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seTime returns to revenue growth

以生成式AI為主軸 商湯重拾增長動力

曾被譽為中國AI四小龍之一的商湯,今年上半年收入增長21%,生成式人工智能業務增長兩倍多 重點: 商湯正向生成式人工智能轉型,儘管面臨價格戰和圖形處理器(GPU)制約帶來的挑戰,今年上半年這部分業務仍佔收入的60% 儘管已從更敏感的視覺人工智能技術轉移,但公司上半年仍處於虧損狀態,不過虧損幅度有所收窄 陳竹 OpenAI在2022年底推出ChatGPT,引發一場全球性的人工智能(AI)革命。一夜之間,「AI」成了這種生成式技術的代名詞,人們突然拋棄之前關注的計算機視覺,而在這個領域,中國一直處於領先地位。 隨著這一轉變,曾被譽為中國「AI四小龍」之一的商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0020.HK),發現自己正手忙腳亂地適應。公司迅速決定全力發展生成式人AI,成為最早那批投資該技術的中國公司之一。 商湯上周公布的最新財報顯示出轉型取得進展。今年上半年,公司生成式AI業務收入大幅增長,佔總收入的60.4%。 我們稍後再深入分析商湯發展生成式AI,包括背後的推動因素以及在轉型中可能面臨的挑戰。但首先,我們來回顧一下公司的歷史和過去幾年的財務狀況,這正是促使商湯走到今天的原因。 商湯成立於2014年,最初專注於視覺識別 AI,搭上了中國為加強公共安全而大力投資監控系統的快車。公司提供先進的軟件,包括人臉識別算法,可集成到數碼相機和其他系統中。 這一趨勢在2019年至2021年期間尤為顯著,當時疫情推動對這類系統的需求增加,因為中國利用該技術努力限制病毒傳播。在政府主導的那一波支出浪潮中,商湯的年收入在2021年達到47億元的峰值,是2018年18.5億元的一倍多。 但隨著疫情消退,中國經濟放緩,政府和企業都在削減安全和監控方面的支出。這給商湯造成了打擊,導致2022年首次出現年收入下降。雪上加霜的是,由於其技術的敏感性,公司在2021年底在香港上市前不久受到美國制裁,被迫切斷了與美國投資者的聯繫。 首先要說的是,商湯從來沒有過盈利,其虧損在2021年達到驚人的170億元的峰值。但在面臨需求放緩和美國制裁的雙重挑戰時,它開始專注於控製成本和收窄虧損,以確保長期生存能力。 在最新財報中,商湯對其「傳統AI」業務(主要是計算機視覺產品)的持續下滑持積極態度,稱這反映了向生成式AI的轉型取得成功。今年上半年,傳統業務約佔商湯總收入的30%,不到去年同期73.5%的一半,當時這部分業務的產品歸在智慧商業、智慧城市和智慧生活下。 公司生成式AI業務的趨勢則截然相反,激增255.7%至10.5億元,佔總收入的60.4%。這幫助商湯上半年的總收入增長21.4%至17億元,使商湯在經歷了兩年的下滑後有望恢復年收入增長。 兩個重點 商湯的生成式AI重點關注兩個領域。首先,公司正在加大從英偉達(NVDA.US)等製造商那裡購買GPU的力度,然後將它們托管在數據中心,並通過雲平台將它們的算力與自己的軟件一起出租給企業。它的商業模式很簡單:採購GPU,建立基礎設施,然後將算力出租給需要人工智能的企業。 第二個領域涉及開發自己的大型語言模型(LLM)「日日新SenseNova」。它於2023年4月首次亮相,並於4月推出了第5個版本。 在「日日新SenseNova」基礎上,商湯打造了一個類似ChatGPT的聊天機器人服務,名為「商量SenseChat」。雖然它目前免費對公眾開放,但商湯通過其雲平台銷售應用編程接口(API)服務,實現了這項技術的變現。這些服務允許企業和開發人員利用「日日新SenseNova」,開發符合其特定需求的人工智能應用程序。 