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訊:咖啡業陷殺戳戰場 星巴克中國急換帥

面對激烈競爭的內地咖啡市場,星巴克中國調整內地的領導層,中國聯席首席執行官劉文娟,自9月30日起擔任首席執行官,王靜瑛將繼續擔任星巴克中國董事長。 事實上,近年星巴克(SBUX.US)高層變動頻生,本月初集團才以布萊恩·尼科爾,接替納思瀚擔任董事長及全球首席執行官,而後者上任也只是僅僅一年。 星巴克中國面對瑞幸咖啡(LKNCY.US)及庫迪另啡的9.9元減價戰影響,內地業務有下滑之勢,加上內地遍地開花的茶飲店,一直處於王者地位的星巴克也要作出變動。現時星巴克在內地有7,300家門店,分布在900多個地方。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TH International dumps Popeyes

Tim天好中國放棄Popeyes 全力打好咖啡戰

這家中國快餐運營商通向兩家創始合作夥伴出售可轉換債券,籌集5,000萬美元 重點: Tims天好中國將把Popeyes在華經營權歸還給品牌的所有者,專注在中國發展核心的Tims天好咖啡連鎖店 公司同時宣佈獲得5,000萬美元資金,為其在咖啡價格戰,提供了重要的財務支緩 陽歌 被拋棄一次已經夠慘了。但在上周第三次被拋棄後,快餐品牌Popeyes在龐大的中國餐飲市場越來越像局外人。這一次,拋棄這家受歡迎的炸雞連鎖店的是Tims天好中國(THCH.US),該公司兩年前才獲得Popeyes的在華經營權。 在與Tims天好中國進行為期兩年的試驗前,Popeyes在中國與另一家特許經營合作夥伴也進行了時間長短相近的合作,但雙方最終在2022年分道揚鑣。Popeyes首次進入中國市場是在大約20年前,當時中國經濟剛剛起步,但那次嘗試也以失敗告終。 這一次的失敗與Popeyes關係不大,Popeyes所屬的餐飲品牌國際(QSR.US,簡稱RBI)旗下的連鎖店包括Tims天好咖啡和漢堡王。相反,這次更多的是因為中國最近爆發的咖啡大戰,這場大戰給咖啡整條產業鏈的公司都帶來壓力,從頂端的星巴克(SBUX.US)到更便宜的選擇,如一杯優質咖啡只賣10塊錢的瑞幸(LKNCY.US)和庫迪。 在Popeyes一事中,故事圍繞Tims天好中國展開,公司在2018年將RBI旗下的Tims天好咖啡連鎖店引入中國時引發了轟動。Tims天好中國積極推廣該品牌,旨在將其定位為星巴克的平替。 在此過程中,兩年前與RBI關係交好時,該公司還購買了Popeyes在中國的經營權。Tims天好中國為這兩家連鎖店制定了宏偉的計劃,目標是到2026年,Tims天好咖啡在中國的門店數量達到3,000家,未來十年Popeyes門店達到1,700家 。 去年9月,公司在中國大張旗鼓地重新推出Popeyes,不久後又開設了十幾家門店。去年底Tims天好咖啡連鎖店已擁有900多家門店,但卻突然按下了剎車鍵。 Tims天好中國今年一季度收入小幅增長,​​從去年同期的3.37億元增長3.1%至3.47億元。但增長完全歸功於開新店,截至3月底,其門店總數較去年同期的648家增長42%,達到917家。餐廳運營商最關注的指標之一同店銷售額,季度內實際上下降了13.6%。 