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一年多後 朝聚眼科重啓收購擴張模式?
這家私立醫院及診所運營商宣布了兩項新收購計劃,或標誌著其去年一度沉寂後,公司重返收購賽道 重點: 朝聚眼科宣布,計劃全資收購寧波一家由其控股的眼科機構,同時收購寧夏地區另一家機構70%的股權 公司去年下半年營收縮水,利潤驟降30%,正努力重拾增長 陽歌 對民營醫療機構來說,在中國國家醫保體系外生存,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這是中國數千家醫保體系之外的民營醫院及診所經營者近年獲得的教訓,它們試圖通過提供眼科、牙科及整形外科等自費醫療服務盈利。然而,在當前經濟增速放緩的背景下,消費者正收緊非醫保覆蓋的自費醫療項目支出。 伴隨業務停滯甚至出現萎縮,部分企業正試圖通過收購擴張重振股價。朝聚眼科醫療控股有限公司(2219.HK)即為其中一例。該公司周一宣布,計劃收購兩家醫院,分別位於浙江寧波市與寧夏的吳忠市。 兩項收購看似旨在重新吸引投資者關注。2021年IPO時,朝聚眼科一度被寄望成為中國眼科行業分散格局的整合者。上述兩筆交易都缺乏亮點(下文將詳述原因),但更具象徵意義的是,在長達一年多未進行重大收購後,此舉可能標誌著該公司重啓收購模式。 最新公告顯示,朝聚眼科對兩家機構的收購金額都不高,折射出此類機構的盈利困境。其中較大規模的交易,朝聚以1,400萬元(200萬美元)收購寧波博視眼科醫院有限公司37%的股權,該機構整體估值約3,800萬元。 需要指出的是,朝聚眼科原本已持有寧波博視63%的股權,早已是該機構控股股東,並將其納入財報合併範圍。因此,嚴格來說此項交易不構成收購。 第二筆交易則構成實質收購。朝聚眼科將以約500萬元,購得吳忠市雲視康眼科醫院有限公司70%的股權。該作價顯示,這家機構總值僅714萬元(約100萬美元),遠非大額交易。 朝聚眼科公告稱:「本次收購系既定戰略規劃組成部分,公司將進一步整合浙江及寧夏的醫療資源,通過多點布局,增強行業競爭力,擴大市場份額,有效應對市場風險。」 朝聚眼科選在7月1日香港公眾假期前披露交易,投資者反應需待周三開盤後顯現。不過,考慮到交易總額僅2,000萬元(不足300萬美元),市場反應平淡也不足為奇。 民營醫療機構熱度不再 朝聚眼科近期股價表現,反映出整體民營醫療板塊的低迷情緒,其股價年內維持橫盤。該公司總部位於內蒙古,2021年IPO時因有望整合高增長賽道而備受矚目,但此後表現多遜於預期。其港股最新收盤價為2.85港元,較10.60港元的發行價已跌逾70%。 朝聚眼科股價表現絕非個例,其當前9.2倍的市盈率雖顯著低於藥品及醫療器械板塊同業,卻與民營牙科機構現代牙科(3600.HK)9.9倍、醫美連鎖機構完美醫療(1830.HK)10倍估值相當。 IPO之後,朝聚眼科看似一度頗為活躍,走出內蒙古大本營後展開較為激進的收購。截至2021年末上市不久,該公司運營17家眼科醫院及24家視光中心;至2022年,又新增7家醫院及兩家視光中心。 2023年,朝聚眼科延續擴張節奏,新增10家機構(7家醫院+3家視光中心),至當年末,其網絡擴大至31家醫院及29家視光中心。然而,此後擴張戛然而止,去年全年顆粒無收。去年年初,雖宣布以3,680萬元收購北京明玥眼科診所有限公司的計劃(屬較大規模交易),但今年4月披露的年報顯示,這家醫院沒有被合併納入財務報表,表明該交易並未完成。 伴隨併購停滯,朝聚眼科也開始受到中國經濟放緩的影響。去年全年勉力實現2.6%的營收增長,總額達14.1億元。但結合年報及去年上半年數據測算,其去年下半年營收出現0.9%的負增長(上半年則同比增長6%)。 去年,該公司毛利率下滑近兩個百分點至43.5%(2023年為45.4%),反映出在運營成本相對穩定的情況下,就診人次及客單價承壓,導致盈利能力萎縮。 受此影響,該公司去年全年淨利潤同比下降12%至1.86億元(上年同期為2.21億元)。數據顯示,其去年下半年淨利潤同比大跌30%,遠高於上半年降幅8.8%。 朝聚眼科確實擁有充足的併購資金。截至去年末,公司賬面現金達7.81億元,較上年同期的4.63億元大增。最新公告或預示,該公司準備重啓併購模式。若能鎖定優質標的,或可提振其股價,但仍需對當前疲軟經濟環境下財務不穩的資產予以警惕。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朝聚眼科一招提升收入:併購