商湯援引的行業數據顯示,它已經在這兩個市場初步站穩腳跟。公司援引國際數據公司(IDC)上月發佈的數據稱,2023年下半年,在32億元的人工智能數據中心服務市場中,商湯以15.4%的份額位居第三。IDC的另一份報告顯示,在中國LLM平台及應用市場(該市場在2023年下半年的估值為18億)中,商湯同樣排名第三,佔有16%的市場份額。 不過,投資者不要對這些數字過於興奮,因為中國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市場仍處於早期階段,未來這些排名可能會發生很大的變化。 需要考慮的一個動態是,中國的LLM領域正在上演激烈的價格戰,開發商競相降低價格吸引客戶。在這樣一個競爭激烈的環境中,像商湯這樣的初創公司可能很難與百度和字節跳動等巨頭競爭,因為它們擁有深厚的財力。 在GPU租賃服務方面,商湯和業界其他公司一樣,面臨來自美國政府日益嚴格的限制。這些限制措施導致英偉達無法向中國出售一些先進的GPU。 即使面臨種種挑戰,但還是有一些積極的跡象。商湯在生成式AI方面的轉型和投資,似乎並沒有帶來財務虧損的加劇。2024年上半年,公司報告淨虧損25億,相較於上年同期的31億還有所收窄。儘管研發成本增加了6%,銷售成本(包括GPU採購費用)上升了24%,但仍取得了改善。 今年早些時候,商湯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方面的進展,重新激起了投資者對其股票的興趣,其股價在4月份發布最新版本的「日日新SenseNova」當天上漲了40%。 然而,投資者對其上周最新財報的反應表明,這種勢頭可能正在減弱,報告發佈次日,該股小幅下跌了1.6%。週五收盤價為1.18港元,是今年早些時候0.60港元低點的近一倍,但仍然不及2021年12月上市時3.85港元IPO價格的一半。 要想贏回投資者,商湯必須證明自己有一個穩定的立足點,能夠在快速發展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市場保持增長。在這場幾乎肯定會以痛苦整合告終的競爭中,商湯必須經受住財務挑戰。與此同時,它還要謹慎行事,在控制傳統計算機視覺業務下滑的同時,將更多資源轉移到生成式人工智能領域。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名之夢獲大筆新資金 但應付AI戰或需更多

據報道,這家人工智能公司接近獲得2.5億美元新資金,其豐富的人才儲備和不斷增加的產品,正吸引著投資者 重點: 據報道,人工智能公司名之夢即將在新一輪融資中,以大約12億美元的估值籌集逾2.5億美元 該公司將不得不繼續大量投資以增強其人工智能實力,在不久的將來可能需要更多融資   西一羊 新投資打開了閘門。甚至在聊天機器人出現之前,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和百度 (BIDU.US; 9888.HK)等大公司,以及科大訊飛(002230.SZ) 等較小的公司,就已經在投入大量資源,開發自己的同類產品了。 這股熱潮也開始把大量新資金引入得到大型科技公司和風險投資公司支援的初創公司。上海的名之夢就是其中一個受惠者,上月因為有消息稱其大語言模型(LLM)將嵌入中國軟件發展商金山軟件(3888.HK)的辦公應用程式,作為規模更大的合作的一部分,該公司引起了轟動。 好消息源源不斷,路透社上周的一篇報道稱,名之夢即將完成一輪超過2.5億美元(17.8億元)的新融資,使其在成立僅一年半後,估值便達到12億美元左右。該報道稱,此輪融資的新投資者,包括一家與科技巨頭騰訊(0700.HK)有關聯的實體。 據路透社報道,名之夢成立於2021年,早期投資者包括研發熱門遊戲《原神》的米哈遊,以及中國的雲棲基金和明勢資本。