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線優勢擴大 智駕新品同步跟進
這家高級輔助駕駛系統(ADAS)和高階自動駕駛(AD)技術供應商去年營收同比增長53.6% 重點: 地平線去年營收增長53.6%,受益於產品組合變化,毛利率提升近7個百分點至77.3% 公司預計其徵程系列處理硬件累計出貨量今年將突破1,000萬片 陽歌 在中國競爭日趨白熱化的智能汽車技術賽道當中,地平線(9660.HK)憑借最新尖端產品和令人艷羨的利潤率,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 地平線在其首份年報中披露:毛利率已逼近80%,最新一代產品也啓動量產。公司去年12月底通過IPO募資54億港元(6.95億美元),截至上周末,其股價已較3.99港元的發行價接近翻倍,達到7.59港元。 證券分析師對地平線也持樂觀態度,雅虎財經調查的12位分析師全部給予買入評級,其中5人給出「強烈買入」。他們預計公司今年將繼續增長,預測營收增長58%,主要得益於最新征程6系列處理硬件和Horizon SuperDrive解決方案的推出,以及與大眾汽車兩年合作關係的深化,疊加整體市場增長。 公司在財報中表示:「智能汽車轉型是全球汽車行業革命的大趨勢。隨著技術突破、監管利好及消費者意願共同推動大眾市場採用智能出行,我們預計2025年將為智能駕駛行業的關鍵拐點。」 財報顯示,公司各項主要指標均實現強勁雙位數增長,高級輔助駕駛系統(ADAS)和高階自動駕駛(AD)解決方案獲得了車企的青睞。去年公司獲得100餘款新車型定點,截至去年底累計定點車型達310款,覆蓋40多個汽車品牌。 對於像地平線這樣的公司來說,項目定點是未來增長的關鍵驅動力,預示著潛在收入來源。但需要注意的是,相當部分設計車型可能不會量產,而成功量產的車型也需要一兩年時間才能貢獻可觀收入。 儘管如此,地平線充足的定點項目儲備仍推動去年業務高速發展。公司全年營收從15.5億元增至23.8億元,增幅53.6%。年內交付各類解決方案290萬套,累計交付量達770萬套。 分業務看,授權及服務收入同比勁增70.9%至16.5億元,公司稱這「主要是由於智能汽車行業加速朝著智能化轉型」。產品解決方案收入增長31%至6.64億元。 這樣的增長差異意味著授權及服務在公司總收入中的佔比持續擴大。這對地平線來說至關重要,因為這兩項業務收入的利潤率遠高於產品解決方案,符合服務業務通常比實體產品利潤率更高的普遍規律。 去年,授權及服務收入佔比從2023年的62%提升至近70%。資本密集度較低的服務業務貢獻增加,幫助地平線將銷售成本增幅控制在19%,遠低於整體營收增速。令人艷羨的利潤率 銷售結構變化推動公司去年毛利率提升至77.3%,較2023年的70.5%上升近7個百分點。相比之下,智能汽車技術公司佑駕創新(2431.HK)去年上半年毛利率為14.1%,而知行科技(1274.HK)同期毛利率僅為7.05%。 這種差異體現在企業估值上,地平線的市銷率高達46倍,是佑駕創新(20倍)的兩倍有餘,更遠超知行科技的3.5倍。 地平線提供滿足不同客戶需求的多層次產品。去年推出的Horizon SuperDrive(HSD)和征程6系列處理硬件是其最先進的兩大產品。HSD預計今年第三季度量產,征程6系列已於2月啓動量產。地平線視這兩款產品為驅動未來增長的關鍵引擎。 公司表示,截至去年底有20多個OEM品牌與征程6系列達成合作。預計該產品今年交付量將超一千萬片,這將使地平線成為中國首家達成此里程碑的智能汽車技術公司。 地平線與大眾汽車在2023年成立合資公司酷睿程(CARIZON),後者現在不僅是征程6系列的重要客戶,也是地平線整體產品線的重要客戶。酷睿程現在成為了大眾在華主要智能汽車技術供應商。地平線的其他客戶還包括吉利、比亞迪等國內巨頭,以及現代等海外企業。 儘管毛利率高企且銷售快速增長,但受巨額研發投入影響,地平線仍處於虧損狀態。去年研發支出從2023年的23.7億元增至31.6億元,增幅為33%。但由於營收增速更快,研發費用佔營收比重大幅下降,使得公司能夠慢慢接近最終盈利的目標。 2024年公司經調整經營虧損15億元,較上年的16.9億元有所收窄。雖然去年實現首次淨利潤,但這主要得益於優先股及其他金融負債公允價值變動產生的一次性收益。剔除這些收益,公司去年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non-IFRS)經調整虧損16.8億元,與2023年的16.4億元基本持平。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智駕領域的黑馬 黑芝麻能否跑出?
