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HK
Tian Tu Capital tumbles into the red

這家風險投資公司去年錄得8.14億元投資虧損,2022年則錄3.37億元收益

重點:

  • 天圖投資去年轉盈為虧,錄得淨虧損8.73億元, 2022年則有盈利5.59億元
  • 這家風險投資公司正受香港IPO市場疲軟的打擊,這原是它處置消費相關投資的主要市場

陽歌

主要一大收入來源枯竭時,你會怎麼做?

這是天圖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1973.HK)首份財報中的核心問題,公司去年成為中國首家在香港上市的風險投資公司,也算是創造了歷史。不幸的是,由於對中國經濟的信心不足,去年在港上市的新股相對較少,跌至20年來的最低點。

對天圖投資這樣的公司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它們嚴重依賴IPO來回收對企業的投資。隨著這種“退出”策略變得越來越難,天圖投資表示正在轉向“不依賴IPO退出的投資策略”,比如把所持股份賣給其他買家。

最重要的是,天圖投資去年陷入嚴重虧損,改變了2022年的盈利局面,原因是它的資產處置收入下降,現有資產價值也出現下跌。公司在復活節前的週四發布的業績顯示,去年虧損 8.73億元,相比下2022年則取得了5.59億元的利潤。

大部分虧損源於去年8.14億元的投資損失,扭轉了2022年3.37億元的收益。公司還取得了其他一些收入,主要來自管理費。但即便是管理費,去年也從2022年同期的4,600萬元下降3%至4,460萬元。

復活節加上周末的長假結束後,天圖投資的股價週二上漲了2.3%。但自3月初發佈盈警,預示2023年出現巨額虧損以來,公司的股價已下跌約23%。按約3.10港元的最新價格計算,相對去年10月6.50港元的上市價,現已縮水超過一半。

公司處境艱難,原因是多方面。它主要的關注點是消費公司,早期投資了一系列知名品牌,如乳製品製造商中國飛鶴(6186.HK)、茶飲銷售商奈雪的茶(2150.HK)和水果零售商百果園集團(2411.HK),現已全部在香港上市。

天圖投資的投資目標往往會設法登陸香港交易所,而不是尋求在中國國內的A股市場或美國上市(最受中國公司歡迎的另外兩大上市地點),這並非偶然。香港投資者對這種消費類股票有著濃厚的興趣,但該類股票通常增長較慢,並通過派息來吸引投資者。

相比之下,美國投資者傳統上青睞來自科技和制藥等高增長領域,以及新能源等新興行業的公司。中國的情況有所不同,因為監管機構扮演著公司在上海和深圳上市時的把關人角色。在這樣的環境下,新能源、微芯片等北京重點發展領域的公司,往往會在上市申請人中獲得優先考慮。

低迷的香港股市

這一切都將我們帶回香港,那是其投資的公司最青睞的上市地點,但香港正遭受數十年來最糟糕的市場情緒。天圖投資指出,基準恒生指數去年下跌了14%,並表示,另一個追蹤中國消費類股的指數今年迄今已下跌12%。

普華永道的數據顯示,在市場情緒如此低迷下,去年只有73家公司能夠在香港上市,籌資463億港元。籌資總額尤其疲軟,較2022年下降56%,為20年來最低。在成功上市的企業中,消費品和服務是最大的群體,佔所有新上市公司的29%。

GlobalData的數據顯示,IPO市場的疲軟,也打擊了對中國企業的整體風險投資和私募股權投資,它們在去年下降了27%至426億美元。

隨著市場下滑,天圖投資指出,它管理的資產價值從去年3月底的255億元,降至去年底的244億元。公司表示,去年通過資產處置獲得了4.33億元的資金,但未提供2022年的可比數據。

但在去年的IPO上市文件中,公司表示,在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的三年多時間里,通過資產處置產生了40億元的收入,平均每年12.3億元。這意味著,公司去年從資產處置中獲得的收益,可能比前幾年減少了三分之二或更多。

天圖投資表示,作為轉向IPO替代方案的一部分,它將尋求與政府優先事項更一致的投資。在目前的環境,這個決定看起來相當明智,因為中國的許多大型國有投資公司都喜歡購買這類資產,以示對政府的支持。不幸的是,天圖投資通常瞄准的基本消費相關企業,並不是北京方面優先考慮的對象。

不過,天圖投資正在努力改變這種狀況。雖然它去年推出的五隻新基金中,有四支瞄准了消費品和服務,但第五支基金著眼於生物技術。公司去年的最新投資之一是上海悅鯤,這是一家經營智能回收系統的企業。生物技術和回收利用都是更有可能吸引大型國有投資者,或獲准在上海或深圳上市的高科技領域。

