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董宇輝的日子 東方甄選何去何從?
與明星主持人董宇輝的長期不和,使這家電商企業正嘗試將直播業務和產品策略多樣化 重點: 東方甄選與明星主播董宇輝分道揚鑣後,股價跌至兩年來的最低點 董宇輝的離去是這家電商公司進行戰略轉型,不再過度依賴個人直播的標誌 夏飛 當一對夫婦總是吵個不停,離婚就成了不可避免的事情。不過,即便已經預料會走到這一步,但當這天真的到來,並非沒有痛苦,有時候甚至代價高昂。 從英語老師轉行做直播成為名人的董宇輝,上周與東方甄選 (1797.HK)分道揚鑣,這是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有限公司(EDU.US; 9901.HK)旗下的在線教育部門,後來成為了一個備受矚目的在線市場。 雙方都極力宣稱他們是和平分手,並得到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的祝福,不過大約兩年前東方甄選從教育領域轉向電商以來,雙方一直關係不和。根據公司披露的信息,31歲的董宇輝因「職業抱負、其他事業追求及個人時間安排」而離職。更重要的是,董宇輝獲許以7,660萬元買下與輝同行,這是其熱門直播節目的製作方。 東方甄選尚未公布截至今年5月的財年業績。但截至去年11月的六個月里,它的利潤為2.49億元。相比之下,與輝同行在2024年上半年錄得1.41億元利潤,可見董宇輝的離開,或會帶走東方甄選的很大部分利潤。 在發表了一封關於董宇輝離職的長公開信後,俞敏洪在社交媒體上解釋,出售該部門相當於「送給」董宇輝。但對於東方甄選的股東來說,這個消息絕非什麼禮物。 董宇輝辭職的消息於7月25日公開後,東方甄選同一天宣佈一項高達5億元的回購計劃,希望可以緩衝這消息的衝擊。但投資者仍然拋售股票,導致該股次日暴跌23%,觸及兩年來的低點9.50港元,週一稍有回升,收於9.92港元。自5月以來,公司市值已縮水近45%,目前約為100億港元。 此輪拋售不僅反映市值的大幅下跌,更具象徵意義的是,東方甄選試圖減少對單個主播的過度依賴所必須付出的代價。長遠來看,這次分手可能也會結束俞敏洪及東方甄選遭受的持續性聲譽損害,並使東方甄選能夠專注於更為重要的挑戰,比如日益激烈的競爭,和中國零售市場的放緩。 粉絲效應 在過去的一年里,俞敏洪和東方甄選經常受到董宇輝的鐵粉大軍攻擊。這些人自稱「丈母娘」,他們對公司其他人模仿董宇輝的獨特風格大為光火。這種風格將推銷和雄辯的演講結合到一起,從如何點牛排,到對生活的哲學思考,再到引用莎士比亞。作為一個來自農村的窮孩子,他卑微的出身也引起了大批支持者的共鳴。 董宇輝與管理層的內部衝突,首次引發公眾關注是在去年12月,當時東方甄選因CEO孫東旭批評中國的飯圈文化而被解雇。 但此舉並未平息紛爭。根據俞敏洪的最新公開信,早在3月份,俞敏洪和董宇輝就曾多次見面討論後續發展方案,並決定在5月底剝離與輝同行,以避免「業務衝突和輿論糾葛」。 董宇輝的粉絲也為他的單飛而歡呼。在抖音上,東方甄選一下子掉粉近5萬,而與輝同行則漲粉超過37萬。雖然東方甄選在2月發布的2023年年度財報中,沒有提到董宇輝或與輝同行,但來自其他方面的數據顯示,董宇輝退出的影響在短期內可能是巨大。 根據數據提供商蟬媽媽的數據,董宇輝的與輝同行在5月的銷售額超過1億元,在抖音當月的成交額排名第二,而東方甄選排名第9。 持看跌立場的分析機構認為,儘管年初至今東方甄選的股價下跌了65%,但其股價仍然過高。公司的市盈率約為16倍,仍高於所有在香港上市公司10倍的平均水平。