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火煱不再火 呷哺呷哺虧損翻倍
這家單人火鍋連鎖餐廳發出預警稱,由於越來越謹慎的中國消費者削減支出,去年公司收入下降,虧損擴大 重點: 呷哺呷哺預計去年收入下滑20%,淨虧損翻倍 在上半年收入下滑15.9%並陷入虧損後,這家餐廳運營商的疲軟趨勢,在下半年進一步加劇 譚英 「火」可能是呷哺呷哺餐飲管理(中國)控股有限公司(0520.HK)核心產品的一部分,但這家單人火鍋餐廳運營商最近的表現卻一點都不火。 公司上周預警收入快速下滑、虧損迅速擴大後,股價在下一個交易日下跌了7%。但這只是公司寧可忘掉的發展近況中的最新一幕,因在報告了2024年上半年同樣慘談的業績後,該股在過去一年里已經下跌了47%。 最新的盈利預警顯示,呷哺呷哺的下滑持續到了去年下半年,甚至還加速了。公司預警稱,去年收入下降20%至48億元(6.66億美元),預計年度淨虧損介於3.9億元至4.1億元,是2023年1.9億元虧損的一倍多。 用公司上半年的數據進行計算會發現,收入下滑從2024年上半年的15.9%加速到下半年的21.7%,下半年收入總計為24億元。2023年上半年,公司還處於盈利狀態,但此後一直虧損,包括去年下半年虧損約1.27億元(這是根據最新公告預測區間的中值計算得出的)。 呷哺呷哺一直在努力通過關閉效率低下的餐廳、打折和降價,來服務謹慎並熱衷搜索「窮鬼套餐」的中國消費者。但由於規模相對較小,且定位為人均消費60元左右的中端連鎖餐廳,它面臨著更大的阻力。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去年餐飲業收入增長5.3%,達到5.6萬億元。但按月計算,增長速度從2023年12月的30%穩步下滑至去年12月的2.7%。這種迅速放緩反映中國消費者的不安情緒,由於中國房地產的低迷和失業率的攀升侵蝕了收入和資產,他們認為要減少而不是增加支出。 惠譽(北京)信用評級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表示,去年中國餐飲業增長緩慢,與疫情前幾年平均9.4%的高增長率形成鮮明對比。評級機構還觀察到,2024年前六個月的平均支出下滑高達20%。它觀察到,服裝、化妝品和金銀珠寶等非必需品的零售額也有所下降。 香港大學和博報堂生活綜研(上海)在1月份發佈的研究報告顯示,隨著消費者轉向折扣品牌和大牌平替,中國社交媒體上有關「消費降級」的帖子在2023年至2024年間增加了四倍。 大家日子都不好 呷哺呷哺絕非唯一一家感受到消費降級痛苦的企業。就在它發出預警幾天後,競爭對手九毛九(9922.HK)也發出了盈利大幅下滑的預警,稱利潤從2023年的4.54億元驟降至去年的5,000萬元,導致其股價下跌了3%。公司的收入表現較好,從2023年的59億元小幅升至2024年的60億元。和呷哺呷哺一樣,九毛九的股價去年也下跌了46%。 一個股價不降反升的例外,是領先的火鍋連鎖品牌海底撈(6862.HK),其股價在過去一年略有上漲,主要分得益於海外子公司特海國際(9658.HK,HDL.US)表現強勁。 特海國際順應中國消費企業近來的趨勢,試圖通過拓展海外市場來擺脫國內過熱的競爭。截至去年9月底,它在12個國家擁有121家自營餐廳,與海底撈去年中的1,343家國內門店形成互補。去年8月,惠譽評級指出,雖然其他餐飲運營商面臨競爭加劇和價格壓力,但憑借更勝一籌的服務質量和強大的供應鏈管理,海底撈受影響的程度應該較小。 但對於像呷哺呷哺和九毛九這些曾經從疫情管控放開後,人們的外出就餐熱情中受益的運營商來說,前景看上去就沒有那麼樂觀。