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63.HK 002236.SHE
Leapmotor issued shares to Stellantis

內地電動車企業零跑汽車,向佳士拿母公司Stellantis配股,同時零跑主要股東大華向Stellantis出售股份全身而退。

重點:

  • 零跑溢價19%配股引入Stellantis但股價急升後隨即急挫
  • 集團創始人朱江名承諾,十年內不會出售股份

    

白芯蕊

中國汽車製造業衝出國際,今年來首次超越日本及德國,登上全球出口第一的寶座,海外企業見機不可失,紛紛投資內地電動車企業。繼阿布扎比投資機構CYVN Holdings戰略投資蔚來集團(NIO.US; 9866.HK)後,德國的大眾汽車(VOW.DE) 緊接入股小鵬汽車 (XPEV.US; 9868.HK),之後又有上汽集團 (600104.SH)與奧迪公司簽署諒解備忘錄,加快上汽奧迪開發電動車,連全球第四大車企佳士拿母公司Stellantis(STLA.US)上月亦宣布,入股內地電動車生產商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9863.HK)。

不過,Stellantis宣布入股後,零跑股價翌日(10月27日)大幅波動,開市雖裂口高開11.4%見41港元,不久即掉頭急挫,最低見31.5港元,收市報32.8港元,仍跌近11%。

Stellantis成零跑大股東

通告顯示,零跑以每股43.8港元,向Stellantis發行1.94億新H股,涉及金額85.1億港元 (79.6億元),較10月25日收市價36.8港元溢價19%。另一方面,A股上市公司浙江大華技術 (002236.SZ)(簡稱大華),亦向Stellantis出售9,000萬股零跑股份,當中包括4,500萬股H股,以及4,500萬股內資股,佔零跑已擴大股本6.73%。

完成整項交易,Stellantis於零跑持股逾兩成,一躍成為零跑大股東,同時獲得兩個董事會席位,並與零跑成立合營公司,發展大中華地區以外的出口及銷售業務,以及獨家在當地製造零跑汽車產品。

大華為內地以視頻為核心的安全防範(簡稱安防)龍頭企業,近年更拓展人工智能及物聯網業務。而零跑汽車與大華關係密切,除創始人朱江明與傅利泉來自大華外,副總裁曹力、周洪濤亦曾是大華前員工,雖然是次向Stellantis出售股份後,大華不再持有零跑股權,但零跑智能座艙控制器,及軟件與智能駕駛控制器等相關技術,都由大華提供。

零跑本月1日發通告表示,創始人朱江明自願承諾,未來十年不會轉讓或減持零跑股份。朱江明目前持有零跑8.1%股權,相當於向Stellantis發新股後已擴大股本6.93%。

無可否認,中國電動車產業已達到世界級水準,尤其特斯拉(TSLA.US)在上海設廠後,中國的特斯拉轉採用國產制汽車零件,變相令中國汽車產業大幅升級,單是一體化壓鑄技術,便掀起汽車製造工業革命,已令生產流程大幅減少,不單止特斯拉受惠,也令內地汽車企業得益。

入股內地車企免落後

電動車已為大勢所趨,全球傳統燃油車企業為免落後對手,都入股內地電動車企業,以最短時間獲得相關技術。以大眾為例,除入股小鵬外,早於2021年便入股A股電池公司–國軒高科 (002074.SZ),更是國軒高科最大股東(截至6月底止持有24.7%股權),同時大眾已為下一代電池做準備,目前是美國上市主打固態電池的QuantumScape(QS.US)策略性股東。

至於全球第四大車企Stellantis,是由標致雪鐵龍集團和菲亞特克萊斯勒集團合併創立,目前旗下包括標致、雪鐵龍、Jeep及瑪莎拉蒂(Maserati)等多達14個汽車品牌,雖然在燃油車市場經驗豐富,但也是缺乏電動車技術。

海通證券就指出,Stellantis在中國市場電動化轉型中面臨重重挑戰,特別是在廣汽菲克退出後,僅剩標致和雪鐵龍等品牌,並缺乏有競爭力的電動車型,故一直在內地市場競爭中處於下風,現時收購零跑股權,對Stellantis在電動車業務上有幫助。

其實全球電動車市場競爭越來越大,除了中國汽車新勢力「蔚小理」外,小米(1810.HK)也揚言旗下電動車明年上半年可量產,海外則有亞馬遜(AMZN.US)支持的美國電動車企業Rivian(RIVN.US)正在努力追趕,還有蘋果(AAPL.US)電動車亦有望登場。

