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歌 & 溫衛楠

China’s labor market is churning out too many white collar wannabe college grads, but not enough people to fill its blue-collar labor positions.

How can China keep more blue-collar workers and their employers in China? Or does China still need so many blue-collar workers?

And Elon Musk get audiences with China’s foreign, commerce and industry ministers, as well as a vice premier, on a whirlwind trip to Beijing and Shanghai. What is it about this billionaire entrepreneur that wins him so many China fans?

Why do Chinese people and even the government seem to love Elon Musk more than Tim Cook?

中國勞動力市場中充斥著想成為白領的大學畢業生,但是藍領藍動力卻仍有短缺。中國如何留住藍領工人和他們的雇主?又或者說,中國還需要那麼多藍領工人嗎?

伊隆·馬斯克旋風訪華,受到中國副總理,以及外交、商務、工業相關部門領導的接見。為什麼他在中國有那麼多的粉絲?為什麼中國人乃至中國政府相比蒂姆·庫克,更喜歡馬斯克?

關於 China Inc


China Inc是咏竹坊製作的一系列播客節目,主要討論中概股的最新動態,幫助投資者了解這些公司以及它們所處的大環境,並根據相關資訊做出正確的決策。


您可以在這些平臺上找到我們的英文播客:

Apple Podcasts Spotify Google Podcasts

新聞

簡訊:美團向餐飲業投入1,000億元補貼

中國外賣市場再度掀起補貼大戰。在線餐飲外送巨頭美團(3690.HK)總經理薛冰,周一在2025中國餐飲連鎖峰會上宣布,未來三年,美團外賣將向餐飲行業整體投入1,000億元(136.8億美元)。 據財新報道,該筆1,000億元將聚焦四大方向,包括幫助商家補貼消費者、向餐飲商戶發放更多「助力金」、扶持和獎勵優秀品質商家,以及推動「明廚亮灶」覆蓋10萬家店,以加強行業基礎建設等。美團也將聯合480多個連鎖品牌探索「衛星店」模式,2025年將為首批1,000家「衛星店」提供系列扶持,包括首年零佣金、長期助力金、AI選址系統免費開放、專屬流量等。 美團近期動作頻頻,被認為是應對京東外賣的挑戰。今年2月正式跨足外賣市場的電商巨頭京東(JD.US; 9618.HK),上周宣布推出「百億補貼」活動,自上周五起向全體用戶發放每天最高20元的補貼。至周二,京東宣布單日外賣訂單量已突破500萬單。而為鼓勵商家加入,京東還宣布於5月1日前入駐的商家,全年免佣金。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金山軟件可轉債持有人換股

從事軟件開發的金山軟件有限公司(3888.HK)周二公布,可轉債持有人行使部分換股權,涉及1,012萬股股份,佔初始可轉債本金總額約11.35%。 該批可轉債金額為31億元,去年4月發行,於今年到期,息率0.625厘。是次轉換價經調整後每股34.77元,轉換後佔公司擴大股份總額約0.75%。 金山軟件周三開市跌3.4%至35.7元,公司過去一年股價上升近50%。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Faced with a cloudy regulatory picture, Smoore is preparing back-up plans

