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醫療融資25億 下一步上市?

香港亞洲醫療集團的新資金,是在該公司被傳言尋求5億美元IPO後不到一年內獲得
重點︰
- 這家號稱是中國其中一家最大的心血管醫療服務公司,已完成約25.4億元D輪融資
- 據悉,該公司正考慮今年在香港進行IPO
葉天娜
心血管疾病相關的治療機構,一直受到資本市場的關注,包括今天介紹這家已成立23年,盛傳正籌備上市的公司,它在最新一輪的集資中,再度取得了4億美元(約25.4億元)資本用來未來發展。
心臟,是人類的核心,爲我們將血液經血管輸送到循環系統中,向身體各個器官提供氧氣及養份,是維持生命的源泉。根據中國國家心血管理病中心的數據,心臟病是中國人的頭號殺手。2018年,心血管病死亡佔中國城鄉居民總死亡原因之首,估計截至去年中,全中國心血管病患者人數多達3.3億人,而且高血壓、血脂異常、糖尿病及肥胖的絕對人數仍在攀升,恐怕會進一步推高中國心血管發病率和死亡率。
最近,中國知名的心血管專科醫療服務品牌香港亞洲醫療集團完成了D輪融資,總額達4億美元。這次領投的投資者,包括中國大型房地産商碧桂園(2007.HK)旗下的碧桂園創投,還有由前高盛大中華區主席胡祖六創辦的春華資本,跟投的單位包括泰康人壽、工銀國際、農銀國際、交銀國際、Hudson Bay Capital、夏爾巴投資,而老股東君聯資本和泛大西洋投資,在這輪融資中亦繼續加注。
去年,投資界曾傳出亞洲醫療最快第三季在港交所申請上市,目標是籌集5億美元,但最終只聞樓梯響。因此,市場估計,這次融資正好是爲了上市鋪路,以進一步提高估值,畢竟這家在中國首屈一指的心血管醫療集團的幕後股東,還有無寶不落的中國著名風投大腕紅杉資本。
2017年,紅杉資本看中了亞洲醫療的實力,投資數億美元,雙方展開緊密合作,加快擴展國內和國際業務,而這次D輪融資所取得的資金,估計也是爲了加快擴展步伐:集團表示,本輪融資後,會繼續在服務上創新,向建設集臨床治療、病人護理、研究和教育爲一體,國際一流的心臟病醫學集團的大方向發展。
這家民營心血管連鎖醫院成立於1999年,儘管它的基地在香港,但它只在香港設有一個小診所。它的三個主要設施在中國大陸,分別是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新疆亞心心血管病醫院、武漢江城亞心醫院等多家專科醫院,總床位數接近3,000張;另外還通過托管共建等模式,與汕頭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外科等多家三甲醫院合作,以培養醫療人才。
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是中國目前最大的心臟病專科醫院,規模屬三級甲等,有8家百級層流外科手術室,7家心血管介入治療導管室,建築面積4.6萬平方米,開放床位750張,截至2020年底,成立21年間已累計接診心臟病患者473萬人次,成功實施各類心臟手術逾35.7萬例。如果以進行手術的數量計算,它在醫院心外科及心內科/介入中心完成的手術量,在全國排名屬三甲位置。
隨著中國老齡化問題愈來愈嚴重,以及都市人生活忙碌,同時病人經濟能力提高,更多人追求高素質的醫療服務,令大健康醫療成爲投資者的黃金賽道。
與壽險産生協同效應
可是,由於公立醫院病床供應不足,促使民營醫院成爲補充缺口的主力。雖然有一定需求,但投資醫院的投資期相對較長,增長也不像科網等新型行業那麽快,例如在香港上市,同樣在中國營運醫院的華潤醫療(1515.HK),2020年收入雖然同比上升了30%至27.51億元,主要是因爲進行收購、併入多家醫院的收入,但盈利同比倒退了兩成至4億元,公司解釋是因爲受到新冠疫情影響;但回顧到2019年的業績,公司的收入同比僅增加了2%,盈利也减少了9%。
華潤醫療已經是有國企背景,理應享有一定優勢;中國的民營醫院,卻一直面對建立口碑的難題,但口碑和患者信心需要長時間累積,而且要吸引專科權威醫生加盟,是需要付出高額工資,加上昂貴的醫療器材,成爲拉長醫院投資期的主要原因。那麽,爲什麽這家私營醫療集團,仍能吸引投資界的大腕真金白銀投入呢?
首先,是大健康市場的潜力巨大,需求日漸增加,雖然增長速度緩慢,但表現相當穩定,始終當中國全面踏入小康社會,對醫療的要求便會增加,尤其在心臟這一部份,只要醫院的服務做得好,投資風險相對科網等行業低,也能同時受惠醫療消費升級。
另一個主要原因在於與保險業務的協同效益,例如這次在D輪投資亞洲醫療的就有泰康人壽,而領投的春華資本也是太平洋保險的股東,可以爲醫療業務打開人壽保險及健康保險的銷售,爲投保人提供更好的醫療配套服務。
隨著這家知名心臟科醫療集團再一次取得巨額融資,我們不妨看看它的業務後續發展,以及會否在短期內啓動上市計劃。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