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58.HK
Yixin performs in line with the market

這家在線汽車貸款服務商的業務增速與中國汽車市場相近,但後者在經歷了多年的強勁增長後減速

重點:

  • 一季度易鑫集團車貸平台的交易量增長約10%,與整個市場同期的增速相當
  • 儘管中國一季度GDP增速好於預期,但易鑫集團仍面臨國內消費疲軟的挑戰

梁武仁

也許不會再有急速增長了,但在搖搖欲墜的中國汽車市場,在線汽車貸款服務商易鑫集團有限公司(2858.HK)似乎運行仍然平穩,儘管速度有所放緩。

上周,該公司表示一季度其汽車融資平台上處理的交易總量同比增長約10%,與同期中國汽車銷量10.6%的增速大致相當。以價值計算,易鑫集團本季度促成的融資額達16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約 8%。

對新能源汽車(NEV)的需求是易鑫集團本季度主要的增長動力,反映了在推動綠色發展的政策背景下,中國汽車行業的一個重要主題。該公司本季度的新能源汽車(包括新車和二手車)融資交易量同比激增89%左右,約佔期內促成的貸款總筆數的16%。

最新的季度業務更新顯示,易鑫集團沒有跑贏中國整個汽車市場,但也沒有落後。在當前的疲軟環境下,消費者控制支出,尤其是在汽車等大件商品上,這其實還算不錯。但這也不是什麼值得太興奮的事情。隨著4月國內汽車銷售進入收縮模式,僅僅與整個市場保持同步可能不足以讓易鑫集團的業務在第二季度保持增長。

業務更新公告發布後,易鑫集團股價上漲,但很快止步並回吐了漲幅,這種複雜情緒可見一斑。自2017年上市以來,該股已下跌90%。目前的市盈率(PE)相對疲軟,為7.8倍,遠低於在線汽車交易平台汽車之家(ATHM.US;2518.HK)的14倍。這或許反映了該公司的額外風險,即因中國金融科技公司的身份而頻繁經歷監管調整。

最新的經濟指標對中國汽車市場的前景發出了複雜的信號。從好的方面來看,一季度中國GDP同比增長5.3%,高於全年5%的增長目標,遠好於市場預期。這也標誌著增長較之前三個月有所加速。

不過,經濟勢頭主要是由出口帶動的。在去年大部分時間保持下降後,出口已在近幾個月恢復增長。這雖然對整體經濟有利,卻無助於像易鑫集團這類依賴國內消費來維持業務引擎運轉的公司。

一些跡象表明國內消費正在復蘇,包括消費者價格連續三個月上漲,表明需求正回升。

雖然這是一個鼓舞人心的理由,但消費者信心不太可能在短期內大幅回升,尤其是在房地產市場長期低迷繼續給經濟蒙上陰影的情況下。3月零售額的同比增長較前兩個月有所放緩,再現了近期反復出現的一個主題,即指標短暫顯示出改善跡象,但很快就失去動力。

對易鑫集團來說,令人擔憂的一個主要原因是4月國內汽車銷量下降,儘管汽車出口猛增逾三分之一。這意味著如果完全與市場表現一致,那麼易鑫集團4月的交易量可能也收縮了。

多方面的問題

中國汽車產業正面臨著多方面的問題。消費者的謹慎是最明顯的問題之一,這導致汽車製造商以及經銷商之間的競爭加劇。結果就是殘酷的價格戰,許多汽車經銷商隨之陷入虧損。

雖然從理論上講,降價會促進銷售,但也有可能讓潛在買家打消購買念頭,等待進一步降價。在已披露2023年銷量的13家車企當中,有9家未能實現目標,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反映了消費者的觀望態度。

中國龐大的汽車工業是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政策制定者一直在推出刺激銷售的措施也就不足為奇了,尤其是那些針對與北京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努力一致的新能源汽車的舉措。就在今年3月,李強總理重申,政府將支持環保汽車的消費。然而,政府的許多激勵措施對銷售影響甚微。

與該行業的許多公司一樣,易鑫集團在如此艱難的環境下實現業務增長的唯一途徑就是犧牲利潤率。去年,公司平台上的融資交易量增長超過20%——無論是在汽車銷量還是貸款額方面,因此它的年度營收強勁增長30%。但毛利潤只增長了12%,這表明它向貸款合作夥伴支付的佣金增加了,導致毛利率從2022年的56%下降到2023年的49%,回落7個百分點。公司通過控制運營費用部分抵消了這種影響,從而使全年的淨利潤實現了不錯的增長。

由於國內市場發展緩慢,易鑫集團正採取中國企業的普遍做法,出海尋找增長機會。在這個方向上,該公司去年與一些外國金融機構建立了夥伴關係。還試圖讓國內收入來源多樣化,包括通過自己的汽車行業平台銷售軟件即服務(SaaS)。

但如果真的有成果的話,這些努力需要時間。尤其是,海外擴張往往知易行難,因為這會把中國企業帶入陌生的領域,在那裏它們通常會面臨來自老牌本土競爭對手的激烈競爭。這意味著易鑫集團及該公司的業務增長能力,可能還是直接取決於中國的汽車市場及其復蘇能力。在此之前,易鑫集團和它的股票可能會面臨一條崎嶇不平的道路。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營運成本大幅下降 知乎首季錄得經調整淨利

