誕生於中國的Yalla爲於避免爭議,將業務重點放在中東的遊戲玩家身上

重點:

• 隨著Clubhouse風靡全球,投資者們認爲在紐約上市的同類語音聊天室應用Yalla具有投資價值。

• 用戶增長來自於貢獻了Yalla最新一季大半營收的遊戲玩家們。

歐加德

Yalla Group Ltd.(紐交所:YALA)的最新季度業績中有兩個數字脫穎而出。Clubhouse語音聊天室應用自從一年前在矽谷創立以來風靡全球,Yalla可算是中東版的Clubhouse。

公司周一發布的最新季度報告顯示,這家由中國人主導、總部位於迪拜的公司月活躍用戶在第四季度幾乎翻了兩番,達到1640萬,而付費用戶數量則猛增6倍多,達到520萬。

而所有這些增長還都發生在Clubhouse熱潮之前。Clubhouse風靡全球,帶動了這家新近上市公司的股價,從每ADS(美國存托憑證,ADS)15美元漲到2月初的40美元以上,漲了近三倍。從那以後,股價又回落到24美元左右,但仍然穩穩地高於去年9月7.5美元的IPO價格。

但對該公司的産品進行深入研究後,你就自然會質疑,該不該拿它跟Clubhouse比較。到目前爲止,Yalla的新增用戶並不是來自於其Clubhouse式的應用,而是來自一項針對休閑遊戲玩家的非主流聊天業務。Yalla的創始人楊濤以前是電信設備巨頭中興通訊的高管,他在周一討論最新業績的電話會議上通報投資者,遊戲業務Yalla Ludo占公司最新季度營收的一半以上。

所以要說Yalla會帶來Clubhouse式的高溢價,可能還要再等幾個季度。

Yalla Ludo向它主要來自中東的用戶提供一系列融合了語音聊天和其他社交屬性的桌面遊戲,營造出一種在咖啡館聚會的氛圍。用戶也可以在遊戲內購買動態禮物和虛擬貨幣。

相比之下,Yalla聊天室應用提供了數千個主題的公共聊天室,以及與朋友之間一對一的私人文字和語音聊天——這更像是它在矽谷的新競爭對手和其他十多個追隨者的模式。

在最近的一個季度,Yalla Ludo在公司付費用戶占據79%的絕大多數,Yalla獨立聊天應用業務占剩余的21%。公司整體收入同比增長150%,達到4830萬美元。但其淨收入增長幅度要低得多,爲16%,達到近900萬美元。

Yalla於2016年在中國成立,但兩年後重組,將業務運營中心設在迪拜。其技術和産品研發部門仍在杭州。

聊天室的競爭

與年輕得多的Clubhouse相比,Yalla是個老前輩。前者成立僅一年,但聲稱截至上個月全球擁有200萬活躍用戶。名氣更大的Clubhouse在今年早些時候的最新一輪融資後,又籌集了超過1.1億美元的資金,並且正在逼近獨角獸的地位——市值超過10億美元。

各大科技公司也瞄准了Clubhouse這股熱潮。推特(Twitter,紐交所:TWTR)本月初推出了名爲Spaces的Clubhouse競品。中國的小米(港交所:1810)在2月關閉了一款誕生於十年前的即時通訊應用,一周後以“舉手”之名重新推出,效仿的是Clubhouse。據路透社上周報道,短視頻應用TikTok的母公司字節跳動(ByteDance)也正在爲中國用戶開發一款Clubhouse風格的應用。

中國的同類應用包括比Clubhouse早一年在2019年上線的中文語音聊天室應用遞爪,但這款應用依然小衆。

分析人士質疑,由於中國要求平台運營商對用戶産生的內容加強監督,音頻聊天應用在中國究竟能走多遠。2月初,Clubhouse在國內被封,Twitter和Facebook等其他社交媒體應用也一直是被封的狀態。

