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sun international

出售醫療集團套現26億 復星葡國業務重新佈局

復星出售光明醫療四成股權,這是近年繼出售銀行及地產業務後,再一次出售葡萄牙資產,但每次皆是出售部分股權,仍維持控制性股東地位 重點: 復星近年透過瘦身健體策略,不斷出售資產減債,從流動性危機中復蘇 復星去年重投美元債市場,月初再成功發行3億美元債券   鄭瑞棠 復星國際有限公司(0656.hk)在9月初公布,旗下葡萄牙附屬公司Fidelidade擬出售當地醫療集團光明醫療(Luz Saude)四成股權,作價3.1億歐元(折合約3.6億美元或25.9億人民幣),但仍然保留約六成權益。復星預期交易將令集團有三項裨益,包括優化資本結構及提升流動性;藉與經驗豐富的戰略夥伴合作,推動公司業務發展及價值創造;及強化股權結構,為公司的中期增長提供更強的支持和動力。 光明醫療為葡萄牙最大的私人醫療集團之一,提供廣泛的綜合醫院及臨床服務,擁有29家醫療服務機構,覆蓋葡萄牙75%人口。今次交易買家則為麥格理資產管理的投資基金。 保留項目控制權 葡萄牙原是復星歐洲投資的重要一環,涉及保險、醫療、地產、銀行幾大範疇,今次出售光明醫療集團股份,只是貫徹集團近年瘦身行動,有序地出售資產套現,改善集團的財政狀況,但交易都是出售部分股權,復星仍保留項目的權益。如2024年一月以2.35億歐元出售葡萄牙商業銀行5.6%股權,保留逾兩成股份,維持主要股東地位;今年5月向葡萄牙中央銀行出售里斯本Entrecampos地產項目其中兩幢大樓,作價1.92億歐元元,佔總樓面面積約19%,自己仍有項目的控制權。 此策略顯示集團並不是看淡葡國前景而退出市場,而每項目皆保留部分權益,仍可享受日後發展的收益。出售部分股權套現後,既可改善集團債務情況,又可降低項目所承擔風險,並引入策略性夥伴,是進可攻退可守的策略。 復星投資於葡萄牙可追溯至2013年,當年受歐債危機影響,葡萄牙面臨嚴重資金短缺,為減少公共債務,政府實施了一系列私有化措舉,因而讓復星找到投資機會。2014年5月,以10億歐元收購葡國最大保險公司Fidelidade;同年10月,Fidelidade在復星的支持下,以4.6億歐元收購聖靈集團醫院業務96%股權(後來更名光明醫療)。 2016年11月,復星以1.75億歐元收購葡國商業銀行BCP16.7%股權,後來增持至約20%。當年葡萄牙剛從歐債危機中復蘇,資產價格相對處於低位,提供了投資機會,而且葡國經濟穩定,加上地理位置連接歐洲與非洲,有利復星全球化佈局。今次主要業務皆出售部分股權並引入新股東,顯示其葡國業務的新布局。 流動性大幅改善 隨著復星近年積極減債,集團漸從三年前的債務危機中復蘇。最近公在的中期業績報告中,復星國際截至25年6月底止總債務為2,221億,較24年12底的2,141億元有所上升,同期的總債務佔總資本比率為53%,也比24年底的52%稍為上升。不過,同期現金及銀行結餘678億元,加上集團尚未提用的銀行信貸額達1,394億元,為集團提供充裕的流動性。 復星的債務危機出現在2022年,集團多年的積極擴張令負債急速上升,但疫情對公司現金流有嚴重影響, 22年9月標普將復星評級從BB下調至BB-,一度令復星境外美元債斷崖式下跌,穆迪更在23年4月因信息不足而撤銷其評級。 不過復星持有的資產價值始終超過負債額,從22年中開始積極瘦身,有序地出售資產,包括青島啤、新華保險等國企股份,並積極地出售海外資產,改善融資渠道,成功令集團從債務危機中復蘇。 重投美元債市場 24年11月復星成功發行3億美元3.5年期高級無抵押債券,是復星隔三年多以來重啟境外美元債,標普認為此對復星融資溝通的拓寬起積極作用,給予公司信用評級BB-,展望穩定。至今年9月初,復星亦成功發行4億美元債券,票息6.8厘。 復星債務危機暫時紓緩,但股價仍在低位徘徊,現價約5.6港元,差不多只及債務危機前的一半。花旗指復星出售資產帶來的現金流有助提高股東回報,現價比資產淨值折讓七成,認為估價復修空間可期,將目標價提高至6.5元,建議買入。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Fosun International sheds real estate assets in Portugal