呷哺呷哺也有出海發展,但規模要遠遠小於海底撈,截至去年6月,它在香港、台灣、澳門和新加坡有21家餐廳,國內有1,051家餐廳。九毛九的情況也差不多,除了751家國內門店外,在新加坡、加拿大、馬來西亞、泰國和美國有15家門店。 呷哺呷哺和九毛九都將去年盈利不佳歸咎於國內競爭激烈,以及整體上對非必要消費支出的需求疲軟,反映它們對國內市場依賴程度較高。 那麼,它們正在採取什麼策略來改善自己的處境呢?以呷哺呷哺為例,公司正在關閉業績不佳的餐廳,導致去年上半年產生了2.03億元的一次性虧損。它還通過推出套餐和加強集採降低了價格。在營銷方面,它利用流行的社交媒體進行品牌定位,推出新的外賣產品,並推廣會員業務。 儘管如此,它的整體翻台率還是從2023年上半年的2.4次,下降到去年上半年的2.3次。同店銷售額從2023年上半年的12.7億元,跌至2024年同期的8.27億元,跌幅達35%。 九毛九也呈現出類似的趨勢,它的旗艦品牌太二酸菜魚的翻枱率,從2023年上半年的3.1次降至去年的2.7次,同期每位顧客的平均消費額從75元降至71元。公司去年上半年新開了59家餐廳,但放緩了太二酸菜魚和慫火鍋廠的擴張速度。 呷哺呷哺股價大幅下跌,使其市銷率降至區區0.17倍。市值是呷哺呷哺三倍的九毛九市銷率略高一些,但也不樂觀,為0.72倍。海底撈的數字遠高於這兩家公司,其相對較高的1.98倍市銷率可能表明,投資者認為海底撈最有能力,在這場可能會持續到今年底甚至更久的激烈競爭中存活下來。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九毛九旗下太二日均銷售按年跌24.6%
內地連鎖餐飲集團九毛九(9922.HK)上周五公布,2024年第四季度,旗下主要品牌太二(自營店)、慫火鍋及九毛九(自營店)同店日均銷售額分別按年跌24.6%、26.9%及18.5%。 翻檯率方面,太二第四季度為3.0,較上季的3.6下滑0.6,2023年全年則有4.1;慫火鍋亦從3.0下降至2.7;九毛九由上季的2.8降至2.4。人均消費方面則有微幅成長,太二由上季的69元升至72元,慫火鍋由97元升至99元,九毛九則維持54元。 按品牌劃分,截至2024年12月底,共有太二634間,較9月底減少20間,慫火鍋增加1間至80間,九毛九則減少1間至71間。包含其他品牌總餐廳數量為807間,較上季減少17間。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餐飲業陰霾密布 大家樂業績難逃下跌
中港兩地餐飲業的疲弱情況較預期嚴峻,就連本港快餐龍頭也不能倖免,繼大快活後,大家樂也發盈警 重點: 大家樂預計中期盈利較去年同期下跌三成 香港餐飲業快將邁入「內捲」時代 劉智恒 剛過去的一周,對大家樂集團有限公司(0341.HK)首席執行官梁可婷來說確實並不好受。今年四月才從羅德承手中接過帥印的她,甫一上任就迎來一份大幅下滑的中期業績,要知道去年度集團的盈利才高歌猛進,半年後卻要發盈警,梁可婷可謂百般滋味在心頭。 大家樂公布,截至今年9月底止六個月,股東應佔溢利較去年同期的2億港元,下降不超過30%。集團解釋,主要是受經濟疲軟以及港人北上消費影響,導致餐飲業出現較預期嚴重的下滑。同時,因去年期內疫後解除限制,銷售強勁反彈,令出現了較高的基數。 大家樂的競爭對手大快活(0052.HK)早在幾日前已發盈警,集團指因香港居民北上消費,及香港與中國內地消費降級,預計截至今年9月底止的中期業績,較去年同期的3,630萬港元大幅下挫50%至60%。 吊詭的是,快餐已是低消費的食店,大快活也說受香港消費降級影響,可見近年港人用餐的開支更趨下沉,難怪兩餸飯店在近期成行成市,人們樂於以更低廉價錢去裹腹。 