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8036.SHG
Transsion moves up global smartphone leader board

公司去年四季度增長68.6%,成為全球第四大智能手機廠商,業務版圖已超越原來的非洲據點

重點:

  • 傳音控股去年四季度智能手機出貨量為2,820萬部,成為全球第四大廠商
  • 公司計劃向人口總數超過40億的南亞、拉丁美洲和東南亞市場擴張,在這些地區複製它在非洲的成功模式

     

陳竹

中國手機製造商深圳傳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688036.SH)以發源於非洲而聞名,憑借廉價但適合當地用戶的機型主導著非洲市場。現在,公司開始從傳統據點向其他發展中市場擴張,對小米集團(1810.HK)和Oppo等中國競爭對手構成了潛在威脅。

本月發布的最新數據表明,擴張正在取得初步成功。國際數據公司(IDC)顯示,去年第四季度,該公司首次成為全球第四大智能手機供應商,出貨量達到2,820萬部,同比增長68.6%。增幅遠遠超過前五名的競爭對手,也遙遙領先於整個市場8.5%的增速。

這個增幅甚至比該公司上個月預測2023年全年收入增長33.3%要快,全賴公司在降價及進一步向下游市場進軍,從而快速獲得新市場的份額。公司預計,2023年全年收入將攀升至621億元,利潤將增長一倍多,達到54億元。上月發佈收入和利潤預測時,公司將強勁增長歸因於「持續開拓新興市場及推進產品升級」。

傳音控股成立於2006年,它和旗下的Tecno、Itel和Infinix已成為家喻戶曉的品牌,是非洲市場的主導力量,該市場被它的同行忽視多年。傳音通過推出多項聰明策略,滿足非洲移動用戶的需求,從而獲得了成功。其中值得關注的是其專門設計的照相功能,具有對較深膚色進行優化的美化功能。

隨著公司尋求在其他新興市場複製非洲的成功,投資者將密切關注傳音在南亞、拉丁美洲和東南亞等其他地區的進展。

它的強勁增長已經在股價上有所反映。自2019年上市以來,其股價穩步上漲,過去一年漲幅超過60%,實屬罕見,因同期中國股市暴跌,是全球表現最差的市場之一。週四最新收盤價為145元,低於2021年初曾達到的250元,但仍比發行價35.5元高出三倍多。

雖然該股在中國國內A股市場交易,但國際投資者也可通過滬港通交易該股。即使經歷了近期的回調,該股的市盈率仍保持在約29倍的高位,遠遠領先於小米的20倍。

走出非洲進軍東南亞

傳音被稱為「非洲之王」,至少從2017年起,它就是非洲大陸最大的智能手機銷售商。根據Canalys的數據,去年第三季度,公司在非洲的智能手機出貨量為860萬部,佔據了48%的市場份額,遠高於第二名三星的26%。

公司於2015年開始探索非洲以外的擴張,宣佈進入南亞、拉丁美洲和東南亞特定市場的計劃。這三個地區現在仍然是傳音控股國際增長努力的重點,在財報中一直被列為進一步的市場滲透和擴張的優先地區。

傳音決定走出非洲的理由顯而易見。上述地區在發展方面與非洲有許多共同之處,人口總數超過40億,智能手機普及率相對較低,這是巨大的人口機遇。這些地區的許多國家也正處於一個拐點,移動費用的下降及從基礎手機向智能手機的轉變,推動了智能手機的普及和迭代。

近年來,中國、歐洲和北美等成熟市場的智能手機銷量增長放緩,甚至出現萎縮,相比之下,這些新興地區的銷量卻持續上升。最近的報告顯示,去年三季度,拉丁美洲的智能手機銷量同比增長9%,中東增長21%,東南亞增長7%。

印度是傳音非常成功的一個地區,公司於2015年首次進入這個市場,很多中國手機企業在這裡都非常活躍。雖然一開始傳音旗下的品牌進展緩慢,但最近有數據顯示,增長開始加速。

根據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數據,公司旗下Tecno、Itel和Infinix品牌在印度的市場份額從2022年的6.3%上升至2023年的8.6%。這有助於傳音縮小與小米、Oppo等中國競爭對手在這個全球第二大市場的差距。

雖然傳音未按地域對收入進行劃分,但中國券商東吳證券的一份報告估計,2022年,非洲以外的地區在傳音總收入當中佔比50.9%。該報告還預測,非洲以外地區的收入比例將在未來幾年持續增長。

