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贏方案各取所需 同程25億購萬達酒店管理
中國第三大在線旅遊企業,將收購昔日風光無限的商業帝國旗下的酒店管理業務,該集團如今正忙於應對債權人追索 重點: 同程旅行同意收購大連萬達的酒店管理部門,此舉將令同程的2,300家管理酒店網絡新增高端物業資源 這筆交易對昔日的房地產和娛樂巨頭大連萬達而言,為債務償付贏得現金流 譚英 同程旅行控股有限公司(0780.HK)上周宣布出資25億元(3.42億美元),收購萬達酒店發展(0169.HK)的酒店管理、建造和設計業務,至少在同程旅行的股東看來,這並非天作之合。消息公布後,同程旅行的股票下跌6%,而萬達酒店發展的股東則對此消息表示歡迎,該股一度上漲24%,後在收盤時漲幅收窄至10%。 4月17日,適逢復活節長假前夕,同程旅行宣布交易消息。通過這筆交易,同程旅行將獲得萬達酒店的九個品牌的管理、設計和建造資產的100%股權,品牌從豪華到中檔,共計204家酒店的40,200間客房,另外還有376家已簽約但尚未開業的酒店。這些資產將併入同程旅行現有的2,300家管理酒店網絡,另外還有1,400家酒店正在籌備中。 同程旅行現有的酒店管理業務主要由雅澤、藝龍和美豪等中檔和經濟型酒店品牌組成。此次交易後,同程旅行將接管萬達酒店發展的品牌和管理團隊,但不涉及相關物業資產所有權轉移。 這兩部分資產具有互補性,同屬於同程旅行旗下一個快速擴張的業務板塊。到目前為止,同程旅行在財報中僅將這個板塊歸類為 「其他」,該類別包括酒店管理和旅行社服務。同程旅行的核心業務 —— 在線住宿和交通票務預訂,去年分別佔其173億元總收入的27%和42%。 不過,儘管這兩項核心業務的收入同比都增長了20%,但“其他”類別的業務增長速度更快,高達35%,收入達到了23億元,佔公司總收入的13%。新收購的萬達酒店資產,可能會讓其酒店管理業務實現更快的增長,因為這些酒店通常屬於高端品牌,每處物業帶來的管理費也更高。 同程旅行的主要投資方包括互聯網巨頭騰訊以及領先的在線旅遊平台攜程集團(TCOM.US,9961.HK),是中國第三大在線旅遊平台(OTA),市場份額為14%,遠遠落後於攜程集團的50%份額。不過,其商業模式不斷演變,使其有別於同行,而且如果同程旅行在其平台上給予旗下管理的酒店優先地位,這些酒店最終可能會從中受益。 同程旅行也有充足的現金來支付此次收購費用,截至去年底,現金儲備達80億元,是收購價格的兩倍多。此次收購價格看起來也划算,僅相當於同程旅行自身486.7億港元(62.7億美元)市值的5%。 在宣布此次收購時,同程旅行表示,這些資產將「增強本公司在高端酒店的競爭力,從而進一步鞏固其於行業內的地位」。 隕落的巨頭 這筆交易的另一方是大連萬達集團的創始人王健林,該集團持有萬達酒店的65%股份。王健林曾是中國首富,2017年時憑借彼時蓬勃發展的房地產帝國,他的身家達到313億美元。但早在2016年,情況就開始變得不妙,當時他將自認為價值遭到低估的萬達商業從港股退市。隨後,他又未能按照計劃讓該公司在上海重新上市,結果欠下為其提供資金進行私有化的一家集團的債務。 萬達是中國較早一批背負過多債務而陷入困境的房地產巨頭之一,自2017年以來,萬達一直在出售資產,以滿足債券償還期限的要求。2018年,萬達將包括馬德里競技足球俱樂部和美國AMC娛樂控股公司等重要資產掛牌出售。過去三年里,萬達還出售了30多座標誌性的萬達廣場商業辦公綜合體項目,以及旗下的英國豪華遊艇製造商聖汐國際。 最近有媒體報道稱,萬達希望提前贖回22.7億元境內債,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萬達急於完成與同程旅行的交易,以獲得一些新的資金注入。萬達酒店發展去年虧損近10億元,它可能也需要現金。 同程旅行收購的資產去年實現利潤2,160萬港元,較2023年的1.486億港元大幅下降。 此次出售前,去年3月也出現過一筆類似的交易,當時萬達以600億元的價格,將負責管理全國496座萬達廣場的珠海萬達商業管理集團60%的股份,出售給由太盟投資集團牽頭的一個財團。至少到目前為止,通過處置系列資產,王健林尚能自如應對債權人。 那麼,該如何解釋同程旅行股東的消極反應呢?正如我們之前提到的,這筆交易為同程旅行現有的中低端酒店管理業務,提供了九個新的高端品牌,看起來是有益的補充。但這筆交易達成之際,正值中國經濟放緩,消費者收緊支出,市場進入下行通道。 投資者可能會青睞同程旅行的低端酒店管理業務,在消費降級趨勢下,平價住宿需求激增或將助推該業務的增長。但這種業務重心向中低端的轉移,可能會以犧牲同程收購的高端業務為代價。 同程旅行與萬達的合作關係至少可以追溯到10年前,儘管最近雙方的命運走向截然相反。萬達是2016年同程旅行10億元融資的三家投資方之一,另外兩家投資方是攜程和騰訊。 同年,同程旅行以7億元收購了萬達的旅行社業務,當時該業務在全國有近1,000家門店。萬達於2013年成立這項業務,當時集團正處於雄心勃勃的時期,致力於打造一個堪比中國版迪士尼的休閒娛樂帝國。但如今,這個願景已成為遙遠的記憶,同程旅行等公司成為了昔日帝國資產的收購方,而萬達可能也希望能就此翻篇,開啓新的篇章。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英文播客:U.S. leaders return to China, and May Day holiday traffic
U.S. Secretary of State Antony Blinken wants to reschedule his postponed trip to China for later this year, while JPMorgan chief Jamie Dimon will head to China later this month. And May Day tourism traffic passes pre-pandemic levels, but property sales remain depressed.
