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98.HK GDS.US

據報道,這間數據中心營運商正在就出售其國際業務的股份進行洽談,就在一個月前,它剛通過發行債券籌集5.8億美元資金

重點:

  • 彭博新聞社援引未具名信源報道,萬國數據正在就出售在其國際業務中的少數股權進行洽談
  • 該公司自2016年上市以來從未實現基於GAAP標准的盈利,迫使它不斷籌集新資金

 

梁武仁

萬國數據控股有限公司(GDS.US; 9698.HK)今年一直很忙,除了建設和營運數據中心這項主要業務外,它還忙於新的融資交易。這些籌款行動有充分的理由。這家數據中心營運商不斷需要新資金為其虧損業務提供支持。為了滿足對互聯網基礎設施不斷增長的需求,以便為遠程醫療和物聯網等未來科技提供動力,它正在迅速擴張相關業務。

彭博新聞社上周後期引述消息報道,中國三間在美國上市的獨立數據中心營運商中規模最大的萬國數據,正在與投資公司和主權財富基金洽談,尋求作價約3億美元(20.7億元)出售其國際業務30%至40%的股權。

就在這份報道出現之前,萬國數據剛於上月完成另一項大規模融資活動,通過向包括私募股權和主權財富基金在內的一群投資者發行7年期可轉換票據,籌集了約5.8 億美元。而在那之前,萬國數據大約在一年前通過出售價值6.2億美元的類似證券籌集了更多現金。

鑑於該公司自2016年在美國上市以來從未實現盈利,其持續吸引投資者的能力令人印象深刻。萬國數據因財產和設備的折舊和攤銷而成本高昂,同時電費和租金成本也很可觀。因此,該公司的毛利率相對較低,不到30%,而且由於這些成本的增長速度快於收入增長,去年第三季的毛利率甚至更低。

該公司的另一大支出是所有借入資金產生的巨額利息,去年第三季僅這一項就抹去了毛利的90%以上。這是因為萬國數據的槓桿率很高,截至9月底其總負債是其股本的兩倍多。

另一個令人不安的跡象,是萬國數據的收入增長不斷放緩,從2021年首9個月的36%和上一年同期的39%,降至去年的約23%。誠然,去年由於疫情爆發,中國很多地方採取封鎖措施,可能影響了它部分客戶的營運,但前兩年的情況也沒有好多少。

鑑於萬國數據的息稅折舊及攤銷前利潤(EBITDA)遠遠超過其利息支出,它可以用經營產生的現金流輕鬆償還債務。但由於成本高昂,該公司去年首9個月的EBITDA增長速度低於收入增長速度。

萬國數據無法實現基於GAAP標準盈利的這一點,解釋了該公司一直需要尋求外部資金來維持和擴展其資本密集型業務模式。在中國,它計劃用借款支付今年大約60%的資本支出,同時還尋求根據一項新戰略出售或出租部分資產來創造收益,首席財務官Dan Newman在11月討論該公司三季度業績的電話會議上表示。

東南亞擴張

在萬國數據更大範圍的支出預算裏,它還計劃通過舉債為自己在中國境外的六成支出提供資金。但與在中國的業務不同,該公司還希望出售它快速增長的全球業務股權,以滿足其在境外的融資需求,在彭博的最新報道中,Newman解釋了計劃出售背後的考慮。

GDS從2021年開始向東南亞擴張,在新加坡及周邊地區設立數據中心,這是具有全球視野的中國公司當中,非常受歡迎的海外第一站。該公司在新加坡使用第三方數據中心提供服務,但最終可能用其在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在建的新中心取而代之。STT GDC是一家總部設在新加坡的公司,在亞洲各地擁有多個數據中心,是萬國數據的主要投資者,雙方的關係可以追溯到2014年。

STT對萬國數據的吸引力是顯而易見的。雖然這家中國公司的財務表現可能還沒有那麼出色,但隨著基於雲服務的異地計算和存儲需求的上升,數據中心行業在未來幾年有望實現強勁增長。正是出於這個原因,與過去一年全球併購活動普遍放緩的情況相反,私募股權公司目前頻頻收購數據中心。

過去一年,萬國數據在國內的兩大同行也是併購活動不斷,通常都與私募股權相關。據報道,秦淮數據(CD.US)去年4月準備出售,競購者包括萬國數據和私募股權公司PAG。同月,世紀互聯(VNET.US)也收到了一家中國私募股權集團的收購要約,隨後該公司的創始人也發出了要約,還有很多買家也都表現出了興趣。

雖然秦淮數據和世紀互聯的出售尚未兌現,但中國境外的一些數據中心公司已在最近的大型交易中被出售。去年12月,私募股權公司DigitalBridge Group(DBRG.US)聯合投資服務公司IFM Investors完成了對Switch Inc的110億美元收購。去年初,私募股權集團KKR和基礎設施投資公司Global Infrastructure Partners出資150億美元收購了CyrusOne Inc.