售地產項目降風險 復星國際續瘦身

葡萄牙曾是復星國際全球化戰略的重要據點,隨著「瘦身健體」策略的推進,公司正持續出售葡萄牙資產 重點: 出售葡萄牙里斯本地產項目中的部分單位,代價約1.9億歐元 去年還債111億元    李世達 十幾年前,葡萄牙曾經是復星國際有限公司(0656.HK)全球化戰略的重要跳板,也是中葡合作的一段佳話。不過,隨著復星逐步「瘦身健體」,遂行輕資產戰略,近年已陸續出售不少葡萄牙資產。 最新的案例,是本周二宣布向葡萄牙中央銀行(Banco de Portugal)出售位於葡萄牙里斯本Entrecampos項目中除M單元外的A2及A3幢大樓未來單元,包括作為其組成部分的所有地下停車位,基礎代價約1.92億歐元(約15.8億元)。 Entrecampos是葡萄牙里斯本市中心的重要區域,正進行「Entrecampos 綜合開發計劃」的大型城市再生項目,交易中的兩幢大樓屬於該計劃六幢大樓中的兩幢。項目由葡萄牙保險公司Fidelidade Property Europe主導,而復星國際正是Fidelidade的控股股東。根據公告,這兩幢資產所涉及的建築面積,約佔Entrecampos整個項目預期總建築面積的19%。 降低地產項目風險 2018年,Fidelidade以約2.74億歐元的價格從里斯本市政府手中購得 Entrecampos區域的多塊地皮,總開發面積約為25公頃。開發計劃預計總投資額在7.5億至8億歐元之間,將建設約900套住宅單位,其中279套為市場銷售,其餘為可負擔租賃住房,並包括辦公室、零售商業、餐飲、綠地和社區設施等多元用途。整個項目預計於2027年下半年完工。 公司稱,出售葡萄牙項目可降低房地產風險敞口、通過引入信譽優良之首批進駐機構提升項目聲譽,以及減少可出租辦公空間以降低租賃風險,有助於最小化與空置率相關的不確定性並符合風險緩釋目標。公司表示,交易成立後將用於一般營運資金。 葡萄牙一直是復星國際全球戰略的重要一環。2014年,復星國際以10億歐元代價獲得Fidelidade控股權,其後又以8.6億歐元持有光明醫療,也以1.75億歐元成為葡萄牙商業銀行BCP的大股東。這三大核心業務建立起復星在葡萄牙的「保險+醫療+銀行」企業協同體系,葡萄牙也成為其國際化經營路線的代表性地區。 不過,隨著從2022年開始,復星進入所謂的「瘦身健體」階段,陸續出售非核心、非主營資產,以減低負債壓力,一些海外資產也陸續脫手。 2024年1月,復星國際以2.35億歐元出售葡萄牙商業銀行(Millennium BCP)的5.6%股份,仍保留20%以上的股份。同年5月,復星將旗下子公司持有的德國私人銀行HAL 99.743%股份出售給荷蘭銀行,交易金額約為6.7億歐元。7月,再以約408億日圓將旗下的北海道星野TOMAMU度假村出售給日本不動產投資公司YCH16。 三年出售750億元資產 根據公司3月底公布的年報,僅2024年一年,復星在集團層面簽約退出資產達175億元,合併報表層面則約為300億元。2022年至2024年,累計完成資產退出約750億元。2024年,公司兌付境內外公開債務合計111億元。 根據年報,雖然截至去年底總債務增長約1%至2,141億元,總債務佔總資本 比率也由2023年底的50%增至為52%,但公司手頭現金較2023年底增加138.8億元至1,063.4億元,資金流動性仍然強勁。公司管理層則喊話,要在一至兩年內將歸屬集團的有息債務降至約500億元水平。 另外,去年公司總收入達1,921.4億元,同比略減3.1%,產業運營利潤則達到49億元。合併報表後股東應佔虧損達43.5億元,但主要由於去年阿里巴巴低價回購菜鳥股權導致賬面減值51億元所致,剔除該因素後,股東應佔溢利達7.5億元,反映實際經營狀況優於表面數據。 另外,去年復星國際完成了復星旅文的私有化,而復宏漢霖(2696)的私有化則遭小股東否決。董事長郭廣昌在業績發布會上表示,這說明小股東對復宏漢霖充滿信心。他將復宏漢霖稱為復星最具未來想像力的企業,是復星未來的「珠穆朗瑪峰」。 郭廣昌說:「我們講『有進有退』,退的是重資產項目和一些非核心產業,進的是有巨大想像力和廣闊成長空間的創新產業。」話音未落,旗下復星醫藥(2196.HK)便於4月中增持復宏漢霖約3.9%股份,總持股來到63.43%。…
Turning car wrecks into hard cash, Boche eyes expansion

