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簡訊:智能手機出貨1,330萬台 小米首季躍居中國第一
周二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3.3%,國產品牌小米(1810.HK)以近40%的同比增速躍居市場首位。同時,蘋果公司(AAPL.US)在華的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下降9%,排名第五。 市場研究機構IDC數據顯示,中國今年一季度智能手機出貨量達7,160萬台,高於去年同期的6,930萬台。3.3%的增速是全球智能手機市場1.5%增幅的一倍有餘。IDC認為中國市場表現強勁,部分得益於政府近期推出的以舊換新補貼政策對消費的提振。 小米以18.6%的市場份額領跑一季度,較去年同期13.8%的市佔率大幅提升,其智能手機出貨量激增39.9%至1,330萬台。這一強勁表現使其超越原領頭羊華為,後者以1,290萬台的出貨量位居第二,同比增幅為10%。Oppo與Vivo分列第三、第四位,同比增幅均不足4%。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概要:SU7死亡事故引發安全質疑 小米股價急墜
小米電動車SU7發生致命車禍引發社會關注,小米集團股價重挫逾5%,創辦人雷軍承諾全力配合調查,不會迴避責任 李世達 小米集團(1810.HK)生產的電動車小米SU7日前在安徽銅陵發生嚴重交通事故,導致三名大學生死亡,引發廣泛關注。據路透社報道,小米汽車及小米創辦人雷軍於4月1日晚陸續發聲,承諾不會迴避責任,將全力配合調查並回應家屬與社會的疑問。受事故消息影響,小米集團(1810.HK)周二收報46.5港元,跌幅達5.49%,市值蒸發近700億港元(89.9億美元)。 事故發生於3月29日晚,一輛小米SU7標準版在安徽銅陵與隔離帶水泥樁發生碰撞,車輛隨後起火,造成駕駛人及兩名乘客死亡。據悉,三人為武漢在校大學生,當時正前往安徽參加考試。 小米汽車於4月1日發表聲明表示,事發前車輛處於NOA智能輔助駕駛狀態,以116公里時速行駛,在施工路段因變道而遭遇障礙物。系統發出警示後,駕駛人接管車輛並減速至約97公里,最終仍發生碰撞。 對於起火原因,小米初步推測與猛烈撞擊導致整車系統嚴重損毀有關,並非所謂「自燃」。目前事故車輛仍在警方調查中,小米方面尚未接觸車輛,因此暫時無法針對車門是否鎖死等細節作出說明。 無法識別水泥樁等障礙物 此外,小米也回應了外界對其輔助駕駛系統的質疑。SU7配備的前向碰撞預警(FCW)與自動緊急煞車(AEB)功能,無法識別如水馬、水泥樁等非車輛障礙物。小米強調,NOA屬於L2級輔助駕駛,駕駛人需全程負責監控道路情況。 針對外界質疑小米未即時聯繫家屬,公司表示在警方指導下已於4月1日下午嘗試安排會面,目前仍在等待通知。雷軍當晚亦於微博發文,對罹難者家屬表達慰問,並強調無論結果如何,小米都不會逃避責任,會持續配合警方與社會的調查與追問。 小米集團於去年3月推出首款電動車SU7,截至今年2月底,累計交付量已超過20萬輛。根據公司年報,電動車業務去年收入為321億元(44.2億美元),帶動公司整體收入按年增長35%至3,659億元,被雷軍稱為「史上最強財報」。小米集團股價過去一年漲幅超180%,但自3月19日創下歷史最高價59.45港元後,已下跌超過 20%。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小米配股集資426億元
小米集團(1810.HK)周二公布,以先舊後新配售8億股,每股配售價53.25元,較周一收市價57元折讓6.6%,較過去十個交易日收市平均價折讓3.6%,集資達426億元。 集資所得主要將用於加速業務擴張、研發投資,以進一步提升科技實力,以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配售股份佔已擴大股本的3.1%,而創始人雷軍的持股量,將由24.1%降至23.4%。 小米周二開市跌5.5%報53.85元,較配售價仍高1.1%。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小米推出高階車款SU7 Ultra 定價53萬元
