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國內領先的防曬產品銷售商近年收入快速增長,但其高昂的推廣開支值得關注

重點:

  • 蕉下控股營收增長迅速,但背後依賴的是佔總收入高達45.9%的行銷開支,以換取品牌及產品知名度
  • 該公司試圖拓展城市戶外鞋服及用品市場,以突破防曬這類季節性生意的樽頸

莫莉

金秋10月,防曬產品的銷售旺季已經過去,今年春天已遞表的防曬用品市場龍頭蕉下控股有限公司,卻未能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在銷售淡季到來之時,該公司上週一再度入表,憑藉上半年扭虧為盈的財務突破,爭取成為「戶外防曬第一股」。

蕉下成立於2013年,是中國主推太陽傘、防曬服的消費品牌。公司自我定位為「中國城市戶外鞋服公司」,提供兼具美學設計的戶外功能產品。據初步招股文件引述的研究報告,以2021年總零售額及線上零售額計,蕉下是中國第一大防曬服飾品牌,分別擁有5%及12.9%的市場份額。

隨著社交媒體和直播帶貨的興起,蕉下憑藉明星代言,以及與小紅書、抖音、快手等社交平台上的KOL(關鍵意見領袖)合作帶貨,把產品塑造成為頗受年輕人喜愛的時尚、具有科技元素的防曬用品。例如,蕉下的明星產品「雙層防曬小黑傘」,主打高科技防紫外線面料,外觀時尚,售價則高達兩百至三百元,是傳統太陽傘的四至六倍。

不過,防曬只是季節性生意,即使蕉下在小黑傘之後又推出防曬帽、防曬衣等相關產品,市場空間仍然有限。為此,公司從2019年開始推出其他城市戶外產品,例如輕型馬丁靴、厚底帆布鞋等非防曬類鞋服產品。該策略有效提升了公司營收,公司過去兩年的收入分別為7.94億元和24.07億元,年增長率分別高達106%與202%。其中傘具收入的佔比從2019年的86.9%,大降至2021年的20.8%;同期服裝類的收入佔比,則從0.8%大幅上升至29.5%,成為貢獻最大的產品,反映多元化策略取得成功。

行銷開支高企

今年上半年,中國多地爆發新冠變異病毒株疫情,制約居民消費,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0.7%。然而,蕉下卻逆勢錄得增長,上半年收入大升81.3%至22.1億元,差不多等於去年的總和。

過去三年半,蕉下的毛利率均達到50%或以上,今年上半年的毛利率更升至60.3%。只不過,在扣除行銷費用、行政開支等項目後,公司的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經調整淨利潤率表現大相逕庭,過去三年僅為5%至5.6%。

由於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的公允價值變動,蕉下的淨利潤劇烈波動,從2021年的淨虧損54.7億元,到2022年上半年盈利4.9億元。不過這只屬會計計算規則上的變動,對公司持續經營並不產生重大影響。因此,如果參考蕉下上半年經調整利潤4.03億元、以及經調整利潤率18.2%來看,可見其業績表現十分可觀。

作為成立不到十年的新消費品牌,蕉下能在年輕人市場迅速崛起,離不開持續的高額行銷投入。該公司的分銷及銷售開支,從2019年的1.25億元大增至去年的11.04億元,分別佔同期收入的32.4%和45.9%。期間,與蕉下合作的KOL數量快速上升,從274位增至1,577位,其中199個關鍵意見領袖擁有超過100萬名關注者,帶來45億次流覽量,大幅提高品牌及產品的知名度。

以蕉下及逸仙電商(YSG.US)旗下「完美日記」化妝品為代表的國產新消費品牌,近幾年依靠行銷和線上管道迅速崛起,但是一旦行銷開支降低,熱衷於嘗鮮的年輕人,便會很快被競爭對手搶走。因此,蕉下將繼續維持較高的行銷開支投入,招股書顯示IPO籌得的部分資金,將繼續用於促銷及廣告活動,包括推廣品牌視頻、名人代言、贊助戶外活動等。

市場競爭激烈

除了維持行銷投入,拓展線下門店也是解決過於依賴線上管道的方案之一。蕉下當前擁有覆蓋34個城市的99間線下門店,但今年上半年零售門店產生的收入為9,519萬元,佔總收入比重僅4.3%。

雖然蕉下在行銷中多次強調品牌的「黑科技」屬性,擁有AirLoop面料與原紗防曬等核心技術,但公司的研發投入水平不高。2019年的研發支出僅約2,000萬元,去年增至7,160萬元,在總營收的比重從5.2%下滑至3%。

