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訊:光伏產業打價格戰 陽光能源轉虧最多2.4億元
受到光伏產品價格戰影響,太陽能設備製造商陽光能源控股有限公司(0757.HK)周二晚發盈警,預告2024年度虧損介乎2億至2.4億元,而2023年為賺1.12億元。 公司表示,由於光伏全產業鏈供過於求,在同業以急速降價爭取市場份額的惡性競爭下,導致光伏產業上中下游產品售價出現了顯著低於成本的情況,集團主要產品光伏組件受此影響導致對外付運量減少,從而造成虧損,且部分生產線因此閒置。同時預計將確認物業、廠房及設備的減值損失。 公司稱,將加大力度提高營運效率及嚴格控制成本,並繼續積極提升其競爭優勢。董事會及管理層對公司的長遠發展保持信心。陽光能源股價周三低開5.7%報0.065港元,至中午收報0.067港元,跌2.9%。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行業簡報:東南亞雙反稅將實施 中國光伏企業撤退
美國商務部上周五公布新的關稅裁定,將對柬埔寨、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的太陽能產品課徵反傾銷稅與反補貼稅,稅率最高達271.2%。受到高額關稅影響,多家中國光伏企業在東南亞的工廠已陸續停產或關閉。 據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USITC)公告,此次制裁主要針對柬埔寨、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生產的太陽能電池板及其組裝產品,反傾銷稅率涵蓋0%至271.2%的區間,取決於生產國家與具體公司。 目前美國進口的太陽能電池板約80%來自上述四個國家,新的關稅預計將進一步影響全球太陽能產業的供應鏈格局,將鼓勵更多生產轉移至美國本土,逐步替代進口。 財新報道,多家中國光伏企業在東南亞的工廠已陸續停產或關閉。有業者表示,最終只能選擇去美國設廠,儘管建廠成本和勞動力費用較高,但毛利率更高、市場潛力也更大,還能以美國為中轉點,將產品銷售至其他市場。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多晶硅供過於求 大全利潤蒙陰影
這家為太陽能電池板製造供應主要材料的生產商表示,隨著平均售價較去年第四季的最高位下跌25%,第一季庫存激增 重點: 隨著多晶硅價格下跌,公司庫存增加,大全新能源第一季營收和利潤驟降約一半 第二季隨著新產能投產和清庫存,該公司的平均售價可能會進一步下跌 陽歌 開始放血吧。 大全新能源有限公司(DQ.US; 688303.SS)的最新季報裏充滿了這樣的血腥,作為全球龍頭企業,其所在的多晶硅行業在經歷了過去兩年的價格大漲後,進入了備受矚目的修正期。多晶硅是製造太陽能電池板的主要材料,全球主要的生產商大多都大量增加新產能,這在很大程度上加劇了這種修正。 這些公司目前被嚴重低估,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它們的產品更多地被視作一種商品,而不是像成品太陽能電池板這樣的高附加值產品。由於正在發展中的痛苦修正,投資者目前對這些公司的態度也相當悲觀,在市場吸收所有即將投產的多晶硅新產能期間,這種情況可能至少要持續一兩年。 大全新能源的股價一直低於同行,這可能是因為其總部位於有爭議的新疆地區。該股目前的市盈率非常低,僅為2倍,不過由於預計今年在多晶硅行業修正期間其利潤將下滑30%,其遠期市盈率略有提升,為2.4倍。 但這兩個數字都遠低於大全新能源的本土競爭對手協鑫科技(3800.HK)目前4.7倍的市盈率,後者本周早些時候也公佈了一些初步的第一季數據,比大全新能源好得多。德國瓦克化學(WCH.DE)的市盈率也高得多,為5.7倍,但同樣由於利潤下降的預期,其遠期市盈率為12.8倍。 大全新能源很能代表中國多晶硅等熱門行業經常出現的情況。隨著行業升溫(多晶硅行業是受全球安裝更多可再生能源熱潮的推動),供應鏈上的生產商往往會大量增加新產能,試圖從熱潮中獲利。截至去年底,該公司的年產能約為10萬噸,但它在內蒙古地區的一處在建大型項目,將使其年產能增加兩倍,達到約30萬噸。 在最新財報中,大全新能源稱已於4月完成該項目一期10萬噸產能的建設,預計到6月將實現滿負荷生產。 隨著新產能投產,大全新能源表示預計第二季多晶硅產量將在4.4萬噸至4.6萬噸之間,與第一季的3.38萬噸相比增加約35%。該公司計畫全年生產多晶硅19.3萬噸至19.8萬噸,比去年增加45%。 「我們相信,不斷增長的高純多晶硅需求,將有助於我們從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因為我們有能力生產下一代N型技術所需的這種多晶硅,」大全新能源首席執行官張龍根說,這解釋了大全新能源為何預計隨著全球所有新產能投產,自己將與競爭對手區分開來。 庫存增加 接下來,我們將仔細研究大全新能源的最新業績,從中可以看到一個令人擔憂的趨勢,即價格暴跌加上庫存積壓,該公司計畫在本季度清理庫存——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清理庫存的做法可能會進一步壓低價格,削減公司的收入和利潤。 大全新能源在第一季多晶硅的產量為3.38萬噸,較兩年前的2.2萬噸增長了67%。但是,儘管生產了這麼多多晶硅,該公司僅售出了2.53萬噸——約佔其總產量的四分之三。 由於多晶硅的平均價格在去年底見頂後,本季度繼續暴跌,庫存不斷增加。大全新能源表示,該公司本季度多晶硅的平均售價為每公斤27.38美元,較第四季平均每公斤37.41美元的最高價下降了約25%。 由於銷售和多晶硅價格都在下降,大全新能源第一季的收入從上年同期的12.8億美元(88.5億元)降至7.1億美元,降幅達45%。該公司的利潤降幅類似,從上年同期的5.358億美元降至2.788億美元。 「由於太陽能光伏行業的季節性放緩,1月份多晶硅需求疲弱,」大全新能源首席執行官張龍根說。「2月份,較低的元件價格刺激了終端市場需求,導致整個太陽能價值鏈都出現了需求大幅復蘇,價格也出現了改善。」 至少基於清理庫存的計畫,該公司似乎希望價格能夠穩定下來,甚至可能略有反彈。張龍根表示,大全新能源計畫將第二季的出貨量提高到5.9萬噸至6.1萬噸,這將比第一季的出貨量大幅增長約140%。這樣的舉措看起來是必要的,可以避免庫存的進一步增加,但如果價格再次開始下跌,也可能會導致麻煩的出現。 在初步的第一季數據中,協鑫科技表示,第一季收入和利潤實際上分別增長了35%和60%,與大全新能源在這兩個數據上的大幅下滑形成了鮮明對比。在預告的簡短評論中,協鑫科技表示:「在多晶硅市場價格回歸正常水平前,公司將主動引導多晶硅產品價格回歸更加可持續的水平,持續擴大顆粒矽的市場份額。」 儘管其業績不盡如人意,令人略感意外的是,報告發佈當天,大全新能源在紐約的股價實際上上漲了3.7%。這可能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該股的市盈率已經很低,這表明投資者此前的預期可能更糟。儘管第一季的數據相對強勁,但在發佈報告的第二天,協鑫科技在香港的股價下跌了2.5%。 總而言之,隨著新產能投產並最終被全球市場吸收,大全新能源、協鑫科技及其他同行在未來幾年似乎都將面臨一條崎嶇的道路。與此同時,大全新能源的股價目前似乎確實被嚴重低估,如果今年晚些時候其產量和利潤顯示出企穩跡象,它可能會有一些潛在的上行空間。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