事故車市場動能待驗證 博車網上市拓新局

隨著中國二手車市場的加速流通,事故車交易市場也逐漸受到關注。中國最大事故車拍賣平台博車網,近期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 重點: 2024年前三季度錄得淨利152.6萬元,扭虧為盈 公司活躍會員數與複購率下滑,前三季度收入增長僅3.3%   李世達 根據相關部門統計,2023年中國一共發生了25.47萬宗交通事故,相當於產生數十萬輛事故車。比較少人關心的是,這些事故車最後去了哪裡?近年來,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二手車的有效流通受到重視,連帶也提升了對事故車市場的關注度與需求。在這樣的趨勢下,事故車交易平台Boche Holding Limited (Cayman)(博車網),近日正式向港交所提出上市申請,聯席保薦人為中信證券及復星國際資本。 過去,由於事故車的認定與價格往往欠缺標準化與透明度,使得交易匹配也更困難。成立於2014年的博車網,通過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拍賣模式,連接上游事故車車源方如保險公司、租賃公司及汽車金融公司,與下游買家如修理廠和汽車拆解廠,提升信息透明度及交易效率,加快事故車價值的識別速度,提供更好的交易體驗。 另外,憑借自主研發的E-Pricing和E-Value系統,博車網也為事故車提供估值服務,以及物流運輸、車輛整備、產權處理等配套服務,並且也從事二手車經銷生意。去年前三季度,事故車拍賣及配套服務收入佔公司整體營收54%,汽車經銷業務收入佔比則上升至23%左右。 業績增長失速 根據灼識咨詢資料,博車網是中國唯一能夠覆蓋事故車拍賣全流程的拍賣及配套服務平台。2023年,共有10.8萬輛事故車通過博車網完成交易,交易量在行業排名第一,市場份額約為31.3%。 上市前,博車網獲得五輪融資,在2022年獲1億元融資後,公司估值約為31.7億元,股東包括復星國際與中國平安。 財務方面, 2022年、2023年公司收入分別為3.9億元、5.2億元;股東應佔虧損為1.8億元及1.2億元。2024年前三季,收入由2023年同期的3.9億元增長3.3%至4億元,並成功扭虧為盈,錄得淨利152.6萬元,2023年同期則為虧損3,943萬元。 公司表示,虧損主要來自公司向投資人發行的金融工具出現帳面減值所導致。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前九個月減值虧損分別為1.7億元、1.5億元及4,029萬元。事實上,公司毛利率一直保持在較高水平,同期分別為44.4%、49.9%及47.3%,盈利能力不俗。 然而,2024年博車網的用戶規模和複購率都出現下滑。2024年前三季度,博車網活躍會員數77,000名,同比減少了10.6%,複購率則從71.9%下降到70.7%。平台交易量與公司收入增速都出現下滑,2023年公司收入增長33.6%,但2024年前三季度只剩下3.3%。 市場規模受限 增長放緩原因可能在於市場規模有限。雖然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國內汽車保有量超過3.3億輛,但2023年中國事故車的拍賣量僅有34.5萬輛,即使市佔率超過30%,大約也只有10萬輛左右的規模。與之相比,美國汽車保有量約2.9億輛,事故車拍賣超過700萬輛,市場規模相差20倍。 同時,汽車市場持續進行價格戰競爭,更多新車以更低的價格進入市場,可能導致事故車或二手車的需求下降。但另一種看法認為,隨著新車價格下降、維修成本超過車輛殘值,保險公司更容易判定全損列為事故車,都會讓事故車規模快速增加。即使如此,到2028年事故車交易量預估也僅為80.7萬輛,規模仍然有限。 此外,雖然博車網領跑事故車賽道,但未來很可能面對其他二手車商的競爭,如規模更大的瓜子二手車、人人車、汽車之家等,甚至上游的事故車供應商如保險公司,也可能建立自己的拍賣平台,直接影響車源供應。 而之所以這些二手車商還未涉足該領域,原因也是市場不夠大。與二手車市場約2,000萬輛的規模相比,事故車市場只是零頭而已。換句話說,當事故車市場規模逐漸增長,更多競爭者也會陸續浮現,博車網也將面臨更大挑戰。 總體而言,博車網看似找到了汽車市場的藍海,但一來市場規模有限,二來潛在競爭者環伺,都是公司發展的隱憂。不過,隨著國家政策持續推動二手車加速流通,加上持續增加的報廢車需求,博車網或仍有一展手腳的空間。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復星旅文去年有機虧損5千萬