這家總部位於內蒙古的眼科護理供應商,正借收購私立醫院和診所,在高增長領域打造龐大投資組合 重點: 朝聚眼科的戰略是通過並購實現增長,近日宣佈收購北京一家醫院 去年上半年,這家眼科護理提供商的收入和利潤分別增長30%和44.3%,產生了充足現金,能滿足大肆收購之需 譚英 朝聚眼科醫療控股有限公司(2219.HK)正將目光投向中國利潤豐厚的私立醫院業務,近年中產階級不斷壯大,他們有能力在基本公立醫療體系之外,尋求更優質的服務。朝聚眼科總部位於內蒙古,並非是內地富裕地區,但今年一開始就宣布以3,680萬元,在北京收購明月眼科診所。 此前,公司從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增加了八家眼科醫院和兩家眼科中心,使其總數分別達到26家和27家,新增的八家中六家是收購所得。醫院提供全面的眼科服務,而眼科中心提供的是更基礎的服務,如驗配眼鏡和簡單的眼科檢查。去年3月,公司還在寧夏收購一家眼鏡廠。 朝聚在2021年7月上市,當時集資15億港元,儘管其後積極擴張,但今天股價還不到上市價的三分之一。與復星醫藥(2196.HK)等除核心藥品業務外還經營醫院的大型企業相比,該公司規模相對較小。據報道,復星醫藥正在考慮分拆旗下的醫院部門,該部門2023年上半年收入31億元,是朝聚6.93億元的三倍多。 但投資者對兩家公司的股票基本一視同仁,它們目前的市盈率(P/E)均在11倍左右。可能部分要歸因於復星醫藥的醫院業務(大多位於富裕的沿海地區,擁有20處醫療設施,6,000多個床位)仍在虧錢。相比之下,擁有1,112個床位的朝聚眼科,在不太富裕的西北地區卻獲得了可觀的利潤。去年上半年,淨利潤同比增長44%至1.47億元,營收6.93億元,同比增長30%。 與中國所有的醫院系統一樣,朝聚眼科也遭受疫情的重創。三年疫情期間,大部分門診服務設施在不同時間被迫關閉。但朝聚已從低迷中完全恢復,去年上半年中國結束嚴格的疫情管控後,其利潤增長強勁。 通過自建和收購新設施來實現增長,提升了朝聚的收入,該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淨現金流一直在增加,2022年同比增長約10%至2.73億元,2023年上半年增長24%至1.95億元。但然而,不斷收購是有代價的,因一直在燒錢,現金從2021年底的12億元大幅下降至一年後的9.45億元。截至去年中,更進一步下降至4.14億元,主要原因是資金被用於投資。 醫院泡沫 對於中國的民營醫院來說,快速增長並不一定是好事,在新冠疫情前,該行業已接近泡沫狀態。據醫學期刊《柳葉刀》報道,2015年時,中國民營醫院的數量超過了公立醫院,到2021年,民營醫院的數量是公立醫院的一倍,前者為24,766家,後者為11,804家。但是,朝聚不僅一直專注於眼科領域,還將領域拓展至眼科服務相對匱乏的華北地區。 成立於1988年的朝聚眼科,是內蒙古最大城市包頭的家族企業。董事長是張波洲,大股東包括創始人張朝聚的子女,以及老中醫張星煥的孫輩,張星煥在1921年創辦了診所仲和堂。 雖然與中國沿海地區相比,內蒙古可能相對貧窮,但在2022年,內蒙古以102,558元的人均GDP排名全國第八,上海為179,907元。儘管如此,朝聚眼科因在一個競爭相對較少的市場,反獲得豐厚的利潤。最新收購的北京醫院距離內蒙古總部不遠,朝聚眼科正試圖走出傳統大本營,進入利潤更豐厚但競爭也更激烈的地區。 眼科護理需求不斷增長,一定程度上是人們長時間玩電腦和智能手機造成的眼部問題所致。在中國,超過一半的青少年近視,比例居世界之首,網民平均每周上網時間達29.5小時。