黑暗只是開端 在經濟疲弱及樓市不景氣下,市民消費意欲下降,中港兩地的餐飲業正在面對龐大壓力。 據香港統計處資料,香港第三季的食肆總收益價值臨時估計為267億港元,按年下跌1.3%。第二季度為271億港元,按年下跌2%,即是今年以來,連續兩季出現下跌,很明顯是在走下坡。 中國的餐飲行業情況更不好過,雖然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9月全國餐飲收入4,417億元,同比增長3.1%。但中國烹飪協會分析,收入增多是因價格戰,行業出現「增收不增利」的現象。 天眼查顯示,截至今年六月底,國內餐飲企業註銷及吊銷量達到105.6萬家,已是去年近140萬家的75%,可見食店所面對的問題是如何惡劣。 北上之風難逆轉 中國餐飲業的困局,對欲在內地重新大展拳腳的大家樂來說,無疑是一大打擊。另一方面,集團在港業務亦碰上北上消費這股難以逆轉的風。疫情後,港人的消費地域出現轉變,愛到深圳消費,更逐漸變成習慣。相信隨著時間,部份港人對重覆遊玩感厭倦,或會回流在港消費,但肯定是難復舊觀,畢竟內地的消費較香港低,商場規模遠較香港大,服務及質素也較香港要好。 面對飲食業的困境,大家樂沒坐以待斃,拋出一系列應對逆境的方法,集團說:「在香港重點推出高性價比的餐單組合,及加強優惠推動及皇牌產品推廣。」至於在內地,則專注為民生創造價值,推出深受顧客歡迎的促銷活動和策略性品牌。 香港將走入「內捲」 話是說了一大堆,但你看甚麼性價比餐單,加強優惠及推廣等,說穿了不外乎是從「價格」著手,即是降價或推出較廉價食品吸客。情況跟內地餐飲業如出一徹,都是從格價入手。若連快餐業也降價,香港其它食店也難逃減價之路,餐飲市場亦將進入「內捲」之勢。 不光如此,餐飲業正面對內地巨企的挑戰,多家著名餐飲先後登陸香港,九毛九(9922.HK)旗下的太二酸菜魚、曾經的網紅名店綠茶,以牛肉火鍋名揚內地的八合里、燒烤名店木屋、茶飲龍頭蜜雪冰城及新興的霸王茶姬,已陸續在港設分店。他們均是內地餐飲業的航母,規模龐大,資金雄厚,久經內地市場的歷練,願意殺價搶客爭奪市場,一旦將內地競爭模式引入香港,隨時掀起價格戰,未來港資食店要迎戰,壓力將更大。 談到前景,大家樂說:「我們有信心在市場回暖時,把握發展機遇,重拾增長動力。」似乎集團也承認在現市況能做的不多,只能待市場轉好,才有增長機會。 事實擺在眼前的是,北上消費已成趨勢,內地龍頭食店陸逐到港搶灘,即使多年來大家樂證明能跨越周期,走過低谷,但香港餐飲行正面對的是結構性轉變,市場何時好轉?能否重復舊觀?實在並不樂觀。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翻枱率跌消費額挫 「窮鬼套餐」打沉九毛九
這家中檔連鎖餐廳面臨競爭對手推出的「窮鬼套餐」的衝擊 重點: 九毛九警告,預計截至6月的半年利潤將同比下降近70% 作為一家受歡迎的中檔連鎖餐廳,公司同時發布盈利預警和銷售下滑公告後,股價下跌了11% 譚英 前幾年,因旗下主打酸菜魚的太二大受歡迎,九毛九的表現教人眼前一亮。 但九毛九國際控股有限公司(9922.HK)上周宣布,儘管收入略有增長,但預計截至6月底的六個月利潤將大幅下降,這讓投資者震驚不已。公司表示,預計上半年將錄得營收30.6億元,同比增長6.4%。但期內利潤較上年同期的2.22億元暴跌69.8%至6,700萬元。 公司同時發布第二季度最新營運表現公告,指旗下主要連鎖餐廳的翻台率、顧客人均消費、同店日均銷售額均錄得大幅下降。太二銷售額下降18.1%,而較小的慫火鍋的銷售額的降幅更達到36.6%。九毛九連鎖餐廳同店銷售額也在這三個月間下降12.6%。 