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pal loss narrows

跨過兩年黑暗 龍蟠科技有望扭虧為盈

在2023年和2024年陷入虧損後,這家磷酸鐵鋰電池正極材料製造商的情況似乎正在好轉 重點: 龍蟠科技表示,預計2024年虧損5.95億元至6.97億元,較2023年12.3億元虧損收窄近半 去年,公司的庫存相關減值和應收賬款均大幅下降,表明情況正趨穩定   陽歌 2025年是否會成為江蘇龍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465.HK; 603906.SH)新時代的開始,並可能恢復盈利? 對中國領先的這家磷酸鐵鋰電池正極材料製造商,以及整個鋰電池供應鏈來說都是一個大問題。過去兩年,隨著鋰價在飆升至歷史高位後暴跌,鋰電池供應鏈遭​​受重創。龍蟠科技的業務在過去一年里逐漸改善,一周前發布的2024業績預告似乎顯示,公司情況持續改善。 影響該公司的另一個因素是中國電動汽車(EV)製造商的產能過剩,它們是最大的電池買家,而電池製造商又是龍蟠科技最大的客戶。由於繼續蒙受巨額虧損,很多電動汽車製造商要求供應商提供大幅折扣,這波及了供應鏈上的龍蟠科技等公司。在這一點上,龍蟠科技似乎更好地控制了局面。 雅虎財經調查的兩家關注該公司的分析機構,尚未就龍蟠科技今年是否扭虧為盈發表看法,不過它們確預計,在2023年下降40%後,龍蟠科技的收入將連續第二年增長。公司似正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因在2023年和去年已計提大額資產減值。 公司在一周前發布了另外兩份公告,並在其中一份中表示,2024年將計提1.4億元(1900萬美元)至1.65億元的資產減值,大部分與鋰庫存有關。雖然這個金額很大,但與2023年5.5億元的資產減值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善。 去年全年鋰價持續下跌,但與2023年相比跌幅相對溫和。總而言之,鋰價已從2022年底、2023年初的峰值下跌了約85%,其中大部分發生在2023年。 龍蟠科技在1月17日發布的另一份公告中表示,預計2024年全年淨虧損5.95億元至6.97億元,約為2023年12.3億元虧損的一半。用去年前三個季度的數據進行計算,公司第四季度虧損預計約為3.5億元,而第三季度虧損為8,200萬元。但我們應該注意到,第四季度的數字似乎包含了全年的減值損失。 公司的複雜情況體現在股價和估值指標上,公司10月底在香港上市後的頭兩個月,相關指標看上去並不太理想,但本月開始好轉。公司上市時的發行價每股5.50港元,籌集資金約5億港元(合6,400萬美元)。此後該股拾級而下,在12月中旬觸及約4.40港元的低點。接著雖略有反彈,但週四收盤價4.66港元,仍比IPO價格下跌了約16%。 成本及應收賬雙降 為了更好地瞭解公司的經營現狀,我們應看看它在去年10月底發佈的三季度財報。報告顯示,第三季度收入下降22%至20.9億元,降幅遠高於前九個月的13%。 公司沒有就個中原因發表評論,但它在財報中指出,去年前九個月碳酸鋰的平均價格較對上一年同期下降了66.4%。由於電池製造商在電動汽車品牌的壓力下要求降低價格,該公司的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的價格也大幅下降,不過前九個月的同比下降幅度較溫和,為48.3%。 考慮到這些因素,去年前九個月的銷售成本同比下降了19%,超過了同期13%的收入降幅。受此影響,該公司成功地把去年前九個月的營業虧損,從對上一年同期的10.8億元大幅降至3.04億元。 在運營效率改善的同時,公司似也在控制應收賬。財報稱,截至去年9月底的應收賬款從2023年底的21.7億元,下降了25%至16.2億元,由此可見一斑。 過去兩年的持續動蕩,導致公司持有的現金從2023年底的33.1億元,下降近半至去年9月的17.9億元。但我們應注意到,公司通過IPO獲得5億港元注資,加上目前情況穩定,意味公司現金也應該趨穩,甚至可能開始出現增長,如果公司恢復盈利的話。 隨著情況改善,龍盤科技的股票確實顯示出一定的上行潛力。該股目前的市銷率(P/S)僅為0.32倍,遠低於贛鋒鋰業(1772.HK;002460.SZ)的1.79倍和天齊鋰業(9696.HK;002466.SZ)的1.59倍,而領先的鋰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300750.SZ)更高,為2.64倍。 在即將到來的蛇年,影響龍蟠科技的主要因素,仍將是鋰價和電動汽車製造商的情況。鋰價在大幅下挫後似有可能最終企穩,甚至可能開始上漲,而中國電動汽車行業的產能過剩也不會很快消失。這兩件事都可能對龍蟠科技恢復盈利的能力造成壓力,不過公司在經歷了艱難的兩年之後,似乎確實有可能繼續復蘇。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Lopal Tech. recorded a huge loss of 1.5 billion yuan due to the plummeting price of lithium carbonate last year.