傳音在非洲以外市場的發展也將面臨諸多挑戰。其中較大的挑戰是,它將面臨來自中國本土競爭對手更激烈的競爭,不僅有小米、Oppo,還有Vivo和一加。此外,與其他在海外擴張的中國企業一樣,傳音也面臨發展中市場常見的問題,比如法規的差異,以及消費者品味的不同。

比如,與許多中國競爭對手一樣,隨著中印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傳音在印度也面臨重大的法律和行政挑戰。公司備案文件顯示,傳音控股的印度子公司Ismatu India Private正在接受稅務機關對其之前的屏幕組件進口關稅調查。小米和Vivo也面臨印度政府提出的類似逃稅指控。

總而言之,傳音的發展前景將取決於它在非洲以外的國際業務拓展情況。在此過程中,該公司還希望擴大產品組合,借鑒競爭對手小米的做法,進軍新品類,如2015年在印度推出Syinix家電產品。但此類舉措成敗難料,目前的信息顯示,這些輔助品類尚未對傳音的整體收入做出有意義的貢獻。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金錶品牌西普尼首掛 半日大升248%

中國金錶品牌西普尼(2583.HK)周二在香港首日掛牌,開市即升183.7%報84港元,之後股價續向上升,中午收市報103.1元,升248.31%。 公司發售1,060萬股,每股29.6港元,為上限定價,本地發售錄得2,504.9倍超額認購,國際發售獲得2.9倍超額認購,集資淨額2.68億港元(3,400萬美元)。 西普尼主要銷售自主品牌「HIPINE」黃金錶殼及錶圈手錶,並為國內知名珠寶品牌提供ODM及加工服務。2024財年收入4.6億元,按年升2.5%,期內溢利4934.8萬元,跌5.3%。 公司表示,所得款項主要用於進一步提升產能及擴大及優化銷售網絡、加強品牌建設,以及建立莆田研發中心加強研發能力。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博泰車聯首掛午收升4成

智能座艙解決方案供應商博泰車聯網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2889.HK)周二首日掛牌,開市即升32%報135港元,之後股價續向上,中午收報142.8港元,升40%。 公司發售1,043.69萬股H股,一成公開發售,每股售價102.23港元,公開發售錄得超額認購近529倍,國際配售超額2.7倍,集資淨額9.19億港元。 集資所得的30%用於擴大產品組合和解決方案,進一步加強軟件、硬件和雲端車聯網的全方位自主能力;另外30%用於提高生產、測試及驗證能力;約20%用於擴大銷售和服務網絡,10%用於整合行業資源的戰略性收購,餘下10%作一般營運資金。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華潤建材華潤飲料計劃遷冊香港

國企華潤集團旗下兩家香港上市公司周五宣布,計劃將公司註冊地從開曼群島遷至香港。華潤建材科技控股有限公司(1313.HK)和華潤飲料(控股)有限公司(2460.HK)均發公告,披露公司援引今年5月23日在香港生效的政策,將公司遷回香港。 華潤飲料在公告中表示:「公司已在聯交所主板上市並在香港設立主要營業地點,遷冊後可減少跨國合規的複雜性,精簡法律實體架構,有效減少多司法管轄區帶來的成本。」 許多海外上市的中國企業常以開曼群島為註冊地,部分原因是中國對其外國所有權的限制。 華潤建材開市持平,中午收報1.78港元;華潤飲料開盤後漲0.36%,中午收報11.09港元。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美團Keeta進軍迪拜 40天拓展第三個中東市場

外送服務巨頭美團(3690.HK)周六透過官方微信宣布,其國際外賣品牌Keeta於當地時間上午11時正式在阿聯酋迪拜啟動營運。這是Keeta繼8月進入卡塔爾、9月登陸科威特後,40天內開拓的第三個中東國家外賣市場。阿聯酋亦成為美團在中東海灣地區的第四個戰略落點。 公司表示,Keeta在迪拜的啟動,是美團「零售+科技」戰略的又一實踐。迪拜同時成為美團無人機配送品牌Keeta Drone的首個海外站點。未來,Keeta將依托美團積累的高效履約能力,打造「地面+低空」雙履約網絡,推動即時零售服務的規模化落地。 2023年5月,美團在香港推出KeeTa國際外賣品牌,並於去年9月在沙特阿拉伯營運。根據公司中期報告,KeeTa在沙特的營運已拓展至20個城市。KeeTa所屬的「新業務」板塊,第二季度收入265億元(37.14億美元),同比增長22.8%,經營虧損19億元,同比擴大43.1%。 美團股價周一高開,至中午休市報102.4港元,升1.79%。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