旅遊企業復星旅游文化集團(1992.HK)周一公布,2024年度公司業績將虧損5,000萬元人民幣(下同),或獲利1,000萬元,而2023年的盈利是3.07億元。 集團表示,期內業績表現轉差,主要是中國房地產市場低迷,導致去年物業銷售下降所致。 復星國際(0656.HK)去年底提出私有化復星旅文,每股要約價為7.8港元,較停牌前每股4港元價溢價95%。 公司周二開市報7.39港元,沒有起跌。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Lanvin names new chief

復朗又再大換班 希望或許在明天

中國的全球奢侈品牌運營商復朗集團任命一位新高管,公司除面臨管理層頻繁離職,亦面對全球奢侈品市場15年來最糟糕的局面 重點: 復朗集團任命安迪·盧為新任執行總裁,接替上任僅一年的復星集團資深高管陳健豪 該奢侈品牌運營商旗下的Lanvin和Sergio Rossi,均於去年迎來了新任創意總監,而Wolford品牌的首席執行官在上任僅六個月後離職 譚英 復朗集團控股有限公司(LANV.US)在一周前宣布領導層調整後,這家在紐約上市的公司,股價在接下來的三個交易日飆升了40%以上,其市值增加約7,000萬美元至2.7億美元。 市場似乎樂於看到這個消息,公司表示,作為旗下五大品牌之一St. John Knits的首席執行官,安迪·盧將擔任集團執行總裁,而陳健豪從首席執行官一職「轉任」集團董事。公司還宣布,將由盧牽頭在歐洲設立第二個全球總部,作為上海總部的補充。 盧說:「領導歐洲總部的建設是一次難得的機遇,這將幫助我們拓展全球業務版圖並提升品牌影響力。」 這一輪上漲讓復朗集團的股價恢復到略低於一年前水平,不過公司距離成為中國的路易威登集團(MC.PA)和Compagnie Financière Richement SA (CFR.SW)等全球知名企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兩家公司也運營著多個奢侈品牌。 和同行相比,復朗集團的市銷率(P/S)看上去相當低,僅為0.72倍,遠低於路易威登集團的4.10倍和Richemont的5.04倍。該公司可能希望盧能夠通過拉近管理層與歐洲客戶之間的距離,並減緩近來困擾它的人才流動問題,幫助復朗集團扭轉局面。 復朗集團去年上半年表現最差的市場是歐洲、中東和非洲(EMEA),收入下降了27.1%,大中華區則下降了24.2%。但大中華區在公司業務中所佔比例相對較小,期內僅佔公司收入的11.6%,而EMEA佔公司收入的44.3%,約為前者的三倍。 來自St. John Knits的業內資深人士 盧在復朗集團已工作了四年,他於2021年5月加入St. John Knits,此前他曾擔任Brooks Brothers和Authentic Brands Group的總裁,以及Ermenegildo Zegna和Nordstrom的高管,也見證近來集團管理層的持續動蕩。陳健豪在上任一年多後就辭去首席執行官一職,陳的前任是程雲,後者自2017年集團成立以來一直擔任首席執行官。 在St. John…
Fosun returns to financial health