特約報道:同程旅行捉緊中國旅遊復甦機遇
網上旅遊平台同程旅行透過有機增長和收購來擴大業務,為旅遊業反彈做好充足準備 關鍵亮點: 同程旅行在三年疫情期間進行了一系列投資,配合產業鏈多元化發展新業務領域 隨著用戶群擴大,商業化能力亦隨之上升;用戶付費比率從疫情前的12%上升到12.7% 把握本地遊及短途遊需求旺盛的機遇,住宿預訂業務的收入同比增長0.2% 過去三年,內地經濟活動及人員流動受疫情影響,對旅遊業來說是個巨大的挑戰。 同程旅行(0780.HK)把握機會,在過去三年間深化市場覆蓋率,加強滲透下沉市場,拓展產業鏈業務,並擴大其付費用戶群。雖然其發展速度較疫情前平穩,但自2023年起,壓抑多時的商務和休閒旅遊需求得以釋放,同程旅行強化後的基本面有利推動業務增長。 用戶付費率升至12.7% 同程旅行於2022年錄得總收入約66億元,經調整淨利潤約6.46億元,相當於經調整淨利潤率9.8%。 用戶量方面,同程旅行的平均月活躍用戶和平均月付費用戶數目分別達到2.34億和2,970萬,付費比率上升至12.7%,年付費用戶數目為1.88億名。 住宿業務持續增長 在疫情防控措施的影響下,同程旅行的交通票務業務收入下跌屬預期之內。然而,該公司捉緊了本地和短途遊的需求,令2022年住宿預訂業務的收入錄得0.25%的溫和增長,總收入佔比上升至37%,高於疫情前2019年的32%。 其他業務的收入,包括廣告、會員和其他配套增值服務的收入,也實現了17.9%的同比增長,佔總收入的12%。 挖掘未充分滲透的下沉市場 同程旅行加強深入滲透率低但潛力巨大的下沉市場,通過深化與城鄉汽車營運商的戰略合作,加強於下沉市場的影響力。 截止2022年底,同程旅行近87%的註冊用戶居住在中國的非一線城市,而微信平台上約60.3%的新付費用戶來自中國的三線或以下城市。 為提升不同業務板塊的出行效率,同程旅行加強推廣交叉銷售,同時豐富一站式產品和服務,以更好滿足旅客在旅途期間的需求。 透過收購注入新收入來源 同程旅行啟動一系列收購和業務擴張,包括發展酒店管理業務,並通過收購以進軍旅行團業務,以拓寬其在產業鏈上的佈局。 同程旅行早前成立藝龍酒店科技,是一個集合酒店管理、資訊技術、貿易和採購服務於一身的綜合住宿產業平台。公司亦收購專注於休閒度假遊業務的同程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以進一步實現更大的規模效益。 市場重回正軌 強勁反彈在即 疫情加速了旅遊業的數字化發展,為在線旅行社帶來了龐大的機遇。隨著旅遊限制放寬,旅遊需求自 2023 年農曆新年起出現強勁反彈,同程旅行認為,旅遊需求將會持續增長。 同程旅行執行董事兼CEO馬和平表示:「隨著我們在過去幾年積累的行業經驗,用戶數量不斷上升,也建立了穩固的市場地位和品牌影響力,特別在下沉城市建立了強大的用戶基礎。此外,我們還進軍到酒店管理和旅遊團的業務,打造額外的增長動力。我們已經準備就緒,隨著中國旅遊業的復甦之際,保持我們的長期增長勢頭。」 詠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資訊,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特約報道:住宿及汽車票業務增長 帶動同程旅行收入上升
上旅行社的收入在第三季度增長了5.6%,同時平均每月付費用戶大增至歷史新高
新冠變異病毒來襲 華住擔憂首季業務
這家連鎖酒店集團面對另一波新冠病毒疫情,在最新的季度業績簡報中,表示了對今年首季業務的擔憂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