突破監管迷霧 思摩爾兩手準備

思摩爾再次面對監管與關稅的壓力,這次他們要做好兩手準備 重點: 首季稅後利潤同比減少43.4%至1.92億元 大型煙草公司正遊說美政府對中國一次性電子煙設備加徵額外關稅   李世達 電子煙所處的行業,是既傳統又創新的行業、是市場龐大但又監管嚴格的行業,賣的是電子煙,卻要與一般香煙競爭,管制還多得多。對許多業者而言,政策的影響有時如同一團迷霧,讓人看不清晰。 全球最大電子霧化技術公司思摩爾國際控股有限公司(6969.HK),近日公布2025第一季度業績,截至今年3月31日止的三個月,取得收入2.1億元,同比減少32.9%,稅後利潤同比減少43.4%至1.92億元。公司表示,利潤下降的主要原因爲行政開支、分銷及銷售開支、研發開支總體上較上年同期有較大增長,但未說明收入減少的原因。 思摩爾的收入主要來自為全球煙草公司代工電子霧化產品,電子霧化產品即是電子煙設備,如霧化器、煙彈、一次性電子煙及加熱不燃燒類設備等。另外,公司也在積極推動自有品牌的發展,並加強霧化美容、霧化醫療方面的研發。 公司2024年收入117.99億元,增長約5.3%。錄得年內溢利13.03億元,同比跌20.78%。去年公司面向企業客戶的收入約為93.24億元,較2023年下降約0.3%,佔總收入約79%;自有品牌業務大幅增長34%至24.75億元,佔總收入比重提升至21%。去年在中國推出霧化美容品牌「嵐至」是一大突破。 儘管增收不增利,公司股價卻水漲船高。2024年,股價由年初的6.5港元倍增至年底的14.12港元。 事實上,經歷一段快速發展後,中國電子煙行業已沈寂一段時間。2022年,中國正式將電子煙納入煙草專賣制度,明確禁止更容易吸引年輕人的調味電子煙,並要求產品需獲取許可並上架統一交易平台。政策出台後,思摩爾將重心放在海外業務上,至去年,公司海外收入佔比已超過90%,公司收入也從前兩年的負增長中恢復。 同時,海外市場似乎釋放更多利好。美國作為電子煙最大消費市場,去年正式開放非煙草口味的薄荷醇口味電子煙,而總統特朗普亦承諾當選後將進一步開放相關市場,讓外界期盼監管放鬆。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去年加強打擊不合規電子煙產品,也幫助思摩爾的客戶銷量增長,對公司業務帶來正面影響。 高額股權激勵計劃 讓公司股價一飛沖天的,還有去年底給予創始人、董事會主席陳志平的股權激勵計劃。公司向陳志平授予6,100萬份股權激勵,條件是在2025年至2030年底,公司連續15個營業日平均市值達到3,000億、4,000億和5,000億港元時,分別可獲得其中30%、60%和100%的購股權。 思摩爾曾在2021年1月達到5,500億港元市值,目前則約630億港元。激勵計劃意味著,陳志平未來做任何決策也要以公司市值為考慮,而5,000億港元的目標也透露出公司重返巔峰的雄心壯志。 然而,儘管公司發展穩健、業績復蘇,大有一展手腳的架勢,但風雲變換的政策風向與地緣政治因素,仍讓公司的前景打上問號。 據路透社報道,思摩爾的大客戶英美煙草公司(BATS.L)正在遊說特朗普政府打擊非法電子煙,包括對中國電子煙設備實施進口禁令。 煙草公司遊說加強監管 英美煙草公司抱怨,他們的合規產品需要等待幾年才能上市,但一些非法產品已經佔據相當大的市場份額。據估計,未經授權的一次性電子煙(多數是中國製)佔美國每年近129.3 億美元電子煙銷售額的70%左右,嚴重影響合法的電子煙與香煙銷售。呼籲政府禁止中國進口的所有一次性電子煙,並考慮對任何其他中國製造的電子煙和吸煙替代品徵收額外關稅。 此外,美國近期推出「對等關稅」並取消中國與香港地區小額進口商品的免稅待遇,也對中國製電子煙的出口構成壓力。 話雖如此,思摩爾仍有機會通過產品升級催生增長動力,如加熱不燃燒產品(HNB)逐漸受到更多消費者歡迎,就被陳志平視為公司的「第二增長曲線」。公司正加強研發與營銷開支,發展霧化美容與霧化醫療業務,以應對電子煙業務的不確定性。 目前,思摩爾市盈率約44倍,高於霧芯科技(RLX.US)的30倍,亦高於煙草業平均的11倍,顯示當前估值已偏高,投資人應小心回調風險。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映恩生物開市升九成

生物科技公司映恩生物(9606.HK)周二首日掛牌,開市報181元,較上市定價升91%。股份中午收市升127%見214.8元。 公司發行1,733萬股,招股價介乎94.6元至103.2元,最終以低位定價,集資淨額15.1億元。公開發售錄得超額114倍,國際配售超額12.5倍。 映恩生物去年收入19.4億元人民幣,按年升8.7%,公司擁有人應佔虧損10.5億元人民幣,同比擴大近194%。 是次集資所得,45%將用於研發及商業化其核心產品(即DB1303及DB-1311),30%用於研發關鍵產品,15%為其ADC技術平台的持續開發提供資金。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