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買菜摸出新模式 連續三季錄盈利
這家生鮮電商報告稱,截至9月的三個月內,連續第三個季度實現盈利,目前利潤率超越克羅格,並迫近沃爾瑪 重點: 叮咚買菜三季度收入增長27%,並連續第三個季度實現盈利 這家生鮮電商調整了業務模式,專注於更富裕的市場,尤其是其總部所在的長三角地區 陽歌 對生鮮電商叮咚(開曼)有限公司(DDL.US)來說,這是一段漫長的旅程,自2017年成立以來,公司已虧損數十億元。但在進行大量嘗試後,公司終於找到了可以持續盈利的秘訣,使其從眾多同行中脫穎而出,在中國龐大但競爭極其激烈的生鮮市場,幾乎多數公司都在虧錢。 根據周三發布的最新業績,截至9月底的三個月內,叮咚買菜連續第三個季度實現盈利,當季淨利潤1.33億元。自一季度報告盈利1,230萬元以來,公司今年一直保持盈利。二季度盈利增長至6,710萬元,這意味最新盈利環比增長了一倍。 叮咚買菜成立僅七年,卻對業務模式進行了多次調整。和很多同行一樣,叮咚買菜被中國龐大的生鮮雜貨市場吸引,最初試圖成為一家面向所有人的生鮮雜貨商,不僅在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市場,還有中小城市。 但它發現,小城市對成本的敏感程度遠高於大城市。使其在與拼多多(PDD.US)和美團(3960.HK)等對手的競爭中處於劣勢,通過將大部分生鮮業務外包給第三方,拼多多和美團大幅降低了成本結構。相比之下,叮咚買菜從倉儲到配送的大部分業務都自己處理,這提高了質量和服務水平的穩定性,但也增加了成本。 叮咚買菜發現,上海、南京等大城市的消費者願意為了更穩定的服務和產品支付溢價,而小城市的消費者則更熱衷於最低價格。因此,公司幾年前開始退出小城市,將重點放在相對富裕的長三角地區,包括其總部所在地上海。 隨著重心的轉移,它在相對富裕的地區提高了門店密度,以便更好地服務那裡的客戶。與此同時,公司嘗試將重心更多地放在高端產品上,包括自有品牌產品,它們的利潤率普遍高於蔬菜等普通生鮮和米面等主食。 此模式的成功在叮咚買菜的淨利潤率上體現得最為明顯,其淨利潤率從今年第一季度的0.2%,穩步提高到了第二季度的1.2%,最新報告期內更是達到了相對較高的2.0%。也就是說,叮咚買菜的最新利潤率,超過了美國超市巨頭克羅格(KR.US)最新季度的1.37%,但仍落後於沃爾瑪(WMT.US)的2.66%。 不過,能與全球最大的兩家超市運營商相提並論就已經很不錯了。相比之下,叮咚買菜的中國上市競爭對手中,包括實體超市運營商高鑫零售(6808.HK)和永輝超市(610933.SH),大部分都在虧損,因此淨利潤率為負。 股東樂開花 財報公布當天,投資者對叮咚買菜快速增長的利潤表示歡迎,將其股價推高了13%。由於擔心特朗普可能當選美國總統,當天大多數在美國上市的中國股票都大幅下挫,這個漲幅就更加了不起了。 此次反彈使叮咚買菜的美國存托股票(ADS)收於4.45美元,是過去20個月以來的最高水平。不過,在這裡,我們仍然應該注意到,該股較2021年23.50美元的IPO價格下跌了約80%,那時正處於市場對在美上市中國公司的情緒轉冷前夕。該股目前的遠期市盈率(P/E)為18倍,領先於克羅格的13倍,與美團的22倍相差也不大。 值得注意的是,自今年初以來,分析機構對該公司的看法迅速改善。在雅虎財經調查的9家分析機構中,有6家現在將該公司評為「買入」或「強烈買入」,多於年初的5家。更重要的是,這些分析機構已將公司今年的收入預測上調至增長9.8%,是年初預期增長4.3%的一倍多。 財報顯示,公司三季度營收較上年同期的51.4億元大漲27.2%至65.4億元。公司將強勁增長歸因於人們下單量增加,及其在長三角地區的網絡擴大。在財報電話會議上,公司指出在最新報告期內,長三角地區13個較小市場的銷售額同比增長超過50%。 公司並未對今年最後三個月的業績提供具體指引,但表示「預計四季度和今年將實現可觀的同比增長」。 