不過,就萬國數據而言,根據秦淮數據和世紀互聯的交易拖延情況,尚未清楚它能否很快引入新投資者。萬國數據國際業務的潛在投資者必須接受的一個事實是,該公司的非中國業務在可預見的未來可能不會盈利,因為它們需要時間才能穩固定位。萬國數據的股價在彭博新聞社報道出來當天下跌,這或許反映了投資者的謹慎態度,因為交易即使達成,可能也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完成。

自2016年IPO後,萬國數據在紐約掛牌交易的股票已接近翻倍,但其相對於收入的估值依然不算高。該股目前的市銷率為2.7倍,遠低於秦淮數據的4.8倍,不過遠高於世紀互聯的0.6倍。

萬國數據目前的估值可能還是打過折的,以便反映其長期處於虧損的盈利狀態——不像秦淮數據自2021年以來一直盈利。分析機構認為萬國數據短期內不會盈利,接受雅虎財經調查的分析機構預計,該公司今年淨虧損實際上還會擴大。但目前找錢似乎並不是萬國數據的一個大麻煩,這意味著該公司的生命可能會維持下去,直到它被出售或是設法扭虧為盈的那一天。

欲訂閱詠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贛鋒鋰業擬配股及發可轉債籌25億元

鋰生產商江西贛鋒鋰業集團有股份限公司(1772.HK; 002460.SZ)周二公布,擬配股及發行可換股債券,籌集淨額共25.15億元,擬用於償還貸款、產能擴張及建設、補充營運資金及一般企業用途。 配股部分,公司建議配售4,002.56萬股新H股,佔擴大後已發行H股9.02%及擴大後已發行股份總數1.95%,每股配售價29.28港元,較H股昨日收市價30.98港元折讓5.49%,集資淨額11.69億港元。 另外,公司建議發行於2026年到期的13.7億港元的可換股債券,按年利率1.5%計息,初始轉換價為每股H股33.67港元,較昨日H股收市價30.98港元溢價8.68%,可悉數轉換為4,068.904萬股H股,佔擴大後已發行H股9.16%及擴大後已發行股份總數1.98%。發行債券所得款項淨額13.46億元。 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約為82.58億元,同比下降13.3%,虧損由去年同期的7.59億收窄至5.36億元。 周二公司股價低開,至中午休市報30.08港元,跌2.91%。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East Buy does e-commerce

