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簡報:東南亞雙反稅將實施 中國光伏企業撤退

美國商務部上周五公布新的關稅裁定,將對柬埔寨、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的太陽能產品課徵反傾銷稅與反補貼稅,稅率最高達271.2%。受到高額關稅影響,多家中國光伏企業在東南亞的工廠已陸續停產或關閉。 據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USITC)公告,此次制裁主要針對柬埔寨、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生產的太陽能電池板及其組裝產品,反傾銷稅率涵蓋0%至271.2%的區間,取決於生產國家與具體公司。 目前美國進口的太陽能電池板約80%來自上述四個國家,新的關稅預計將進一步影響全球太陽能產業的供應鏈格局,將鼓勵更多生產轉移至美國本土,逐步替代進口。 財新報道,多家中國光伏企業在東南亞的工廠已陸續停產或關閉。有業者表示,最終只能選擇去美國設廠,儘管建廠成本和勞動力費用較高,但毛利率更高、市場潛力也更大,還能以美國為中轉點,將產品銷售至其他市場。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Corp. (SMIC)(0981.HK; 688981.SH) on Thursday reported a 68.9% year-on-year drop in its third-quarter profit to $71.79 million.

快訊:中芯國際預告毛利率續跌

最新: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0981.HK; 688981.SH)周四公布,今年第一季的淨利潤按年大減68.9%至7,179萬美元,毛利率下挫7.1個百分點至13.7%。 利好:該公司首季度收入按年上升19.7%至17.5億美元,又表示由於部分客戶在第二季的提前出貨需求持續,預計當季收入比第一季增長5%至7%。 值得關注:隨著產能規模擴大,折舊逐季上升,該公司預料第二季毛利率續跌至9%至11%之間。 深度:中芯國際是中國半導體邁向國產化的希望,但也是美國頭號打擊的行業巨頭,美國商務部已限制設備商向中芯提供高端產品及服務,加上日本對中國實施23項生產晶片產品的出口限制,連同荷蘭光刻機制造商ASML限制技術相對落後的DUV光刻機輸華,對內地晶片業帶來不明朗因素。受不利因素影響,該公司去年起業績受挫,更預告毛利率將繼續承受下跌壓力。 市場反應:中芯的港股周五上升,中午收市漲2%至16.34港元,處於過去52周的中下水平。 記者:歐美美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