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US
Energy Monster to delist

充電寶租賃供應商摯享科技充宣布,擬以較高溢價將公司私有化

重點:

  • 摯享科技宣布,由公司董事會主席為首的一方,提出以溢價約70%將該公司私有化
  • 這家租賃充電寶供應商是中國經濟放緩的受害者,隨著它轉向輕資產商業模式,收入大幅下降可能令投資者感到擔憂

陽歌

中國步履蹣跚的經濟已經讓摯享科技有限公司(EM.US)失去了活力。該公司還有一個更廣為人知的名字——怪獸充電。在中國各地的店鋪、餐館和其他零售場所,都能看到它的充電寶機櫃。這是曾經雄心勃勃的公司基本情況,周一它宣布一項由管理層主導的收購要約。

怪獸充電是中國「消費降級」的最新受害者,在經濟不確定性日益加劇的環境下,消費者越來越收緊支出。降級現象始於去年,發端於零售食物鏈頂端,汽車和智能手機等銷售商開始注意到銷情萎縮。從那時起,消費降級逐漸擴展到更便宜的日常消費品,如服裝和咖啡。  

現在,向智能手機充電寶租賃市場蔓延,這一點確實表明,消費降級似確實影響整個經濟。畢竟,這種充電服務相當便宜,半小時的收費通常只需3元(不到0.5美元)。當消費者開始減少這種日常小消費時,就知道情況不妙了,在過去,他們可能連眼睛都不會眨一下的。

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看到太多像這樣的私有化要約,因股價低迷的中國公司在等待,看它們的股價是否會隨著疫情的結束而反彈。但越來越多的公司正失去耐心,因在中國結束疫情管控兩年後,它們的股價仍然沒有起色。

復星集團就是如此,去年下半年,它對旗下的制藥企業復宏漢霖(2696.HK)和擁有連鎖度假村品牌Club Med的復星旅文(1992.HK)發起了私有化要約。雖然盈利被低估的數據中心運營商秦淮數據也在2023年進行了私有化,這筆交易由大股東和私募股權巨頭貝恩策劃。電影大銀幕技術專家Imax(IMAX.US)也在2023年對旗下Imax中國(1970.HK)進行私有化要約,但以失敗告終。

我們懷疑,由怪獸充電董事會主席兼CEO蔡光淵(英文名Mars)牽頭的私有化要約,可能是即將出現的一波類似要約的開始,這些公司不想再看到股價長期低迷下去。儘管在當前環境,用於此類收購的資金遠不如過去充裕,但顯然仍有足夠的私募股權在尋找良好的投資機會,可以支持這樣的交易。

在怪獸充電這個案例中,私募基金來自中信集團旗下的​​​​​​​​​信宸資本。與我們看到的其他案例相比,此案稍顯有趣的一點是,它給出的溢價很高,即比該股近期交易價格高出約70%。在過去,我們看到的溢價一般在10%到20%之間,這次較高溢價很好地說明,公司的管理層和​​​​​​​​​信宸資本認為該股被嚴重低估。

用上市充值

怪獸充電在2021年4月上市時,情況與現在大相徑庭,那時正值疫情暴發一年後,投資者對在海外上市的中國股票的興趣開始減弱。在納斯達克上市時,公司通過以每股8.50美元的價格,出售美國存托股票(ADS),籌集1.5億美元。使該公司的估值達到22億美元,在中國,該公司的名字是租賃充電寶的代名詞。

自那以後,該股基本呈下行趨勢,去年最低曾跌至0.50美元。最新消息公佈後,該股周一上漲近40%。但即便如此,周一收盤價僅為1美元,仍遠低於每股1.25美元的擬議收購價。

怪獸充電的問題既與公司有關,也因整體經濟放緩。在公司層面,怪獸充電正經歷重大轉型,從擁有和運營充電寶櫃機的重資產模式轉變為輕資產模式,也就是為實際擁有和運營這些充電寶的合作夥伴提供服務。