告別網紅主播模式 東方甄選要做「線上山姆」

這家由教育機構轉型的直播電商公司,正通過自營產品業務,試圖打造線上的山姆 重點: 東方甄選在上個財年呈現營收、利潤及GMV同步下滑 公司在財年下半段開始恢復盈利,增強投資者對其最新商業模式的信心   譚英 當在線教育機構新東方在線2023年1月轉型為直播電商公司時,新更名的東方甄選控股有限公司(1797.HK)前景似乎一片光明。這家教培巨頭新東方(EDU.US; 9901.HK)旗下的原在線業務子公司,在2021年政府叫停課後輔導後,完成了非常規轉型。 轉型初期,東方甄選勢頭強勁,截至2023年5月的財年錄得45億元(6.28億美元)營收及9.71億元淨利潤的創紀錄表現,扭轉了之前財年虧損困境。次年,這家公司業績更為亮眼,營收躍升至70億元,淨利潤達17億元。 不過,據上周五發布的最新年報顯示,公司復蘇勢頭在剛過去的財年突遇波折。因捲入與頭部主播的高調糾紛,截至今年5月的財年,營收、利潤及商品交易總額(GMV)均大幅下滑。 財報顯示,東方甄選最新財年持續經營業務營收同比驟降32.7%至44億元,對上一財年大額利潤幾乎化為烏有,全年淨利潤僅錄得570萬元。核心電商及自營產品業務GMV,更從上年的143億元大跌40%至87億元。 最新業績未包含爆款直播間「與輝同行」的貢獻,該直播間由曾是英語教師的董宇輝主持,後者去年與東方甄選分道揚鑣。若計入該直播間收益,最新財年營收、利潤及GMV的跌幅將進一步擴大。 市場對業績表現反應消極,財報公布後首個交易日(本周一),東方甄選股價下挫13%。即便經歷此番下跌後,該股年內累計漲幅仍達76%。 儘管年報數據降幅顯著,但積極信號在於,上個財年的下半年營收較上半年小幅增長。更關鍵的是,繼上半年報虧9,670萬元後,東方甄選下半年實現1.024億元淨利潤,成功扭虧為盈。 國信證券認為,最新財報「初步驗證公司轉型成效」。國信證券進一步指出,東方甄選依託自營產品及會員體系構築的新增長模式,將通過打造爆款商品注入增長新動能。 持此觀點的不只國信,投資者似乎青睞東方甄選現行戰略,該戰略旨在突破對頭部主播的過度依賴,轉向打造線上沃爾瑪的倉儲式折扣店山姆會員店。業績指標顯示,戰略正初顯成效。 教科書級過度依賴案例 東方甄選與董宇輝的經歷,堪稱企業過度依賴單一個體的教科書案例。董宇輝於2024年7月離職時,帶走粉絲量達2,000萬的「與輝同行」直播間。 據飛瓜數據顯示,董宇輝個人影響力此後持續攀升,粉絲規模目前已達3,000萬。相形之下,東方甄選自董離職後流失186萬粉絲,在飛瓜數據榜單滑落至第22位。包括「黃金一代」主播敬文、頓頓在內的核心主播也相繼離職,東方甄選CEO俞敏洪在股東大會上稱,不會再出現某個主播成立獨立平台。 除董宇輝事件外,東方甄選在抖音之外的直播渠道的拓展同樣舉步維艱。最新財年因董宇輝貢獻消失,其抖音付費訂單數從上年1.81億單腰斬至9,160萬單,抖音平台仍佔據公司GMV總量的70%。 俞敏洪承認,單一渠道依賴存在隱患,同時指出新推的自營產品會員體系,是弱化主播依賴風險的重要舉措。然而,東方甄選在淘寶、京東、拼多多、小紅書及微信小程序等平台的多渠道建設,尚未達到分渠道的效應。 早在2022年4月,董宇輝離職前,東方甄選就啓動了聚焦自營產品與會員折扣的「山姆會員店模式」。該體系成效斐然,最新財年自營產品創收35億元,貢獻近八成總營收。 東方甄選將會員業務視為未來核心,通過直播電商渠道及專屬會員App,雙軌銷售自營產品。公司稱其品牌「在業內影響力日顯,已成為品質、親民及生活美學的代名詞」。2023年10月推出的付費會員App,訂閱數量最新財年增長33%,從19.86萬人增至26.43萬人。 期內,App端自營產品GMV佔比從16.3%攀升至28.8%,數量從488款增至732款。飛瓜數據顯示,今年6月東方甄選8.8億元GMV總額中,自營產品貢獻3.5億元,同比增長15%。 以當前380億港元(49億美元)市值及5.52倍市銷率(P/S)計,機構對東方甄選看法呈現分化。雅虎財經調研的分析師中,7位給予其「強力買入」或「買入」評級,3位建議「持有」,2位對其評級為「表現弱於大盤」。 平均下來,分析師預測,隨著董宇輝事件影響淡化,東方甄選本財年營收將增長約25%,利潤增長有望超過一倍。 財報發布後,國信證券下調東方甄選未來三年利潤預期,但維持「跑贏大盤」評級。華泰證券表示:「我們看好公司向品牌化穩步轉型的長期發展潛力。」因而保持「買入」評級,並上調未來三年營收預期,同時將本財年利潤預測向上微調1%。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中期業績亮麗 藍思盈利升逾三成

手機玻璃供應商藍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613.HK,300433.SZ)周一公布香港上市後首份中期業績,收入329.6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14.2%,盈利增長32.7%至11.43億元,若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為9.4億元,同比上升42%。 各項業務表現理想,期內智能手機與電腦業務收入271.8億元,同比增長13%,智能汽車與座艙業務收入同比上升16.5%至31.6億元,智能頭顯與智能穿戴業務收入16.5億元,同比增長近15%。公司指出,收入增長主要是頭部客戶量產多款新品。 展望未來,公司表示將持續深化全球產能布局,強化材料模組整機垂直整合優勢,豐富高附加值產品矩陣。 藍思科技周二開市跌0.32%報24.56港元,公司自今年7月上市累計上升逾3成。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Baiyunshan supports stock price with high dividend yield despite plain business performance