繼去年發布首款電動車SU7取得成功後,小米集團(1810.HK)周四晚間發布豪華車款SU7 Ultra,定價52.99萬元(72,932美元)。公司在發布會結束後表示,該款車型在發布10分鐘內就收到6,900份訂單。 據路透社報道,SU7 Ultra去年10月開放預售的價格為814,900元,最初的定價與特斯拉Model S Plaid相當,正式公布的價格較預售價降低35%。但豪華限量版仍維持原價格。小米執行長雷軍表示,寶馬5系、奧迪A6和奔馳E級車的車主都對SU7 Ultra 感興趣,但他們認為價格太貴,經過幾個月的討論,決定降低定價。 去年3月,小米推出首款電動車SU7,外觀酷似保時捷,起售價約21.6萬元(29,700美元)。雷軍在發布會上透露,截至去年底,小米SU7上市9個月累計銷售超過24.8萬輛,交付逾13.5萬輛。 周五早盤小米開市升4.9%,但股價隨後震盪下跌,收市報51.85港元,跌2.4%。今年以來,小米股價已上漲50%。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行業簡報:習近平主席主持科技研討會 勢將提振民企信心
路透社報道,中國一部分頂級科技領袖將於下周出席習近平主席主持的研討會,可能會提振中國民營企業的信心。據未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稱,出席此次會議的頂級科技高管包括阿里巴巴聯合創始人馬雲、騰訊董事長馬化騰和智能手機製造商小米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雷軍,會議或於周一舉行。 據報道,此次研討會旨在提振中國民營企業高管的信心,預計習近平將鼓勵與會者在國內、外拓展業務。 近年來,中國政府對許多私營企業主導的行業進行了一系列整頓,導致許多人認為習近平偏袒國有企業,而不重視私營企業。隨著政府將工作重點轉向支持國內放緩的經濟,過去兩年來的針對行動次數有所減少,不過制藥業等一些領域的反腐運動仍在繼續。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榮耀完成股改 敲響上市大門
自與華為分家之後,榮耀何時上市就是市場熱議的話題,在完成股份制改革後,榮耀的上市路徑已逐漸清晰 重點: 榮耀CEO趙明曾表示,肯定在中國上市,不會借殼上市 2024年第三季度,榮耀中國市佔率排名第三,僅次於vivo和華為 李世達 自四年前從華為(Huawei)獨立分拆出來後,智能手機品牌榮耀(Hornor)何時上市就成為關注焦點。近日此事總算有眉目,榮耀在官網公告,榮耀終端有限公司已於2024年12月28日依法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名稱變更為「榮耀終端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制改革完成後,將適時啟動上市程序。 股份制改革是指企業透過對業務、治理結構、財務等方面的重組,把組織形式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的過程。根據證監會規定,採取公開發行股票方式進行融資的企業,必須具備「股份有限公司」的組織形式,因此股改也是上市前的必經過程。 成立於2013年的榮耀品牌,原本為華為手機的子品牌。2020年11月,在美國政府制裁壓力下,為了保全榮耀品牌及供應鏈的發展,華為將榮耀售予深圳智信新資訊科技有限公司,此後華為不佔任何股份。深圳智信是由深圳市智慧城市科技發展集團與30多家榮耀手機的代理商、經銷商聯合投資成立,背後的實際控制人為深圳國資委。 