復星國際走出債務危機 重新關注旅遊和醫療

得益於資產出售,這家企業集團的財務狀況有所改善,正尋求將復星旅文和復宏漢霖私有化 重點: 在新年感言中,復星國際創始人郭廣昌強調之前宣佈的私有化復星旅文和復宏漢霖的計劃 私有化收購表明,得益於資產出售和債務削減,復星國際的財務狀況有所改善,這個龐大的集團正走出早先的債務危機 梁武仁 在陷入財務危機後,復星國際有限公司(0656.HK)的生活仍在繼續。 過去幾年里,億萬富翁郭廣昌擁有的復星國際的主要投資部門,通過拋售資產規避了一場潛在的流動性危機後,正在恢復穩定。隨著財務狀況得到改善,該集團正在進入下一個階段,尋求增強其在旅遊和醫療領域的核心業務。 在最近的新年感言中,郭廣昌強調對旗下兩家上市公司復星旅文(1992.HK)和復宏漢霖(2695.HK)的私有化要約。此舉突顯了復星國際此前的論斷,即旅遊和醫療將是其未來重點關注的兩個領域。也表明該公司擁有足夠的財務資源為此類收購提供資金,這是一個令人鼓舞的跡象,因為公司不久前的處境看上去比現在要糟糕得多。 復星國際大約一個月前,公布了復星旅文的私有化計劃,提議以每股7.80港元的價格回購外部投資者持有的股票,較該股在消息公布前的最後收盤價溢價95%。此方案將耗資約23億港元(2.96 億美元),擁有Club Med度假村連鎖品牌的復星旅文將用自有資金、借款或兩者相結合的方式支付這筆錢。 按照去年6月公布的方案,復宏漢霖將由其直接母公司復星醫藥(2196.HK)私有化。和復星旅文一樣,復星醫藥將使用內部或外部資金完成這筆交易。 雖然收購價格較交易公布前的最新交易價有大幅溢價,但仍然只是兩家公司上市價格的一半左右——可見這兩只股票被忽視的程度之嚴重。 郭廣昌說:「回首揮別2024的精彩,我們更期待轉身擁抱2025的新篇」他續稱:「把產品做到最好,把服務做到最好,與每一個家庭共同邁向更加美好的未來,就一定能在挑戰中開闢新途。」 復星正尋求重整自己的關鍵業務,因其財務狀況有所改善,這要歸功於它處置資產帶來急需的現金,並努力減少了債務。Bondsupermart匯編的數據顯示,在一系列資產出售收益的幫助下,該集團的子公司能夠在2022-2023年償還或回購近35億美元的離岸債券。 集團目前專注於瘦身,這與它早前在2010年代那場由債務推動的收購運動形成了鮮明對比,收購運動將該集團變成了一個龐大的帝國,業務組合遍布全球。在那場收購狂潮中,復星迅速積累了一系列資產,從時尚品牌到保險公司,甚至還有一個足球俱樂部。但在疫情期間,其現金流嚴重惡化,危及到償還到期債務的能力。為了避免違約,復星國際在2022年開始匆忙出售資產。 儘管這個戰略大轉變並不在復星國際早先的計劃中,但它正在見效。復星集團層面的現金持有量在多年縮水後,自2023年底以來,在去年上半年出現增長,而其有息債務總額則有所減少。 改善融資渠道 隨著公司前景向好,銀行現更願意為它提供實現最新目標的新資金。從去年5月到8月,它總共借入了逾8億美元,為一筆三年期離岸銀團貸款進行再融資。去年8月底,復星國際還獲得一筆16億港元的一年期銀團貸款,主要用於香港一個房地產項目的貸款展期。 