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受惠供應鏈短缺 中集車輛利潤飆

最新:集裝箱卡車製造商中集車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1839.HK; 301039.SZ)表示,預計今年上半年利潤為18億元至20億元,比去年同期的3.66億元大增約400%。 利好:中集車輛週五收市後發佈的公告稱,其強勁表現歸因於北美市場持續通脹和供應鏈短缺,以及其他海外市場的強勁增長。 值得關注:該公司今年上半年的利潤中,約一半來自資產轉讓的一次性收益。剔除該收益,其上半年利潤將為9.29億元至11億元。 深度:中集車輛為中國、北美和歐洲的客戶製造和銷售半掛車。該公司在2020年和2021年連續兩年實現破紀錄的收入,但在俄羅斯和烏克蘭衝突、以及中國實施嚴格新冠病毒控制措施的背景下,導致全球貿易惡化,其去年的收入下降14.6%。但疫情結束後,公司預計今年將恢復強勁增長,雅虎財經調查的7位分析師預測其今年收入平均增長35%。 市場反應:中集車輛香港股價週一上漲3%,深圳股價上漲6.5%。兩只股票目前的交易價格均處於 過去52周的中上水平。 有超讚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繫我們瞭解更多詳情。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翻譯:陽歌

快訊:美國業務成本增 萬洲利潤降56%

最新:豬肉食品企業萬洲國際有限公司(0288.HK)周一公布,預期今年第一季的生物公允價值調整前未經審核利潤按年下跌56%;以去年同期的3.95億美元(27.2億元)利潤計算,期內的利潤約為1.74億美元。 利好:由於美國通脹回落,加上消費者需求正從疫情中復甦,其產品銷售有望穩步回暖。 值得關注:該公司表示,美國豬肉分部的生豬養殖成本持續上漲、但豬肉價格卻受消費者需求疲軟影響的不利條件拖累,令行業毛利下跌,從而影響盈利表現。 深度:萬洲國際於2014年在港交所上市,是全球規模最大的豬肉食品企業,其市場份額在中國、美國和歐洲均排名第一,擁有包括生豬養殖、新鮮豬肉、豬肉製品、分銷與銷售在內的完整豬肉産業鏈。該公司去年錄得破紀錄的281億美元收入,當中33.9%來自中國本土市場,56%來自美國及墨西哥。 市場反應:萬洲國際的股價周二下跌,中午收市軟0.9%至4.62港元,位處過去52周的中下水平。 記者:何仲尼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加息影響消費意欲 美零售巨頭發警號

