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drogen truck from Scage

司凱奇受惠國策 借SPAC上市獲中證監開綠燈

上周,這家綠色能源卡車製造商在納斯達克借殼上市的計劃,獲得中國證券監管機構批准,邁出了關鍵的一步 重點: 在3月底的股東投票後,司凱奇有望在下月完成拖延已久的納斯達克SPAC上市 由於輕資產商業模式、強大的政府關係,以及中國對綠色能源的支持,這家氫動力卡車製造商看起來有望蓬勃發展    陽歌 儘管成立時間不長,但正值中國大力推廣氫能源車輛,司凱奇國際有限公司為投資者提供一個相當吸引的增長故事。它計劃透過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在納斯達克上市,現在只是一步之遙。 上周,公司的上市計劃向前邁出重要一步,正式獲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CSRC)備案,這相當於取得了監管當局的許可。此前,因尚未獲證監會批准,計劃與司凱奇合併的SPAC Finnovation Acquisition Corp. (FNVT.US)多次推遲投票,兩家公司早在2023年8月就宣佈合併意向。 根據Finnovation上周發布的最新公告,對該計劃進行股東投票的會議,定於3月27日舉行,此前定於1月30日和3月17日舉行的投票都被推遲。此筆交易完成的最後期限是5月8日,但之前已延長一次,​​如有必要很可能會再次延期。 根據Finnovation去年12月向美國證券監管機構提交的一份文件,如果交易最終完成,司凱奇將繼承一家信託賬戶中約有1.75億美元的公司,並可能引入新投資者,它們或將提供最高可達1,500萬美元的資金。 對於司凱奇來說,這筆資金相當可觀,相當於其最近一個財年銷售額的很多倍。該公司尋求的估值也相當高,因此,如果上市最終完成,其股價可能會立即承壓,這幾乎是不可避免的。 說到這裡,我們再來仔細看看司凱奇,上市完成後將更名為Scage Future,由於中國越來越青睞氫動力車輛,所以公司看起來特別有優勢。如果成功上市,司凱奇將成為去年以來,在行業內的第三家上市公司,也是第一家在美國上市的公司。 另外兩家上市的公司,分別是重型卡車氫電池系統製造商重塑能源(2570.HK),以及氫能運輸和儲存設備製造商國富氫能(2582.HK),兩家公司均於去年底在香港上市。重塑能源的股價較IPO價格上漲約80%,而國富氫能的股價則上漲了一倍多,表明投資者對這些公司充滿期頒。 這種熱情可能部分歸因於過去兩年,電動汽車(EV)在中國的大量普及,表明在北京的支持下,新的綠色技術確實可在市場蓬勃發展。中國推出多項發展氫動力汽車的計劃,有國家層面也有地方層面,包括2020年啓動的一項試點計劃,旨在於五個城市以推廣該技術。 收入差但關係強大 瞭解了這些背景後,我們將在本文的後半部仔細研究司凱奇的情況,這家公司成立時間不長,收入也不高,但似乎也為快速發展奠定基礎。公司幾年前才成立,業務 其最大的資產之一是與聯合重卡的合作,後者似乎是其氫動力卡車真正的生產商。在這裡,我們應該指出,我們說「似乎是」,因該公司尚未提交任何正式的招股說明書,而Finnovate提交的文件提供的信息有限。聯合重卡是中國貨車運輸領域的巨頭,與大型國有物流公司中集集團,以及中國主要的本土汽車製造商之一的奇瑞汽車共同成立了合資企業。 有一個這麼強大的國有合作夥伴,意味著司凱奇將能夠獲得來自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大量資源,以從事生產與銷售,並可作為一家主要專注於產品開發的輕資產公司來運營。 公司的網站展示了多種車型,但最早的車型之一是銀河Ⅱ卡車,2022年推出,該公司稱其為「中國最早續航2,000公里的新能源混合動力重型卡車之一」。根據去年12月份的那份文件,截至去年9月,公司已獲得105輛新能源卡車的訂單。 儘管訂單量很大,但公司的實際收入規模依然很小。截至去年6月的12個月里,公司錄得收入610萬美元,是距今最近的數據。大約是其2023財年210萬美元收入的兩倍。公司截至2023年6月和2024年6月的財年均錄得約600萬美元的淨虧損。 對該公司追求的高估值來說,這樣的收入看上去相對較低。根據去年12月的上市文件,創始人高超希望尋求10億美元的估值,不過Finnovate建議的估值要低一些,在8億美元左右。按這兩個金額計算,司凱奇的市銷率(P/S)都超過130倍,這比重塑能源和國富氫能的25倍高出不少。 雖然我們或許可以預期司凱奇的收入會快速增長,但即使當前財年收入增長兩倍,估值8億美元,其市銷率仍將高達45倍左右,幾乎是重塑能源和國富氫能的一倍。總而言之,由於中國推廣氫能,而該公司擁有強大的政府關係和輕資產商業模式,它看上去確實有望實現強勁增長。但打算投資該公司的人可能都應多等幾個月,看看司凱奇最終完成SPAC上市後股價會穩定在什麼水平上。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贛鋒鋰業Mariana項目開始投產