隨著天圖投資的戰略轉變,其估值水平與全球同行相比有大幅折讓。它的市淨率(P/B)只有0.28倍,相當於美國私募股權巨頭凱雷集團(CG.US)和KKR (KKR. US) 3.3倍和3.9倍的零頭。

在轉型過程中,公司不需要擔心現金問題,因為截至去年底其資金儲備達到11.1億元,幾乎是上一年6.14億元的一倍。而且確實,香港股市有望在未來幾年,隨著中國經濟企穩而有所改善。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中國業績拖累 百威亞太首季利潤勁挫近兩成

百威亞太控股有限公司(1876.HK)周四公布,2025年首季度營收同比下降7.5%至14.6億美元。儘管多數市場實現穩健增長,仍難抵消中國區業務的下滑。 當季淨利潤同比下跌18%,由去年同期的2.87億美元降至2.34億美元。 中國營收同比減少12.7%,導致亞太地區西部整體營收下降11.7%。而在韓國市場雙位數增長的拉動下,亞太地區東部營收同比得以增長11.7%。 公司稱:「2025年第一季度,我們在亞太地區的業務部分抵消中國的挑戰。但仍受到主要運營地區和即飲渠道持續疲軟影響,而佔我們約四分之一的中國市場庫存銷量亦下跌。」 財報公告後,百威亞太股價周四收跌1.8%至8.31港元,目前股價處於52周波動區間中位。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鈞達股份首掛升逾6%

光伏電池製造商海南鈞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865.HK; 002865.SZ)周四在港交所掛牌上市,開報22.20港元,較招股定價22.15港元高0.2%。至中午收報23.6港元,升6.54%。 公司公布,全球發售6,343.23萬股H股,香港公開發售佔10%,淨籌約12.92億港元(1.66億美元)。其中,香港公開發售獲3.5倍認購,國際發售獲1.08倍認購。 鈞達股份主營高效光伏電池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按2024年的出貨量計,該公司的N型TOPCon電池全球市場份額達至約24.7%,排名第一。 今年首季,公司收入18.75億元,同比下降49.52%,錄得淨虧損1.06億元,虧損較去年第四季收窄約39%。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Busy Ming operates convenience stores

