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78.HK
Sa Saa sells cosmetics

這家化妝品零售商表示,在截至3月底的財年,其核心的港澳市場收入下滑11%至12%,導致利潤降幅高達68%

重點:

  • 隨著大量香港民眾北上深圳消費,去年莎莎國際核心的香港市場出現萎縮
  • 因關閉門店並將重心轉向電商,在截至3月底的第四財季,這家化妝品零售商在中國內地的收入下降了40.5%

  

譚英

化妝品零售商莎莎國際控股有限公司(0178.HK)是香港的創業傳奇,它原是郭少明與羅桂珍夫婦於1978年在一家小商場的地下創立的攤位。但在2015年達到89億港元(11.5億美元)的營收巔峰後,其業務規模已縮水過半,截至2024年3月的財年營收僅為43.6億港元。

在這一財年,壞消息不斷,上周五的公告更突顯這一點。盈利預警顯示,截至3月底的12個月內,公司營收同比下滑約10%,利潤暴跌63%至68%。在香港,隨處可見它的粉色店面,裡面售賣各種平價化妝品,但人口結構和消費趨勢的一些重大轉變給它造成了衝擊,而且轉變似還在加速。

最主要的轉變是香港民眾日益熱衷赴深圳消費,這給莎莎國際營收四分之三的港澳核心業務帶來了壓力。同時,赴港內地遊客曾是該公司的重要客群,如今這個群體也減少在港停留期間的消費。

盈利預警將公司利潤暴跌歸咎於這兩個因素。在截至3月底的財年里,其利潤從上一年的2.19億港元驟降至7,000萬至8,000萬港元

上2023年財年業務激增,也是近期多項數據下滑的部分原因,受疫情結束後的報復性旅遊和消費推動,莎莎國際2023年營收增長24.8%,利潤近乎翻幾番。但情況的轉變來得猝不及防:隨著中國經濟放緩,消費者回歸謹慎,繁榮一瞬即逝。

市場似已做好迎接壞消息的準備,尤其是考慮到莎莎國際已在此前的多份季報中,披露了大量的營收疲軟信息。該股週一開盤股價持平,不過年內仍下跌約17%,錯失近半年其他中概股的上漲行情。

該股目前市盈率為11.8倍,與上美股份(2145.HK)的30倍和主打中高端市場的毛戈平(1318.HK)的46倍相比,似乎遭嚴重低估。

盈利預警和同在上周五發布的最新季報也並非全是壞消息。雖然核心的港澳市場萎縮,但佔營收10%的東南亞業務(主要來自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在截至3月底的三個月內增長17.3%,而該地區的線上銷售更是激增36.5%。不過同樣佔營收10%的中國內地市場同期大幅下滑40.5%,形勢嚴峻。

持續虧損

莎莎國際在中國內地的業務多數年份都處於虧損狀態,而好消息是,它終於開始有所動作,嘗試解決這個問題了,比如加大對線上資源的投入,並關閉那些業績不佳的門店。它在內地進軍電子商務領域的時間較晚,直到2015年才開始在大型電商平台上開設旗艦店,而且它堅持傳統零售模式的時間比大多數競爭對手都要長。

它在香港的一位競爭對手屈臣氏的動作要快得多,早在2011年就推出了自己的購物應用程序,並在阿里巴巴旗下流行的淘寶平台開設了旗艦店。在那之後,它又在京東和亞馬遜等其他熱門網站上都開設了店鋪。

值得稱贊的是,莎莎國際終於改變了在中國內地的路線,淘汰了實體網絡,採用了更加輕資產的運營模式。線上業務目前佔該公司中國內地銷售額的80%,公司關閉了18家實體店,計劃繼續聚集電子商務,並與更多第三方合作夥伴合作銷售商品。

莎莎國際表示:「集團相信,此輕資產模式的轉變,有助降低營運成本,提升經濟效益。」公司還表示,在截至3月的財政年度產生了2,000萬至3,000萬港元的一次性閉店撥備。