大和證券將東方甄選的評級從「持有」下調至「表現不佳」,並將目標價從29港元下調至11港元,因為據估計,董宇輝的頻道最近一個季度的商品交易總額(GMV)約佔東方甄選的一半。 後明星時代 雖然分手很痛苦,但從長遠來看,這對東方甄選恐怕是重要的一步,並成為一個教科書式的案例,說明公司業務過度依賴一個人的風險。 而且縱使董宇輝冉冉升起的明星身份,有助於提振東方甄選的商品交易總額,但由於中國電商市場競爭激烈,這也不足以扭轉公司利潤不斷下滑的局面。東方甄選在截至去年11月的六個月里營收28億元,較上年增長34%。但利潤暴跌57%至2.49億元,因它為了跟上競爭對手的步伐,將營銷、研發和行政支出增加了一倍多。 在公開信中,俞敏洪承認輿論環境多變,給東方甄選帶來了「巨大的不確定性」,導致公司信譽和股價急劇下降。 一個積極的轉型信號是,東方甄選的自有品牌產品和直播電商部門的收入,在截至去年11月的六個月里增長了37%,為公司總收入做出了重大貢獻,是該公司進行戰略調整的早期信號。東方甄選一直在培養新主播,比如YoYo,她原本也是新東方的老師,以世界歷史知識而聞名。 董宇輝離開後,花旗上周維持了對東方甄選的「買入」評級和36港元的目標價,並表示正在關注該公司在重新定位以實現可持續增長方面的執行情況。該公司能否在競爭激烈的零售市場站穩腳跟還有待觀察,但與一位備受爭議的明星主播劃清界線是重要的第一步,有助於其穩定航向,並為未來發展奠定更堅實的基礎。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東方甄選再陷負面輿論 多元化戰略仍在探索期
資本市場對東方甄選的一舉一動尤其關注,背後反映的是投資者對其商業模式穩固性的擔憂 重點: 東方甄選的核心人物俞敏洪及董宇輝接連發表對直播業務的消極言論,股價創兩年新低 該公司不斷進行多元化嘗試,最新推出「小時達」配送,暫未取得明顯成效 莫莉 作為電商界的明星公司,東方甄選控股有限公司(1797.HK)的風吹草動,一向備受資本市場關注。近期適逢中國電商界的「618」購物節,東方甄選核心人物俞敏洪與董宇輝卻接連發表對直播業務的消極言論,投資者紛紛選擇逃離。自5月31日至6月14日的兩周內,東方甄選的股價累計跌幅達25.6%,市值縮水超過50億港元,股價創兩年新低。 事情起源於5月31日,新東方(EDU.US; 9901.HK)創辦人、東方甄選CEO俞敏洪在作客物美創始人張文中的直播間時說:「東方甄選現在也是做得亂七八糟的,所以我沒有任何跟你提建議的本領」。在這場直播中,現年62歲的俞敏洪還透露自己希望退休的意願。他表示,自己準備遠離生意場,用更多時間遊山玩水,不想沒命地奮鬥,也不想糾纏到紛爭中。 雖然在這場直播閒聊中,俞敏洪的言論似乎並非經過深思熟慮,但在隨後一個交易日,東方甄選的股價單日跌幅達9.9%。面對持續下跌的股價,俞敏洪在6月7日淩晨1點通過社交平台向東方甄選的客戶、股東和投資者道歉,他解釋稱 「東方甄選做得亂七八糟」只是和朋友之間謙虛的表述,是一種習慣表達。這個緊急公關救亡為東方甄選挽回些許顏面,當日股價收漲2.4%。 但是,這場輿論風波尚未結束,在兩天後播出的一個電台節目中,東方甄選旗下的明星主播董宇輝透露心聲,稱自己非常抗拒賣東西,到今天都不享受直播帶貨的工作。董宇輝的消極態度讓東方甄選本已脆弱的股價再次下跌,在隨後一個交易日下挫9.3%。 的確,在各大龍頭主播盡力爭取的「618大促」期間,董宇輝也算不上積極,他並未每天出現在獨立直播間「與輝同行」裏,即使出現,直播時間也在兩小時左右。去年12月,東方甄選當時的CEO孫東旭與董宇輝之間的矛盾公開化,最終以董宇輝離開「東方甄選直播間」,成立獨立的個人工作室和直播間「與輝同行」,作為事件結尾。