至於中國電動車一哥比亞迪(1211.HK),銷量已快趕上特斯拉,截至上季只是較特斯拉少賣3,000輛,在市佔率被大幅威脅下,特斯拉掀起減價迎戰,最終令利潤受損。集團最新業績看到,第三季純利不單急跌44%至18.5億美元,毛利率亦按年急跌7.2個百分點至17.9%,業績公布後,特斯拉當日股價應聲急挫9.3%。

大華售股一石二鳥

此外,國際車企入股內地電動車企業也不代表一帆風順,要留意近年內地有多間新勢力車企出現倒閉,例如曾被認為是未來電動車之星,獲英特爾資本及伊藤忠商事融資的奇點汽車,其關聯公司早前已被申請破產審查,曾與鴻海集團(2317.TW)簽戰略合作協議的拜騰汽車亦已申請破產。

今年上半年,零跑虧損22.8億元,按年略有改善,但收入只升14%至58.1億元,增幅並不顯著。從彭博數據顯示,市場估計零跑2023至2025年仍會錄得虧損,最快在2026年才可實現盈利,意味Stellantis在零跑的投資變數極大。

反而整個交易最大贏家是大華,不單在零跑股權上全身而退,大華發表的通告,預計集團利潤將增加45.5億元,超過集團去年淨利潤1.96倍,若零跑引入Stellantis後在電動車競賽中脫穎而出,由於相關多個主要技術由大華提供,變相訂單會有一定保證,可為大華在汽車業務上大放異彩,實屬一石二鳥之舉。

有超讚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繫我們瞭解更多詳情。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AI推動業務增長 赤子城料中期純利翻倍

社交媒體運營商赤子城科技有限公司(9911.HK)周三公布,預料截至6月底止的半年度收入將介乎31.35億(4.36億美元)至32.15億元,按年升約38%至41.5%;淨利潤料達4.7億至5.1億元,按年增長108.9%至126.7%。 公司指出,業績增長主要得益於持續運用AI技術,推動旗下多元化社交產品穩步發展,帶動整體收入及利潤提升。同時,赤子城於2024年12月完成收購社交娛樂服務公司NBT Social Networking Inc.的全部權益,使該公司財務表現全面納入合併報表,也為利潤增幅提供支撐。 業績公布後,赤子城股價周四高開9.3%,至中午休市報11.1港元,升8.40%。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銀諾醫藥招股集資6.8億元

醫藥企業廣州銀諾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603.HK)周四在港公開招股,發售近3,655.6萬股,一成公開發售,每股售價18.68港元,集資近6.83億港元,於本月12日截止認購,15日掛牌。 2023及2024年公司均沒有收入,更分別錄得虧損7.3億元人民幣(下同)及1.75億元。截至今年5月底止,收入3,814萬元,虧損同比持續擴大至9,788萬元,去年同期蝕6,189萬元。 集資所得的5.49億港元將用於臨床試驗及核心產品的商業化上市,餘下的6,100萬港元將用於一般營運資金。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Ab&B fortifies for battle over China’s vaccine market

