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深耕農產品電商平台,加上低價產品策略奏效,第三季業績迎來了豐收

重點:

  • 拼多多第三季收入及利潤均錄得倍數增長,遠勝市場預期,刺激股價大漲
  • 該公司的海外業務拓展僅處於初期階段,已引起投資者的遐想

劉明

新冠病毒疫情衝擊實體消費市場,加上環球經濟轉差,連線上零售也大受影響,各大電商今年第三季的收入增長普遍放緩,甚至錄得倒退。反觀規模較小的拼多多(PDD.US)無論收入及利潤均超出市場預期,刺激股價在季度業績公布後節節上升。

由於消費者購物意欲下降,並對價格變得更加敏感,拼多多作為主打低價產品的創新電商,正好迎合購買力下降促成的「消費降級」需求。因應今年消費市道及經濟環境轉變,該公司與商家緊密合作,吸引不同品牌提供價格較低、但質量較高的「高性價比」產品,為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此外,該公司提高技術能力,促進消費者需求與相關項目更好地匹配,吸引商家增加促銷活動,形成更多品牌開店及引導消費的良性循環,終於在第三季的財務報表體現出來。

據拼多多上周一公布的第三季財報顯示,其收入按年大增65.1%至355億元,在疲軟市況中創歷史新高,除了遠高於市場預期的307億元,表現更遠勝電商巨頭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和京東(JD.US; 9618.HK)期內僅3%和11%的收入增長。

按業務劃分,拼多多期內交易服務收入大增102%至70億元,主要得益於商家活動增加;憑藉為商家提供平台賺取的在線網絡營銷服務收入也保持高速增長,按年上升58%至284億元。

拉動農產品消費

作為以農產品零售起家的電商,拼多多明白農業領域市場規模龐大,但在生產、物流、銷售卻面對重重關卡及障礙,因此協助相關供應商數碼化轉型,便帶來了廣闊的市場空間。該公司去年8月設立「百億農研」專項,將業務利潤投放於推動農業科技;今年9月,公司斥資10億元於全國舉辦「豐收節活動」,提供農產品專屬電商平台,並持續開拓電商領域的合作夥伴關係,以將更多農產品推廣至全國各地,成功刺激相關消費。

不過該舉動也同時招來更多研發開支,該公司第三季研發費用為26.9億元,按年增加11%,遠高於阿里巴巴及京東同期1%與2.5%的相關開支增幅,但管理層透露,未來仍會加大研發推動創新,利用技術創造長期價值。

另一方面,拼多多三度季總營運費用按年大增38%至176.5億元,但受惠於收入大幅增加,加上個別項目投入延緩等偶發因素,令相關費用佔總收入的比例已從去年同期的59.6%下降至49.7%。隨著規模效應顯現,該公司第三季淨利潤暴增546%至105.9億元,並連續6個季度盈利,告別以往用高虧損換取高增長的惡性循環。

在業績公佈當日,拼多多股價大漲12.6%,並在接下來的5個交易日維持「6連升」強勢,本週一以87.8美元的一年高位收盤,比業績公佈前累飆33.5%,反映投資者對其業績相當滿意。

不過,拼多多管理層在季度業績後的電話會議上表明,第三季的高盈利水平不太可能長期持續,因為一些包括與農業相關的項目在時間安排和投資節奏方面出現延誤,才令本季度盈利大幅增長。但公司未來會持續推動農業科技普惠與供給側升級,協助營收保持較快增長。

券商摩根大通認為,拼多多已經在消費者和品牌商注意力佔有率(Mindshare)方面取得突破,而這趨勢至少在未來兩至三個季度內不會消失,因為它的每用戶平均收入(ARPU)仍然很低。此外,當日後內地自疫情以來重新開放後,首幾個季度的消費信心可能會保持低位,這將有利於拼多多的低價定位。

拓展海外嘗甜頭

事實上,拼多多在9月初推出面向美國的跨境電商平台Temu,主攻售價不到1美元的鑰匙扣和儲物盒等平價小商品,雖然仍處於探索的早期階段,但它10月中旬已成為美國排名前10的iPhone和安卓電子商務應用程,並受到市場密切關注。

根據券商中金公司研究報告引用Data AI的數據,截至11月26日,Temu在美國市場的應用累計下載量已達到549萬。中金稱,考慮到海外通脹環境下,高性價比產品需求提升,而拼多多擁有高執行力、能享受中國強大的供應鏈體系,加上跨境物流和海外營銷成本持續下行,因此看好TEMU在北美市場的表現。