不過,「與輝同行」仍然是東方甄選下屬的子公司。 自從董宇輝離開後,「東方甄選直播間」的優勢明顯削弱。目前,「與輝同行」在抖音的粉絲數量為2,001萬,「東方甄選直播間」的粉絲為3,022萬,後者近半年累計「掉粉」逾百萬。至於帶貨成績,第三方平台飛瓜資料顯示,「與輝同行」5月以5.33億元銷售額排名第二,而「東方甄選」排名僅有第六名。自2024年1月開播以來,「與輝同行」從未掉出月榜前三位,「東方甄選」則從第四下滑至第六,甚至一度跌至第九。 即時零售新嘗試 資本市場對東方甄選的一舉一動尤其關注,背後反映的是投資者對其商業模式穩固性的擔憂。一方面,東方甄選高度依賴超級龍頭主播董宇輝,雖然「與輝同行」直播間的銷售額仍然計入公司整體營收,但是主直播間的粉絲量和銷售額下滑,顯示其對使用者吸引力已經削減。另一方面,東方甄選努力進行多元化嘗試,推出自營手機應用程式、進行淘寶直播、建立會員制零售商店等策略,但未取得明顯成效。 東方甄選4月曾透露,自營產品單月在抖音的銷量近1億單,產品數量超過400款,撇除售罄、季節性產品,目前在售的自營品超過200餘款。3月份,東方甄選推出的新品達到61款,但東方甄選的自營產品五常大米和南美白蝦在今年初接連遭打假人士舉報,儘管東方甄選在兩個月後回應稱大蝦品質沒問題,但已影響了品牌聲譽。 此外,東方甄選從4月開始在北京市場推出「小時達」服務,主打的是用戶在直播間下單後,1小時內就可配送到家,配送範圍覆蓋北京五環內80%區域,明星主播也會化身配送員,隨機為消費者配送商品。在上線之初,該帳號每天直播約8小時,但近期的直播時間已經縮短至4至6小時,而且粉絲數量也僅有12萬,估計對銷售額的提升有限。 即時零售作為近三年的風口,已經吸引了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美團(3690.HK)、京東(JD.US; 9618.HK)等多家互聯網巨頭入場,這些平台不僅品類豐富,亦有成熟的倉儲、配送和供應鏈系統。在這個紅海市場中,東方甄選的自營選品數量有限,能否分一杯羹,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東方甄選最近的市盈率約21倍,高於另一間直播電商公司交個朋友控股(1450.HK)的15倍,反映市場對其看法仍然較為正面。即使東方甄選的多元化嘗試,顯示公司正尋找新的業績亮點,但這些努力還需要更多時間來驗證成效。 欲訂閱咏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教育新業務屆收割期 新東方利潤再攀高峰
這家曾受嚴重打擊的教育巨頭發奮圖強,最近一個財政季度的收入,已回到政策突變前的92%水平,經調整淨利潤更創三年新高 重點: 新東方剝離K-9教培業務後浴火重生,在教育新業務推動下,收入及利潤水平均給予市場驚喜 其股價創兩年多新高,更獲大行調高目標價 歐美美 這家教育培訓龍頭曾經遭遇毁滅性的政策打擊,但創辦人不甘認輸,通過業務大轉型協助公司浴火重生,最近公布上一個財季的收入金額,已回復到巨變前的92%,經調整利潤水平更創三年新高。 根據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有限公司(EDU.US; 9901.HK)上周三公布截至今年8月底止的2023/24財年首季度業績,期內營業收入為11億美元(80億元),按年增加47.7%,凈利潤飆升152%至1.65億美元;按非公認會計準則(non-GAAP)計算,更能反映主營業務經營情況的經調整淨利潤,則大漲126%至1.89億美元。 