虧損又虧損 如祺何時見盈利?
網約車平台如褀出行繼續錄得年度虧損,公司銳意發展的Robotaxi,暫時未見任何突破 重點: 去年持續虧損,蝕5.64億元 Robotaxi的收入乏善可陳 劉智恒 去年7月挾Robotaxi(無人駕駛出租車)概念到港上市的如祺出行科技有限公司(9680.HK),在港交所成功敲鑼後的一周,股價直線下插,半年後較招股定價35港元下挫近七成,傷透一眾投資者的心。 公司近日交出新一份成績表,結果教人失望,整體業績雖有改善,但虧損仍達5.64億元。 香港電影《無間道》中,梁朝偉飾演的臥底探員陳永仁一句經典對白:「三年又三年,十年也快來了?」正如這句話,如祺的投資者還要等多少年,公司才可扭虧為盈? 虧損停不了 如祺出行2019年成立,距十年還有一段時間,但何時扭虧,我們沒一個底,或許只能看看去年招股書的表述:「我們預計在2024年、2025年、2026年及2027年將繼續產生淨虧損及經營淨現金流出。」 換言之如祺到2027年仍將錄虧損,之後能否收支平衡甚至扭虧為盈,相信今天管理層也未必可給出答案。 再看業務數據,公司去年註冊乘客3,450萬名,按年增長44%,交易金額29.8億元,上升8%,日訂單量則升15%至近31萬單。不過,每筆訂單平均交易金額,卻由2023年的28元跌至去年的26.4元。似乎訂單量及交易額的增加,是透過減低車資,或向司機讓利所致? 再者,從2021至2023年,如祺分別虧損6.85億元、6.27億元及6.93億元,連同去年,累計虧損25.7億元。雖然去年虧損收窄18%,但改善的步伐並不明顯,投資者難寄厚望。 百度做不到 如祺可做到? 如祺上市時曾高舉的Robotaxi更未成氣候, 其Robotaxi業務與順風車及推廣營銷均包含在「其它項目」內,收入僅有204萬元,相比24億元的總收入簡直微不足道,寄望如祺靠Robotaxi打翻身戰,仍是遙不可及。 當然Robotaxi若能成功,對公司來說將屬一大突破,問題是Robotaxi現仍在試行階段,別說為企業帶來盈利,何時能實際推出市場仍屬未知之數,甚至能否有效操作,也是一大疑問。 強如百度(9888.HK, BIDU.US),其無人駕駛「蘿蔔快跑」仍在摸索試行階段。現主要以武漢為試點,投放1,000輛車在路上經營自動駕駛服務。 然而「蘿蔔快跑」仍有許多未完善的問題,如不能準確到達指定上落車位置;於繁忙路段,又不懂變換路線,更偶有出問題而未能行駛。 可見Robotaxi尚有許多問題要克服,即使百度已率先進行大規模試行,至今仍未能全面投入在道路上營運;還在起步的如祺,你能相信在短期做到嗎? 資金技術落後對手 資金方面,經營網約車平台,屬輕資產模式,車輛是司機資產。相反經營Robotaxi,車輛就要由平台投資,即是說平台由輕資產變成重資產。 小馬智行(PONY.US)副總裁張寧曾對媒體說:「在像北上廣深這樣的城市中,當投放量在1,000台時,運營才會達到盈虧平衡點。」 換言之要發展Robotaxi業務,關鍵是規模,所需的車輛數量動輒數千甚至上萬計,再加車輛維修保養、充電、保險、以及運營等費用,單是資金的投入隨時數以十億計。 再看如祺去年的財報,上市集資的4成金額,即約3.9億港元用於Robotaxi的研發,以這個金額來說,實在是杯水車薪。 如祺往後當然可透過資本市場融資,但以公司現時的盈利及業務狀況,要進一步集資並不容易,特別上市後股價大幅下挫,要吸引投資者就有相當難度。 或許如祺未來只專注經營Robotaxi的網約平台,不帶重資產,但你去做,別的平台如滴滴等也能做,如祺的優勢又在那?…
簡訊:新加坡副總理熱情表態 為百度蘿蔔快跑落地獅城鋪路