目前,公司註冊資本為322億元,股東數已有23家,包括京東方(000725.SZ)、中國電信(0728.HK; 601728.SH)、中國移動(0941.HK; 600941.SH)、中金資本、國信資本、鯤鵬資本等,股東陣容十分強大。 儘管被迫走上獨立的道路,榮耀仍交出不俗的成績。市場調研機構Canalys的數據顯示,2024年第三季,榮耀是中國第三大手機廠商,出貨量為1,030萬台,市佔率為15%,僅次於vivo的19%和華為的16%,小米(1810.HK)、蘋果(AAPL)則分別以15%、14%的市佔率排在第四、第五。 由於榮耀尚未完成股份制改革,市場上多次傳出榮耀擬「借殼上市」的消息,2021年8月,波導股份(600130.SH)被傳與榮耀「借殼上市」相關,股價三日內漲超20%;2023年11月,借殼上市傳言再起,深圳國資旗下上市公司迎來一波大漲;到2024年8月,榮耀公布將在第四季度啟動股份制改革後,參股榮耀的兩家上市公司愛施德(002416.SZ)與天音控股(000829.SZ)股價同樣應聲大漲。這些現象反映出市場對榮耀的高度期待,榮耀的一舉一動可謂動見觀瞻。 估值超2,000億元? 不過,榮耀CEO趙明此前曾明確表示,「我們肯定在中國上市,借殼上市從來不是榮耀的選擇」。至於在A股或港股上市,公司並未明言。 2024年8月,有媒體曝光一份榮耀Pre-IPO融資計劃顯示,榮耀擬於2024年遞交材料申報創業板上市,Pre-IPO輪估值為2,000億元,但這計劃未獲榮耀方面證實。與已上市的手機廠商相比,小米目前的市值約8,700億港元,傳音控股(688036.HK)市值接近1,100億元,前者市盈率約24.9倍,後者則為19倍。 如今榮耀正式完成股份制改革,距離上市又跨進一大步。中國各大手機品牌中,華為、vivo與OPPO目前都未上市,港股上市的小米不只賣手機,A股上市的傳音則主要經營非洲市場。因此對市場來說,榮耀上市具備一定的「稀缺性」。 榮耀加速推進上市可能源於股東兌現價值的需要。2023年11月,深圳國資背景的吳暉,接替曾經的華為高管萬飈出任榮耀董事長,據當時媒體報道,吳暉的首要任務之一是推動公司上市進程。這或許說明了大股東的態度。 此外,許多榮耀的股東都是公司的供應商或經銷商,而華為與榮耀在經銷商方面重疊度很高。當華為強勢重返手機市場後,與榮耀就成為競爭關係,經銷商勢必面臨取捨的壓力,而加速上市或許就是榮耀穩住經銷商的方法之一。 打造智能設備生態鏈 對榮耀來說,上市將是實現獨立自主的證明,也是新起點的開始。榮耀全資子公司深圳星耀終端有限公司,近期對外新投資了四家子公司,經營範圍涵蓋移動終端設備銷售、家用電器銷售、可穿戴智能設備銷售、智能機器人銷售、智能無人飛行器銷售等,顯示榮耀正積極打造自己的智能設備生態鏈。同時,發展AI與拓展海外市場,也是榮耀的當務之急。 從被迫分家到IPO,榮耀的發展歷程絕對是市場歡迎的好故事、現在就看他們如何走完上市之路。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順豐招股集8億美元 橡樹小米力撐任基投
內地綜合物流龍頭的順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6936.HK,002352.SZ)今天公开招股,將發行1.7億股,其中1,615萬股在港公開發售,每股招股價介乎32.3港元至36.3港元,每手200股,入場費為7,333.22港元,集資最多61.7億港元(7.93億美元)。公開認購在11月22日截止,並於11月27日掛牌。 順豐引入十位基石投資者,合共認購約2億美元的股份,其中橡樹資本認購2,500萬美元.該基金是由股神巴菲特推崇備至的基金經理馬克斯創立,巴菲特曾說,每次見到有馬克斯的電郵,都會第一時間打開來看,並總會有所得著。 另外,小米持有的Green Better,亦認購2,000萬美元。其他著名的投資者有摩根士丹利及中國太保等。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