長遠來看,這種轉型是明智的,因為它會減輕公司財務壓力,並顯著提高利潤率。但在短期內,這一轉變導致收入大幅下降,對投資者來說,這從來就不是讓人開心的事情。

精明的投資者可能已注意到,該公司未能在去年11月按時報告第三季度業績,事後看來,這幾乎肯定是該公司正在制定私有化要約的信號。

但在8月份公布的第二季度財報中,公司報告稱,由於過渡到輕資產模式,其收入同比下降55.3%至4.63億元(合6,300萬美元)。由於新模式下的運營成本要低得多,它的收入成本大幅下降達67%。公司儘管報告季度內出現運營虧損,但仍取得了淨盈利。

在經濟上升期,這種向輕資產模式的轉變可能會更吸引投資者。但中國的經濟已不再是增長引擎,在最新的投資者財報電話會議上,僅有來自花旗的一位主要分析師出席,該公司的吸引力可見一斑。董事會主席蔡光淵在回答她關於公司下半年前景的提問時,幾乎沒有令人安心的內容。

蔡光淵說:「截至第二季度末,業績一直在波動,沒有明確的反彈趨勢。」公司高管表示,怪獸充電正在探索中國以外的機會,這已經成為越來越常見的現象,因為許多公司迫切希望,利用自己的豐富經驗在更具活力的市場大展拳腳。但他們拒絕透露具體細節,表明此類舉措仍處於初期階段。

總言之,怪獸充電可能主要是時機不佳的犧牲品。它進行IPO時恰逢中國股票在西方投資者中失寵,而商業模式的重大轉變,可能又讓那些西方投資者對它收入迅速縮減感到失望。在這些負面因素的影響下,中國經濟放緩確是致命一擊,讓投資者對其重燃希望的機會也告破滅。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玄武雲料上半年虧損增至2,700萬元

智能客戶關係管理服務(CRM)供應商玄武雲科技控股有限公司(2392.HK)上周五公告,預計2025年上半年將錄得不少於2,700萬元(376萬美元)的淨虧損,遠高於2024年同期約610萬元的虧損,反映公司業績持續承壓。 公司指出,虧損擴大的主因是上半年中國電信行業加強監管,導致其CRM PaaS及部分CRM SaaS服務銷量下滑。不過,玄武雲亦強調正積極調整業務策略,加大高毛利率SaaS服務的投入,使整體毛利率呈上升趨勢。董事會表示已加強現金流與財務控制,預計今年上半年的經營現金流將轉為正數。 玄武雲股價周一低開,至中午休市報1.57港元,轉升1.95%。過去一個月,公司股價上升約45%。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效率提升嚴控成本 小菜園料中期盈利急升

餐飲運營商小菜園國際控股有限公司(0999.HK)周五表示,受惠於經營效率提升,預計2025年上半年利潤將錄得強勁增長。 公司預計半年度利潤將介乎3.6億元至3.8億元間,中值較去年同期2.8億元的利潤水平增長32%。 公司聲明:「淨利潤增長的主要因集團多措並舉優化運營效率、嚴格管控成本費用,以及深化精細化管理,推動集團整體經營效益顯著提升。」 小菜園股票周一高開,早盤上漲4.7%至9.79港元,相較去年12月上市價8.50港元上升約15%。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提升效率持續關店 呷哺呷哺預告虧損大減

火煱餐廳呷哺呷哺餐飲管理(中國)控股有限公司(0520.HK)周日發盈利預告,預計今年上半年的收入約為19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下跌18.9%,但虧損大幅收窄至8,000萬元至1億元,去年同期則虧損2.74億元。 公司指出,期間持續成本優化,以數字化供應鏈降本增效、不斷升級新型物流樞紐及標準化流程,以及優化餐廳佈局結構。期內關閉低效餐廳,並聚焦高潛力區域,預計在資產減值損失較去年同期大幅下跌64.1%。 呷哺呷哺周一平開報0.78港元,年初至今公司股價下跌22%。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Full Truck Alliance deals in trucks