雖然蕉下試圖拓展城市戶外鞋服及用品市場,希望突破防曬產品這類季節性生意的樽頸,但該領域已經擁有探路者(300005.SZ)、三夫戶外(002780.SZ)等諸多國產品牌,更有Columbia Sportswear(COLM.US)與威富公司(VFC.US)旗下The North Face等佔據中高端市場的國際品牌,因此面對的競爭相當激烈。

蕉下自2015年以來,已先後完成3輪融資,今年2月完成最後一輪融資後的估值為30.26億美元(218億元)。如以當時的估值、並引伸今年上半年收入到全年計算,其市銷率約4.9倍;同屬戶外用品行業的探路者和三夫戶外,市銷率分別為7倍和3倍,反映蕉下的估值屬於行業中游。

蕉下的快速崛起,顯示公司能有效把握年輕人市場,但公司能否在戶外領域這個「紅海」找到自己的差異化定位,仍待時間證明。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三隻松鼠香港IPO獲中國證監會放行

中國證監會上周宣布,零食製造商三隻松鼠股份有限公司(300783.SZ)已獲准赴港進行首次公開募股,此舉為該公司的上市進程掃清了重大監管障礙。 根據中國證監會在國慶長假前一日(9月30日)於官網發布的公告,三隻松鼠計劃通過此次IPO發售8,150萬股。該公司已於5月9日向港交所提交初步招股說明書,這意味著若未能在11月9日前完成上市,則需提交更新版的招股文件。 據該公司提交至深交所的二季度財報顯示,三隻松鼠上半年營收較上年同期的50.7億元增長約8%,至54.8億元。但其同期淨利潤卻從2.9億元驟降52%至1.38億元。 作為越來越多在滬深A股上市的中國企業之一,三隻松鼠近期申請赴港第二上市以利用全球資本市場並提升國際知名度。年初至今,該公司在深交所掛牌的股價累計下跌35%。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中國市場帶動 小牛電動第三季銷量大增

電動兩輪車品牌小牛電動科技有限公司(NIU.US)周一公布,第三季度銷售46.6萬台,按年大增49.1%,中國市場表現尤為亮眼,出貨45.1萬輛,按年增長超過70%,為今年來最高成長;國際市場出貨則為14,418輛,已超去年全年總銷量。 年初至今,公司總銷量已達101.9萬輛,較比去年同期69.8萬輛增長約46%。強勁表現主要受益於公司在國內市場的渠道擴張、產品組合優化,以及提前備貨以應對新的中國電動自行車規範。 今年7月,NIU 推出兩款旗艦新車型FXT Ultra 2025和NXT Ultra 2025,強調續航、效能與安全提升,以吸引不同消費者偏好。 銷量公布後,小牛電動美股周一大漲23.01%,收報5.56美元,今年以來該股已升212.36%。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軒竹生物招股 集資約7.8億元

四環醫藥(0460.HK)分拆的軒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575.HK),於本周一公開招股,共發售6,733.4萬股H股,每股發售價11.6元,一成作公開發售,每手入場費5,858.5元,集資總額達7.8億元,本月10日截止認購,15日開始在港掛牌。 公司有超過十種藥物資產在積極開發中,涵蓋消化系統疾病、腫瘤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當中包括三項NDA批准資產,一項個藥物項目處於NDA註冊階段,以及一項目處於III期臨床試驗階段等。 軒竹生物仍處於虧損階段,2023年的淨虧損達3億元人民幣(下同),去年更高達5.56億元,主要因行政開支大幅增加,以及支付去年上市申請開支。今年上半年的虧損為1.11億元,跟去年同期相若。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金錶品牌西普尼首掛 半日大升248%

中國金錶品牌西普尼(2583.HK)周二在香港首日掛牌,開市即升183.7%報84港元,之後股價續向上升,中午收市報103.1元,升248.31%。 公司發售1,060萬股,每股29.6港元,為上限定價,本地發售錄得2,504.9倍超額認購,國際發售獲得2.9倍超額認購,集資淨額2.68億港元(3,400萬美元)。 西普尼主要銷售自主品牌「HIPINE」黃金錶殼及錶圈手錶,並為國內知名珠寶品牌提供ODM及加工服務。2024財年收入4.6億元,按年升2.5%,期內溢利4934.8萬元,跌5.3%。 公司表示,所得款項主要用於進一步提升產能及擴大及優化銷售網絡、加強品牌建設,以及建立莆田研發中心加強研發能力。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