儘管莎莎國際將電商視為在內地的發展方向,但在香港大本營,線上業務規模仍然不太活躍。截至去年9月底的六個月內,港澳核心市場的線上銷售額僅為9,480萬港元,佔兩地14億港元總營收的7%。彼時港澳市場整體營收已現頹勢,六個月內同比下滑18.4%,不過同期中國內地與東南亞市場分別增長27%和15%,但由於香港業務在營收結構中佔主導地位,最終導致公司期內總收下跌10.4%。

隨著香港消費者持續遠赴深圳娛樂購物,莎莎國際核心的香港市場恐將持續承壓。今年4月18日至21日復活節假期期間,約160萬香港人次入境內地,同比增長6.8%。其中多數前往深圳,港元匯率優勢增加了在深圳的購買力。同時,這個因素也削弱昔日為便宜而去香港購物的內地遊客需求。

莎莎國際對零售市場變局的應對雖顯滯後且伴隨著陣痛,卻是必要的調整。隨著創始人夫婦步入古稀之年,接班人問題亦浮出水面。最可能的接班人是女兒郭詩慧,她2005年以管培生的身份加入公司,2018年被任命為企業策劃及發展副總裁。

郭詩慧行事低調,但她相對年輕,而且更有可能擁抱電商,如果她能努力讓公司順應最新零售趨勢,或許會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騰訊音樂第二季多賺43.2%

線上音樂平台騰訊音樂娛樂集團(TME.US; 1698.HK)周二公布,截至6月底止第二季,收入84.42億元(11.74億美元),按年上升17.91%,淨利潤24.09億元,按年增長43.22%。 其中,在線音樂服務收入68.54億元,按年增26.36%,得益於在線音樂訂閱收入的強勁增長,以及廣告服務、藝人周邊和線下演出收入的上升;社交娛樂服務及其他收入15.88億元,跌8.53%。毛利率為44.4%,上升2.4個百分點。 另外,第二季在線音樂服務月活躍用戶數為5.5億,按年跌3.2%,付費用戶數為1.2億,按年升6.3%。單個付費用戶月均收入由去年同期的10.7元增長至11.7元。 騰訊音樂港股周三高開12.8%,至中午收市報101.7港元,升15.18%。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毛戈平發盈喜 料中期賺逾6.6億元

美妝品牌毛戈平化妝品股份有限公司(1318.HK)周二發盈喜,預料截至今年六月底止的中期業績,收入約25.7億元人民幣(下同)至2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0.4%至31.9%,實現淨利潤6.65億元至6.75億元,同比上升35%至37%。 公司沒有具體給出業績增長主因,只表示持續為美妝愛好者提供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從而建立具競爭力的品牌價值。消費者對毛戈平作為高端品牌認可度的提升,正持續轉化為業務增長的長期動能,促使整體業績保持穩健增長。 周三毛戈平開市升3.4%報101.5港元,公司自去年上市以來,股價上升超過兩倍。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直播收入續下跌 虎牙二季度盈轉虧

直播遊戲公司虎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HUYA.US)周二公布二季度業績,因新興遊戲相關業務的強勁增長,抵消直播業務持續下行的影響,結束三年的下滑,並錄得連續第二個季度的收入增長。 公司表示,二季度收入從一年前的15.4億元小幅增長至15.7億元。當季直播收入同比下降6.5%至11.5億元,約佔公司總收入四分之三。但遊戲相關業務收入增長34%,從一年前的3.09億元增至4.14億元。 期內公司淨虧損550萬元,去年同期則實現淨利潤2,960萬元。經調整利潤則錄正數,但從一年前的9,700萬元降至4,750萬元,同比亦下滑近半,。 業績發布後,虎牙周二股價上漲4.5%,該股年初以來累計上升約18%。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Jinxin provides fertility services