增貨運經紀收費 滿幫危中有機

這家貨運平台企業警告,上調貨運經紀服務費率可能導致業務量顯著下滑,或將對企業利潤「產生負面影響」 重點: 隨著政府補貼減少,滿幫將上調貨運經紀服務收費,以建立可持續的業務模式 這家貨運應用運營商,一季度小微企業貸款同比增長25%,不良貸款率攀升至2.2%   陽歌 滿幫集團(YMM.US)一度因忽視監管機構而付出代價,如今這家貨運應用運營商正迎來一道基礎經濟學新課題。 這源於公司上周五發布的簡訊預警,其第二大收入來源貨運經紀服務的收費上調,可能引發連鎖反應。滿幫坦承此舉幾乎必然導致部分客戶流失,公司的客群主要由貨車司機與貨主構成。 這是滿幫在中國經濟增速放緩背景下,穿越更崎嶇道路的最新調整舉措之一。其他變動包括去年的裁員,以及針對核心客戶小微企業放貸規模的快速擴張,這些企業常需短期融資維持運營。 以上的舉措對維持業務良性運轉確有必要,但亦伴隨風險,也彰顯企業未雨綢繆規避深層隱患的主動性。這正是投資者樂見的治理水平,或是雅虎財經調研中13位分析師中11位給予「買入」或「強烈買入」評級的原因之一。 滿幫稱最新漲價旨在「保障貨運經紀業務可持續性」,該業務致力於為貨主精准匹配運力。歷史財報顯示,該業務曾獲大量政府補助,而今政策力度似在減弱:今年一季度,政府補助總額為4.67億元(折合6,500萬美元),同比下降41%,上年同期則達7.95億元。 公司聲明稱:「預計自截至2025年9月30日的季度起,貨運經紀服務交易量將顯著收縮,導致該業務營收下滑;同時對應營收成本上升,可能對公司利潤產生一定程度負面影響。」 公告發布前的周五,滿幫股價下跌7.7%,表明市場當日或已充斥漲價傳聞。該股年初至今基本持平,但52周累計漲幅達50%。 憑借以運滿滿、貨車幫兩大應用為核心的輕資產模式,該平台為連接貨主與司機提供多元化服務,展現出較強吸引力。輕資產模式外,滿幫以自有資金獨立運營小貸業務。 伴隨中國經濟放緩的壓力傳導至貨運從業者,該業務需求持續攀升。截至3月末公司資產負債表內,中小微企業貸款額45億元,較上年同期的36億元增長25%。與此同時,其不良貸款率由2023年末的2.0%微升至2.2%。 監管合規風波 穩定貨運經紀業務的舉措,僅是滿幫的最新調整。三年前,公司因赴美上市前,未完成網信辦數據安全審查遭遇重罰。 作為處罰,2021至2022年,公司兩大主力應用被暫停新用戶註冊約一年。最終完成審查後,獲准重啓新用戶註冊。 2022年,中美證監機構就中概股審計底稿爭議激化時,滿幫據傳曾考慮赴港二次上市。但伴隨中美最終達成信息共享協議而化解爭端,滿幫終止這一計劃。 即使當前漲價舉措及前述貸款擴張,加上不良率攀升令壓力加劇,但公司業務此前對經濟放緩展現較強韌性。今年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19%至27億元,但三大主營業務增長顯著分化。 核心交易服務營收同比躍升51.5%至10.5億元,超越貨運經紀業務成為第一大收入來源。滿幫將前者飆升歸因於平台活躍度提升,應用訂單履約量同比增長22.6%達4,820萬單,平台月活躍貨主增長28.8%至276萬。 相比之下,一季度貨運經紀服務收入基本持平於約9.66億元。新漲價機制實施後,該業務或於三季度起轉入收縮通道,幅度可能顯著。第三大收入來源貨運信息發布服務,當季增長10%至2.35億元,在總營收中佔比僅10%。 輕資產模式賦予滿幫顯著盈利優勢。去年,其毛利率已達54.6%的高位,今年一季度更躍升至69.2%,主要受益於政府增值稅減免,這是另一支持小微企業紓困的政策紅包。 去年裁員5%亦提振盈利表現,助推一季度管理費下降30%。當季淨利潤翻倍至12.8億元,現金及投資餘額仍保持293億元高位。這一切印證縱使其面臨經濟放緩風險,這家企業善於在問題惡化前主動破局的稟賦。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