白雲山業務欠驚喜 股息率高助撐股價

白雲山大健康業務中期利潤升14%,主要來自王老吉貢獻 重點: 受大南藥業務影響,白雲山中績倒退 飲料業務競爭大,王老吉開拓海外市場   白芯蕊 涼茶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代表之一,更列入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擁有王老吉涼茶及多款中藥產品的廣州白雲山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0874.HK;600332.SH),最近公布中期業績,雖然飲品業務表現強現強韌,但製藥業務仍缺乏起色,令淨利潤按年倒退1.3%。 白雲山前身是為廣州藥業,集團於1997年成立,同年在香港港交所掛牌,2001年亦在上海交易所上市,2013年完成合併白雲山,隨後公司名稱由廣州藥業改名為白雲山,目前大股東是廣州醫藥集團,持有白雲山45.04%股權,廣州醫藥集團則是廣州市人民政府旗下企業。 大健康業務佔利潤51% 集團完成重組後,基本完成「大南藥」、「大商業」及「大健康」業務佈局,其中大健康業務是白雲山利潤主力來源,上半年利潤總額為15.8億元,按年升13.9%,佔集團總利潤金額51.1%。大健康業務主要由王老吉大健康公司組成,主要產品包括王老吉涼茶、荔小吉系列、潤喉糖、龜苓膏等產品。 尤其王老吉品牌更是集團皇牌,該品牌於1828年創立,最早以涼茶鋪形式出現,王老吉積極現代化轉型,廣藥集團於1992年獲得「王老吉」商標,並以紅罐「王老吉涼茶」迅速在中國走紅,一度與加多寶集團就「王老吉」商標展開法律糾紛,但最終由白雲山持有,目前王老吉在涼茶市場市佔率高達70%。 不過,以收入計算,集團大健康業務上半年收入只得70.26億元,佔集團總收入418.34億元的16.8%,遠比第一大收入的大商業業務的290.63億元少。所謂大商業業務主要經營醫藥流通業務,包括醫藥產品、醫療器械、保健品等的批發、零售與進出口業務等。 大商業收入大毛利率少 雖然大商業業務收入佔比大,但毛利率卻不高,上半年只得6.13%,因此利潤總額只有3.46億元,佔集團總利潤金額僅11.1%,相反以王老吉為主的大健康業務,毛利率高達44.67%,更按年升1.69個百分點,因此大商業業務雖然收入大,但利潤貢獻卻比大健康業務少。 大健康業務由王老吉涼茶支撐,上半年利潤也錄增長,但面對內地飲品業百花齊放,尤其新茶飲市場不斷擴張,令中國涼茶市場亦近天花板,據尼爾森調查顯示,18至35歲主力消費群體中,選擇王老吉作為解渴首選的比例已從2022年前的43%,大降至2025年3月的27%。 王老吉拓海外覓商機 王老吉作為中國涼茶業龍頭,為對抗茶飲新勢力,更年也積極開拓其他新口味,以迎口顧客需要,例如推出無糖味涼茶、茶花風味涼茶等新產品。 除此之外,白雲山也為王老吉涼茶積極開拓海外市場,集團於2024年啟動海外品牌標識「WALOVI」,品牌已在美國、泰國、意大利、沙特、馬來西亞等多國陸續發布,尤其是主攻東南亞與北美市場,並與美國Costco、亞馬遜、展開深度協作,以拓大海外商機。 不過,白雲山大南藥業務仍拖集團後腿,繼2024年該業務收入下跌10.4%後,最新業績仍未見好轉勢頭,2025上半年收入按年跌15.2%至52.4億元,當中中成藥收入跌幅達20.1%至32.5億元,化學藥則下滑5.9%至20億元。 白雲山的大南藥板塊主要涉及中成藥及化學藥研發生產和銷售,擁有陳李濟藥廠、何濟公藥廠、潘高壽藥業、白雲山等中華老字號企業,不過面對市場競爭激烈,尤其白雲山化學藥皇牌輝瑞仿制藥金戈(枸櫞酸西地那非片),去年存量激增49.78%,暗示銷售壓力大,已為大南藥業務敲響警鐘。 另一方面,白雲山創新能力不足亦是一大問題,由於缺乏持續爆款新藥登場,造成大南藥業務表現呆滯。幸好白雲山已有針對性部署,出資近15億元設立廣藥基金二期,該基金主要是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方式,開展生物醫藥股權投資,從中獲得投資收益,盼扭轉投資新藥不足的問題。 整體來講,白雲山股息率不俗,預期股息率分別為4.9%和5.4%,較10年期美債息4.3厘好,加上美國潛在減息空間大,變相支撐股價,但由於業務驚喜度不足,除了大南藥業務倒退拖後腿外,王老吉業務則面對新興茶飲市場競爭,故股價上升空間未必太大,只會在區間浮沉。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