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Flytek group aims to list its Xunfei Healthcare subsidiary on the Hong Kong stock market, using the proceeds to deploy large AI models for medical services.

AI模型商業套現不易 訊飛醫療上市加強裝備

隨著人工智能大模型的發展,部署上市的訊飛醫療或搭上這輛順風車,迎來更大的發展空間 重點: 訊飛醫療成立至今,雖然營收不斷上升,但是近兩年累計虧損金額逾2.8億元 在港股和醫藥行業表現疲弱之際重啟上市分拆,或與科大訊飛自身財務表現有關   莫莉 去年的人工智能(AI)大模型經歷熱潮,教育、辦公等應用場景紛紛出現新產品,而早年間十分火熱的醫療健康行業卻相對冷淡。如今,港股或將再迎來一間AI醫療公司衝擊上市。上週二,科大訊飛( 002230.SZ)宣佈將分拆醫療業務子公司訊飛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赴港上市,希望能幫助該公司繼續保持醫療人工智能領域的領先地位,並提高其國際影響力。 目前,科大訊飛持有訊飛醫療52.47%股份,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與科大控股為實際控制人。根據公告,訊飛醫療上市將發行不超過約2,009萬股,即發行擴大後總股本的15%,若行使全部超額配售權,訊飛醫療最多可發行約2,310萬新股。分拆完成後,科大訊飛仍將維持對訊飛醫療的控制權。 訊飛醫療成立於2016年5月,主攻人工智能加醫療的領域,利用語音辨識、圖像識別、自然語言理解等技術,不僅可以為個人客戶提供家庭醫生助理、AI慢病管理系統等服務,亦為基層醫院提供影像識別、輔助診斷、患者管理等多種功能,有助於提升醫院資訊化、智能化管理以及提高基層醫生診療能力。訊飛醫療共擁有8家子公司,覆蓋醫療科技服務、互聯網醫院、軟體發展與技術服務、醫療服務等領域。 分拆公告顯示,訊飛醫療成立至今,雖然營收不斷上升,但近兩年虧損明顯增大。在2020至2022年,其營收分別為3.21億元、3.56億元和4.94億元;除了2020年錄得761萬元盈利,2021及2022則分別虧損7,973萬元及2.04億元。 這與母公司之前的目標看來距離甚遠。2022年2月,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曾公開表示,預計2025年科大訊飛的營收將達到1,000億元目標,其中醫療業務作為僅次於教育業務的重點方向,將貢獻200億元營收。然而,科大訊飛2023年上半年財報顯示,其醫療業務營收僅1.92億元。 不過,隨著人工智能大模型的發展,訊飛醫療或將搭上這輛順風車,迎來更大發展空間。去年5月,科大訊飛發佈了人工智能大模型產品「星火認知大模型」,劉慶峰稱,該大模型在中文長文本生成、醫療領域的知識問答、數理能力等方面已經超過了ChatGPT。同年10月,訊飛醫療推出了搭載「星火認知大模型」的「訊飛曉醫」應用程式,集成症狀自查、報告解讀、醫療資訊快速查詢、健康檔案管理等功能,可為用戶提供精細化的健康諮詢。 此外,使用大型語言模型處理醫療文本,也能為醫療專業人員提供更準確、快速、個性化的診斷和治療建議,從而提高醫療效果和患者滿意度。訊飛醫療透露,以腦梗死患者為例,在星火大模型的説明下,患者管理平台可以根據患者在院期間的病歷資料,抽取關鍵的畫像資訊,生成出院後患者個性化健康指導,在康復過程中,還能通過AI隨訪電話等方式,對患者進行主動式管理。 同業股價跳水 人工智能與醫療行業近年不斷迎來政策利好消息。去年3月,中國國務院辦公廳刊發的《關於進一步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意見》中提出,要積極運用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持續優化服務流程,建設智慧醫院,推廣診間結算、移動支付、網上查詢、藥物配送等服務,整合打通相關網上服務終端。對於訊飛醫療來說,上述表態有助於智能醫院、智能醫保等產品的市場推廣。 早在2021年8月,科大訊飛就曾發佈公告,籌畫分拆訊飛醫療上市。科大訊飛當時稱,擬借助資本市場,推動智能醫療業務,以抓住市場機遇實現業務的快速增長。但隨後此項分拆行動並無後續進展,如今在港股和醫藥行業極為慘淡之際重啟上市分拆,或與科大訊飛自身財務表現有關。 去年上半年,科大訊飛的營收按年下降2.3%至78.4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業務後,錄得3.04億元淨虧損,遠遜2022年同期的2.79億元淨利潤,這是科大訊飛上市14年來,首次出現半年報虧損。公司當時解釋,虧損的原因主要在於疫情導致項目簽單、交付、驗收出現延遲以及加大對於大模型研發的投入。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企業在大模型方面的競爭已十分激烈,除了科大訊飛之外,字節跳動、百度(BIDU.US; 9888.HK)、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商湯(0020.HK)等多家知名企業均紛紛推出自己的大模型,這也讓科大訊飛大模型的商業套現之路,遇上更多強勁對手。 訊飛醫療暫未公佈招股詳情,難以估算其市值。港股市場曾在2021年11月迎來「AI醫療第一股」鷹瞳科技(2251.HK),當時的發行價高達每股75.1港元,但上市四個月後,股價就跌至17港元,此後股價長期在十多港元徘徊。由於AI醫療投入頗高而商業套現不易,該賽道難獲為投資者看好,訊飛醫療若要在港股站穩腳跟,還需更堅挺的財務表現。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 聯繫我們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