顧客人均消費的下滑同樣令人擔憂,其中太二的顧客人均消費從去年同期的75元,下降至二季度的69元,跌幅近10%。慫火鍋的顧客人均消費為104元,而去年同期為113元。 投資者紛紛拋售九毛九的股票,導致該股在公告發佈後的第二天下跌11%,隨後兩天股價繼續下跌,公司將於下個月發佈完整的中期業績。 對之前憑旗下連鎖餐廳大受歡迎而高歌猛進的九毛九來說,這份悲觀的報告值得注意。去年,公司的收入增長了50%,達到60億元,經調整利潤增長了七倍,達到5.01億元。太二的同店銷售額增長18.3%,慫火鍋和九毛九分別增長10.6%和7.4%。 那麼,問題出在哪裡?九毛九將突然下跌歸咎於消費者習慣轉變,再加上上年業績強勁,導致基數較高。它還自認隨著收入開始疲軟,未能繼續保持早前的成本控制措施。 所有這些因素顯然是導致公司處於困境的原因。在當前經濟充滿不確定性的環境下,九毛九的價格實在太貴,而消費者喜歡更經濟實惠的選擇,即所謂的「窮鬼套餐」,人均消費通常在40元至50元之間。 在經濟繁盛時期不起眼的「窮鬼套餐」,現在甚至出現在廣告宣傳中,而且頻繁登上中國的社交媒體。這個詞可能起源於麥當勞13.9元的「隨心配」套餐,但已經從西方快餐連鎖餐廳擴大到到中國品牌,如奈雪的茶的9.9元早餐套餐,以及北京快餐品牌南城香的3元早餐套餐。就連米芝蓮星級餐廳新榮記這樣的高端品牌,也在採用這一策略。 增長放緩 中國的餐飲業仍在繼續增長,但速度相較於之前大為放緩。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24年前五個月,餐飲收入2.1萬億元,同比增長5%,但遠遠落後於2023年5月35.8%的增幅。同樣,2024年5月,零售總額同比僅增長3.7%,遠低於2023年5月的12.7%。 由於新冠疫情限制措施結束後,之前遭到壓抑的外出就餐需求爆發,九毛九和許多同行在去年上半年實現強勁增長。公司去年新開180家餐廳,總數達到726家,不過今年開新店的速度有所放緩,上半年僅增加了45家門店。 儘管業績突然下滑,但九毛九表示,它計劃繼續擴大太二酸菜魚的規模,同時縮減慫火鍋的規模。它依然保持在中國內地新增80至100家、在其他市場新增15至20家太二酸菜魚餐廳的目標,而對慫火鍋的開店計劃,則從原本的35至40家減少至25家。 九毛九並非唯一陷入困境的餐飲企業。規模更大的海底撈(6862.HK)自5月將特海國際(9658.HK, HDL.US)剝離並在紐約上市後,海底撈股價也下跌了近40%。雖然特海國際的股價也下跌了,但跌幅相對溫和,為17%。 在核心的中國業務沒有回暖跡象的情況下,九毛九獲得更好回報的一個可能的途徑,是追隨海底撈的步伐,最終剝離其國際業務。當然,它首先需要擴大規模。截至去年底,九毛九在中國境外僅有18家餐廳,均為太二酸菜魚,分布在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美國和加拿大。如果能實現2024年的目標,到今年年底,門店數量將增至33至38家。相比之下,特海國際在3月底擁有119家餐廳。 去年,九毛九的太二酸菜魚餐廳總收入增長了44%,達到44億元,佔總收入的75%。雖然公司尚未公佈其海外門店的收入,但一些指標看起來還不錯。 去年,海外太二酸菜魚餐廳的翻座率為每天3.9次,而在中國國內為3.0次;海外門店的顧客人均消費為172元,是國內72元的一倍多。 隨著股價暴跌,九毛九的市盈率(P/E)在過去兩年大幅下降,目前為8.6倍,市銷率(P/S)為0.66倍。與海底撈14倍的市盈率和1.55倍的市銷率相比,明顯較低。高盛最近將九毛九未來三年的盈利預測下調了37%,並將目標股價從6.20港元下調至3.80港元,但仍維持對該公司的「買入」評級。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攻下沉市場廣開分店 綠茶謀上市重拾光輝