12億美元的估值,將使名之夢估值超過10億美元,成為「獨角獸」俱樂部的一員,而且鮮有中國AI初創公司能夠加入這一行列。 據報道,罕有獲得了這個地位的公司,也包括外賣餐飲巨頭美團(3690.HK)聯合創始人王惠文創立的北京光年之外。3月有報道稱,光年之外是在達成收購另一家中國AI公司一流科技的協議後,來獲得獨角獸地位的。據財新網今年較早前報道,合併後的實體正在尋求新的融資,估值10億美元。 名之夢最新的龐大規模融資,是開發生成式AI需要巨額投資的體現。與此同時,這類公司開始出現高估值,表明該群體可能會在關注中國的科技和風險投資者中,成為下一個熱門領域。該領域最早的初創公司之一,是電腦視覺專家商湯科技(0020.HK),它2021年12月在香港上市,目前市值近100億美元。 商湯科技作為獨立的AI公司,在很多方面都和名之夢相似,並且可以作為先例,預示名之夢將面臨的挑戰。阿里巴巴是商湯科技的早期投資者者之一,後者的市值一度接近其當前市值的四倍。但它一直面臨很多問題,包括美國的限制以及持續的巨額虧損,因為它持續不斷地投資,以便在成本高昂且競爭日益激烈的人工智能領域保持領先地位。 根據研究公司IDC去年10月的一份報告,到2026年,中國每年人工智能投資預計將達到267億美元,約佔全球AI投資的8.9%——這是僅次於美國的投資總額第二高的國家。 豐富的人才儲備 名之夢擁有的一些特點,或許可以解釋投資者為何對其興趣濃厚,使得該公司在成立後迅速躋身獨角獸俱樂部。其中最大的一個特點是,在其相對較小的員工隊伍中擁有豐富的人才儲備;截至2月,它的員工只有大約100人。 它的管理團隊包括擁有強大工程背景和領先人工智能公司高管經驗的人員。它的兩名聯合創始人閆俊傑和周彧聰都曾在商湯科技工作,前者為副總裁,後者是演算法研發負責人。 名之夢的另一名聯合創始人楊斌之前作為創始團隊成員在Uber ATG研究院工作,這是優步的自動駕駛部門,後來它賣給了Aurora Innovation。此前,楊斌還曾在另一家自動駕駛初創企業Waabi工作。 據中國媒體甲子光年援引楊斌提供的資訊報道,名之夢約百名員工當中,三分之一擁有博士學位。報道稱,該公司的技術研發團隊包括在自然語言處理、語音辨識、電腦視覺、電腦圖形學等領域有著豐富經驗的人員。 名之夢的吸引力可能還在於,與後來者相比,它在推出面向消費者的人工智能產品方面,處於相對早期的位置。去年11月,該公司退出了一款名為Glow的應用程式,這是一個虛擬人工智能伴侶,據稱其功能包括幫助用戶結交虛擬朋友和克服孤獨感。 該應用程式允許使用者創建虛擬角色,給他們設定背景故事,然後與它們聊天,討論各種話題,包括情感方面的建議,甚至如何應對脫髮問題。據甲子光年報道,這款應用推出僅四個月,註冊用戶便逼近500萬。 由於ChatGPT的巨大成功,名之夢也迅速加入了聊天機器人浪潮。它在3月初推出了與ChatGPT類似的Inspo,比百度大肆炒作的文心一言早大約一周時間。一定程度上是因為文心一言沒有做現場展示,其表現受到了嘲笑。 與百度的文心一言一樣,Inspo目前僅面向受邀用戶開放。但根據國內媒體量子位的一篇報道,這款應用程式的某些功能已經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包括協助寫作、資訊搜集以及提供建議等。 從它大名鼎鼎的商業合作夥伴身上,也能一窺名之夢強大的產品能力。它的商業夥伴包括TikTok的母公司字節跳動,這是全球最大的科技獨角獸;另外還包括前文提到的金山軟件。今年4月,該公司宣佈與字節跳動的企業軟件部門火山引擎簽署合作協定,共同構建一個軟件平台,以提升人工智能的能力。這是這兩家公司更大合作關係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