幕後不和的跡象最早在2月份爆出,當時RBI首席執行官喬希·科布扎(Josh Kobza)指責Tims天好中國,沒有在Tims天好咖啡在中國的擴張投入足夠的資源。上周,僵局終於打破,Tims天好中國宣布從兩個創始機構RBI和笛卡爾資本(Cartesian Capital )獲得“重大投資”。作為交易的一部分,RBI同意從Tims天好中國手中收回Popeyes品牌,而Tims天好中國將專注於發展Tims天好咖啡業務。 適度融資 新的融資規模相對較小,但應有助於支撐Tims天好中國相對疲弱的財務狀況。截至3月底,它的現金持有量僅為2.2億元。隨著它向RBI和笛卡爾資本出售價值4,000萬美元的三年期可轉換票據,現金得以增加。這兩家公司還承諾在未來七個月內,再購買價值1,000萬美元的可轉換票據。 於此同時,根據一份證交所備案文件,RBI表示,將支付900萬美元收回Popeyes中國業務,交易對該業務的估值為1,500萬美元。“長期來說,RBI希望引入本地合作夥伴,形成類似Popeyes在其他國際市場的傳統許經營商(針對Popeyes在華業務)。”RBI在關於新融資和終止Popeyes協議的聲明中表示。 Tims天好中國和RBI可能預計在宣布新的融資後,該公司陷入困境的股票會出現緩解性反彈,但投資者給出的卻是完全不同的反應。公告發布當天,公司股價下跌2.8%,並在接下來的幾個交易日繼續下跌,跌幅高達17%。後來的股價倒是有所回升,但仍比公告前下跌了約10%。 公司現在的股價已比其2022年9月,通過與一家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合併完成上市時損失了超過90%的價值。它的市銷率(P/S)為0.51倍,遠低於百勝中國(YUMC.US;9987.HK)的1.17倍,後者是肯德基和必勝客在中國的運營商,也低於達美樂比薩在中國的運營商達勢股份(1405.HK)的2.49倍。 對Tims天好中國來說,更合適的比較對象可能是瑞幸咖啡,後者的市銷率也要高得多,為1.77倍,並且它已經超越星巴克,成為中國最大的咖啡連鎖品牌。由於跟更年輕的庫迪咖啡打起了價格戰,瑞幸不僅讓Tims天好中國頭痛不已,也讓中國的各咖啡連鎖品牌叫苦不迭。庫迪咖啡的創始人正是瑞幸咖啡的聯合創始人,他們因為一場會計醜聞而被趕出了公司。 在中國蓬勃發展的咖啡行業,Tims天好中國處境尷尬,夾在星巴克等高端連鎖店和瑞幸咖啡等低價運營商之間。隨著中國經濟放緩,很多人對未來沒有安全感,曾經喜歡星巴克和Tims天好咖啡等高價品牌的中國消費者,越來越多地湧向低端品牌。 Tims天好中國尚未盈利,虧損仍繼續,今年一季度虧損1.43億元。不過,這較去年同期的1.75億元虧損有所改善,並且儘管環境艱難,但公司的毛利率略有改善。似乎顯示公司可能在財務方面有足夠的智慧,能夠度過當前的咖啡戰。 新的資金注入和放棄Popeyes看起來都是積極的,因為它們讓公司在財務上有了一些喘息的空間,並消除了干擾,使其能夠專注於改善Tims天好咖啡業務。現在,它只需要等著咖啡戰平息,同時謹慎行事,避免成為一場不可避免的行業整合的犧牲品。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Moutai-flavored latte" launched by Luckin Coffee and Moutai

