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HK
Beleaguered Country Garden gets some temporary relief from domestic creditors

碧桂園的外債仍在重組中,境內債務又迫在眉睫,可幸近日三筆境內債得以順利展期

重點:

  • 碧桂園首季銷售情況惡化,按年大跌81%
  • 集團在馬來西亞的森林城市,傳聞當地國政府有意開展博彩業

 

劉智恒

十年前,碧桂園創辦人楊國強的事業如日方中,寫下一篇壯志豪言的小文章《我夢想中的碧桂園》,內裡包含十二句說話,其中一句是這樣:「這裡是為社會創造幸福生活的公司」。

今天,幸福暫時見不到 煩惱就確實一大堆。

中國地產龍頭,內地的示範企業碧桂園控股有限公司(2007.HK)近年也逃不過房地產市場逆轉的打擊,去年上半年已虧損數百億元,欠債超過千億元,發展的超級項目四處爆雷,惠州的十里銀灘變「十里爛灘」,馬來西亞的森林城市被戲稱「森林鬼城」。

公司在外債纒身要進行重整而忙個不停時,國內又開始有債主臨門敲門討債,去年碧桂園獲准將8至9筆境內債券展期;至近日,市場報道有三筆債券部分未能還款付息,經過與債權人會議商討,再獲延期至今年9月。

債主臨門浪接浪

雖能暫時喘一口氣,現實情況卻不甚樂觀,公司至今未能公布去年全年業績,以致股票要暫停在聯交所買賣。另外,拖欠建滔集團(0148.HK)的16億港元債務遲遲未能償還,公司已被建滔申請清盤,於本月17日在香港高院開庭聆訉。

外債的重組進展上,暫時仍未商討出一個方案,上月的公告只表示正致力與債權人及其顧問溝通。市場則有傳,今年六月碧桂園會向一組債券持有人提交初步重組方案。

整體債務方面,由於公司仍未發布2023業績,若以去年中報的資料看,截至6月底止集團有現金1,011億元,另外受限制現金約294.5億元。債務方面,有息負債包括銀行借款、優先票據,可換股債券及公司債券,合共高達2,579億元,淨借貸比率50.1%。當時集團手上現金好像還算充裕,但其後多項債務未還本付息,相信下半年的實際情況已大大惡化。

近日有消息,馬來西亞政府或容許在森林城市經營博彩業,從而帶動項目重生。不過,政府後來作出否認,而且即使辦賭,也未必可以短期刺激森林城市的銷售,況且碧桂園的問題,又豈止一個森林城市。

物業銷售直插水

碧桂園要渡過危機,相信只能看兩方面,一是物業銷售,另外是國家有否政策扶持。作為房地產企業,物業銷售是企業的命脈,關乎資金能否回籠,但在內地樓市日趨疲弱下,碧桂園今年銷售情況差強人意,首季的銷售金額只有135億元,按年勁跌81%。

年內樓市能否好轉實在也不樂觀,內地樓價持續下滑,開發商為套現紛紛減價求售,面對樓盤供應大增,市民置業態度大大改變,他們擔憂今天看似能低價買入,明年回首或許是高價入貨。

加上多家開發商深陷債務危機,倘若項目爛尾買家就血本無歸,人們都紛紛觀望為上。估計樓市要經過一輪去庫存,再加上開發商重組債務成功,市場才可慢慢復蘇,但肯定不是一年半載能達到。

政策治標未治本

那麼政府會否續推政策支持開發商,我們相信是肯定,然而並非無選擇性去提供幫助,外債政府不會管,內債就看情況及企業,如碧桂園此類屬龍頭及較負責任的公司,政府在若干程度願意作出扶持,包括透過內銀將債務延期,以及按項目提供借貸予房企「保交樓」。

不過也別太樂觀,內房企業負債太驚人,按目前的援助方法,只能紓緩一時,暫時我們看不到或想不到政府有什麼政策,可以徹底解決問題。最近內地上市的金科地產(000656.SZ),最終被頒令破產重組,說不定是許多內房的最終下場。

去年底碧桂園董事楊惠妍大拍胸膛,揚言楊家會「砸鍋賣鐵支持公司,探索出一條盡快恢復正常經營的有效路徑」。

不光如此,楊惠妍為首的四位董事,主動提出大幅削減薪酬,一律調至年薪12萬元,當中總裁莫斌減幅最大,之前年薪達300萬元。

坦白說,相對於逾千億的債項,董事的減薪只屬杯水車薪,楊家賣家當支持公司,估計可提供的助力亦有限。楊惠妍的說話與行動,相信是擺擺姿態,展現承擔的責任,中國恒大(3333.HK)董事局前主席許家印的下場,許多房企老闆都引此為鑒,別以為企業真的可以大到不能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白酒消費減弱 珍酒李渡預告上半年少賺24%

中國白酒生產商珍酒李渡集團有限公司(6979.HK)周二公布,預計6月止六個月淨利潤較去年同期下降23%至24%;收入介乎24億至25.5億元,預計按年下降38.3%至41.9%。 公司表示,業績下滑是由於經濟的不確定性及若干近期政策,致使白酒消費減少,尤其是在商務及社交宴請及送禮場合。公司於6月推出全新戰略性旗艦產品,並著力提升核心市場滲透率、加快渠道周轉,同時積極擴展中端及次高端市場,期望於下半年帶來銷售回暖。 珍酒李渡旗下擁有「珍酒」、「李渡」、「湘窖」和「開口笑」等白酒品牌,產品涵蓋醬香型、兼香型和濃香型白酒。核心產品「珍酒」去年銷量為12,284噸,為連四年下跌。 公司股價周三低開但隨後回升,至中午休市報7.09港元,升3.65%。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子不語中期盈利增逾三成

