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o Geping’s IPO success fanning up IPO , Eternal Beauty filed again for Hong Kong listing

毛戈平掀美妝上市熱 「香水王」穎通捲土重來

去年底香港新股熱重臨,個別企業上市初期表現亮麗,主營香水業務的穎通把握時機,再向港交所遞交申請 重點: 穎通本財年中期盈利同比上升20% 公司計劃集資進一步推展自家品牌   劉智恒 去年美妝品牌毛戈平(1318.HK)在香港上市,出乎市場意料,竟錄得超額認購918倍,凍結資金近1,600億港元。掛牌當天股價爆升,收市報52.6港元,較招股定價29.8港元高出近76%,股民每手賺2,300港元。 原以為股價急升只是曇花一現,純粹個別新股高衝效應,豈料之後股價一路高歌猛進,升破每股70港元,至今升幅超過1.4倍。眼見毛戈平能一路狂飊,美妝或相關公司也躍躍欲試,有「香水王」之稱的穎通控股有限公司捲土重來,再遞交新一份上市申請。 據新的申請文件披露,公司截至2022至2024年截至年3月底的財年,收入分別是16.75億元、17億元及18.6億元;盈利為1.71億元、1.73億元及2.07億元。至去年9月底止的中期收入為10.6億港元,同比增長14.2%,盈利則上升20%至1.16億元。 經營及管理香水品牌的穎通,旗下業務涉及香水、彩妝、護膚品、個人護理產品、眼鏡及家居香氛。公司收入主要是兩方面,一是通過採購產品,透過全渠道銷售及分銷網絡出售。另外則為品牌設計及量身定制市場策略。 穎通管理的外部品牌總數達66個,包括Hermès、Van Cleef & Arpels、Chopard、Albion及Laura Mercier。 除外部品牌外,於1999年開始以自家品牌Santa Monica打造眼鏡,至今共提供三個品類。2022年時,又以Santa Monica品牌推出五款香水,定位為入門級高端產品。 再慳也不能慳美妝 參考毛戈平的成功,穎通再申港上市,相信較容易為市場接受。事實上,美妝或相關產業在消費疲弱的內地市場雖受影響,但還是有一定抗壓力。原來女士們口袋的錢雖少了,打扮漂亮還是必需的,女性寧可少吃一頓飯,在容貎裝扮上卻絕不能丟人。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2至2024年化妝品類商品零售類值持續上升,分別為3,935.6億元、4,141.7億元及4,356.5億元,可見在內捲嚴峻的今天,美妝等產品還是有一定增長。 穎通的上市文件也披露,中國香水零售額總的市場規模,由2018年的146億元增加至2023年的261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約為12.3%,並有望進一步增長至2028的477億元,2023年至2028年的複合年增長率約為12.8%。 內地香水龍頭之一 早著先鞭是穎通一大優勢,公司由港人劉鉅榮於1980年成立,於1987年在中國內地設分公司,將國際香水引入中國內地。隨著內地經濟高速發展,公司享受到經濟向上的紅利。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資料,按2023年零售額計,穎通是中國(包括香港及澳門)第三大香水集團,更是五大香水集團中,唯一的香水品牌管理公司。佔據著頭部位置,在處於上升的行業而又早在行內奠定地位,穎通受惠的機會自較後來企業佔優。 穎通的另一強項是其經營網絡,經過超越三十年的布局,截至去年9月底止,公司在中國(包括香港及澳門)400多個城市有7,500個零售商銷售點,另外自家經營的線下銷售點超過100個。除線下銷售外,亦通過電商平台及社交媒體平台,在線上銷售產品。 集資拓自家品牌 做代理及管理品牌,畢竟利潤有限,若能有自家的成功品牌,才有機會取得更可觀的利潤。穎通多年前已開展眼鏡品牌Santa Monica,近年更拓展至香水系列,是次集資的一大目的,是進一步拓展自家品牌,以及收購及投資外部品牌。若能將品牌取得一定市場地位,公司收入及毛利率將可有一定提升。 現時美妝等相關行業,毛戈平的估值可說是一騎絕塵,延伸市盈率高達40倍,但考慮到毛戈平是自家品牌,去年中期盈利也近5億元,穎通主力分銷代理及品牌管理,盈利也遠不如毛戈平,故參考香港本土的莎莎國際(0178.HK)較為合適,莎莎現時延伸市盈率約13.7倍,再根據穎通中期業績的盈利,按年度化推算約為2.3億港元,以14倍計,市值約32億港元。…
Eternal Beauty wafts towards Hong Kong listing