流感疫苗企業中慧元通招股 持續虧損陷商業化困局

擁有兩款核心產品,分別是2023年5月獲批上市的四價流感病毒亞單位疫苗,以及即將進入III期臨床試驗的凍乾人用狂犬病疫苗 重點: 引入嘉興鑫揚及華泰資本作為基石投資者,合共認購了1,300萬美元(約9,361萬元) 按當前季度消耗速率,賬上現金僅夠維持約9個月,IPO完成後可將現金流支撐期延長至約22個月    莫莉 後新冠時代,中國疫苗企業普遍面臨價格戰與市場萎縮的困局,曾經備受追捧的流感疫苗、HPV疫苗、狂犬疫苗等自費「明星」苗種普遍遇冷。在此背景下,專注於創新疫苗研發與商業化、卻遭遇規模化和盈利挑戰的江蘇中慧元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627.HK),於7月31日正式啓動港股招股,尋求通過資本市場「輸血」以抵御行業「寒冬」。 招股書顯示,中慧元通此次全球發售3344.26萬股H股,招股價介於每股12.9港元至15.5港元之間。以發行價上限計算, 中慧元通此次IPO最多募資5.18億港元(4.75億元)。公司於7月31日至8月6日公開招股,預計8月11日開始在香港交易所上市,一手(200股)入場費3,131.26港元。 中慧元通此次上市,還引入了兩家私募基金公司作為基石投資者,嘉興鑫揚及華泰資本投資合共認購了1,300萬美元(約9,361萬元),約佔IPO基礎發行規模的18%。中信證券、招銀國際擔任中慧元通此次香港IPO的聯席保薦人。 中慧元通成立於2015年,目前擁有兩款核心產品,分別是2023年5月獲批上市的四價流感病毒亞單位疫苗,以及即將於今年第三季度啓動III期臨床試驗的凍乾人用狂犬病疫苗。此外,公司還擁有包括重組帶狀皰疹疫苗、23價肺炎球菌多糖疫苗(PPSV23)在內的11款在研產品管線。 手握一款商業化產品後, 中慧元通依賴四價流感病毒亞單位疫苗的上市銷售,在2023年實現了5,217萬元收入,2024年該產品的完整銷售年度帶來營收躍升至2.60億元,展現出爆發式增長。然而,中慧元通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收入僅有41.3萬元,公司對此解釋是:流感疫苗的銷售受季節性波動影響,相關銷售往往更集中在7月至9月。 中國流感疫苗市場滲透率極低。據招股書引述的報告,2022年至2023年流感季中國的整體流感疫苗接種率為3.8%,美國同期的接種率接近50%。中國流感病毒亞單位疫苗的市場規模有望從2024年的7億元增長至2033年的29億元,市場規模巨大。 但是,在中國消費降級的大背景下,屬於自費疫苗的流感疫苗市場正在經歷激烈的價格戰,國藥集團旗下的四價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價格約為88元/支,而中慧元通的四價流感病毒亞單位疫苗定價高達319元/支。儘管亞單位疫苗具有針對性強,副作用少等優點,但是巨大價差讓中慧元通在銷售端明顯承壓。從退貨比例就可見一斑,2024年錄得的有關2023年銷售流感疫苗的實際產品退回為2,130萬元,高於此前預估的1,330萬元,以2023年的收入5,217萬元計算,退貨比例達到四成。 因此,在商業化產品收入有限、研發持續投入之際,中慧元通連年錄得淨虧損。2023年、2024年以及2025年第一季度分別錄得淨虧損高達4.25億元、2.59億元、8,730萬元。主要原因在於研發開支高企,同期的研發費用分別為2.83億元、2.05億元和4,651萬元。 流動性瀕臨極限 截至2025年3月末,中慧元通現金儲備僅剩1.15億元,而流動負債淨額高達4.7億元,資產淨值下跌至1.47億元。按當前季度消耗速率,賬上現金僅夠維持約9個月。招股書表示,如果按發行價下限計算,本次IPO預計淨募資約3.9億元人民幣,理論上可將現金流支撐期延長至約22個月。 當前流感疫苗市場競爭激烈,公司招股書坦承中國市場存在26款獲批上市的流感疫苗競品,包括12種四價疫苗,當中不乏智飛生物(300122.SZ)、科興生物(SVA.US)等疫苗巨頭的產品,他們有著更為成熟的產能和渠道優勢。 中慧元通押注的另一個核心產品是凍乾人狂犬病疫苗,該產品採用的是二倍體細胞技術路線,因安全性更優、抗體反應更好被視為該類疫苗的升級方向,但是其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同樣激烈,康華生物、民海生物的同類疫苗已經上市,還有另外6家企業正在研發同一路線的狂犬病疫苗。 中慧元通於2021年6月完成6.9億元的B輪融資,投後估值41.89億元。以招股價上限計算,IPO的市值約為60.98億港元,B輪投資者可以獲得大約34%的溢價。中國最大的流感疫苗生產企業華蘭生物(002007.SZ)的市銷率約為7倍,而中慧元通以招股價上限計算的市銷率約為21.5倍,遠高於行業龍頭的估值。在疫苗企業的業績普遍滑坡期間,中慧元通作為新玩家攻佔市場的艱難程度不言而喻,其長遠發展仍有待觀察。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Authentic :过去、现在、未来也拒售锐步

周三媒體報道,Authentic Brands Group否認向安踏體育用品有限公司(2020.HK)出售銳步。 Footwear News報道稱,Authentic Brands執行副總裁Steve Robaire在內部備忘錄中表示:「Authentic並未向安踏出售銳步,市場傳聞完全錯誤。」Robaire補充:「Authentic過去、現在及未來均無剝離銳步的計劃」,並表明集團將繼續全力支持銳步品牌的發展。 先前有消息稱,Authentic有意向安踏出售銳步,並已接近達成協議。創立於1958年的銳步,阿迪達斯於2021年以25億美元售予Authentic。安踏作為中國最大運動服飾品牌,於2019年收購Amer Sports(AS.US)後,已持有包括威爾勝和始祖鳥等多個國際品牌。 在報道傳出後,安踏香港上市股票周三下跌3.3%。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