美國零售巨頭優良業績的背後,暗藏當地消費者在加息周期縮減開支的隱憂   半糖去冰 美國商務部在上月15日公佈,美國2月整體零售銷售按月降低0.4%,與1月的3.2%增幅相比,出現了明顯逆轉,再度引發投資者對當地零售業景氣程度的擔憂。事實上,如果想更深入了解美國零售業今年的處境,不妨看看沃爾瑪年報中的謹慎預期,相信可找到一些端倪。 在去年新冠變異病毒株疫情困擾下,美國零售風向標沃爾瑪(WMT.US)去年總營收雖然增長6.7%至6,113億美元(4.2萬億元),搏得市場一陣掌聲,但沃爾瑪對未來一年銷售和利潤增長將會放緩的嚴峻預測,卻讓投資者瞬間情緒低迷。 美國最大零售商業績理想,卻對未來發出警告,當中的原因在哪?強勁營收數據的背後是否存在隱憂?我們可以看看外媒對這些資訊的解讀,了解目前聯儲局政策對美國消費行業的影響。 據《經濟學人》的文章“A warning from Walmart about the health of the American Consumer”指出,美國消費者「並未深思而節儉」。 從數據上看,沃爾瑪美國同店銷售額去年第四季按年增長8.3%,公司在美國零售市場的份額持續增長,並超出市場預期。 然而,消費數據增長不一定都是好現象。該文章研究所有細分品類後發現,沃爾瑪在食品雜貨領域市場份額提升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受美國高通脹影響,包括高收入家庭在內的當地消費者,其實正轉向沃爾瑪等折扣連鎖店以節省金錢,從而帶動該公司的銷售額增長。 轉購必需品 此外,利潤率較高的玩具、服裝、家居用品等非必需品的銷售放緩,也意味著消費者對可自由支配的支出持謹慎態度,因為他們正轉向購買更多必需品,如食品和消耗品等。沃爾瑪更預告該狀況今年仍舊持續,將對公司利潤率構成打擊。 另一方面,由於之前大多數零售商的錯誤預判,導致商品庫存過高。為此,沃爾瑪去年清倉了許多商品,以降價紓緩庫存的舉措初見成效,令公司在美國的庫存在去年第四季下降了2.6%。 看到這裏,讀者可能會對沃爾瑪的謹慎態度有了概念,因為強勁業績數據的背後,其實隱藏更多引人深思的現實情況。 令人擔憂的不只是沃爾瑪,另一家在當地家喻戶曉的連鎖店──家居建材用品零售商龍頭家得寶(HD.US)也發佈了類似的預警,預計今年同店銷售額僅持平。 在創紀錄的通脹水平、消費者行為轉變和房地產市場放緩的情況下,家得寶去年第四季的銷售額僅按年增長0.3%。更令人沮喪的是,其交易量更連續第7年錄得按年降幅。 家得寶的CFO解釋,隨著通脹持續,客戶對價格的敏感度越來越高,這可能意味著他們會推遲家居裝修項目,或選擇更便宜的地磚及廚房用具。 此外,家得寶也宣佈將額外支出10億美元提高員工薪酬。之前沃爾瑪也表示,將把最低時薪從12美元提高到14美元,試圖在勞動力市場緊張的情況下,留住工資較低的店員。由於加薪導致零售商的利潤被擠壓,同時,其核心的低收入消費者卻繼續受到通脹打擊而減少消費,可能會削弱這些零售商今年的銷售額。 像家得寶和沃爾瑪這些大公司,去年曾迫不及待地炫耀自己的定價權,如今卻對進一步加價表現謹慎,以免消費者卻步。行業龍頭尚且感受到壓力,何況那些本身就沒有太多話語權的中小型企業? 對美國零售業來說,今年是具挑戰的一年,他們將在收入減少與成本提升的夾縫中苦苦掙扎。隨着美國通脹有望隨着加息效應而逐步放緩,市場對密切注視消費者動向對這些企業的影響。 本文輯錄自機構投資者研究共享平台「買方研選」,原文網址請點擊這裏,而作者的聯络方法是maifangyanxuan@163.com…

快訊:跨境電商子不語 預告淨利潤減半

最新:跨境電商子不語集團有限公司(2420.HK)周二發盈警,預告去年的淨利潤將較2021年的2億元減少約40%至50%。 利好:該公司於去年10月上市,如果扣除年內產生的一次性上市費用,其淨利潤降幅會較為溫和。 值得關注:由於該公司業務依賴美國市場,受累當地經濟活動放緩及通脹持續上升,客戶消費更加保守,加上退貨率上升、營銷及廣告費用的增加,令公司的盈利表現受到打擊。 深度:子不語成立於2011年,最初在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旗下的天貓開設女裝旗艦店,自2014年開始營運跨境電商業務,將戰略重心放在歐美市場,主要依賴亞馬遜(AMZN.US)、Wish和eBay(EBAY.US)等第三方電商平台獲取收入,並發展成為中國最大的跨境電商公司之一。該公司曾於2021年6月及去年3月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但沒有任何進展,直至去年9月第三度入表,最終通過上市聆訊,於10月成功上市。 市場反應:子不語周三股價無升跌,中午收市報4.71港元,比5個月前的招股價7.86港元低40.1%。 記者:何仲尼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