面對經濟不景氣,拼多多業績的韌性、以及農產品的發展潛力前景,都反映估值上。據彭博綜合券商預測,主要電商阿里巴巴、京東及唯品會(VIPS.US)年度預測市盈率分別為11.9倍、24.5倍和8.7倍,均低於拼多多的27.9倍。

對於拼多多的投資價值,券商花旗相當樂觀。該行認為,拼多多連續多季交出超過預期的強勁利潤表現,加上進軍國際市場的潛在成功,將為其股價帶來上升空間,可視作是風險偏好較高投資者的超額回報選擇。因此,該行維持拼多多的買入評級,並把其目標價從79美元調高四成至111美元,並列為該行明年上半年的行業首選投資目標之一。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中興通訊第三季淨利大減87%

電信設備製造商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0763.HK; 000063.SZ)周二公布,第三季度收入達289.67億元(40.8億美元),同比增長5.11%;但淨利潤僅2.64億元,按年大跌87.84%。 前三季度計,收入總額達1,005.2億元,同比增長11.63%,淨利潤降至53.22億元,按年下滑32.69%。期間營業成本大增30.08%至698.11億元,增速遠高於收入增幅。 期內,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按年減少77.9%至17.77億元,主要因購買商品、勞務支付的現金增加;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餘額報268.01億元,按年減少15%。 中興通訊A股周三低開7.9%,至中午休市報45.95元,跌6.96%。香港股市周三因公眾假期休市。該股在深證及港股在過去六個月均上漲近50%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優步計劃投資小馬智行、文遠知行香港IPO

據彭博社周二報道,美國共享出行巨頭優步科技(UBER.US)計劃投資中國兩大自動駕駛出租車營運商——小馬智行股份有限公司(PONY.US)及廣州文遠知行科技有限公司(WRD.US)即將在香港進行的首次公開招股(IPO)。報道引述消息人士稱,优步可能在小馬智行的香港上市中投資約1億美元,但未披露對文遠知行潛在投資的金額。 小馬智行擬在香港上市籌集近10億美元資金,而文遠知行的集資目標約為4億美元。兩家公司預計將於11月6日在香港掛牌交易。 小馬智行與文遠知行均於約一年前在美國上市。此次再赴港上市,正值越來越多在紐約掛牌的中資企業選擇在香港進行第二上市,以对冲中美紧张关系带来的风险。优步此前已投資兩家公司在美國的IPO,並與它們在全球多地合作推出自動駕駛出租車服務。 周二,小馬智行美股上漲11%,較IPO發行價累升約68%;文遠知行股價同日亦漲5%,但仍較其美國上市價低約24%。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海辰儲能營收飆升 更新香港IPO申請

儲能企業廈門海辰儲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於周一提交香港IPO更新申請,顯示其在2025年仍保持強勁增長勢頭。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收69.7億元(約合9,800萬美元),同比飆升224.6%,毛利潤激增逾10倍至9.16億元。 海辰儲能創立於2019年,是全球頂尖的儲能系統(ESS)電池及成套設備製造商之一。公司提供針對多元應用場景定制的儲能產品與解決方案,業務貫穿全產業鏈——從儲能電芯到集成儲能系統和端到端解決方案。 公司處於儲能需求爆發式增長的風口中,也是首家在美國本土生產儲能系統的中國企業。自去年起已實現調整後盈利,今年上半年延續此態勢,經調整淨利潤達2.47億元,正快速邁向全年淨利轉正的目標。 海辰儲能憑借差異化技術構築顯著競爭優勢,尤其在長時儲能賽道擁有很大的領先優勢。公司強調其系全球首家推出容量超1,000安時儲能電池的企業。 公司規模化生產覆蓋587安時與1,175·安時等多規格儲能電芯,形成適應電力和工商業場景的產品矩陣。公司亦是業界首家實現314安時儲能電池量產的企業。 陽歌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滴普科技首掛大漲 半日收升121%

企業級大模型人工智能應用提供商滴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384.HK)周二在港交所掛牌上市,首日開市大漲112%,至中午休市報59港元,升121.31%。 公司公布,是次全球發售2,663.2萬股,發售價26.66港元,集資淨額6.1億港元。其中香港公開發售獲得熱捧,錄得7,568.83倍超購,香港公開發售原佔5%,按回補機制增至532.64萬股,佔發售總數20%。國際發售錄得15.61倍超購。 滴普科技主要為企業提供人工智能解決方案,主要客戶涵蓋消費零售、製造、醫療及交通等多個領域。今年上半年,公司收入同比大幅增長118.4%達到1.32億元。整體毛利率提升至55%。虧損由去年同期的6.2億元收窄至3.1億元。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