改善融資渠道,尤其是銀行再融資渠道,是標普全球評級去年5月決定維持復星國際的信用評級,並給出穩定展望的一個主要因素。標普表示,憑借銀行的支持和持續出售資產帶來的收益,復星國際應該能夠繼續管理其債務,不過債務短期到期仍是一個風險。 這一票信任票與2022年末信用評級機構的語氣形成鮮明對比,當時標普和穆迪都下調了復星國際的公司債券評級,原因是擔心其流動性不足,以及在試圖支撐資產負債表方面可能面臨的困難。 據Bondsupermart去年4月發佈的一份報告顯示,目前復星國際旗下上市公司的市值總和,遠遠超過其未來幾年到期的海外債務總額,因此僅通過出售資產來籌集資金償還這些債務並非難事。 但與此同時,持續的資產處置將不可避免地阻礙復星的整體收入和利潤增長。去年上半年,它的總收入幾乎沒變,同比僅增長0.8%至978億元(133億美元)。更糟糕的是,其淨利潤下降了47%,至7.2億元。 因此,復星國際選擇最有前景的業務並好好扶持它們,對其長期繁榮至關重要。在盈利能力方面,其醫療健康板塊,包括復宏漢霖並以復星醫藥為核心,在去年上半年表現最為出色,雖然收入實際上略有下降,但淨利潤貢獻同比增長了43%。 值得注意的是,成立於2010年的復宏漢霖在2023年實現了盈利,對於一家生物科技公司來說,這是一項巨大的成就。去年,該公司的淨利潤繼續增長,2024年上半年同比增長14%至3.86億元。然而,在復星國際宣佈收購計劃之前,該公司的股價與2020年的峰值相差甚遠,因此很容易理解該集團為何希望將其私有化。 復星旅文是復星「快樂」板塊的一部分。儘管板塊整體的淨利潤在去年上半年有所下降,但期內復星旅文的淨利潤卻逆勢增長,同比增長了20%,不包括2023年度假村出售的一筆單次收益。但與復宏漢霖的股票一樣,該公司的股票多年來一直不受投資者青睞,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受疫情的影響。 復星國際自己的股票最近表現得也不是特別好,考慮到過去幾年來的種種麻煩,倒也不足為奇。它的市銷率僅為0.17倍,低於另一企業集團長和(0001.HK)的0.57倍。 由於償還債務似乎不再是復星的當務之急,這樣的估值看上去相當低。這或許表明,投資者正在觀望該公司是否能夠通過精簡資產組合、重新關注健康和快樂板塊來重振增長。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復星質押27%復星醫藥A股

上海復星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196.HK; 600196.SH)周一表示,大股東復星國際(0656.HK)旗下的復星高科技,已將持有的1.98億股復星醫藥A股質押予中國工商銀行,佔公司總股數的7.4%。所得的款項,將用作償還債務。 若連同之前質押的股份,復星共質押了近7.2億股復星醫藥,佔總股數的26.65%。 復星醫藥表示,預計有4.33億股質押股份在一年內到期,約佔公司總股數的16.2%,涉及金額達43.6億元人民幣。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