眼部護理產品的市場也在迅速擴大,根據咨詢公司博聖軒的數據,2022年,蒸汽眼罩、眼部按摩器和熱敷眼罩等產品分別增長501%、111%和109%。 朝聚眼科兩大業務板塊中規模較大的「消費眼科服務」,去年上半年實現營收3.61億元,而「基礎眼科服務」緊隨其後,為3.32億元。2022年上半年,基礎眼科服務佔總收入的比例為45.5%,2023年同期為47.9%;同期,消費眼科服務佔總收入的比例從54.6%降至52.1%。 朝聚眼科並不在大多數投資者的關注範圍內,但雅虎財經採訪的五家分析機構,將該公司的平均目標價定為7.68港元,較當前水平高出約80%。同樣經歷了快速擴張階段的植發機構雍禾醫療(2279.HK),其市銷率為0.69倍,遠低於朝聚眼科的2.26倍,可能是前者尚處於虧損階段所致。而這也恰恰表明,投資者最喜歡的莫過於利潤,更不用說動聽的增長故事了。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快訊:朝聚眼科擬回購最多1億港元股份
最新:朝聚眼科醫療控股有限公司(2219.HK)周一公布,董事會已批准公司自12月19日起,於公開市場購回最多價值1億港元的股份,為期12個月。 利好:該公司利用現金從公開市場購買已發行的股票,可能向投資者發放管理層看好未來發展前景,或認為公司股價被低估的信號。 值得關注:公司表示,是否執行回購計劃,將視乎市況而定,並不保證任何回購時間、數量或價格。 深度:朝聚眼科總部位於中國內蒙地區,在中國五個省和自治區經營26家眼科醫院和27家眼科中心,屬於中國越來越多的私人診所營運商之一,這些營運商迎合日益富裕、有額外收入可以花在眼科保健等服務上的中國人。在經歷新冠疫情導致去年收入下降的逆境後,受惠於官方取消防疫措施,該公司上半年收入按年回升30%至6.93億元,淨利潤更大增44.3%至1.47億元。 市場反應:朝聚眼科週二股價上升,中午收市漲4.8%至4.4港元,處於過去52周的中下水平。 記者:歐美美 有超讚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絡investors@thebambooworks.com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快訊:新冠疫情打擊朝聚眼科增長
最新:眼科診所營運商朝聚眼科醫療控股有限公司(2219.HK)週一公佈上半年收入增長6.5%至 5.33億元,淨利潤則上升29.4%至1.02億元。 利好:該公司的高端消費眼科服務的收入增長近10%,超越了整體增長。因此,消費眼科服務在最新報告期內佔其總收入54.6%,高於去年同期的53.3%。 值得關注:儘管淨利潤增長強勁,但公司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調整後的淨利潤(不包括與員工股票授予相關的成本)僅增長了4.8%至1.03億元。 深度:朝聚眼科去年7月上市,屬於中國越來越多的私人診所營運商之一,這些營運商迎合日益富裕、有額外收入可以花在眼科保健等服務上的中國人。其最新的收入增長率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公司將其歸咎於中國嚴格的新冠限制措施阻止顧客前往其診所。該公司總部位於中國內地的內蒙古地區包頭市,截至6月底擁有18家眼科醫院和25家視光中心,高於去年同期的17家眼科醫院和23家視光中心。 市場反應:朝聚眼科的股價在週二開市時大漲9.2%,後來回吐了部分升幅,中午收盤升5.9%至4.15港元,接近該股上市後的低位。 翻譯:陽歌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獲藥明康德投資 清晰醫療上市拓展
這家獲藥明康德成爲第三大股東的私營眼科醫療機構,正在港股市場招股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