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訊:綠景地產被申請清盤呈請

內地房地產開發商綠景(中國)地產投資有限公司(0095)周三公布,翹石集團於2月4日,向香港高等法院提出對綠景地產的清盤呈請,內容有關公司的財務義務,涉及所擔保的本金約21萬美元,另加應計利息。 綠景地產強調,董事會認為該呈請並沒有依據,因此已徵詢法律意見,並採取一切必要行動保護合法權利。公司重申,希望各利益相關方保持對公司信心,支持公司正努力推進的境外重組方案。 據公司2024年的中期報告,截至去年6月底止,錄得虧損15.3億元人民幣(下同),較2023年同期虧損擴大177.5%。期內公司總借貸達357.3億元,當中流動負債為170.5億元,而銀行結餘及現金約42.7億元,資本負債比率達113.1%。 綠景地產周四開市跌近3%,報0.33港元。股價在過去一年,已下跌73%。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Sunac China

再遭清盤呈請 會是壓垮融創的最後稻草?

由於銷售業績不如預期,近年積極償債的融創中國再度遭遇危機 重點: 公司不排除對境外債進行二次重組 2024年累計合同銷售金額471.4億元,同比下降44%    李世達 新年伊始,融創中國控股有限公司(1918.HK)再度遭遇清盤危機,提醒了人們房地產市場的寒冬還遠未過去。 融創中國近日發布公告,收到中國信達(1359.HK)向香港高等法院提出的清盤呈請,涉及未償還貸款本金總額3,000萬美元及應計利息,將於3月19日舉行聆訊。消息公布後,融創中國股價大瀉25.7%,自2024年10月以來累跌超65%。 這已是融創第二次面臨清盤危機。2022年5月,融創公開承認無法按期支付四筆美元債的利息,成為公司陷入債務違約泥潭的開端。持有本金2,200萬美元及應計利息的優先票據債權人陳淮軍提出清盤呈請,但雙方後來達成協議,該呈請於2023年6月被撤銷。 對於最新的清盤呈請,融創表示將採取法律措施堅決反對,並強調這一事件不會對公司營運造成實質性影響,同時正在積極與呈請人溝通,爭取盡快達成解決方案。 根據債券受託管理人國泰君安最新公布的報告,2024年11月,融創房地產新增到期未償付借款本金32.36億元,截至2024年11月30日,到期未償付借款本金為1,155億元。其中,銀行貸款逾期234.15億元,非銀行金融機構貸款逾期741.09億元,其他有息債務逾期178.60億元。 境外債方面,目前存續境外債務共有24筆,餘額為74.5億美元,其中,2025年9月30日到期的債券共有3筆,餘額為15.7億美元。 相較整體龐大的債務,信達追討的款項只算小數目,但對已為還債疲於奔命的融創中國來說,這或許是壓垮駱駝的稻草。 境內債二次重組過關 過去一段時間,融創一邊保交樓一邊和境內境外的債權人協商。融創已算是最早一批達成重組協議的房企,但由於銷售業績與經營恢復不及預期,境內境外債都面臨二次重組。 去年11月,融創提交了境内債務二次重組方案,涉及10筆債券,總面值154億元,化債比例超過50%。目前,10筆境內債重組已全部獲得持有人同意。境內債可說是成功拆彈。 但境外債方面就不是那麼樂觀。據媒體報道,融創已通知部分債權人,可能無法按期兌付2025年9月到期的美元債。融創「急內不急外」,相信是讓信達決定入稟法院的原因。 融創坦言,此次清盤呈請可能會引發連鎖反應,導致其他債權人要求加速償還債務或採取強制措施,預計公司將無法在履行其他境外付款義務,不排除進一步尋求更全面的境外債務綜合解決方案。據媒體報道,公司計劃最快在今年3月初公布新的重組計劃。 想盡辦法「回血」 一段時間以來,中國政府已經為救助樓市推出包括降息等多項舉措,然而經濟復蘇緩慢,消費者信心疲軟,房企也很難直接受惠於目前的支持性政策。 根據融創2024年12月發布的未經審核營運數據,2024年累計合同銷售金額僅為471.4億元,同比下降44%,顯然低於預期。不過也不是全然沒有好消息,融創與中信及新湖集團合作發展的上海黃浦區項目「上海壹號院」近日進行次輪銷售,當日銷售額達到66億元,第三批單位預期會於今年春季開展銷售。 此外,公司也積極出售資產。過去一年,融創出售了武漢甘露山文創城35%股權、無錫融創茂配套酒店、石家莊中央商務區項目80%股權,並在去年12月出售大熱的哈爾濱冰雪大世界46.67股權,進帳約1.73億元。去年10月融創中國還折讓兩成價格配售最多4.89億股股份,籌資12億港元用於還債。 此外,融創中國又於去年12月在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對萬達集團發起仲裁,索要95億元的戰略投資回購款。不過萬達認為有關要求並無合約依據,對通過仲裁有信心。 融創顯然已考慮了所有能夠「回血」的可能,但問題的關鍵在於,中國房地產市場究竟何時才能復蘇。 去年上半年,融創房屋交付量按年下滑了51%。資金短缺勢必影響保交樓的成效,債務的紛擾也會讓消費者缺乏信心,形成惡性循環。彭博分析師直言,若中國樓市銷售沒有根本性復蘇,融創的債務方案可能是「徒勞」的。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碧桂園執董及獨董同時離任

被受債務困擾的碧桂園控股有限公司(2007.HK)昨天公布,集團董事會的執行董事蘇柏垣因工作調動,已於本月1日辭任執董職務,但於集團的其他職務則不變;另外,杜友國因退休原因,亦辭任集團的獨立非執行董事。 碧桂園的境外債務重組仍在進展中,債權人所伸請的清盤聆訊多次延期,現已延至明年的1月20日。集團表示繼續與主要債權人團體進行接觸及分享資訊,並徵求協調委員會與專案小組及顧問的全面重組意見。 集團的股份續在港交所暫停買賣,去年全年及今年中期業績仍在審核中,至今尚未披露。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概要:面臨清盤的碧桂園 銷售續跌審計辭任

碧桂園控股(2007.HK)週四披露,8月合同銷售同比下降57%至34.3億元人民幣(4.83億美元),總建築面積約35萬平方米。繼上個月銷售下降72%之後,此次銷售下降反映公司在潛在清算上面臨的困難。 碧桂園曾是中國最大的房地產開發商,受中國房地產市場供應過剩和房價暴跌影響,過去兩年碧桂園一直深陷高負債和巨額虧損的泥濘中。碧桂園正面臨香港債權人提出的清算申請,公司必須在明年 1 月之前拿出重組計劃。 公司週四還宣佈,羅兵咸永道 (PwC) 已辭去審計師職務,由香港中匯安達會計師事務所接替。公司股票自 4 月起停牌,等待 2023 年財務報表的公佈。 余特莉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花旗申請佳兆業清盤 聆訊再延至明年3月

房地產開發商佳兆業集團控股有限公司(1638.HK)公布,已向高等法院申請取消原定本月九日的清盤聆訊,並延至明年3月31日。 佳兆業沒透露呈請人是誰,但據資料顯示,花旗國際因佳兆業未能償還2023年到期,總值7.5億美元票據的本金及利息,向香港高院申請佳兆業清盤,佳兆業已多次將聆訊押後。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