碳酸鋰大挫連累盈利 龍蟠科技爭上市集資

這家2017年已在上交所上市的磷酸鐵鋰正極製造商,正積極爭取加入「A+H」大軍 重點︰ 受去年碳酸鋰價格暴跌拖累,江蘇龍蟠科技錄得15億元的巨額虧損,但它預期今年可轉盈 該公司A股股價過去一年接近腰斬,去年底曾向港交所申請上市,但未竟全功,最近捲土重來   歐美美 「成也碳酸鋰,敗也碳酸鋰。」 用這句話來形容全球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市場龍頭廠商江蘇龍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03906.SH)絕不為過。龍蟠科技2022年因大搞磷酸鐵鋰正極材料,業績「爆炸式增長」,大賺10.3億元,豈料酸鐵鋰價格去年暴跌,國內鋰電池供求失衡,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價格跟隨下滑,導致龍蟠科技業績瞬間變臉,去年錄得約15.1億元巨額虧損。 面對巨額虧損,加上需要資金擴展產能等,龍蟠科技去年底曾申請在港交所上市,最終無功而回。直到最近,公司捲土重來再闖港交所,希望儘快加入「A+H」大軍行列。 2003年,在汽車業打滾多年的石俊峰成立了龍蟠科技,主營潤滑油等車用化學品,其後將產品擴展柴油發動機尾氣處理液、冷卻液、車用養護品及日用化學品等,並在2017年於上海交易所上市。然而隨後幾年發展未如理想,增長速度持續放緩,此時石俊峰看準了中國電動車市場,在2021年5月,成立常州鋰源,全力發展磷酸鐵鋰正極材料。 2021至2022年曾經成為龍蟠科技的光輝歲月,由於磷酸鐵鋰正極材料收入高速增長,該業務在2021年已達18.8億元,2022年更大增5.6倍至122.4億元,帶領公司當年總收入達到140.7億元,按年增長約2.5倍,大賺10.3億元,而A股股價在2021年10月觸及到70.58元的歷史新高,不到一年半時間爆升超過10倍。 2022年龍蟠科技收入大增,最重要是搭上了中國鋰電龍頭寧德時代(300750.SZ),寧德時代也成為龍蟠科技最大客戶,過去三年分別為貢獻公司約11.6億元、74.9億元及26.5億元收入,佔相應期間總收入28.6%、53.2%及30.3%,而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已成為公司主要收入來源,過去三年分別佔總收入46.3%、87%及77.4% 好景不常,國內新能源車增長放緩,加上碳酸鋰價格由2022年高峰約平均每噸48.2萬元急速滑落,到去年已跌至平均每噸約27.2萬元,跌幅達43.6%;同時磷酸鐵鋰正極材料供需也嚴重失衡,導致龍蟠科技的產品價格也大幅下降,2022年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平均合售價達每噸12.87萬元,到了2023年平均售價已跌至每噸6.25萬元,降幅達51.4%,直接導致去年總收入按年下跌近38%,更慘的是,作為主要原材料的碳酸鋰,龍蟠科技大多是在高峰時買入。 龍蟠科技在招股文件中也有提到,由於原材料價格下跌導致存貨可收回金額減少,因此於去年確認存貨減值虧損撥備5.5億元。 負債高企 另一方面,龍蟠科技的負債問題也越來越嚴重,過去三年的固定利率銀行借款分為約17.6億元、37.7億元及79.1億元,可見逐年上升,而資產負債比率分別為99.2%、112%及239.6%。現金流方面,2021年及2022年經營活動現金淨流出8.2億元及18.6億元,幸好去年轉正,錄得14.1億元淨流入,但同期的投資活動現金淨流出也高達26.4億元。 為了持續增加產能,龍蟠科技過去三年通過籌資活動籌集的現金總淨額高達94億元,而這次在港上市集資,也是為了支付新工廠的開支,包括支付印尼工廠二期,以及位於湖北省的襄陽工廠的新磷酸錳鐵鋰生產線的部分開支,部份也將用於償還若干計息銀行借款。 今年2月,龍蟠科技終於再傳來了好消息,旗下的子公司與韓國動力電池廠商LGES簽訂長期供應協議,總價值逾70億元,LGES及其聯屬公司承諾在2024年至2028年期間向龍蟠科技採購16萬噸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如果最後一切順利,也代表了公司成功出海,有助提升市場份額及收入水平。 龍蟠科技4月份公佈了今年第一季財報,情況略為好轉,雖然收入按年減少29.2%,只有14.7億元,但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虧損7,804萬元,比去年同期收窄了約65%。投行中金的報告認為,今年第一季資產減值損失影響已逐漸減少,隨著公司新增產能開工率提升,業績逐步復甦,但考慮新增產能轉固後折舊費用或有所提升,因此下調今年盈利預測22.3%至3.51億元,明年盈利預測下調26%至7.3億元,A股今年的預測市盈率15.2倍,明年7.3倍。 不過,龍蟠科技A股股價在過去一年大跌近一半,現在以巨額虧損的姿態來港上市,要說服投資者並不容易,雖然最近港股有所回勇,但能否以高估值上市盡可能籌集資金,還要拭目以待。 欲訂閱咏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