新加坡副總理王瑞傑周二表示歡迎百度(BIDU.US;9888.HK)將其蘿蔔快跑(Apollo Go)自動駕駛出租車服務引入這個東南亞城市。此舉可能成為百度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全球擴張計劃的重要里程碑。 另據媒體報道,知名投資人凱西·伍德(木頭姐)近期增持了百度股票。百度是中國大語言模型和自動駕駛領域的領軍企業之一。 據媒體報道,王瑞傑訪問百度位於北京的Apollo Park期間會見了百度CEO李彥宏。在參觀過程中,他試乘了蘿蔔快跑第六代自動駕駛出租車。該服務採用L4高度自動駕駛技術。百度表示,其自動駕駛車隊迄今已累計完成1.5億公里無人員傷亡的自動駕駛里程,保險理賠率僅為人類駕駛員的1/14。 百度目前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武漢和重慶等中國城市運營蘿蔔快跑服務。該公司去年底獲得香港首張自動駕駛測試牌照後,近期已在該市啓動道路測試。 若成功進軍新加坡,將成為百度在大中華區以外的首個重要佈局。此前李彥宏曾在去年暗示公司正在為此做準備。據中國媒體報道,百度還在探索進入中東和歐洲市場。 另據其他媒體報道,由凱西·伍德旗下ARK Invest管理的兩只ETF通過增持129,451股百度股票,進一步擴大了在該公司的持倉。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視頻簡訊:百度季報突顯AI動能 蘿蔔快跑加速國際化佈局
百度 2024年第四季度營收穩定在47億美元,淨利潤按年倍翻至7.11億美元百度旗下自動駕駛計程車平臺「蘿蔔快跑」當季訂單量突破110萬單。
簡訊:百度獲得香港首個自駕車試驗許可證
香港運輸署上周五發出公告,向百度(9888.HK; BIDU.US)在港註冊的Baidu Apollo International Limited批出首個自動駕駛車輛先導牌照,允許其在北大嶼山使用10輛自動駕駛車輛進行試驗。 公告指出,在初始測試階段,任何時候只允許一輛自動駕駛車在指定路段行駛。作為安全預防措施,車上將有一名後備操作員,在必要時可以接管車輛控制。該許可證的有效期為五年,從2024年12月9日開始,直到2029年12月8日結束。 百度的無人駕駛出租車服務Apollo Go目前在中國多個城市運營,其中在湖北武漢擁有最大的車隊,超過400輛車。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自動駕駛出租車賽道上 百道向全球對手宣戰
媒體報道稱,這家心懷自動駕駛雄心的公司,目前雖繼續專注於中國本土業務,但有計劃將自動駕駛出租車推向全球 重點: 媒體報道,百度自動駕駛出租車國際擴張計劃,看起來像是未來的戰略,而非當前的優先事項 公司的自動駕駛出租車業務預計年底在武漢實現收支平衡,2025年實現整體盈利 陳竹 特斯拉的“We, Robot”發布會成為自動駕駛界的熱門話題,公司於10月10日發布了的自動駕駛出租車,外界評價褒貶不一。但就在兩天前,百度集團 (BIDU.US; 9888.HK)的自動駕駛出租車也登上了頭條新聞,多家媒體報道稱其計劃將項目推向中國以外的市場,表明公司正致力於趕上本土競爭對手文遠知行和小馬智行,以及谷歌的Waymo。 但這些報道均來自未具名消息來源,可能只是說說而已,而不是近期行動計劃,它們只是為了表明百度也在參與全球自動駕駛出租車競賽,與特斯拉和其他公司直接競爭。 《華爾街日報》是報道百度全球雄心的幾家媒體之一,上周報道稱,該公司計劃在香港、新加坡和中東等地測試和部署其「蘿蔔快跑」(Apollo Go)自動駕駛出租車。該報道還說,百度一直在與這些地區當地的公司和監管機構商討此計劃。 這些洩密似乎是為引起投資者對百度自動駕駛汽車業務的興趣,經過十年的低調發展,百度自動駕駛汽車業務已獲得顯著成長。公司最近預測,在部署了大部分車輛的武漢,自動駕駛出租車業務將在年底實現收支平衡,到2025年整體業務將實現盈利。 百度可能將國際擴張視為實現規模效益的一環,以便從十年的投資中獲得利潤,為其自動駕駛故事增添令人信服的增長故事。