站在「嗅覺經濟」風口 香水之王穎通申港上市

以管理香水品牌著名的穎通,近日乘著內地「嗅覺經濟」之勢,剛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 重點: 穎通去年收入18.6億元,按年增長近一成 公司管理的香水品牌達到63款,幾乎涵蓋全球知名品牌   劉智恒 近年「嗅覺經濟」成為內地市場上的一條新賽道,所謂「嗅覺經濟」,是指人們為滿足嗅覺體驗和心理需求所進行的消費活動。 人類情緒有相當部份是受嗅覺影響,有研究顯示,人們對照片的記憶在三個月後只剩下五成,相反對氣味回憶的準確度卻高達六成半。因此,嗅覺產品有一定市場需要,當中香水就佔到一大份額,亦是多家美妝企業必爭之地。 穎通控股有限公司在「嗅覺經濟」熱下,向港交所申請上市,據申請文件資料,穎通主要業務是香水品牌管理,旗下擁有龐大的品牌組合,不僅包括香水,還包括彩妝、護膚品、個人護理產品、眼鏡及家居香氛。 80年代進軍內地 穎通由劉鉅榮於1980年成立,並於1987年在中國內地設分公司,將國際香水引入中國。隨著內地經濟的高速發展,早著先鞭的穎通,發展至今在內地、香港及澳門超過400個城市,共有逾7,500個銷售點。此外,集團亦通過中港澳的電商平台及社交媒體等銷售產品。 穎通管理的品牌總數達63個,包括Hermès、Van Cleef & Arpels、Chopard、Albion及 Laura Mercier等。集團亦有自家品牌,於1999年以Santa Monica品牌提供眼鏡,主要有三大煩別;至2022年,再推出五款香水。 集團的管理工作主要在兩方面,一是為品牌設計及實施量身定制的市場進入與擴張計劃,二是通過在中國內地、香港及澳門的渠道及分銷網絡,向消費者銷售產品。整個業務流程包涵品牌及產品的戰略選擇、市場計劃的制定、產品採購、庫存管理、物流、倉儲、營銷及客戶管理服務(CRM)。 公司過去三年業績穩中向好,收入分別為16.75億元、16.99億元及18.64億元。期內盈利為1.71億元、1.73億元及2.06億元。雖然過去一年內地有消費降級情況,但穎通去年仍錄得增長。集團表示,主要是疫情結束後,中港澳的經營情況轉佳,反映穎通仍有應對經濟放緩的能力。 中國市場潛力大 內地的市場發展潛力龐大,特別是年青一代對生活質素要求十分高,對「悅己」十分重視。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2023年中國人均香水支出為16元,遠低於 2023年日本、韓國、美國及英國。預計2023年至2028年中國人均香水支出將以14%的複合年增長率增長。 資料亦指出,中國內地、香港及澳門香水零售額的市場規模由2018年的146億元,增至2023年的261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約為12.3%。預計2028年將進一步增至477億元,2023年至2028年的複合年增長率約為12.8%。大環境處於增長,對從業者肯定有利。 龍頭地位擁優勢 穎通在2023年的零售額,已是中國第四大香水集團,市佔率約為8.1%,前三位均是法國的企業,是擁有自家品牌。若只計算香水管理的企業,穎通在內地佔據第一位。集團於中國管理的其中七個香水品牌,全部位列前30名。在一個具增長空間的市場內,佔據龍頭地位的穎通,肯定能最先受惠。 事實上,國際香水品牌均覬覦中國市場,但外來者由於文化差異、又不熟悉市場監管限制,更缺乏強大銷售網絡,對於希望進入中國市場的國際品牌構成巨大的挑戰。即使部份已在大城市設點的品牌,但要再拓展二三線市場,也需要一枝「盲公竹」去引路,與區內的品牌管理公司合作變得至關重要,穎通自然是一個好選擇。 作為國際香水品牌管理的公司,相對上較獨特,市場可供比較的同業較少。近期在資本市場上,美容相關的股份受壓,叠加中國處於消費下降,穎通相信也難以取得理想的估值。我們若以化妝品零商莎莎國際(0178.HK)作參考,市盈率在10倍水平,即穎通的市值約在25億港元水平。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