這家智能汽車技術製造商的股價,自去年8月上市以來一直低於發行價,落後近期上市的而上升強勁的同業 重點: 黑芝麻智能去年收入增長約52%,不過下半年增速較上半年有所放緩 由於產品被兩款量產車型採用,公司去年上半年的毛利率顯著提高 陽歌 近期上市的智能駕駛科技股中,黑芝麻智能國際控股有限公司(2533.HK)正成為一匹黑馬,以爭奪投資者青睞。去年8月上市六個月後,因投資者擔心其客戶群規模相對較小,截至本周一股價較上市價下跌約10%。 這些投資者似乎從公司周一晚發布的盈利預告中獲得一定鼓舞,推動黑芝麻股價周二的早盤中上升了3.5%。除其他信息外,公告顯示,公司去年下半年繼續取得強勁的兩位數收入增長,不過增幅不及上半年。 即使是在這一波反彈後,該股仍較IPO價格低約6%,使其在新上市的智能駕駛技術公司中顯得格格不入,這些公司的股票自上市以來幾乎全部上漲。地平線機器人(9660.HK)自去年10月底上市以來,股價上漲了約80%,而佑駕創新(2431.HK)自去年12月IPO以來,股價上漲了近60%。 在美國,近期上市的自動駕駛出租車運營商文遠知行(WRD.US)股價漲幅領先,自去年10月上市以來幾乎翻了一倍,而小馬智行(PONY.US)則上漲了近30%。 那麼,為何黑芝麻在同業中相對落後,這種情況真的正常嗎?我們稍後會更詳細地探討這個問題,但在這之前,我們先來回顧一下最新盈利預告吧。 黑芝麻表示,預計2024年全年營收將在4.5億元(約合6,200萬美元)至5億元間,以此區間中位數計算,將較去年的3.13億元增長約52%。減去之前公佈的上半年數據後,公司預計2024年下半年營收增長43%左右,增幅強勁,但較上半年69%的增幅有所放緩。 公司表示,預計全年淨利潤約為1億元,扭轉去年同期虧損48.6億元的局面。摘去上半年的數據後,公司去年下半年虧損約10億元。但大部分虧損似乎與非現金項目有關,公司沒有給出不含這些項目的預測。 收入增長的原因相當標準,主要因包括汽車芯片和片上系統(SoC)在內的智能駕駛產品銷量增長。公司還提到車路雲一體化芯片等新興領域的銷售收入增長,並指出此類銷售得到政府政策的推動。 坦率說,有關收入增長,黑芝麻智稱其為「預期」增長。因此股價的上漲可能反映投資者對公司繼續增長的信心,或許反映投資者認為其股價被低估。 採用率上升 分析完這份並沒有那麼與眾不同的盈利預告後,我們會在文章的後半部分看看,為什麼黑芝麻智能在上市後股價相對差勁。在這裡,我們需要先指出的是,儘管上市後它的股價有所下跌,但其市銷率(P/S)仍然高達32倍。這低於地平線機器人的41倍,但比佑駕創新的18倍高出不少。 不過,似乎可以說,投資者對黑芝麻智能的印象不如它的部分同行。投資者猶豫不決的一大原因,似乎是公司進入智駕領域的時間較晚,導致其產品在量產汽車中的應用稍稍落後於競爭對手。 公司在去年8月發布的中期財報顯示,其產品已被至少兩款量產車型採用,其中包括吉利旗下領克的一款車型,以及國企巨頭東風的一款車型。公司稱,截至去年中,它贏得16家汽車製造商及一級供應商的23款車型訂單,但這些合同通常是針對研發中的汽車,其量產潛力尚不確定。 地平線機器人的招股說明書中,沒有透露有多少量產車型採用了它的產品。但該公司指出,這些產品被27家車企用於超過285款車型,遠遠高於黑芝麻智能的訂單總數。從這個指標來看,佑駕創新似乎是最強勁的,截至去年中,共有94款車型,採用它的智能駕駛和智能座艙解決方案。 另一個可作比較的關鍵是毛利率,通常是衡量公司產品獨特性和高科技水平的指標。去年上半年,地平線機器人以令人羨慕的79%的毛利率領跑同業,佑駕創新在三家公司中排名墊底,僅為14%。 黑芝麻2024年上半年的毛利率為50%,處於中游水平。但2021年從36.1%漸下降至2023年的24.7%後,去年上半年毛利率的增幅就相當引人注目,公司表示主因是領克和東風汽車開始量產。隨著來自這兩家客戶,以及其他一些新增量產車型的大量訂單不斷湧入,下半年毛利率可能會繼續提高。 總言之,黑芝麻之所以只能成為一匹黑馬,似乎主要因它進入智能駕駛領域較晚,因此仍在努力向客戶推銷自己的產品。儘管去年下半年的增速較上半年有所放緩,最新盈利預告顯示,其收入仍在穩步增長。這意味公司下個月公布2024年最終業績時,投資者將會尋找其恢復加速增長的跡象,而如果黑芝麻能證明其產品在車企中越來越受歡迎,投資者可能會對該投以信心一票。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佑駕創新首日掛牌 開市升近10%