多年來百度在自動駕駛和其他廣泛領域投資巨大,但它的絕大部分利潤仍然主要依賴原來的互聯網搜索業務。為表明自己不是只有一招,百度一直努力嘗試多元化發展,但迄今為止尚未成功。 百度股價在過去兩個月明顯上漲,周五收盤較9月初的低點高出28%。這在很大程度上與公司的自動駕駛出租車動態沒有直接關係,而是與中國股市近期普遍上漲有關,因最近有跡象表明北京方面將採取更加積極的措施刺激中國經濟。 有意思的是,投資者對百度海外擴張計劃的消息反應有些謹慎,這表明對於一個在中國已經有很大潛力的項目,他們可能不太願意支持投入如此大筆新資金。10月9日,也就是消息首次爆出的當天,百度股價小幅下跌2.7%。 值得注意的是,自動駕駛技術預計短期內不會推動百度的營收增長。儘管百度頻頻宣稱自己正在從一家依賴廣告的互聯網搜索公司,轉型成一家人工智能巨頭,但投資者應該注意到,百度在商業化這技術上面臨多重挑戰。 此障礙不僅僅是競爭那麼簡單,競爭始終在加劇。百度還必須解決整個自動駕駛汽車行業普遍存在的問題:完善逐漸成熟的技術、滿足不同司法管轄區複雜的監管要求,以及消除公眾對自動駕駛汽車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懷疑。 新的增長驅動力? 截至7月,百度報告稱,其無人駕駛出租車服務在中國11個城市的累計乘車服務已超過700萬次。在8月份的最新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公司高管表示,2024年二季度向公眾提供了89.9萬次乘車服務,同比增長26%。 儘管這些數據看似厲害,但增長的大部分來自一個相對較新的商業項目。蘿蔔快跑直到2022年才開始商業化努力,當時百度是少數幾家獲准在武漢和重慶的社會道路上,運營無安全人員下,提供無人駕駛車輛服務的公司之一。 此後,隨著越來越多的城市效仿武漢和重慶的做法,允許開展無人駕駛出租車業務,這項服務也擴展到了更多城市。 儘管服務次數聽起來很厲害,但百度尚未披露自動駕駛出租車服務的收入數據,這表明它的財務貢獻可能仍然很小。 百度無人駕駛出租車服務未來的成功,取決於公司擴大車隊並進入更多城市的能力。儘管百度尚未透露已部署無人駕駛出租車的總數,但其表示僅在武漢就運營著500輛,其中400輛為全無人駕駛。公司計劃到年底將車隊規模擴大到1,000輛。 百度專注於降低成本,以實現快速擴張並達成盈利目標,擬通過將車輛生產外包給第三方公司來降低硬件成本。它還試圖優化與安全監控相關的成本,在一些城市進行遠程監控,在另一些城市進行車內監控。 摩根大通7月發布的一份報告預測,百度的無人駕駛出租車業務,將於今年下半年在幾個城市實現收支平衡,依據是預計其會推出下一代車輛,同時每台安全監控設備監控的汽車比例會發生重大變化。 即便努力降低成本,但百度的擴張速度也取決於它無法控制的因素,尤其是監管方面。儘管中國政府熱衷於發展自動駕駛技術,尤其是為了保持與美國的競爭力,但它也在謹慎行事。 這種謹慎在7月就已顯現,當時百度在武漢部署已久的自動駕駛出租車突然引發爭議,因為一些司機抱怨被搶了飯碗。這個問題特別敏感,在中國當前經濟放緩導致大面積失業的情況下,很多人將開出租車視為一種不得已的就業選擇。 此外,百度並不是中國自動駕駛出租車市場的唯一一家公司。摩根大通的報告預測,到2033年,該市場的規模將達到1.33萬億元。正在尋求上市的小馬智行和文遠知行也加入了這一競賽,還有電動汽車製造商小鵬汽車。文遠知行已經在多個海外市場開展業務,上月還宣布建立新的合作夥伴關係,通過優步在阿聯酋提供自動駕駛出租車服務。 目前,海外擴張似乎更像是百度在未來的計劃,而非當前的重點,因為該公司預計,將專注於在國內市場打造產品和磨練技術。儘管宣傳得天花亂墜,但這種技術還在慢慢進入大眾市場,尚不清楚何時才會最終開始加速普及。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