叮咚買菜的支出中,有很大一部分來自其所售雜貨的成本,相對較難降低。但它對履約成本(如倉儲和配送)有了更多的控制權。隨著專注度的提高,叮咚買菜在最新季度,將履約成本降低至收入的21.4%,而去年同期為23.2%,這也是它能夠實現如此可觀的利潤率和盈利能力的主要因素。 分析機構對公司的樂觀情緒,不僅反映叮咚買菜已練就提高效率的技巧,也反映隨著經濟放緩,中國消費者成本意識日益增強。餐飲業感受到了消費者減少外出就餐帶來的壓力,這為像叮咚買菜這樣的平台帶來了優勢,它們滿足了精打細算的消費者在家就餐的需求。 叮咚買菜目前現金流穩健,其現金和短期投資儲備從去年同期的41.6億元,增加到9月底的43億元。事實上,沒有什麼能阻止叮咚買菜繼續保持最近的勢頭,因為看起來目前的商業模式讓它處於有利地位,甚至可能從消費者越來越謹慎的局面中受益。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快訊:名創優品擬購永輝超市三成股權
最新:零售商名創優品集團控股有限公司(MNSO.US; 9896.HK)周一公布,計劃以62.7億元代價,向牛奶公司及京東(JD.US; 9816.HK)收購中國第二大超市集團永輝超市(601933.SH)約29.4%股權,成為其最大股東。 利好:公司認為,這項收購將提供以具吸引力價格,投資高回報及高增長潛力資產的寶貴機會。 值得關注:消息公佈後,美銀美林將名創優品的投資評級,由之前的買入下調至落後大市,並將其美股的目標價大削51%至12.6美元,主要是因為這宗交易帶來的問題多於答案,並增加了該公司的風險。 深度:名創優品主要經營連鎖小商店,出售文具、玩具等廉價商品,近年致力從中國擴充海外市場。公司今年6月在巴黎香榭麗舍大道開設旗艦店,更創下首日銷售額58萬元的公司海外門店單日銷售紀錄,而這間分店只是今年新增900至1,100家門店計劃的最新行動。這次收購永輝超市,公司視為擴大集團在日用品零售業務方面的投資和營運管道,協助分散周期性業務風險,具有重要策略意義。 市場反應:名創優品的港股周二大挫,中午收市跌26.1%至24.3港元,創52周新低。 記者:歐美美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戰勝時代的小店 超市老大也做不到
河南省許昌市一家連鎖商店,門店只有十多間,卻在網購的洪流中屹立不倒,讓大型超市的經營者看得嘖嘖稱奇 重點: 這家店的出現,將整個內地超市生態改變 憑「三贏」經營理念突圍而出,絕對是大衛戰勝歌利亞的故事 劉智恒 「我們贏盡對手,卻輸給時代,時代拋棄你時,連一聲再見都不會說。」高鑫零售(6808.HK)主席黃明端曾感慨萬千地說過這句話,大家聽來確實無限唏噓。 事實網購的崛起,令昔日雄霸市場的大型超市無力招架,超市之王家樂福近年在內地接連關掉140間分店,高鑫旗下的大潤發,單去年就有13家分店結業,英國的Tesco PLC更是黯然退出內地市場。 在大型超市龍頭都被時代巨輪衝擊得遍體麟傷時,河南許昌的一家小店卻成逆市奇葩,非但人流如鰂,連年盈利,就連行業老大哥永輝(601933.SH)也要登門拜訪,央求協助整改。 它是誰?它就是胖東來,這家名字挺土的商店,經營模式成為哈佛也學不到的商業教材,小米的雷軍對它讚賞不已,稱它在中國零售業中仿如神一般的存在,連馬雲也說它引發了中國零售商的新思維。 于東來的煉金術 胖東來的成功,絕對歸功於創始人于東來。他出生於許昌一個貧苦家庭,年紀輕輕就出外打工,做過許多基層工作。曾為了賺快錢,幹起香煙倒賣,結果三進三出拘留所。亦因做事急功近利,從賺10萬元到欠債30萬元。 經歷大起大跌的于東來,悟出做事要腳踏實地,1995年在許昌創立望月樓胖子店,即胖東來前身。他打著不賣假貨為號,藉「真品換真心」的宗旨,讓商店迅速成長。至去年,胖東來共有13間門店,營業金額逾百億元,盈利1.4億元。 胖東來的成功之道並不複雜,簡單講就是一句話:「為顧客帶來超出預期的體驗」。