中國消費降級 鳴鳴很忙趁勢趕上市

這家零食店運營商申請赴港上市,它通過嚴格的成本控制,在下沉城市售賣平價零食 重點: 鳴鳴很忙集團利用持續更新的平價產品組合,吸引小城市的消費者購買其零食,公司已申請在香港上市 這家零食店運營商在2022年至2024年間大舉擴張,收入增長8倍,但去年的毛利率卻非常低,僅為7.6%    譚英 如果說中國消費高昂的米其林星級餐廳在當前的經濟低迷時遭重創,那麼折扣零食的境況則截然相反,尤其是在小城市。這些城市歷來被羅森和7-Eleven等大型跨國連鎖便利店所忽略,甚至也遭到了易捷、天府和崑崙好客等本土巨頭的漠視。 湖南鳴鳴很忙商業連鎖股份有限公司輕而易舉地填補了這一空白,公司目前正在試水資本市場,計劃在同類公司中率先登陸港股市場。公司在2023年由「零食很忙」和「趙一鳴零食」兩個連鎖品牌合併而成,此後其經營超低價零食加盟店這一模式取得巨大成功。合併時,這兩家連鎖店都在快速擴張,憑借低廉的啓動成本(包括廉租門店和母公司的大力支持)吸引了眾多加盟合作夥伴。 鑒於聯席保薦人是高盛和華泰國際,此次上市的規模可能相對較大,或將募集不低於1億美元資金。上個月,一項涉及早期投資者紅杉資本(原名紅杉中國)的股權轉讓,對該公司的估值為100億元(14億美元)。 鳴鳴很忙集團售賣散裝零食這個細分市場相對較新,產品以小包裝稱重出售,折扣力度很大,通常比傳統超市價格低25%至30%。品種多樣和快速銷售是其商業模式的關鍵。據iMedia的數據,這類門店(中文叫「量販店」)的數量從2021年底的2,500家,激增至今年的45,000家。這一爆發式增長主要歸功於鳴鳴很忙集團,後者目前擁有超過14,000家門店,佔全國門店總數的近三分之一。 鳴鳴很忙集團明亮的黃紅色調門店,在中國的縣城和鄉鎮隨處可見,售賣的零食琳琅滿目,而且門店之間通常只有幾百米的距離。門店的選址優先考慮住宅區、大學和工廠周邊的商業區以及鄉鎮。 2024年,公司門店的商品交易總額(GMV)達到555億元(76.8億美元),交易單數超過16億筆,成為中國最大的休閒食品飲料連鎖零售商。公司按食品飲料GMV計算也是中國第四大連鎖零售商。 該公司未進駐大城市,不過正在考慮進軍北京郊區,並在廣州周邊的城中村開設了100家門店。每家門店面積在100至150平方米之間,過道寬敞、光線明亮的設計意在吸引顧客在各種零食之間流連忘返。聯合創始人兼副董事長趙定喜歡在辦公室牆上掛一塊寫著「世界和平,零食自由」的牌子,這突顯他致力提供即使是薪資最低的工人,也能享用的零食的理念。 鳴鳴很忙集團的超低價,比如一罐可樂1.8元,一包樂事薯片2.8元,常常讓人聯想到中國電商巨頭拼多多(PDD.US)。後者的出名之處在於產品週轉迅速,並通過消除中間商和鼓勵買家組團批量購買的方式壓低價格。 配送便捷產品推陳出新 和拼多多一樣,鳴鳴很忙憑借規模優勢,以及由36個配送中心組成的網絡,在壓低價格的同時,還能確保產品廣泛供應至各加盟店。其門店大多分布在配送中心300公里半徑內,且商品運輸無需冷鏈支持。更值得注意的是,鳴鳴很忙集團的庫存週轉率只有11.6天,遠低於傳統商超的30天甚至以上。 鳴鳴很忙的另一個榜樣是蜜雪冰城(2097.HK),這是一家以價格極低著稱的冰淇淋和茶飲連鎖店,比如冰淇淋僅售2元。趙定此前曾宣稱,他希望自己的門店能成為零食界的「蜜雪冰城」。 鳴鳴很忙集團的毛利率相當低,去年僅為7.6%,遠低於蜜雪冰城的32.5%,也低於高端零食公司良品鋪子(603719.SS)的27.8% 。但該公司希望投資者能忽略這一點,轉而相信其快速增長的故事。 鳴鳴很忙集團在2023年合併重組後加速擴張,加盟門店數量從2022年底的1,902家激增至去年底的14,394家,增幅超七倍,業務覆蓋28個省份,加盟商達7,200家。更驚人的是,同期營收從42.9億元(約合5.93億美元)飆升至2024年的393億元,增速更為迅猛。 儘管利潤率極低,但公司的盈利能力相對較強。去年,它的淨利潤為8.29億元,幾乎是2023年2.18億元的三倍。 狂奔路上不乏勁敵。它的競爭對手包括萬辰集團(300972.SZ),後者整合旗下的幾個區域品牌打造出了「好想來」。好想來的門店網絡規模與鳴鳴很忙集團不相上下,去年底擁有14,196家門店,零食收入為318億元。 鳴鳴很忙集團的合併背後,是兩位企業家的強強聯合,他們認為合併各自的業務能讓雙方都變得更加強大。合併後,兩人中年齡較大的晏周目前擔任公司董事長,他於2017年創辦了「零食很忙」連鎖店,該連鎖店的名字靈感來自台灣流行歌手周傑倫的一首歌。到2023年中,該連鎖店已擴張到3,000家門店。 趙定投身零食界的時間要早得多,早在2008年,他就在自家20平方米的店裡賣各種炒貨、瓜子和花生。後來,他創辦了趙一鳴零食,2022年開始加盟經營時,該品牌有84家門店。到2023年中,加盟店數量增加到2,200家。他曾經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原本只想養家糊口。但他洞察到,隨著消費習慣改變,消費者不喜歡購買大包裝的產品了。於是,他開始轉型小包裝策略,實現銷量翻番。 2018年,29歲的趙定遇到了零食很忙的創始人晏周。後者告訴他,加盟不僅僅是讓別人使用自己的品牌名稱。這讓趙定下定決心打造自己的品牌,最終他創立了用自己兒子的名字命名的趙一鳴零食,該品牌所信奉的理念是提供價格低廉、種類豐富的產品以及良好的購買體驗。現在,趙定和晏周都希望說服香港的投資者相信這種體驗,讓鳴鳴很忙集團成為中國平價零食界的拼多多和蜜雪冰城。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滬上阿姨上市首開升近七成

內地茶飲滬上阿姨(上海)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589.HK)周四在港掛牌,開市報190.6元,較招股定價每股113.12元高68%,中午收市報172.8元,升52.8%。 滬上阿姨發行241萬股,招股價介乎95.57港元至113.12港元,一成於香港公開發售,九成國際配售,集資總額2.73億元。公開發售錄得超額3,616倍,國際配售超額1.57倍。 是次集資所得,25%用於提升數字化能力、 20%投入研發、20%加強供應鏈能力、15%提升品牌及擴張門店網絡,10%用於各項營銷活動。 過去三年,滬上阿姨的收入分別為22億元人民幣(下同)、33.5億元及32.8億元,利潤為1.5億元、3.8億元及3.3億元。門店分別為5,307家、7,789家及9,176家。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