連鎖中式餐廳綠茶集團第四次向港交所申請上市,計劃集資廣開分店 重點: 綠茶全國共有382家分店,盈利接近3億元 集團主力只有「綠茶」一個品牌,翻枱率平均每天3.3次 劉智恒 夫妻創業聽起來總是動人,奈雪的茶(2150.HK)源自趙林與彭心的一段相親良緣、滬上阿姨來自單衛鈞與周蓉蓉夫婦閒逛上海弄堂得出的靈感,綠茶則是黃勤松及單長梅在西湖邊的故事。 綠茶餐廳的成立,或許是一個偶然。2004年黃勤松及單長梅在杭州西湖區開設綠茶青年旅舍,招待來自各地的背包客時,意識到在提供食物方面,怎樣可適合不同地方的顧客,於是嘗試融合各方菜式,並成功創出幾道名菜。許多並非旅客也到來光顧用餐,夫婦見大有商機,遂於2008年在杭州西湖邊開設第一家綠茶餐廳。 上市舉棋不定 經過十多年發展,綠茶愈做愈大,2021年綠茶集團有限公司先後兩次向港交所申請上市,到2022年初雖順利通過聆訊,但因未有開展招股工作而失效。同年4月捲土重來,但10月時又過期失效。 上市遲遲未能成事,有估計是當時港股市場氣氛問題,令綠茶臨陣退縮。然而黃勤松沒放棄要登上港股這個大舞台的目標,近日再向港交所遞交申請,據上市文件披露,2021至2023年,集團收入分別為22.9億元、23.8億元及35.9億元,股東應佔溢利為1.14億元、1.66億元及2.96億元。 截至申請上市前,共有382間分店。黃勤松今次在港上市志在必得,準備工夫十足,為要增加在港的知名度,已在銅鑼灣希慎廣場租用位置,將於今年8月開設首間綠茶餐廳。 過氣網紅店 曾幾何時,綠茶的中式風格裝修,配以獨創的特色菜品,在內地異常火爆,一度是網紅的打卡餐廳。近年在競爭者不斷加入,都費盡心思在門店裝修上下功夫,營銷上又別出心裁,推陳出身,綠茶的特點就顯得沒有那麼搶眼,甚或有點遜色,有聲音更批評綠茶是過氣的網紅店。 菜品方面,綠茶缺乏創新,或者應該說,集團曾努力開發新菜式,卻始終未能創出爆款食品;結果多年以來,還是要靠「麵包誘惑」及「綠茶烤雞」等老一代產品為賣點,然而年青一代貪新忘舊,喜愛新鮮,加上競爭對手的模仿,製作相同食品,在雙重打擊下,即使招牌食品的受歡迎程度也江河日下。 翻枱率亦是一大困擾綠茶的問題,王勤松早於2014年接受媒體訪問時,曾透露翻枱率對綠茶來說是命脈,只有滿客後的翻枱率才能賺錢。一天翻枱率達4次才可保本,最高效益則是7次。 然而,當看看申請文件,綠茶過去三年的每日平均翻枱率為3.23次、2.81次,及3.3次,就連王勤松口中的四次也不到,若然王勤松之前的說法今天仍有效,那綠茶的利潤豈不大受影響。 王勤松夫婦也嘗試在綠茶品牌外,能創出另外的副線或子品牌,2016年推出西餐品牌Playking,一年內在6個城市開設14家分店。但在內地經營西餐並不容易,最後亦要陸續關門。至於另一主打燉品的「關東造」,也以失敗告終。多次努力亦未能打造出另一品牌。相反競爭對手九毛九(9922.HK)就成功創立太二酸菜魚,後者更後浪推前浪,超越九毛九成為頭號品牌。 成敗還看下沉市場 翻枱率未有達標的同時,人均消費亦停滯不前,過去三年分別為60.5元、62.9元和61.8元。在每家分店盈利有限的情況下,集團每年要提升財務報表的盈利,只能靠增加分店去推動整體收入與利潤,簡單講是以量為主。綠茶整個集團的開店目標,今年至2027年分別是112家, 150家, 200家及213家。 增加分店的部署上,一線城市的佈局已相當廣,想拓展更大的市場,目光就要放在下沉城市。