這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購物的環境,在胖東來的店鋪內,環境整潔舒適、貨物排列有序,並沒有那些大賣場為了賺上架費而擺放一大堆乏人問津的貨品,以及將空間霸佔至寸步難行。 其次是店鋪提供了許多優閒及服務設施,自助飲水機遍布各樓層,顧客可免費使用充電寶,冷櫃上掛著防低溫手套,為老年人提供老花鏡,洗手台上擺放一應俱全的用品,更設有母嬰室。就連寵物也照顧周到,設有自助寵物寄存處。 當然,最殺著一招是承諾顧客「不滿意,可退貨」,有不滿意可任意退換。若顧客發現貨品問題,更設有獎金鼓勵投訴,大大減低顧客對貨品質量的擔憂。最近有客人投訴門店銷售的三文魚刺生隔夜返包,胖東來查實後將食品全下架,更給予該名投訴客戶10萬元獎勵,一時惹起網絡熱談。 管治理念:三贏 除了對顧客的無微不至外,于東來深明一套管治理念:「企業要對員工好,員工才會對顧客好,最終顧客才會對企業好。」這個循環正正是三贏局面。 傳統老闆要員工學雷鋒,刻苦耐勞不在話下,最好可以要為企業奉獻一切,甚至生命。可偏偏給員工的待遇時,老闆為維護自已一畝三分地的利益就刻薄成性,超時工作不在話下,對員工隨意呼喝,從不與員工分享成果。 于東來給員工的薪金遠超市價,即使一個清潔工的月薪也有4,800元,高於當地平均工資3,500元,並堅持每年將大部分利潤分給員工。另外,又著重員工生活質素,不允許員工加班,不許上班超過七小時,門店周二休店。今年起更新增10天「不開心假」,員工心情欠佳便可請假,主管不能不批。 有人說是愛心,有人或許覺得矯情,沽勿論如何,起碼胖東來得以成為話題,人們趕著去參觀,搶著去體驗。胖東來的新聞頻頻在社交媒體及網上平台曝光,變相為企業宣傳及增流量。于東來不花一分錢,就獲得鋪天蓋地的談論,效果動輒勝過一擲萬金在春晚做推廣,別忘了,這不是廣告呀! 胖東來的困局? 胖東來雖然成功,也面對一定的困局。正所謂針沒兩頭利,世界沒有免費午餐,其獨特經營模式,將利潤慷慨地予員工共享,將所賺的相當部份回饋顧客,令其經營成本遠遠高出行業水平,羊毛出在羊身上,企業及老闆于東來最終只好要讓利。 再者,胖東來的成功只在三線城市,能否走出許昌,實是一大疑問。想想要進軍一綫或二綫城市,光租金一環就教經營者吃不消,這或許說明,多年來為何于東來沒在「北上廣深」佈局。 當胖東來的成功,只能局限於一個小區域,做一個山寨王,而在成本與支出較大的經營模式下,利潤又不易提升,縱能博得市場的掌聲,要上市融資登上更高台階卻有一定難度,資本市場未必會對其青睞有加,畢竟它難以拓展出一個利潤豐厚的商業王國。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盒馬試圖對年輕客戶群和成長故事來撼動生鮮超商業
阿里巴巴旗下的這家連鎖店宣佈新開12家門店,為2023年底的IPO拉開了宣傳的序幕 重點: 盒馬宣佈新開12家門店,這可能代表著在香港IPO前會加速開店 該公司重視線上訂單,每家店面的收入高於同行,但自有配送隊伍也導致了更高的成本 陽歌 渴望從中國的生鮮雜貨領域獲得新東西的投資者,可能很快就會獲得兩個新選擇,它們來自中國最大的兩家電商公司。 其中較大的一個選擇來自阿里巴巴 (BABA.US; 9988.HK)旗下的盒馬,它上周因宣佈新開12家門店而登上新聞,試圖為今年年底在香港的上市做宣傳。這樣的舉動通常不是什麼大事,因為這次新開門店的數量不算多,僅相當於在該連鎖店目前約300家門店的基礎上增加了4%。 就在這一消息宣佈的幾天前,阿里巴巴的競爭對手京東 (JD.US; 9618.HK)也公佈了一項計劃,擬將旗下與盒馬類似的七鮮分拆為一個新的創新零售部門。雖然沒有提及IPO計劃,但京東有讓各個部門單獨上市的歷史,比如京東健康(6618.HK)和京東物流(2618.HK)。這種策略使每個獨立的商業實體更加透明,並對自己的利潤負責。 七鮮比盒馬的規模要小得多,到去年年中大約有50家門店。