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網上保險商警告,由於重大投資損失,2022年上半年將錄得淨虧損,在此之後,它的股價已下跌超過10%

重點:

  • 眾安在綫警告稱,由於投資收入和匯兌損失,2022年上半年虧損7.5億元,扭轉了去年同期的盈利局面
  • 這家數字保險商去年首次實現了承保利潤,但盈利能力依然嚴重依賴投資收益

梁武仁

眾安在綫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6060.HK)成立不到10年,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從一個看似高調的噱頭開始,發展成為保險領域受人尊敬的品牌。然而,儘管取得了諸多成就,嚴重依賴不穩定的投資收益,依然是它的致命弱點。

這種脆弱性在今年首六個月被放大,因為通脹加劇,導致股票和債券價格雙雙暴跌,削弱了眾安在這兩個資產類別的投資組合。上週三,眾安警告,預計今年上半年將錄得6.5億元至7.5億元的淨虧損,與去年同期盈利6.04億元相比,幾乎剛好是180度的轉變。

眾安將投資收益大幅下降歸咎於資本市場的“悲觀”情緒,以及美元兌人民幣升值,導致與其持有的美元計價債券出現匯兌損失。該公司在另一份文件中表示,其董事會將於8月25日召開會議,批准中期業績的正式版本,該版本一般在當天較後時間公佈。

這家保險商沒有提供其陷入虧損背後的具體細節。但不難看出,這六個月對於眾安和所有保險商來說可能都是一個噩夢,它們的利潤通常在不同程度上依賴保費的投資收益。

眾安在綫由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旗下的螞蟻集團、騰訊(0700.HK)和平安保險(2318.HK; 601318.SS)於2013年創辦,去年首次從承保中盈利,意味著在支付了索賠和各種費用之後,保費還有一些盈餘。這個里程碑標誌著眾安在收入增長的同時,管理風險和成本的能力也在提高。

但眾安去年的承保利潤微乎其微,僅為7,500萬元,而公司的總承保保費為204億元。相比之下,公司的投資收益為20億元,是利潤的主要來源。目前尚不清楚今年上半年公司能否繼續實現承保盈利。但眾安在盈利預警中警告的巨額虧損表明,即使有利潤也無法抵消投資收益的下滑。

簡言之,儘管眾安從保險承保盈利的能力有所提高,它仍然受到市場波動的支配。“悲觀”可能不足以形容2022年上半年的糟糕程度。各地的股票都在插水,標準普爾500指數下跌了20%,是1970年以來最差的同期表現。與此同時,通脹飆升促使美聯儲推出了一系列激進的加息舉措,導致債券價格走低。

沒有退路

截至去年年底,眾安約40%的資產是投資形式,包括股票和債券基金,另外約52%的資產平均分配在固定收益產品和包括理財產品和信託在內的“其他投資”上。該公司一直在改變其投資組合的構成,因此在今年上半年可能也會對資產進行調整。但在股票和債券價格雙雙下滑的情況下,恐怕也沒有退路可走。

截至去年底,眾安的投資包括美元資產,規模在大約7.66億美元(52億元),這使得該公司面臨匯率風險。

由於香港要求主板上市公司每年只需報告兩次業績,所以投資者要到2022年已過完三分之二的時候,才能看到眾安在今年迄今為止的投資虧損規模。

但其他大多數保險公司都是以季度為基礎報告業績,這可以為眾安的未來發展提供一個預覽。中國平安是中國最著名的保險公司之一,首季度的投資損失為220億元,而去年同期的投資收益為150億元。德國保險巨頭安聯(ALV.DE)報稱,扣除費用後的投資業務收入暴跌71%。但平安和安聯一季度仍有淨利潤,因為承保利潤和其他收入來源抵消了投資損失。

眾安還有保險和投資以外的業務,包括位於香港的一家虛擬銀行,但這些業務都沒有盈利。因此,在它們開始盈利之前,該公司降低其在資本市場波動中脆弱性的唯一途徑,就是繼續擴大保險業務。

早期,眾安因為提供淘寶的退貨運費險而為人所知。淘寶是阿里巴巴旗下類似於 eBay (EBAY.US)的線上購物服務。但由於中國政府採取嚴格的疫情防控措施,加上房地產市場低迷和全球通脹等海外的問題,中國經濟增長急劇放緩,眾安的運費險業務目前恐怕也在放緩。

眾安每月披露的毛保費資料顯示,其上半年的收入同比增長降至遠低於10%的水平,而去年上半年則為45%。

在發佈上半年盈利預警後的四個交易日裏,該公司股價截至週二下跌了10%。自2017年首次公開招股以來,該公司股價已下跌約三分之二。但該股的市盈率仍在22倍左右,遠高於中國平安的8倍。與中國的其他金融科技股相比,眾安的市盈率看起來甚至更高,比如樂信(LX.US)只有1.8倍。