集團計劃加快在二三線城市的開店步伐,今年至2027年的目標為60家、115家、134家及156家。 不過,下沉市場也不是容易拓展,綠茶的競爭對手小菜園及太二等,亦正準備投入龐大資源去攻克二三線市場,都要爭奪下沉市場的消費者,更別說當地市場原有的地頭龍,競爭肯定更激烈。 綠茶的如意算盤能否敲得響,首要看開店能否達標,這方面又很視符能否成功上市集資,取得一定資金去開疆拓土。不過目前九毛九的市盈率只有11倍,海底撈(6862.HK)也不過16倍,綠茶應如何定價確是費煞思量。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九毛九試推加盟求突破
這家餐廳運營商表示,將在交通樞紐和新疆及西藏地區,嘗試開放旗下太二「酸菜魚」的加盟業務 重點: 九毛九嘗試將旗下的太二連鎖和一個新的火鍋連鎖引進加盟模式,開設數量有限的加盟店 中國越來越多的餐飲連鎖開始嘗試加盟業務以推動擴張,九毛九是其中之一 陽歌 九毛九控股有限公司(9922.HK)周日宣布,將從本月起在指定範圍嘗試開放加盟業務,成為最新一家加入這股席捲中國餐飲業潮流的公司。這家時尚連鎖餐廳運營商採此一模式發展似乎再合適不過,該趨勢推動了很多初創連鎖品牌的爆炸式增長。 投資者對於該公司初步擁抱加盟模式的反應不大熱烈。週一開盤時九毛九股價小幅高開,但中午收市時又小幅下跌。該股最近顯然需要一些利好消息。 九毛九一度是投資者的寵兒,股價從2019年IPO時的6.60港元飆升至最高32港元,因為投資者喜歡它旗下太二連鎖餐廳強勁增長的故事,該連鎖餐廳的招牌菜是「酸菜魚」。但後來疫情暴發,迫使餐館頻繁關門,並普遍抑制了外出就餐的熱情。在此背景下,九毛九股價暴跌,並在去年12月首次跌破發行價。 實際上該公司的業務在疫情後強勁反彈,意味著目前遠期市盈率(P/E)僅為7.4倍,實相當便宜。這個數字大約是海底撈(6862.HK)14.7倍的一半。即便是菜式更簡單的面店運營商譚仔國際(2217.HK),遠期市盈率也比九毛九高,為8.6倍,這好像說明九毛九的輝煌時期已成為遙遠的過去。 九毛九一直以較快的速度開店,據去年8月發佈的中期業績,截至去年6月底,九毛九營業門店621家,同比增長31%。所有這些門店都是自營的,公司之前僅有的加盟經驗涉及旗下一個規模較小的連鎖品牌2顆雞蛋煎餅,後者後來因業績不佳被出售。 九毛九對加盟模式態度謹慎,強調一開始會慎重使用該模式。它表示,一開始會在中國人口稀少、不那麼發達的西部新疆和西藏地區,以及高鐵站和機場等交通樞紐開設新的太二加盟店。該公司還將用加盟經營的方式進軍台灣、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等海外市場,擴大由加拿大、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已有門店組成的海外自營門店網絡。 此外,公司表示還將向「山外面酸湯火鍋」引進加盟模式,後者是一個新連鎖品牌。公告稱,該品牌將尋找加盟合作夥伴在若干指定購物中心開店。 九毛九表示將繼續專注於自營店,自營店通常比加盟店更賺錢,但需要更多資源。 公司稱:「本公司認為,加盟及合作模式帶來的好處包括(i)加快品牌擴張及區域滲透;(ii)有效利用合作夥伴的創業精神、當地專業知識及業務網絡;及(iii)與自營模式相比降低了本集團的營運風險。」 加盟熱 餐廳加盟在中國已經存在了一段時間了,但直到最近才被主要運營商所接受。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中國的現代餐飲業直到世紀之交才真正開始騰飛,當時中國年輕的民營企業開始陸續出現。 