智能駕駛及智能座艙解決方案供應商深圳佑駕創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431.HK)今天在港交所掛牌,開市報18.6元,較定價每股17元升9.4%,每手未計使費賺320元。 佑駕創新發行3,919萬股H股,招股價介乎17元至20.2元,股份以下限定價,集資總額約6.7億元。香港公開發售超額認購13倍,國際配售輕微超額認購約0.1倍。是次集資所得,40%用於提升研發能力,並招聘及留任研發人才,約30%用於提升生產效率及解決方案競爭力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訊飛醫療在港上市集資5.8億港元
人工智能公司科大訊飛(002230.SZ)的醫療保健子公司訊飛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506.HK)表示,預計在香港上市集資約5.8億港元。根據訊飛周三發布的公告,公司計劃以每股82.8港元發行約700萬股。 訊飛醫療成立於2016年5月,主攻人工智能加醫療的領域,利用語音識別、圖像識別、自然語言理解等技術,不僅可以為個人客戶提供家庭醫生助理、AI慢病管理系統等服務,亦為基層醫院提供影像識別、輔助診斷、患者管理等多種功能,有助於提升醫院信息化、智能化管理,以及提高基層醫生診療能力。其年營收從2020年的3.21億元增至去年的4.94億元,但仍處於虧損狀態。 訊飛是多家趕在年底在港上市的公司之一,股票將於12月30日開始交易。在經歷兩年的低迷後,投資者對新上市的興趣有所回升。其他準備在年底前完成IPO的公司包括自動駕駛的深圳佑駕創新科技、芯片製造商英諾賽科和數字醫療服務提供商健康之路。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佑駕集資7.9億元 地平線任基石投資
自動駕駛技術公司深圳佑駕創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431.HK)周二表示,計劃在香港首次公開招股 (IPO) ,以每股17至20.2港元的價格發行約3,920萬股。按照該區間最高定價,將募集資金約7.92億港元。 約10%的股份將供香港本地投資者認購, 90%則作國際配售。自動駕駛芯片製造商地平線機器人(9660.HK)已同意作為基石投資者,認購685,800股,約佔本次發行股份的1.7%。 股份最終於12月23日定價,並於12月27日掛牌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佑駕創新通過香港上市聆訊
自動駕駛技術公司深圳佑駕創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通過香港上市聆訊,為其可能募集超過1 億美元的IPO鋪平了道路。公司週一在香港交易所網站的一份聆訊後資料披露了進展。 佑駕創新於6月提交首次申請上市文件,當時媒體報道其希望集資約1.5億美元。此次上市由中國兩大投資銀行中信證券和中金公司承銷,表明其主要目標投資者是中國和亞洲的。 2024年上半年,佑駕創新的收入從去年同期的1.64億元增長44.5%至2.37億元。同期,公司淨虧損從1.26億元收窄至1.08億元。 佑駕創新是今年赴港、赴美上市的中國自動駕駛技術公司中最新的一家。最新上市的三家公司分別為自動駕駛出租車運營商文遠知行(WRD.US)和小馬智行(PONY.US),這兩家公司分別於10月和11月在美國上市。另外,自動駕駛芯片製造商地平線機器人(9660.HK)於 10月底在香港上市。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