眾安目前的估值表明,投資者對其前景仍然相當樂觀,不過考慮到市場動盪的影響,他們最好還是管理好自己的預期。歸根結底,眾安可能會在當前的市場動盪中倖存下來,其遭受的長期損害也會相對較小。但只要它的利潤仍然高度依賴投資收益,它就會繼續受到市場動盪的影響。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 

新聞

簡訊:八大基石投資者力撐 綠茶招股集資12億

內地餐廳營運商綠茶集團有限公司(6831.HK)周四在港公開招股,發售1.68億股,一成公開發售,招股價每股7.19元,集資約12.1億元,本月13日截止認購,16日掛牌。 公司表示已引入八名基石投資者,當中包括無鍚紫鮮及Action Chain等,合共認購6.73億元股份。 綠茶起源於杭州,截至2024年底餐廳數目達493家,覆蓋28個省市地區,去年收入為38.4億元人民幣,按年升6.9%;盈利按年升18.5%至3.5億元人民幣。 是次集資所得,約63.3%用於擴展餐廳網絡,26.3%設立中央食材加工設施,5.4%升級信息技術系統及相關基礎設施,5%則撥作營運資金及其他一般企業用途。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中國業績拖累 百威亞太首季利潤勁挫近兩成

百威亞太控股有限公司(1876.HK)周四公布,2025年首季度營收同比下降7.5%至14.6億美元。儘管多數市場實現穩健增長,仍難抵消中國區業務的下滑。 當季淨利潤同比下跌18%,由去年同期的2.87億美元降至2.34億美元。 中國營收同比減少12.7%,導致亞太地區西部整體營收下降11.7%。而在韓國市場雙位數增長的拉動下,亞太地區東部營收同比得以增長11.7%。 公司稱:「2025年第一季度,我們在亞太地區的業務部分抵消中國的挑戰。但仍受到主要運營地區和即飲渠道持續疲軟影響,而佔我們約四分之一的中國市場庫存銷量亦下跌。」 財報公告後,百威亞太股價周四收跌1.8%至8.31港元,目前股價處於52周波動區間中位。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鈞達股份首掛升逾6%

光伏電池製造商海南鈞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865.HK; 002865.SZ)周四在港交所掛牌上市,開報22.20港元,較招股定價22.15港元高0.2%。至中午收報23.6港元,升6.54%。 公司公布,全球發售6,343.23萬股H股,香港公開發售佔10%,淨籌約12.92億港元(1.66億美元)。其中,香港公開發售獲3.5倍認購,國際發售獲1.08倍認購。 鈞達股份主營高效光伏電池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按2024年的出貨量計,該公司的N型TOPCon電池全球市場份額達至約24.7%,排名第一。 今年首季,公司收入18.75億元,同比下降49.52%,錄得淨虧損1.06億元,虧損較去年第四季收窄約39%。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Busy Ming operates convenience stores