消息公布當日,新東方在紐約上市的股份大漲5.5%至64.59美元,翌日再升1.3%至65.46美元,創2021年7月以來的兩年多新高,反映投資者也對該公司投以信心一票。 回顧中國官方於2021年7月提出,要求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即簡稱「雙減」的教育政策,對中國教育培訓行業尤如投下一顆「深水炸彈」;同年11月15日,新東方壯士斷臂,表明在2021年底前,全國所有學習中心不再向幼兒園至9年級(K-9)學生提供學科相關培訓服務,涉及的解僱、員工補償與退租費用以百億元計,令公司近年遭受巨大損失。 在此之前,新東方最後一次公布的季度業績,是截至2021年2月底的第2020/21財年第三季表現,當時的淨營收為11.9億美元,以新東方上財季的收入11億美元比較,意味其收入水平已回到政策突變前的92%。 更值得高興的是,新東方上財季的經調整利潤1.89億美元,也創下了三年新高,該公司上一次達到這個利潤水平,已數到2020/21財年首個季度,當時其課外培訓業務未受政策影響,截至2020年8月底的三個月經調整利潤為1.85億美元。 剝離了以往貢獻最大的K-9學科培訓業務後,新東方把焦點重新集中在未受政策影響的教培及考試相關業務,例如大學生考試和出國留學業務,同時新增非學科培訓、智能學習系統及直播電商等新收入來源。 截至今年8月底,該公司旗下的學校及學習中心總數達793間,短短三個月增加了45間,與去年8月底的706間相比,更大增87間。同時,其非學科類輔導業務在近60個城市開展,上財季報名人次約為43.8萬名。此外,智能學習系統及設備同樣在約60個城市中採用,期內活躍付費用戶約為18.1萬名,比此前一個財季的9.9萬名增長近一倍。 新東方今年7月時預計,這個財季的淨營收總額將為9.83億美元至10.06億美元,按年增加約32%至35%,但最終錄得高於預期的11億美元。創辦人及主席俞敏洪在業績報告中表示,經過超過一年的試驗及發展,其教育新業務開始貢獻重要營收,期內收入錄得103.3%增幅。 所謂教育新業務,是指個人素養、口才訓練、故事表演、美術、編程、科學等課堂,由於中國的中產家長們除了希望子女在傳統學科表現出色外,也能在公餘時間學習一技之長,新東方看準這點來提供相關課程,成為推動收入增長的重要引擎。 大行調高目標價 另一方面,隨着新冠疫情已成過去,中國出入境政策放鬆,留學市場同步回暖,新東方出國考試準備和出國諮詢業務收入,也分別大幅增長51.7%和26.6%,俞敏洪形容其表現令人鼓舞。 不過,該公司預計截至今年11月底的2023/24財年第二季度,收入將為7.85億美元至8.04億美元之間,雖按季下滑,但仍然按年增加23%到26%,其主要原因是教育業務具有明顯季節性,大學生集中在暑期參加培訓,以準備託福及雅思等考試項目,所以一般情況下,位於暑假的第一財季營收,在整個財年中最高,而第二財季出現回落屬於正常現象。 新東方的優異季度業績,也吸引了大行的垂青,紛紛調高其目標價。中金的研究報告指出,該公司收入較估計理想,主要是經營槓桿釋放超出預期,雖然在暑期旺季過後,其擴張節奏可能有所放緩,但預計學校及教學中心數量在本財年仍增加15%至20%,輔以利用率穩中有升,展望全年收入仍可錄得30%穩定增長。因此,該行給予新東方「跑贏大市」評級,目標價上調12%至75美元。 外資行麥格理則認為,新東方管理層把第二財季收入增長指引調低至23%至26%,主要是因為學習設備業務和旗下東方甄選(1797.HK)電商收入在去年同期的基數較高所致,但也不能排除最終收入再度超過預期的可能性,因為管理層傾向較保守的指引,但新業務增長動力依然強勁。該行也維持新東方的「跑贏大市」評級,並把其港股目標價從53港元上調至63.6港元,比現水平約有兩成潛在上升空間。 有超讚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繫我們瞭解更多詳情。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快訊:新東方在綫虧損大減 直播帶貨首貢獻收入