聯手茅台推爆款咖啡 揭瑞幸大漲背後玄機

瑞幸推出與茅台合作的咖啡後,瑞幸股價大漲,背後是什麼原因 重點: 瑞幸咖啡與貴州茅台推出的聯名咖啡「醬香拿鐵」開賣,零售價38元/杯,使用優惠券後19元/杯 瑞幸咖啡在美股粉單市場交易,該市場流動性差,有一點風吹草動,就比較容易造成股價暴漲       郭凱文 網紅飲品新貴與酒業豪門攜手,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瑞幸咖啡與茅台的最新聯名款咖啡給出了答案:炸出一個爆款,首日銷量突破542萬杯,銷售額突破1億元,網絡上鋪天蓋地的刷屏,瑞幸咖啡美股市值旋即大漲超過4億美元(30億元)。 9月4日,瑞幸咖啡有限公司(LKNCY.US)與貴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600519.SH)推出的聯名咖啡「醬香拿鐵」正式開賣,零售價38元/杯,使用優惠券後19元/杯。 咖啡裡真的添加了金貴的茅台嗎?為平息質疑之聲,證明貨真價實,也或許是新品網絡營銷的一部分,瑞幸咖啡當日晚間發布視頻,對這款新品的生產過程給予全景式公開。 不過,如果將這款爆款咖啡的生產調製簡化為「咖啡+茅台」,那就是望文生義了。事實上,據媒體道,其關鍵配方是一款 「白酒風味厚奶」,由寧夏塞尚乳業提供。後者的官網顯示,這是一家現代化乳品深加工企業,創立於2010年3月。另據企查查數據顯示,該公司2016年至今已經歷六輪融資,投資方包括博裕資本、番茄資本等知名機構。 該款聯名咖啡的推出,讓瑞幸再次處於媒體的聚光燈下。三年多前,這家公司因財務造假醜聞迎來至暗時刻,被華爾街拋棄,遭媒體口誅筆伐。怎料,在經歷從納斯達克退市、與SEC達成和解、支付巨額罰金、完成大幅整改後,它似乎正上演一齣「浪子回頭金不換」的大戲。 新近出爐的亮麗成績單足以印證這一點。上個月公布的最新財報顯示,瑞幸第二季度業績扭虧為盈,總淨收入為62億元 (約為8.55億美元),同比增長88%,淨利潤接近10億元。 行業競爭白熱化自1999年星巴克(SBUX.US)在北京開設中國內地首家門店後,連鎖咖啡業發展駛入跨車道,門店遍地開花,數量大幅增加。過去十年,互聯網令線上線下深度融合,成為行業前進的「加速器」。 據今年5月安信國際發布的研報援引第三方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有23,000多家連鎖咖啡店,連鎖現磨咖啡品牌超700個,其中瑞幸和星巴克連鎖店的規模大幅領先於其他品牌。二者在業內的地位不言自明。然而,雙方的競爭似乎從來沒有降溫的跡象。成立於2017年的瑞幸,雖屬後來者,但借著互聯網的東風及高性價比的產品,迅速異軍突起,攻勢凌厲,搶占星巴克在內地的市場份額,更不到兩年就在納斯達克上市。 在中國的門店數量方面,瑞幸實現三級跳,早已碾壓「老大哥」星巴克。今年6月5日,瑞幸宣佈第10,000家門店在福建廈門開業。上個月公布的最新財報顯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瑞幸咖啡門店總數為10,836家,其中自營門店7,188家、聯營門店3,648家。據星巴克官網數據,該公司目前在中國的門店僅約為6,500家。 中國連鎖咖啡賽道新的入局者不時湧現。正如詠竹坊在此前的文章中指出的那樣,瑞幸面臨的一個新的凶猛對手——庫迪咖啡。這家公司由瑞幸的兩位創始人,因公司爆出財務造假醜聞離職後於去年創立。雖時間不長,發展速度卻令人側目。據媒體報道,今年8月4日,庫迪咖啡第5000家門店落地北京。 為爭奪市場份額,雙方的價格戰、營銷戰也打得火熱。就在瑞幸與茅台聯名咖啡出爐三天後,網絡盛傳庫迪咖啡將與某大米品牌聯名推出新品的消息。不過,該消息雖熱度不低,詠竹坊查閱庫迪官網及官方微博,均未發現相關信息。有趣的是,9月11日,庫迪咖啡官微宣布推出「米乳拿鐵」新品,主打東北大米搭配金獎咖啡,似乎有那麼一點和瑞幸叫板的意味。 股價緣何大漲? 與茅台推出聯名咖啡的消息公布後,瑞幸美股股價跳漲。美東時間上周二(9月5日),瑞幸股價大漲5%至33.60美元,創2020年3月以來最高,更較2020年6月的低點累計上漲2300%。該股交易量也大幅飆升。 值得注意的是,因財務造假遭SEC摘牌後,瑞幸進入粉單市場交易。美國資本市場分為交易所和場外交易(OTC市場),粉單市場就是OTC的一部分,流動性比主板低得多。 截至本週二(9月8日)美股收市,瑞幸報33.24美元,市值近92億美元,較一年前翻了一倍多。目前,瑞幸美股的市盈率約為37倍,星巴克為29倍。 銳聯景淳創始人、首席投資官許仲翔對詠竹坊表示,關注中概股的投資者在海外非常多,瑞幸、茅台推出聯名款咖啡,成為爆款,這是股價大漲的一個引爆點。同時,也從一個側面說明,「關注中國的資金很多,資金量很大」。 「不過,瑞幸在美國處於Pink Sheet(粉單市場),該市場流動性差,有一點風吹草動,買入的投資者增多,就比較容易造成股價暴漲。」許仲翔對詠竹坊解釋稱。 爆款咖啡問世拉動瑞幸股價大漲,但茅台股價卻沒出現相似的漲勢,反而在當周錄得跌幅。當然,茅台意在增加對年輕人吸引力的目的似乎已經完全達到了。 有超讚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繫我們瞭解更多詳情。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HeyTea opens in London

出海進軍歐洲市場 喜茶前景幾何?