中國消費降級 鳴鳴很忙趁勢趕上市

這家零食店運營商申請赴港上市,它通過嚴格的成本控制,在下沉城市售賣平價零食 重點: 鳴鳴很忙集團利用持續更新的平價產品組合,吸引小城市的消費者購買其零食,公司已申請在香港上市 這家零食店運營商在2022年至2024年間大舉擴張,收入增長8倍,但去年的毛利率卻非常低,僅為7.6%    譚英 如果說中國消費高昂的米其林星級餐廳在當前的經濟低迷時遭重創,那麼折扣零食的境況則截然相反,尤其是在小城市。這些城市歷來被羅森和7-Eleven等大型跨國連鎖便利店所忽略,甚至也遭到了易捷、天府和崑崙好客等本土巨頭的漠視。 湖南鳴鳴很忙商業連鎖股份有限公司輕而易舉地填補了這一空白,公司目前正在試水資本市場,計劃在同類公司中率先登陸港股市場。公司在2023年由「零食很忙」和「趙一鳴零食」兩個連鎖品牌合併而成,此後其經營超低價零食加盟店這一模式取得巨大成功。合併時,這兩家連鎖店都在快速擴張,憑借低廉的啓動成本(包括廉租門店和母公司的大力支持)吸引了眾多加盟合作夥伴。 鑒於聯席保薦人是高盛和華泰國際,此次上市的規模可能相對較大,或將募集不低於1億美元資金。上個月,一項涉及早期投資者紅杉資本(原名紅杉中國)的股權轉讓,對該公司的估值為100億元(14億美元)。 鳴鳴很忙集團售賣散裝零食這個細分市場相對較新,產品以小包裝稱重出售,折扣力度很大,通常比傳統超市價格低25%至30%。品種多樣和快速銷售是其商業模式的關鍵。據iMedia的數據,這類門店(中文叫「量販店」)的數量從2021年底的2,500家,激增至今年的45,000家。這一爆發式增長主要歸功於鳴鳴很忙集團,後者目前擁有超過14,000家門店,佔全國門店總數的近三分之一。 鳴鳴很忙集團明亮的黃紅色調門店,在中國的縣城和鄉鎮隨處可見,售賣的零食琳琅滿目,而且門店之間通常只有幾百米的距離。門店的選址優先考慮住宅區、大學和工廠周邊的商業區以及鄉鎮。 2024年,公司門店的商品交易總額(GMV)達到555億元(76.8億美元),交易單數超過16億筆,成為中國最大的休閒食品飲料連鎖零售商。公司按食品飲料GMV計算也是中國第四大連鎖零售商。 該公司未進駐大城市,不過正在考慮進軍北京郊區,並在廣州周邊的城中村開設了100家門店。每家門店面積在100至150平方米之間,過道寬敞、光線明亮的設計意在吸引顧客在各種零食之間流連忘返。聯合創始人兼副董事長趙定喜歡在辦公室牆上掛一塊寫著「世界和平,零食自由」的牌子,這突顯他致力提供即使是薪資最低的工人,也能享用的零食的理念。 鳴鳴很忙集團的超低價,比如一罐可樂1.8元,一包樂事薯片2.8元,常常讓人聯想到中國電商巨頭拼多多(PDD.US)。後者的出名之處在於產品週轉迅速,並通過消除中間商和鼓勵買家組團批量購買的方式壓低價格。 配送便捷產品推陳出新 和拼多多一樣,鳴鳴很忙憑借規模優勢,以及由36個配送中心組成的網絡,在壓低價格的同時,還能確保產品廣泛供應至各加盟店。其門店大多分布在配送中心300公里半徑內,且商品運輸無需冷鏈支持。更值得注意的是,鳴鳴很忙集團的庫存週轉率只有11.6天,遠低於傳統商超的30天甚至以上。 鳴鳴很忙的另一個榜樣是蜜雪冰城(2097.HK),這是一家以價格極低著稱的冰淇淋和茶飲連鎖店,比如冰淇淋僅售2元。趙定此前曾宣稱,他希望自己的門店能成為零食界的「蜜雪冰城」。 鳴鳴很忙集團的毛利率相當低,去年僅為7.6%,遠低於蜜雪冰城的32.5%,也低於高端零食公司良品鋪子(603719.SS)的27.8% 。但該公司希望投資者能忽略這一點,轉而相信其快速增長的故事。 鳴鳴很忙集團在2023年合併重組後加速擴張,加盟門店數量從2022年底的1,902家激增至去年底的14,394家,增幅超七倍,業務覆蓋28個省份,加盟商達7,200家。更驚人的是,同期營收從42.9億元(約合5.93億美元)飆升至2024年的393億元,增速更為迅猛。 儘管利潤率極低,但公司的盈利能力相對較強。去年,它的淨利潤為8.29億元,幾乎是2023年2.18億元的三倍。 狂奔路上不乏勁敵。它的競爭對手包括萬辰集團(300972.SZ),後者整合旗下的幾個區域品牌打造出了「好想來」。好想來的門店網絡規模與鳴鳴很忙集團不相上下,去年底擁有14,196家門店,零食收入為318億元。 鳴鳴很忙集團的合併背後,是兩位企業家的強強聯合,他們認為合併各自的業務能讓雙方都變得更加強大。合併後,兩人中年齡較大的晏周目前擔任公司董事長,他於2017年創辦了「零食很忙」連鎖店,該連鎖店的名字靈感來自台灣流行歌手周傑倫的一首歌。到2023年中,該連鎖店已擴張到3,000家門店。 趙定投身零食界的時間要早得多,早在2008年,他就在自家20平方米的店裡賣各種炒貨、瓜子和花生。後來,他創辦了趙一鳴零食,2022年開始加盟經營時,該品牌有84家門店。到2023年中,加盟店數量增加到2,200家。他曾經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原本只想養家糊口。但他洞察到,隨著消費習慣改變,消費者不喜歡購買大包裝的產品了。於是,他開始轉型小包裝策略,實現銷量翻番。 2018年,29歲的趙定遇到了零食很忙的創始人晏周。後者告訴他,加盟不僅僅是讓別人使用自己的品牌名稱。這讓趙定下定決心打造自己的品牌,最終他創立了用自己兒子的名字命名的趙一鳴零食,該品牌所信奉的理念是提供價格低廉、種類豐富的產品以及良好的購買體驗。現在,趙定和晏周都希望說服香港的投資者相信這種體驗,讓鳴鳴很忙集團成為中國平價零食界的拼多多和蜜雪冰城。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