儘管如此,大多數公司,尤其是西方大型連鎖企業,出於對品控的擔憂,相對不願在中國採用這種模式。即使採用,像星巴克(SBUX.US)和麥當勞(MCD.US)這樣的連鎖品牌,往往選擇大型的特許經營安排,與全國或中國主要地區的幾個主要合作夥伴合作。 但隨著中國餐飲業的成熟和更多合格運營商的湧現,越來越多的連鎖品牌將加盟經營與自營店結合在一起,某些品牌甚至完全採用加盟的方式,以求實現爆炸式增長。進入中國市場三十多年來,在中國經營肯德基和必勝客連鎖餐廳的百勝中國(YUMC.US; 9987.HK),在大部分時間里一直堅持自營,最近才開始採用家加盟模式。 珍珠奶茶連鎖店喜茶和奈雪的茶(2150.HK)等也開始嘗試這種模式,以追趕增長更快的同行。在這方面最積極的企業之一,是已經向香港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的蜜雪冰城,它通過純加盟的模式,發展成為在境內外擁有超過3.6萬家門店的龐然大物。 像九毛九這樣的公司可能正羨慕地看著這樣龐大的數字,希望也能通過加盟模式實現類似增長,讓自己的故事重現興奮點。 九毛九自身的增長看起來已經相當健康,儘管投資者似乎希望從該公司獲得更多收益。公司的中期報告顯示,去年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52%至28.8億元,同期利潤增長約三倍至2.22億元。 但與國內今天幾乎所有企業一樣,該公司也面臨中國經濟放緩帶來的挑戰。這反映在餐廳的人均支出上,隨著消費者變得謹慎,它三家主要連鎖品牌中的兩家人均支出有所下降。最值得注意的是,佔公司收入約四分之三的太二連鎖店,顧客平均支出從一年前的78元降至75元。 經濟不景氣的一個小小好處是,勞動力成本的下降:中國的勞動力成本在經歷了多年的持續增長後似乎趨於平穩,甚至有所下降。九毛九稱,去年上半年,勞動力成本佔收入的比例降至24.9%,比上年同期的28.6%下降了逾三個百分點。 總體而言,九毛九的前景是樂觀的,至少對那些想在價值被低估的股票上碰碰運氣的投資者來說是這樣的。該公司運營的是一家較受歡迎的連鎖餐廳,謹慎開放加盟業務,可在自營店之外提供新的增長動力。當然,最大的問號還是中國經濟,如果消費者繼續減少消費,可能會導致其門店盈利能力下降。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關連借款影響九毛九企業形象
這家時尚連鎖餐廳透露,今年1月在未知會董事會和股東的情況下,向創始人提供了一筆1,120萬美元的借款 重點: 九毛九稱由於「判斷錯誤」,未能向董事會和股東披露向創始人提供的8,070萬元貸款 一年前,公司宣佈將向廣州總部的一個房地產項目投資10億元,引發了投資者的強烈不滿 陽歌 不久前,時尚餐廳運營商九毛九國際控股有限公司(9922.HK)的董事會注意到,1月份有一筆8,070萬元(1,120萬美元)的貸款借給一家名為廣州言上投資的公司時,感到有些不大對勁兒。它四處打探,很快發現最終借款人不是別人,正是公司董事長兼創始人管毅宏。 這筆內部貸款雖然並不違法,但理應經公司董事會審查,以避免形式上的不規範。上市規則還要求股東也應知情。在此事中,這兩點都未做到,九毛九董事會在週五晚些時候發佈的一份公告中表示,它在準備8月22日發佈的公司中期業績公告時才發現這筆貸款。 事實上,這筆貸款的金額相當小,特別是與九毛九在截至6月30日持有的約40億元現金相比。該公司經營的太二連鎖餐廳﹐以四川酸菜燉的「酸菜魚」而聞名。它還有一家較新的快速增長連鎖慫火鍋,今年上半年的收入比2022 年同期增長了四倍多。 這種隨心所欲的內部借貸在很多中國公司中非常普遍,創始人經常把企業當作個人的存錢罐,借錢給自己及其合作夥伴,而目的卻不一定是讓公司本身受益。 