江西贛鋒鋰業集團有股份限公司(1772.HK; 002460.SZ)周二表示,位於阿根廷的Mariana加工廠已開始投產,這是其正進行的幾個南美項目之一。該工廠投資額7.9億美元,每年可從附近的Llullaillaco鹽沼加工多達20,000公噸的氯化鋰。 據路透社報道,贛鋒還建造了一個價值1.9億美元的太陽能發電場,為該項目發電。當地一名贛鋒職員表示,公司位於阿根廷的Pozuelos-Pastos Grandes項目將於今年晚些開始建設。該職員透露,位於阿根廷的Incahuasi–Arizaro項目正處於高級勘探階段。 贛鋒是世界上最大的鋰生產商之一,鋰是電動汽車電池的關鍵成分。由於電池製造商的需求不斷增長,鋰價飆升,該公司及其同行在2023年實現了大盈利。但去年鋰泡沫破裂後,許多公司的利潤大幅下降。贛鋒鋰業上個月表示,預計2024年虧損14億元至21億元,2023年則錄得近50億元的利潤。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Lopal loss narrows

跨過兩年黑暗 龍蟠科技有望扭虧為盈

在2023年和2024年陷入虧損後,這家磷酸鐵鋰電池正極材料製造商的情況似乎正在好轉 重點: 龍蟠科技表示,預計2024年虧損5.95億元至6.97億元,較2023年12.3億元虧損收窄近半 去年,公司的庫存相關減值和應收賬款均大幅下降,表明情況正趨穩定   陽歌 2025年是否會成為江蘇龍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465.HK; 603906.SH)新時代的開始,並可能恢復盈利? 對中國領先的這家磷酸鐵鋰電池正極材料製造商,以及整個鋰電池供應鏈來說都是一個大問題。過去兩年,隨著鋰價在飆升至歷史高位後暴跌,鋰電池供應鏈遭​​受重創。龍蟠科技的業務在過去一年里逐漸改善,一周前發布的2024業績預告似乎顯示,公司情況持續改善。 影響該公司的另一個因素是中國電動汽車(EV)製造商的產能過剩,它們是最大的電池買家,而電池製造商又是龍蟠科技最大的客戶。由於繼續蒙受巨額虧損,很多電動汽車製造商要求供應商提供大幅折扣,這波及了供應鏈上的龍蟠科技等公司。在這一點上,龍蟠科技似乎更好地控制了局面。 雅虎財經調查的兩家關注該公司的分析機構,尚未就龍蟠科技今年是否扭虧為盈發表看法,不過它們確預計,在2023年下降40%後,龍蟠科技的收入將連續第二年增長。公司似正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因在2023年和去年已計提大額資產減值。 公司在一周前發布了另外兩份公告,並在其中一份中表示,2024年將計提1.4億元(1900萬美元)至1.65億元的資產減值,大部分與鋰庫存有關。雖然這個金額很大,但與2023年5.5億元的資產減值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善。 去年全年鋰價持續下跌,但與2023年相比跌幅相對溫和。總而言之,鋰價已從2022年底、2023年初的峰值下跌了約85%,其中大部分發生在2023年。 龍蟠科技在1月17日發布的另一份公告中表示,預計2024年全年淨虧損5.95億元至6.97億元,約為2023年12.3億元虧損的一半。用去年前三個季度的數據進行計算,公司第四季度虧損預計約為3.5億元,而第三季度虧損為8,200萬元。但我們應該注意到,第四季度的數字似乎包含了全年的減值損失。 公司的複雜情況體現在股價和估值指標上,公司10月底在香港上市後的頭兩個月,相關指標看上去並不太理想,但本月開始好轉。公司上市時的發行價每股5.50港元,籌集資金約5億港元(合6,400萬美元)。此後該股拾級而下,在12月中旬觸及約4.40港元的低點。接著雖略有反彈,但週四收盤價4.66港元,仍比IPO價格下跌了約16%。 成本及應收賬雙降 為了更好地瞭解公司的經營現狀,我們應看看它在去年10月底發佈的三季度財報。報告顯示,第三季度收入下降22%至20.9億元,降幅遠高於前九個月的13%。 公司沒有就個中原因發表評論,但它在財報中指出,去年前九個月碳酸鋰的平均價格較對上一年同期下降了66.4%。由於電池製造商在電動汽車品牌的壓力下要求降低價格,該公司的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的價格也大幅下降,不過前九個月的同比下降幅度較溫和,為48.3%。 考慮到這些因素,去年前九個月的銷售成本同比下降了19%,超過了同期13%的收入降幅。受此影響,該公司成功地把去年前九個月的營業虧損,從對上一年同期的10.8億元大幅降至3.04億元。 在運營效率改善的同時,公司似也在控制應收賬。財報稱,截至去年9月底的應收賬款從2023年底的21.7億元,下降了25%至16.2億元,由此可見一斑。 過去兩年的持續動蕩,導致公司持有的現金從2023年底的33.1億元,下降近半至去年9月的17.9億元。但我們應注意到,公司通過IPO獲得5億港元注資,加上目前情況穩定,意味公司現金也應該趨穩,甚至可能開始出現增長,如果公司恢復盈利的話。 隨著情況改善,龍盤科技的股票確實顯示出一定的上行潛力。該股目前的市銷率(P/S)僅為0.32倍,遠低於贛鋒鋰業(1772.HK;002460.SZ)的1.79倍和天齊鋰業(9696.HK;002466.SZ)的1.59倍,而領先的鋰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300750.SZ)更高,為2.64倍。 在即將到來的蛇年,影響龍蟠科技的主要因素,仍將是鋰價和電動汽車製造商的情況。鋰價在大幅下挫後似有可能最終企穩,甚至可能開始上漲,而中國電動汽車行業的產能過剩也不會很快消失。這兩件事都可能對龍蟠科技恢復盈利的能力造成壓力,不過公司在經歷了艱難的兩年之後,似乎確實有可能繼續復蘇。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