跨境電商企業子不語集團有限公司(2420.HK)周二稱,受惠於品牌影響力擴大及運營效率提升,今年上半年公司營收增長逾30%。 公司預計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收19億元至20.5億元,較上年同期的14.6億元增長30%至40%。預計期內淨利潤達1億元至1.1億元,較去年同期的9,140萬元上升10%至20%。 公司將強勁營收增長歸因於「深耕品牌和渠道建設」,並稱運營效率的持續優化也推動了利潤提升。 子不語集團股價周三平開報3.51港元,股價年內累計跌幅約30%。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博雅盈警料中期盈利最多跌3成半

網上遊戲商博雅互動國際有限公司(0434.HK)周二發盈警,料截至6月底止的中期業績下跌,盈利較去年同期跌25%至35%。若根據去年經重列盈利3.13億元計算,今年中期盈利介乎2億元至2.35億元。 公司表示,盈利倒退是收入較預期減少,以及因購買加密貨幣,令銀行存款減少,使期內的利息收入較預期為低。 博雅周三開市跌4.1%報7.5元,公司年初以來股價跌逾65%。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Huishang is a bank

徽商銀行盈利背後的隱憂:競爭熾烈息差收窄

這家區域性銀行今年上半年淨利潤增長3.8%,遠低於資產擴張速度,凸顯強烈的息差壓力 重點: 截至今年6月末,徽商銀行資產總額同比增長約17%,但營業收入僅微增2.2%,淨利潤上漲3.8% 中國央行為刺激經濟持續降息,銀行業面臨嚴峻息差壓力 梁武仁 在超長經濟放緩周期衝擊下,中國銀行業多重承壓。縱然使盡渾身解數,如今也難以交出亮眼成績單。以華東地區重要城商行徽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3698.HK)為例,該行上周五試圖通過盈利預告「解釋」最新利潤增長,但困擾全行業的沈痾痼疾依然待解。 這份公告讓投資者提前一睹今年上半年徽商銀行的財務表現,用「積極」字眼製造利好氛圍,似以巨額利潤增長相誘。 細讀公告,恐難掩失望。雖然截至6月末,該行資產總額較年初勁增約12%,較上年同期增約17%,主體貸款業務擴張迅猛,但上半年以貸款利息為主的營業收入,僅同比上升2.2%至210億元,淨利潤微升至93億元,漲幅僅3.8%。 徽商銀行以華麗辭藻「解釋」中報業績,將「向好業績」歸因於「始終堅守金融本源,全力服務實體經濟」,還羅列諸多成績。 資產擴張與利潤增速的巨大鴻溝昭然若揭:在央行連續降息刺激經濟的背景下,該行信貸業務息差承壓明顯。 淨息差壓力並非徽商銀行獨有。中國銀行業衡量利差的淨息差(NIM)指標已整體承壓多時。理論上來說,利率下行可降低存款成本以維穩息差,但同業白熱化競爭等因素正影響這種動態平衡。 經濟不振時,貸款需求趨弱,銀行間競相殺價爭奪優質客源。為吸引更多借款人,尤其是財務狀況良好的客戶,銀行會下調貸款利率,但這會侵蝕其利潤空間。自2019年(疫情前的最後一年)以來,競爭因素對中國銀行業的影響日益加大。當年,監管機構引入了一套機制,使貸款利率與市場需求更加緊密地掛鈎。 去年,徽商銀行淨息差較2023年縮窄17個基點至1.71%,而2019年該指標高達2.51%,顯示已苦戰息差下行多年。 息差並非當下唯一痛點。經濟困境使貸款違約風險攀升,銀行風控承壓。這一方面,作為華中地區最大城商行的徽商銀行,資產質量指標優於中小同業。 截至6月末,該行不良貸款率僅0.98%,較去年末基本持平。相較之下,總資產規模為其一半的宜賓市商業銀行(2596.HK)不良率儘管逐年下降,去年末仍達1.68%。瀘州銀行(1983.HK)的不良率則為1.19%。 徽商銀行由十幾家銀行和信用合作社合併組建而成,其規模優勢或有助於在吸引大型、財務穩健企業的過程中,維持較低的不良率。該行主要面向企業客戶,而非個人借款人,後者本身風險更高。中國的國有銀行主要向其他國有企業放貸來維持較低的不良率,後者在還款出現困難時,通常可獲得地方政府或其他國有企業馳援。 借款方承壓 然而,財報暗藏隱憂。去年,對困境企業的貸款重組量同比增9%;且潛在劣變貸款,即關注類貸款大增62%,佔比升至1.13%,顯示客戶群經營壓力正持續累積。 2020年,該行曾因接管包商銀行四家分行引發關注。這家內蒙古銀行前年破產,成為二十年來首例被接管的商業銀行。這意味著,徽商銀行在疫情動蕩期既要化解自身風險,又需處置四家包商分行的遺留問題。遲至去年,該行仍向第三方轉讓約7.01億元包商系不良資產。 儘管盈利預告成色不足,公告後兩個交易日,徽商銀行股價仍漲超5%。眼下投資者對任何利潤增長都持「飢渴」心態,此輪上漲存在內在邏輯。 不過,徽商銀行的估值仍處窪地:市盈率(P/E)僅3倍,市銷率(P/S)1.3倍,市淨率(P/B)更低至0.3倍。該估值水平甚至不及宜賓市商業銀行——後者市盈率達21倍,市銷率5.2倍。 市場對徽商銀行前景的冷淡態度不難理解:只要經濟下行週期延續,任何利潤增長,尤其是疲軟增長引發的樂觀情緒,終將快速消退。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