最新:新東方在綫科技控股有限公司(1797.HK)上周五公布截至5月底止財年業績,期內收入按年減少36.7%至8.99億元,淨虧損為5.34億元,比去年同期大減67.8%。 利好:為符合政府法規,該公司已於去年底終止與K-12課程相關的業務,並專注提供大學備考及海外備考課程。該業務收入按年減少5.7%至5.18億元,與K-12及學前教育課程相比,跌幅相對溫和。 值得關注:該公司去年12月開拓的直播電商分部,於報告期內僅錄得約2,460萬元收入,佔集團整體收入不足3%。 深度:由於中國官方對義務教育階段課外培訓實施嚴格監管,新東方在綫已於去年底終止K-12的學科線上培訓業務,並與母公司新東方教育(EDU.US; 9901.HK)努力轉型尋求生存空間。在主席俞敏洪引領下,公司去年12月開拓農產品直播帶貨業務,最初的關注度及銷量一直不太理想。今年6月,其中英雙語帶貨直播方式突然受到網民關注,其直播間的粉絲數量在6月底突破2,000萬,銷售額也快速攀升,預計會在本財年為集團帶來可觀收入。 市場反應:新東方在綫周一開市後,股價曾經大漲15.5%,中午收市升幅明顯收窄至5.3%,報22.8港元,處於過去52周的中上游水平。 記者:何仲尼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快訊:新東方教育轉型 或明年踏入收成
最新: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有限公司(EDU.US; 9901.US)周二晚間公布截至2月底止第三財季業績,期內收入大減48%至6.14億美元(40.3億元),並轉盈為虧,錄得1.22億美元(8億元)虧損額。 利好:創辦人及主席俞敏洪在報告中表示,公司剩餘的主要教育業務—─出國考試準備和出國諮詢業務的收入仍錄得15%增長,而針對成人及大學生的國內考試準備業務收入也大升約59%。 值得關注:為配合中國政府的“雙減”教育政策,該公司截至2月底的學校及學習中心在一年間減少了778間,僅餘下847間。 深度:自從中國政府推出教育“雙减”政策,要求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作業負擔及培訓負擔,校外學科培訓行業遭遇重大衝擊,除了收入大減,不少公司股價更已大挫九成以上。俞敏洪曾透露,新東方已裁减6萬名員工,並承擔近200億元的解僱、員工補償與退租費用。為了繼續生存,公司把業務轉型至智能學習系統、舉辦遊學與研學營、直播帶貨、電影和藝術,甚至設計與製造芯片。在這份最新的季度報告中,俞敏洪預計這些新業務能從下個財政年度起提供收入,並深信它們會為公司帶來光明未來。 市場反應:新東方的美股周二下挫6.3%至9.75美元;其港股周三開盤下跌5.7%,其後走勢趨穩,中午收市更倒升0.4%至7.88港元,但與過去一年的高位相比,該股已失去94%的市值。 記者:何仲尼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東方教育蝕56億 俞敏洪豪言不服輸
這家中國主要的私營教育機構發布行業大洗牌後的首個財報,披露了關閉其K-9業務的巨大成本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