也許這個故事中令人欣慰的一點是,九毛九的董事會發現了這筆貸款,併發布聲明進行了披露,即便發佈聲明時距貸款發放已經過去了半年多。這意味著公司董事會確實獨立於管毅宏行事,這也是董事會的應有之義。很多中國公司的創始人依然對董事會實施著強力控制,因此在可疑行徑被發現時,創始人經常向董事會施以重壓,要求其保密。 我們還應該注意到,大約一年前,九毛九就陷入過類似爭議,當時它宣佈了一筆可疑的投資,涉及其總部廣州的一個大型商業項目。 關於此事,稍後會詳細介紹。 但首先我們來回顧一下最新這宗公司治理事件的細節,此事涉及九毛九的間接全資附屬公司品芯悅谷向廣州言上投資提供的一筆貸款,而廣州言上投資的最終所有者是管毅宏。 根據該公司上周披露的信息,這筆貸款的年利率為2.6%,目前已全部償還。 該公司表示,因「綜合判斷錯誤」,該公司未能向董事會披露這筆貸款。它還指出,公司管理層認為,這筆貸款是對九毛九龐大現金儲備的充分利用,因為它「提供機會動用其部分閒置現金,賺取較銀行活期存款更為有利的利息收入,且較銀行定期存款具有更大靈活性」。 需要良好的治理 港交所週一上午因颱風休市,下午開市後股價只輕微下跌,最終收市只微跌1.5%。但去年10月,該公司披露了一項類似的可疑交易後,市場反應相當消極,那筆交易似乎對管毅宏有利,但對九毛九卻未必有利。 在那筆交易中,九毛九披露該公司將斥資10億元收購廣州國金購物中心項目的26%的股份,廣州也是九毛九的總部所在。九毛九當時表示,該筆投資是因為計劃未來將總部遷至該購物中心。 也許事實確實如此,但投資者似乎並不認同九毛九應該如此大手筆地投資房地產,因為這與其核心餐飲業務相去甚遠。九毛九在披露這筆投資後,股價暴跌20%,市值縮水約46億港元,遠遠超過了擬投資的規模。 在這種負面反應發生後不久,九毛九再次發佈公告,稱其改變了主意,該房地產項目的收購計劃主體從九毛九公司變為管毅宏個人。其實,這種投資在中國並不少見,因為商人經常會被地方政府官員施壓,要求他們協助當地的項目,尤其是在這些項目遇到財務困難的時候。 但至少在那件事中,股東們用錢包表達了他們對管毅宏這麼做的不滿。 這種「瞎胡鬧」當然並非九毛九所特有,不過這次對公司的股價造成了影響。九毛九於2020年上市,IPO發行價為6.6港元,第二年隨著太二連鎖品牌的人氣飆升,其股價一度飆升至31港元。但自那以來,該股跌回谷底,今年以來累計下跌逾一半,上週五收於10.76港元。 這些下跌使九毛九的遠期市盈率達到15倍,在中國的餐飲企業中處於中游水平,與該公司早期明顯領先的地位大相徑庭。肯德基的運營商百勝中國(YUMC.US; 9987.HK)目前的遠期市盈率要高一些,為19倍,火鍋連鎖店海底撈(6862.HK)的市盈率更是高達25倍。但高檔茶飲店奈雪的茶(2150.HK)則較低,為11倍,全球餐飲品牌巨頭Restaurant Brands International (QSR.US)也較低,為13倍。 說到底,九毛九仍然經營著中國較為成功的中檔餐飲連鎖店之一——太二,而且可能還找到了一張新的制勝牌——慫火鍋,以保持連勝勢頭。有些人甚至會稱贊該公司在發現錯誤後及時披露的透明度。不過,該公司股價和市盈率的下跌表明,九毛九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重新贏得曾經相對於同行的巨大溢價。 有超讚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繫我們瞭解更多詳情。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