生育低迷資產減值 錦欣中期轉盈為虧

因美國及老撾業務的資產大幅減值及撥備,這家輔助生殖服務商今年上半年虧損最高達10億元 重點: 錦欣生殖今年上半年虧損最高達10億元,主要涉及美國及老撾業務的資產減值及撥備 減值及撥備表明,在全球生育率走低背景下,這家輔助生殖服務商的美國及老撾業務表現不及預期 梁武仁 全球生育率持續探底,對錦欣生殖醫療集團有限公司(1951.HK)正構成日益嚴峻的挑戰。 這家輔助生殖服務商上周五發布盈利警告,今年上半年將由盈轉虧,蝕最高達10億元(折合1.39億美元),而去年同期淨利潤為1.9億元。該業績預告基於初步測算,最終財報預計於8月25日前後發佈。 錦欣生殖將業績驟變歸咎於美國及老撾業務的若干商譽、無形資產及其他金融資產確認減值及撥備。雖未詳述兩地市場具體狀況,但此舉顯示其通過並購獲取的海外業務表現不及預期。 伴隨中國及全球生育率下行,錦欣生殖營收增速持續放緩,對主營業務聚焦生育需求的企業影響深遠。全球總和生育率,即平均每名婦女生育子女數,預計2050年將跌破2.1的警戒線,低於發達國家維持人口規模的最低基準。 貿易摩擦持續,全球經濟前景承壓,也對輔助生殖等高成本服務構成影響。更多育齡人群或收緊預算規避此類支出,且子女養育的長期巨額開銷恐加劇生育顧慮。 對錦欣生殖這類並購激進型企業,商譽可能成為額外財務負擔,在日益嚴峻的商業環境中加劇經營挑戰。當收購價超出標的資產公允價值時,差額將被計入資產負債表商譽項目。此後,企業需定期根據標的財務預測評估商譽減值風險。若確認減值,則需調減資產負債表商譽價值以降低總資產規模,同時在損益表計提相應撥備,從而侵蝕利潤。 錦欣生殖在美國的核心資產是2018年收購的HRC Fertility Management,該公司在加州運營連鎖診所。錦欣生殖定期評估並購產生的商譽價值,當前估值低於購入價值。 減值測試 減值測試通常基於HRC營收增速及毛利率等指標推算現金流預測。當關鍵指標未達初期假設時,企業將痛下決心計提減值。去年,錦欣生殖未對HRC計提減值,美國業務商譽及其他無形資產賬面總值約38億元。 2020年,錦欣生殖在老撾收購錦瑞醫療中心。該交易未產生商譽,但後者持有價值約4,000萬元的行醫執照類無形資產。 巨額淨虧損預警表明,主要由美國業務引發的減值準備恐已侵蝕其上半年大部分收入,同時揭示公司對美國子公司的原始現金流預測,與最新經營的預期存在顯著偏差。 錦欣生殖去年總營收僅微增不足1%至28億元,較2023年近18%的增速大幅放緩。更嚴峻的是,其毛利潤和淨利潤雙降。在其主力市場中國,儘管政府力推生育提振措施,但治療的周期下滑,導致營收萎縮。 國內政策面仍有一家支持效應,成都等省市將輔助生殖納入醫保覆蓋範圍。錦欣生殖在年報中解釋,去年部分潛在患者,因等待年底醫保報銷目錄擴容暫緩治療,導致治療週期減少。不過,年輕群體生育意願低迷,尤其當前經濟疲軟下,或是其營收乏力的更核心誘因。 周五公告同時披露,公司CEO董陽將暫代CFO職能,似乎預示上任不足兩年的原CFO黃寒梅已離任。儘管未說明離職原因,但財務負責人更迭疊加盈利預警,對公司形象造成雙重打擊。 公告後首個交易日(本周一),錦欣生殖股價重挫近7%,次日小幅回升。目前該股市盈率(P/E)為27倍,市銷率(P/S)2.6倍,相比腫瘤專科海吉亞醫療(6078.HK)16倍市盈率及2倍市銷率,或醫院運營商康華醫療(3689.HK)0.3倍市銷率等醫療同業,該估值仍具相對優勢。 即便如此,相較2019年IPO時的股價,錦欣生殖市值已縮水近三分之二。當前,人口結構趨勢持續利空,若經營策略未作調整,股價上行空間恐將持續承壓。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