京東曾經宣佈過雄心勃勃的計劃,在2018年左右推出連鎖店之後的三到五年內開設1,000家門店,這恰好表明中國企業多麼喜歡對增長做出大膽的預測。儘管公平地說,這場疫情可能給這些計劃造成了重大影響。 鑒於七鮮的門店規模要小得多,可以肯定地說,投資者恐怕需要等待更長的時間才能看到它最終上市,也許至少還需要兩到三年。這意味著自生鮮電商叮咚買菜(DDL.US)於2021年在紐約首次公開募股以來,盒馬可能會成為投資者首個主要的中國超市選擇。 話雖如此,我們將更深入地研究盒馬,看看它在中國巨大但競爭激烈的生鮮領域與競爭對手——包括叮咚買菜和更傳統的連鎖店相比,表現究竟如何。 事實上,中國的生鮮雜貨市場與主要發達國家並沒有太大的不同,大多數連鎖店的銷售額巨大但增長緩慢,利潤微薄,導致市銷率極低。中國該領域的主要參與者、大潤發運營商高鑫零售(6808.HK),以及永輝超市(601933.SH)是這個群體的典型代表,它們的市盈率分別為0.21倍和0.34倍。美國最大的營運商克羅格(KR.US)的情況也類似,市盈率為0.23倍。 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的報告,盒馬去年的銷售額為610億元,若是以0.25倍這個大致相當的市盈率計算,它的市值將達到150億元。根據該協會的數據,這一銷售數字使盒馬成為去年中國第六大連鎖超市,首次正式進入前十名。 盒馬當然希望投資者認為它與傳統的零售商相比,有一些後者所沒有的東西,因此理應得到更高的市盈率。但即使在中國居於領先地位的生鮮電商叮咚買菜,雖然去年的收入增長了20%(遠高於永輝和高鑫零售公佈的個位數低增長),但目前的市盈率也只有0.22倍。 特別之處在哪裡 瞭解了基本的財務數據後,我們將在本文的後半部份仔細研究盒馬為何認為自己很特別,值得投資者額外關注。該公司確實有一些相對獨特之處,使其與其他公司區別開來,但目前尚不清楚這些特點是否會帶來更豐厚的利潤率,從而證明更高的估值是合理的。我們不得不等到該公司提交第一份IPO招股說明書,很可能是在今年的某個時候,然後才能判斷它與同行相比表現是好是壞。 該公司最大的與眾不同之處可能是它對在線銷售的高度關注,這是對其實體店傳統線下購物的補充。與同行相比,這使得它每家店面的購物量都要大得多。我們的計算顯示,去年每家盒馬門店的銷售額約為2億元,相比之下,店面普遍更大的高鑫零售每家店的銷售額約為1.5億元,而永輝超市每家店面僅9000萬元。 更高的門店銷售額通常是效率更高的標誌,這可能給盒馬帶來更高的毛利率。但話雖如此,盒馬之所以能夠處理如此高的在線訂單量的一個原因是,它是唯一一家擁有配送隊伍的大型連鎖企業。這通常比同行使用的第三方快遞公司更昂貴,成本效益也更低。 盒馬的另一個特點是非常注重店內餐飲和預製菜。它的大多數門店都設有堂食區,再加上對預製食品的高度重視,都迎合了被盒馬視為核心客戶群、對價格不太敏感的年輕人。此類產品帶來的利潤率,也往往高過僅銷售傳統超市商品的利潤率。 作為一家年輕的連鎖企業,盒馬的規模仍相對較小,因此有著更大的增長潛力。它的雙管齊下戰略——經營更多傳統超市,再加上廉價品牌盒馬生鮮奧萊,這讓其在形式上更具靈活性,以適應各地的人口結構和消費模式。盒馬生鮮奧萊連鎖店的規模相對較小,只有68家門店,這意味著這種模式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說到底,我們實在沒法對盒馬感到太興奮,主要是因為它處於一個如此成熟的行業,利潤率如此之低。不過,該公司確實有一些獨特之處,可能會使其成為那些希望投資這個低增長領域的人更具吸引力的新選擇之一。現在,我們只需要看到一些更詳細的財務數據。 有超贊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繫我們瞭解更多詳情。 欲訂閱詠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