在努力向亞洲以外擴張之際,中國領先的珍珠奶茶連鎖企業喜茶在倫敦唐人街開業出現大混亂,可能會引發並非如其所願的熱議 重點: 喜茶在亞洲之外的第一家店在倫敦開業,現場排起了長長的人龍,場面混亂,導致一些人在社交媒體上抱怨連天 儘管有報道稱其競爭對手正在排隊等著在香港和美國上市,但這家高端茶飲連鎖企業卻對重啓陷入停滯的IPO計劃保持沈默   譚英 2012年在中國南方城市江門的一條小巷裏開第一家珍珠奶茶店時,喜茶創始人聶雲宸目標高遠——與星巴克競爭,成為中國千禧一代和Z世代的偶像。聶雲宸最初給喜茶起名為「皇茶」,通過提供有甜有咸的多種口味,並在上面加上芝士奶蓋,他致力於讓中國老一輩人喜歡的這種平淡飲料變「酷」。 他的想法大受歡迎,到2022年9月,喜茶在中國內地74個城市和香港擁有841家門店,新加坡也有4家門店。本月,這家加盟企業亞洲以外的首店在倫敦沙夫茨伯里大街開業,邁出了走出亞洲的重要一步。但活動並不暢順,顧客等待時間長,出現電力故障,令 11名不堪重負的員工雪上加霜。 開業當天,該店不得不暫時關門——對於喜茶迎合西方口味的首次嘗試而言,這算不上吉兆。這次失敗的新店開業讓投資者不禁想知道,喜茶的全球化舉動是否可能預示著其推遲已久的首次公開招股計劃的重啓。 7月下旬,彭博新聞社報道稱,各自擁有超過6,000家門店的「新派」飲料企業蜜雪冰城、新時沏、古茗、滬上阿姨和茶百道正準備在香港或美國上市。喜茶不在這份名單裏,上一次傳聞該公司朝這個方向邁進還是在2021年9月,當時有報道稱其任命瑞銀為香港IPO的主承銷商,擬籌集高達5億美元(36.5億元)的資金。 迄今為止,只有一家優質時尚茶飲製造商成功進行了IPO。奈雪的茶(2150.HK)是最大的成功者,在2021年6月的IPO中集資了6.54億美元。蜜雪冰城去年9月申請在中國A股市場IPO,但目前尚未如願。 推動最新這波傳言的,是對香港IPO在低迷一年半之後很快就會開始復蘇的願望。在經歷了年初的緩慢增長之後,二季度集資總額較一季度增長55%,其中11家公司在6月結束的季度總集資金額達到13.2億美元。 與此同時,中國內地A股市場的監管機構最近似乎對高增長但低技術含量的食品和飲料公司上市態度冷淡,這迫使這些公司去其他市場尋求資金。 在這樣的環境下,蜜雪冰城據稱現已將目光轉向了香港。如果喜茶嘗試類似的上市,它面臨的激烈競爭可能不僅來自蜜雪冰城,還有其他任何一個可能想嘗試上市的連鎖企業。 時至今日,喜茶一直是投資者資本的吸金石,在七輪融資中總共集資了5.951億美元。據報道,在喜茶2021年尋求上市時,估值高達93億美元。其投資者包括中國的高瓴資本和紅杉(原紅杉中國),以及IDG資本和新加坡的淡馬錫等資本巨鰐。 繼續觀望? 作為一家私人持股的公司,喜茶僅選擇性公佈部分財務數據。在鼎盛時期,該公司披露2017年的營收為6億元,是上一年的兩倍。雖然最新的年度數據無疑要高得多,但在經歷了疫情期間的困難時期後,幾乎可以肯定其增長率要低得多。 對喜茶來說,有很多理由不去理會那些正在醖釀中的上市計劃。奈雪的茶自2021年上市以來,表現並不太好,當前股價只有發行價的四分之一。不過,高達25倍的遠期市盈率表明,隨著其轉向更小門店模式的戰略,投資者可能會看到更好的未來。相比之下,雀巢的遠期市盈率為21倍,它旗下有雀巢茶品和雀巢咖啡飲料。 喜茶在倫敦的新店可能標誌著它的故事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儘管要想在西方取得成功,可能不得不調整營銷策略。該公司目前的戰略嚴重依賴社交媒體,包括付費給網紅,幫助品牌和產品產生轟動效應。喜茶通常不做付費廣告,而付費廣告對保持顧客回頭率同樣重要。 社交媒體戰略也可能適得其反,比如這次問題頻出的倫敦店開業。一名顧客在網上抱怨說,等了四個小時,結果店鋪關門自己被拒之門外。 雖然從理論上說,走出飽和的亞洲珍珠奶茶市場看起來不錯,但在迅速飽和的西方市場,喜茶也將面臨來自更成熟競爭對手的巨大挑戰。英國市場已經有不少亞洲品牌進駐,包括台灣的貢茶、春芳號和CoCo都可茶飲。 貢茶可能特別難對付,該公司已於2020年將其全球總部遷至倫敦,並計劃在英國開設500家門店。 CoCo都可茶飲已經在巴塞羅那、鹿特丹、斯德哥爾摩和馬德里開設了歐洲門店。根據財富商業洞察(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 的一份報告,今年全球珍珠奶茶市場預計規模達24.6億美元,在加拿大和美國等國家「越來越受歡迎」。 在國內,喜茶於2022年11月從直營模式轉向加盟模式,但沒有激起太大水花。此舉標誌著該連鎖店的一個逆轉。早在2017年,喜茶就曾拒絕過此類計劃。這一轉變可能反映出喜茶正面臨著來自蜜雪冰城等更具侵略性的競爭對手,甚至咖啡連鎖店瑞幸咖啡 (LKNCY.US) 的壓力。這些競爭對手利用特許經營實現更快速的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