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房債務蔓延 建滔或只是冰山一角
建滔集團未能收回一筆內房債務,事件引起市場關注,或許愈來愈多上市企業會受內房債務影響,隨時為此作出減值撥備 重點: 建滔集團表示,碧桂園所欠的16億元債務,至今分文未收 公司估計欠款頗大機會未能收回,預計要作出撥備 劉智恒 內房企業債務違約事情接連爆發,數以萬億債務仍苦無解決良方時,過去有投資內房的企業,問題亦陸續浮現。 本月中建滔集團有限公司(0148.HK)發出一封公告,指集團透過旗下公司借予碧桂園(2007.HK)的一筆貸款,後者遲遲未還款。事情公布後,市場開始醒覺,別以為只有內房企業困難,原來相關或周邊的企業也有機受牽連,實情可能教想像中更麻煩。 事緣是2021年12月,建滔向碧桂園貸款18.8億港元(17.3億元),年利率8.5厘,兩年內分期攤還。今年8月時,碧桂園以股代債方式,發新股予建滔,用以抵償連本帶利約3.19億港元債項,令建滔持有1.25%碧桂園股份。餘下近16億港元債項,最後一期在今年底償還,但建滔表示,至今若干到期款項仍分文未收,因此預計或有需要作出減值。 曾是國泰三大股東 這次事件的主角建滔,在財經市場未必太多人熟悉,但它其實並非吳下阿蒙,曾經是國泰航空(0293.HK)的第三大股東,過去18年來,是全球最大的覆銅面板生產商,主席更是全國政協委員。 建滔集團是與香港超級巨星“哥哥”同名同姓的張國榮於1988年創立,當年在深圳蓮塘設立第一間覆銅面板廠後,業務愈做愈好,1993年已成功在港交所上市,此後更加順風順水,2004年收購另一家上市公司依利安達(現已除牌),至2006年更與中海油合作發展甲醇廠,同年分拆建滔積層板(1888.HK)。 張國榮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他曾透過手上兩家上市公司,密密購入國泰航空股票,高峰時持股接近9.61%,正當大家猜測他是否有意染指航空業時,他於2017年以52億港元,將所有股份悉售予卡塔爾航空,此役獲利接近三成。 不過,建滔強調,即使碧桂園未能償還償項,對集團的業務及日常營運,以致財務狀況的影響也不大。建滔公布消息的當天,股價只輕微受壓,收市跌不足1%報17.42港元,及後兩天反倒升而重上18港元水平。 今年盈利將受影響 事實是否如此,我們可根據公司的財務狀況去判斷。建滔今年中期業績收入187億港元,按年跌33%,賺13.9億港元,下跌42%。集團主業的覆銅面板及化工產品,銷量及單價均下挫,至於集團另一大業務房地產,銷售更下跌91%至3.33億港元。即是說,本身幾大業務正面對挑戰,短期要扭轉逆勢並不容易。 主業暫難有起色,倘若再要為碧桂園的16億港元貸款撥備,對全年業績影響可想而知。另外,集團長期持有一個頗大的投資組合,上半年約有71.5億港元,以目前市況,盈虧難料,隨時對集團業績有影響。建滔今年踏入上市30周年,中期曾派特別股息50港仙,按現時情況,全年別奢想有任何驚喜。 這次事件,可能只是冰山一角,早在建滔前,莊士機構(0367.HK)及莊士中國(0298.HK)亦公布,投資內房債而令兩家公司共虧損20億港元,當時為應對內房虧損,一度將手上大批物業出售,套現數十億港元。 另外,經營崇光百貨的利福國際(1212.HK),亦在內房債務上損失數億港元,更別說利福主席劉鑾鴻哥哥劉鑾雄的華人置業(0127.HK),在投資內房債務及恒大(3333.HK)股票上,更碰得灰頭土臉,股壇狙擊手也受到大挫折。 相關企業勢被拖累 之前市場以為,內房欠債除困擾開發商外,就是那些購入大批內房高息票據的機構投資者,但現時情況或許已開始延伸至其它上市企業,甚至與內房合作的各行業,整條產業鏈也無一倖免。銀行就早已要為房地產貸款作撥備,只不過銀行底子厚,未見有致命性的打擊。評級機構穆迪今年8月時表示,內房貸款佔香港部分中小型銀行總貸款的一成以上,預計未來12至18個月,會計入更多減值支出。 然而,其它規模較細的合作方,如承建商、專業公司及地產中介等,情況就教人擔憂。事實上,中原地產老闆施永青早前就大吐苦水,說內地開發商欠公司10億元佣金。其實施永青還算幸運,另一家中介易居地產(2048.HK)被欠的佣金,更超過數十億元,導致要走入重組之路。以中介情況看,其它與房地產商有業務往來的企業,想必亦有苦自己知。若內房債務持續惡化,情況將愈演愈烈,許多相關企業勢陷於危機之中。 有超讚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繫我們瞭解更多詳情。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