首個監管批准。

去年帳面虧損

至2005年,該公司收購專注於支架的開發及生產的Orbus Medical Technologies,獲得對方的美國佛羅里達州研發中心和荷蘭生產基地,並擴大歐洲銷售網絡。2016年,現任董事長兼行政總裁錢永勛從父親手上接過重任後,更致力擴展美國市場、加強市場滲透、豐富產品組合和拓展業務領域。

初步招股文件顯示,業聚醫療是一家擁有盈利能力、可持續成長的企業。截至今年6月底,已擁有超過40款獲批產品,分別獲日本PMDA、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和中國藥監局(NMPA)等批准,在售產品包括用於冠狀動脈和周邊血管介入的導管、導絲、球囊擴張導管和創新型塗層支架等,另有約40款產品正在開發。

過去三年半,其收入整體趨勢向上,僅2020年因新冠疫情導致PCI手術數量減少,才微跌8.2%至8,847萬美元(6.25億元);翌年疫情緩和,收入隨即反彈31.6%至1.16億美元;今年上半年再上升20%至6,885萬美元。其中,冠狀動脈介入醫療器械的收入,歷年佔比都超過八成以上。

不過公司盈利與收益表現看來不同步,其中2020年的淨利潤微升1.6%至707萬美元後,翌年收入大升,卻虧損444萬美元,除了反映期內融資成本大升三倍至561萬美元外,集團解釋期內錄得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公允值虧損1,440萬美元,造成帳面虧損;如果按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算,經調整利潤為2,135萬美元,按年大升逾兩倍。

全球分銷網絡

業聚醫療擁有由直銷和分銷組成的全球銷售網路,在日本等深耕多年的成熟市場主要採用直銷模式、在美國等新開發市場則採用分銷模式,在歐洲和亞太地區則兩者兼用。今年上半年,來自歐洲、中東及非洲的收益共佔24%;來自日本、亞太地區、中國境內及美國的收入,分别佔10.2%至24.9%不等,業務相當全球化。不過,隨著中國市場環境轉變,加上產品在美國獲批,後兩者佔比呈上升趨勢。

以中國市場為例,業聚醫療於2021年前交予一家由錢永勛表親持50%權益的公司獨家分銷;但國內近年推動醫用耗材集中採購制度,被納入集採的產品價格大幅下降。由於部分產品被納入集中採購範圍,有見分銷商可享30%至55%銷售折扣的運作模式難以持續,公司去年1月改為直銷和區域分銷商結合模式,在國內建立直銷團隊,期間積極參與集採投標,並曾中標7次,向23個省級地區醫院進行銷售。

雖然產品中標價格大降,但因節省了總代理開支,加強不受集中採購政策約束產品的營銷工作也取得成果,令中國市場收入不跌反升,佔收入比率從2019年的8.6%上升至2021年的14.7%,今年上半年進一步升至19.3%,反映集團成功把挑戰轉為機遇。

業聚醫療海外營收超過八成,可利用國際品牌美敦力及波士頓科學來估算上市市值,兩者預期市盈率分別為14.5倍及22.5倍,取其平均18.5倍,以業聚醫療上半年淨利潤引伸到全年,預計約1,607萬美元計算,其市值可達23億港元(21億元)。且看最近港股的反彈勢頭,能否協助該公司取得更高的估值。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手回料中期扭虧為盈 最多賺6.8億元

保險中介服務提供商手回集團有限公司(2621.HK)周四公布,預計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錄得淨利潤介乎6.6億(9,200萬美元)至6.8億元,去年同期為淨虧損7,500萬元,實現轉虧為盈。 公司表示,業績轉正主要受惠於向投資者發行的金融工具賬面值變動收益,該項收益較去年同期的變動虧損增加約7.95億至8.15億元。 然而,期內經調整股東應佔淨利潤預計為5,600萬至7,600萬元,按年減少約5,000萬至7,000萬元,主要因宏觀經濟不確定性加大、金融消費需求放緩,以及保險業在「報行合一」政策下調整中介經紀費率所致。 上半年收入料介乎5.45億至5.65億元,按年減少約1.4億至1.6億元;成本及費用則減少約7,500萬至9,500萬元,跌幅低於收入降幅。 手回股價周五高開,至中午休市報4.93港元,升5.79%。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丘鈦7月銷售續向好 攝像頭模組同比升16%

攝像頭生產商丘鈦科技(集團)有限公司(1478.HK)周五公布7月的銷售數據,上月手機攝像頭模組售出3,783.6萬件,按年及按月均上升15.9%;指紋識別模組售出1,440.2萬件,按年及按月升2.6%及3.6%。 今年首七個月,手機攝像頭模組共售出2.2億件,按年跌10.8%,指紋識別模組累計售出1.087億件,按年大升48%。 丘鈦周五開市升0.2%報12.7港元,股價自年初以來接近倍翻。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Yeahka targets Japan

拿下日本收單牌照後 移卡能否輸出「中國模式」?