這就是爲什麽得到中國第二大播客應用荔枝(納斯達克:LIZI)背書的Tiya,爲中國以外的遊戲玩家團隊提供聊天室服務的原因。Tiya的未來如何,現在下結論還爲時過早。但上周,荔枝報告第四季度營收增長15%至6440萬美元,淨虧損90萬美元。自2月初以來,其股價已經增長了近兩倍,周二又飙升了30%,因爲一位臭名昭著的做空機構做了一件不可思議的事,表示該股有大幅上漲空間。

中東避難所

這一切都讓Yalla的遊戲內聊天服務和側重中東客戶的戰略顯得慎重。

SimilarWeb的最近數據顯示,Yalla Ludo是沙特阿拉伯排名第4的最暢銷安卓應用,在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和阿曼排名第3,在巴林排名第2,在阿爾及利亞排名第7,在卡塔爾排名第13,在埃及排名第20。同樣的榜單顯示,Yalla的音頻聊天室應用在阿曼排名第9位,在巴林排名第10位,在沙特阿拉伯排名第20位,在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排名第23位。

Yalla預計當前第一季度的營收增長將進一步加速,這表明它距離利潤的增長也不再遙遠。Yalla總裁賽義菲·伊斯梅爾(Saifi Ismail)表示,他預計今年Ludo服務的月活躍用戶將延續增長勢頭,在10%至15%之間,相當於年增長50%至70%。

在其核心的中東市場之外,Yalla還在向土耳其和北非等鄰近國家和地區擴張,並正在向拉丁美洲進軍。它的應用出現在100多個國家的應用商店,展示出它更大的抱負。Yalla高管表示,這帶來了大量的支出,不過這些新業務還沒有被納入未來的預測中。

欲訂閱詠竹坊每周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不同集團通過上市聆訊 擬本月底啓動IPO

據國內媒體報道,高端嬰童用品製造商不同集團已於周四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為其本月底啓動IPO鋪平道路。 據其周四向港交所提交的最新招股說明書顯示,中信證券與海通國際擔任承銷商,但不同集團尚未公布具體募資目標。 據更新文件披露,該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長25%,由上年同期的5.82億元增至7.26億元;同期毛利率自50.2%降至49.3%。同期利潤按年增長72%,從2,820萬元增至4,850萬元。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安踏計劃未來三年東南亞開千家門店

運動服裝製造商安踏體育用品有限公司(2020.HK)周四在新加坡一場活動上表示,未來三年計劃在東南亞開設1,000家門店。安踏將東南亞總部設在新加坡,未來逐步拓展至南亞、澳洲及新西蘭等周邊市場。 安踏表示,今年上半年,安踏品牌海外收入同比增長超過150%,主要受惠於東南亞市場增長,以及在美國和中東的新線下業務啟動。在中東和北非,安踏零售網絡已覆蓋阿聯酋、沙特阿拉伯、卡塔爾、埃及和肯尼亞等市場。另外,公司即將於9月在美國比華利山開設美國首家旗艦店,推動近一步擴張。 今年上半年,收入增加14.3%至385.4億元(54.1億美元),經調整純利增加7.1%至65.97億元,毛利率下跌0.7個百分點至63.4%。截至6月底,集團共擁有逾13,000間門店。 安踏周五高開,至中午休市報93.8港元,跌1%。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Senasic IPO

