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去年虧損再擴大 開拓藥業創新低
最新:開拓藥業有限公司(9939.HK)周四公布去年業績,期內公司未錄得任何收益,虧損由前一年同期的8.42億元擴大13.3%至9.54億元。 利好:受惠於去年12月配股集資約5.1億元,該公司截至去年底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以及定期存款達8.8億元,足以支持藥物研發及臨床研究工作。 值得關注:該公司去年的研發成本增加7.8%至8.3億元,但表示由於中國及全球已有多款新冠口服藥獲批銷售,考慮到市場競爭激烈以及公司的財務狀況,決定減少旗下新冠口服藥普克魯胺的臨床試驗開支。 深度:開拓藥業的本業爲生產抗癌藥物,於2009年成立,2020年在港交所上市,但至今未有獲批准商業銷售的藥物,並已至少連續五年虧損擴大。在新冠疫情於全球爆發後,該公司於2021年開始研發用於治療新冠病毒的口服藥普克魯胺,但該藥物至今仍處臨床試驗階段,並未正式推出市場。由於研發成本大增,該公司單是去年上半年已錄得6億元資金淨流出,因此去年12月決定配股,以補充營運資本需要。 市場反應:開拓藥業周五股價大跌,中午收市挫6.2%至6.61港元,創52周新低。 記者:何仲尼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快訊:諾誠健華發盈警 去年虧損飆13倍
最新:諾誠健華醫藥有限公司(9969.HK)周日發布盈利警告,預計去年淨虧損按年擴大約13倍至9.1億元。利好:該公司去年首三季浄虧損為8.34億元,參考其最新全年預測,意味第四季表現明顯改善,虧損額縮減至約7,600萬元。值得關注:該公司去年研發投入增長約27%,加上受到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波動因素影響,期內產生未實現匯兌損失約3.07億元,是虧損擴大的主因。深度:諾誠健華成立於2015年,2020年在港股上市,旗下可用於治療淋巴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藥物奧布替尼,於2020年12月獲得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上市後,帶動公司近年營業額激增;去年1至9月,該藥物的銷售額為4億元,按年大增129%,佔公司總收入達90.6%。不過,由於旗下進入臨床試驗階段的產品明顯增加,令研發成本大幅上升,該公司上市至今仍然未能獲利。市場反應:諾誠健華周一開市曾大漲6%,但其後轉升為跌,中午收市軟1.4%至14.12港元,貼近過去52周的高位。記者:何仲尼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快訊:諾誠健華虧損減少 股價仍大挫
最新:從事生物製藥研發業務的諾誠健華醫藥有限公司(9969.HK)周三晚間公布,預計2021年度淨虧損不超過1億元,比2020年度錄得的淨虧損4.64億元大幅減少78.4%。 利好:對於研發開支佔大部分成本的生物科技股來說,虧損減少總是利好消息,反映公司距離盈利走近了一大步。諾誠健華虧損減少的原因,主要是來自一次性及非經常性的授權引出首付款與授權引進首付款之間的差額。 值得關注:該公司表示,一次性許可費帶來的收入有利影響,被去年較高的研發成本部分抵消。董事會認為,隨著公司進一步擴張,研發成本將繼續為總成本的核心要素,而這也是大多數藥物公司的情况。 深度:諾誠健華成立於2015年,並於2020年在港股上市,公司目前處於投資期,至今仍然入不敷支。參考去年上半年業績,研發成本為1.85億元,高於期內僅1.01億元的總收益。但是,隨著旗下可用於治療淋巴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奧布替尼片被納入國家醫保局最新發布的《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意味病人可以報銷相關藥費,醫院亦會更傾向選擇這種藥物,有助諾誠健華增加銷售額及改善盈利狀況。 市場反應:諾誠健華股價未受利好消息帶動,周二早上跟隨港股大挫,中午收盤跌幅達7%,報11.86港元。與半年前的高位相比,該股更已失去約三分之二的市值。 記者:何仲尼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