移卡攻入日本市場,獲得當地信用卡業務資格,揭示其從跨境支付走向本地商業服務的全球戰略轉型 重點: 公司獲得在日本開展線上與線下掃碼收單業務的資格 不只服務海外中國遊客,而是試圖成為當地支付市場參與者    李世達 在日本,電子支付的選擇不少,但現金依然是支付主流。根據日本總務省的統計,2024年國內無現金支付比率僅42.8%,且以信用卡(佔82.9%)為主,行動支付(如掃碼支付)僅佔9.6%,大多集中於如PayPay、LINE Pay、Rakuten Pay等本地品牌。這樣的市場特性,讓外來支付工具難以真正打入日常場景,只能在觀光區或特定商戶中擁有一席之地。 正是在這樣一個高壁壘、低轉換的市場中,來自中國的支付科技公司移卡有限公司(9923.HK)選擇正面進場。本周,移卡宣布其日本子公司Yeahpay Japan已取得日本《割賦販賣法》下的信用卡合約業務者註冊資格,並同步通過PCI DSS國際安全標準認證,正式獲得在日本開展線上與線下掃碼收單業務的資格。 牌照讓移卡得以從跨境支付「遊客模式」,晉升為具備在地清算與商戶服務能力的參與者,也揭示了其全球化布局的新階段。 本地業務「新參者」 移卡此次在日本取得的牌照,與Alipay、WeChat Pay在日本的運營模式有本質區別。Alipay、WeChat Pay主要透過當地收單合作夥伴與商戶簽約,以「跨境支付」方式接入日本商戶,也就是說,當中國旅客使用這些App掃碼付款時,實際的結算仍發生在中國本土系統,商戶透過當地收單服務商完成結匯。這是一種依賴「遊客消費」的輔助性場景,商戶也多集中在觀光區與連鎖零售。 移卡此次獲得的是一張真正的「本地經營牌照」,是進入「本地商業支付體系」的門票,可以自主與日本商戶簽約,建立收單與結算網絡,合法串接日本的信用卡支付體系,進行本地清算與商戶服務,為商戶提供一體化的收單與商業服務平台,服務日本本地消費者與中小企業,而非僅依賴中國遊客的流量輸入。 這也不難看出移卡的出海策略:不只是服務海外的中國遊客,而是試圖成為當地支付市場參與者的一員。 然而,日本支付市場遠比表面看來更複雜。日本本土市場早已由PayPay、Rakuten Pay、d払い與交通系IC卡如Suica等主導,不僅用戶數龐大,還深度整合了電商、電信與積分體系,使消費者黏性極高。與此同時,來自Square與Recruit旗下AirPay等國際與科技型平台,也憑藉簡易的POS設備與一體化的商戶解決方案,佔據中小企業市場。 平台生態聯動 移卡著眼的,是將其在中國累積的商戶服務能力、會員經營與數位廣告推廣等優勢成功移植,或許能在高度飽和的日本市場中,尋找到具備特色的利基切入點。 根據公告,移卡將與其投資企業富匙科技共同推進日本業務發展,並借助其在小紅書、大眾點評海外版等平台的運營經驗,為品牌商家提供「到店+本地生活」整合服務,輸出類似中國的商業數字操作系統。富匙科技主要為線下商戶提供數字化營運解決方案,已在東南亞地區與超過兩萬家門店建立合作關係。 更進一步看,若能以「中資電商平台出海的基礎設施商」為核心定位,綁定內容、供應鏈、支付、會員經營等多環節,或許也有望在海外市場突圍。 除了日本與東南亞,移卡在今年5月底剛拿到美國亞利桑那州Money Transmitter License(MTL)牌照,以及去年底獲得的Money Services Business(MSB)牌照,其海外布局似乎將逐漸迎來收成階段。…

簡訊:貸款中介業務拖累 樂信二季度營收微跌

線上信貸平台樂信(LX.US)周四公布,二季度營收微降。儘管科技賦能服務板塊強勁增長,仍未能完全抵消核心信用貸款中介業務的頹勢。 截至6月的三個月內,公司錄得營收35.9億元,較上年同期的36.4億元下降1.5%。其中信用貸款中介服務營收同比縮水15%至22.7億元,科技賦能服務收入則躍升55%達8.3億元。 公司淨利潤由上年同期的2.27億元飆升至5.11億元,增長逾倍有餘,主要源於貸款及貸款擔保相關資產的公允價值變動大幅波動。 財報發布後,樂信股價周四下挫4.2%。該股年內累計漲幅約9%。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