胎壓有數盈利未明 琻捷電子要測試市場溫度

憑藉傳感SoC的技術突破與政策紅利,琻捷電子正以高增長之姿敲響港交所大門 重點: 過去三年,公司收入由1億元增至3.5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83% 胎壓監測SoC佔公司收入約60%    李世達 在汽車世界裡,最不被人注意的零部件,往往承擔著最重要的角色。胎壓檢測裝置、電池溫度監測,往往能在危急時刻避免嚴重意外的發生。這些關乎安全的資訊,全仰賴隱身於輪胎或電池之中的傳感晶片。 汽車傳感晶片製造商琻捷電子科技(江蘇)股份有限公司(SENASIC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近日,琻捷近日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準備在香港資本市場尋求新的發展契機。 琻捷是一家專注於傳感SoC(System on Chip)的半導體企業。SoC是一種將處理器、記憶體、通信模組及感測電路等多種功能整合到單一晶片上的設計。它的優點是體積小、功耗低、性能高,常用於手機、汽車電子與物聯網設備中。 琻捷的產品主要應用於汽車領域,尤其是胎壓監測系統(TPMS)與電池管理系統(BMS)。申請文件引用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琻捷在2024年已是全球第三大、全中國第一大的無線汽車傳感SoC供應商,市場份額達7.3%。 可想而知,這家公司的崛起,仰賴中國汽車行業發展的幾個趨勢。 首先是新能源車的快速滲透。隨著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對電池安全的要求不斷提升。中國在2020年推出強制性標準,要求電池在熱失控前能及時預警;而2026年即將生效的新規更進一步要求,在熱失控後至少兩小時內不得燃燒或爆炸。琻捷正是全球首批量產電池保護SoC(BPS SoC)的公司之一,搶先卡位這一政策紅利。 時勢造英雄 另一大趨勢是汽車智能化與無線化。傳統上,車內大量數據依靠線束連接,既增加成本也影響可靠性。無線電池管理系統(wBMS)的出現,有望徹底改變格局。根據行業預測,wBMS市場在2026年至2030年間的年均增長率或高達270%以上。琻捷已提前推出符合新標準的產品,並開始在2025年錄得wBMS相關收入,未來有望在這片藍海市場奪得先機。 同時,中國汽車行業的「內捲」氛圍也為琻捷提供了機遇。當車企陷入價格戰壓力時,對於性價比更高、供應安全性更強的本土半導體供應商需求反而提升。琻捷作為唯一能大規模供應TPMS SoC的中國企業,成功打入前十大整車廠的供應鏈,具備了不可忽視的替代效應。 這些趨勢反映在公司的業績上,呈現出驚人的增長速度。2022年,琻捷的收入為1億元,至去年已攀升至3.5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高達83%。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進一步增至1.7億元,同比增長27.1%。毛利率亦逐步改善,由15.4%升至27.1%。 拆解收入結構可以發現,胎壓監測SoC仍是最大支柱。2024年,這類產品收入佔比達60%,2025年上半年維持在58%左右。BMS SoC收入貢獻相對波動,但隨著新能源車標準收緊,未來潛力巨大。USI SoC則在底盤、空調、制動壓力等傳感場景中廣泛應用,長期維持約25%的收入佔比。 成本壓力抑制利潤 然而,自成立以來,公司一直處於虧損狀態,短期內仍可能持續。申請文件顯示,2022年,公司淨虧損已達2.1億元,至去年則維持在3.5億元左右。今年上半年,公司依然錄得約1.4億元的虧損。 管理層解釋,虧損一方面源自業務規模尚未放大到能攤薄固定成本,另一方面來自每年約3至4億元研發經費,車企的成本壓力也壓縮了利潤空間。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剔除金融工具估值波動、股份支付以及商譽減值等非經常性因素,公司的經營虧損其實已有收窄跡象。2022年的經調整虧損約為8,360萬元,到2025年上半年則減至約1,570萬元。這意味著,隨著收入持續擴張和毛利率改善,琻捷的盈利拐點或許並非遙不可及。…
Bain sells Chindata, which operates infrastructure

簡訊:貝恩資本40億美元出售中國數據中心業務予本地買家

貝恩資本(Bain Capital)周三宣布,已同意以40億美元將其中國數據中心業務出售予深圳東陽光實業(600673.SH)為首的財團,這筆交易是中國歷來最大規模的數據中心出售案。 此次出售的資產原名為秦淮數據,是WinTrix DC集團的中國業務,標誌著貝恩資本全面退出中國數據中心市場。該公告發布前,今年8月下旬曾有媒體報道數家企業競購WinTrix中國資產,交易估值或達42億美元。 貝恩資本2019年整合亞洲兩項數據中心資產組建WinTrix,2020年推動秦淮數據在美國上市,後於2023年以31.6億美元估值完成私有化。 伴隨人工智能崛起推高算力需求,數據中心近兩年已成為熱門投資領域。與此同時,中國政策要求國內通信基礎設施由本土企業和投資者持有,貝恩資本可能因此面臨出售WinTrix中國資產的壓力。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