線上內容平台知乎(2390.HK; ZH.US)周二公布,首季收入按年跌24.1%至7.3億元(1億美元),淨虧損收窄93.9%至1009.4萬元,非公認會計準則下經調整淨利潤為690萬元,去年同期為虧損1.36億元。 公司稱,首季付費會員收入4.2億元,按年跌7%,主要由於平均月訂閱會員數量輕微下降所致。期內,平均月訂閱會員達1,420萬人。至於營銷服務收入為近2億元,跌40.4%。 對於首季表現,公司稱歸功於精細化運營策略及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首季度,公司總營運成本下降34.4%至5.037億元,研發費用減少28.1%至1.419 億元。整體毛利率從去年同期的56.6%增長至61.8%。 業績公布後,知乎美股周二升1.78%報4美元。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首季盈利勁跌近五成 拼多多股價急挫一成四

電商平台拼多多(PDD.US)周二公布首季業績,收入按年增長10%至956.7億元人民幣(下同),遜於市場預期的1,016億元;盈利更大幅下挫47%至147.4億元。 期內公司的銷售及推廣開支則大增43%至234億元,行政開支則減少8%至18.2億元,研發費用按年上升22%至35.8億元。 CEO陳磊表示,外部環境快速變化,加上業務投入與回報周期不匹配,導致首季收入增速放緩,而持續的生態系統投資亦令利潤下降。他補充,正如過去幾季所傳達訊息,隨着業務的增長和新挑戰的出現,增長率放緩是無可避免。 公司今年以來,在「百億減免」等惠商措施基礎上,推出「千億扶持」新戰略,真金白銀反哺供需兩方,繼續爲商家降本減佣,加快推動產業。 受到業績下跌影響,拼多多股價在美國收市跌近14%至102.98美元。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ATRenew recycles smartphones

萬物新生借政策東風獲強力增長

這家循環經濟專家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27.5%,創逾一年來最快增速 重點: 萬物新生一季度營收增速創逾一年新高,同時錄得歷史第二高單季淨利 公司本季度新增25家線下門店,年內計劃拓展800家新店以完善實體店鋪網絡 陽歌 全國性以舊換新政策以及不同品類的交易增長形成雙輪驅動,助力循環經濟專家萬物新生(RERE.US)在今年一季度實現逾一年來最強勁增長。通過持續推動將更多回收的手機、電子產品直接銷售給終端消費者,當季盈利規模亦創歷史次高。 萬物新生最初主要是二手手機賣家與專業回收商之間的中間平台。但公司逐步加強零售渠道,同時也升級了翻新技術,從而在提升產品售價的同時,也獲取更高的利潤率。 為提升品牌認知度並拓展零售業務,公司正加速構建覆蓋全國的實體店網絡,讓更多消費者能夠在購買之前親自驗貨;同時深化與電商巨頭京東(JD.US;09618.HK)的戰略合作,助推零售業務增長。此外,通過加大在抖音、小紅書等社交平台的營銷投入,萬物新生也在持續強化其消費品牌形象。 本季度,二手黃金產品交易火爆為業績增長提供了助力——這是公司近兩年為突破電子品類局限而佈局的多品類業務之一。今年1月,智能手機被納入國家以舊換新補貼目錄的政策紅利,也為業績增長提供了支撐。 在上述多重利好支持下,上周二披露的最新財報顯示,公司一季度營收從上年同期的36.5億元增長27.5%至46.5億元(合6.41億美元)。此為自2023年四季度以來的最快增長,彼時增速為29.9%。 公司指出,去年一季度營收部分受益於2023年下半年啓動的蘋果(AAPL.US)iPhone回收合作業務。為實現共贏和可持續利潤,萬物新生著手調整該合作模式,相關業務收入在今年一季度同比下降67%。剔除該因素影響,佔營收九成以上的產品銷售業務實際增速超過50%。 當季零售業務表現尤為亮眼,同比大增73.5%。二手黃金品類異軍突起,推動以非電子類產品為主的「多品類業務」實現營收與GMV雙指標同比增長兩倍。 「我們主營業務在今年的第一季度實現了超出預期的快速增長,」萬物新生董事長陳雪鋒表示,「以行業最佳的以舊換新體驗抓住的國補帶來的發展機會。」 盈利指標持續改善 通過優化iPhone以舊換新項目、提升面向消費者直接銷售的比例及實施降本增效措施,公司一季度產品銷售毛利率同比提升4.3個百分點至15.2%。這使得當季淨利潤達到4,280萬元,創歷史第二高單季盈利紀錄,亦是公司歷史中第四次實現季度盈利。 該公司的非公認會計准則(non-GAAP)營業利潤也實現顯著增長,同比上升39.5%至1.1億元人民幣,其2.4%的non-GAAP營業利潤率則體現出公司在盈利能力提升方面取得實質性進展。 上週二財報發佈後,公司股價下跌6%,回吐部分一個月以來的漲幅。過去一年該股走勢震蕩,最高觸及3.70美元,最低下探至2美元,當前股價位於該區間中位水平。投資者似乎仍在評估其優化回收模式、提升盈利的前景。 該股當前市銷率為0.27倍,介於二手服飾平台Rent the Runway(RENT.US)的0.08倍與奢侈品電商The RealReal(REAL.US)的0.96倍之間。 在嚴控多數成本項的同時,公司一季度銷售與營銷費用同比增加30.4%,主要用於提升品牌知名度與獲客。除社交平台投放外,其近期推出的環保倡議「返航新生」,旨在強化與各品牌方的合作。 公司履約成本也快速增加,當季同比增長38.1%——過去一年公司履約團隊擴招360人,截至3月底該團隊規模已超1,000人。 履約成本增長主要源於今年初啓動的門店快速擴張計劃——該戰略旨在提升品牌曝光度並促進直接面向消費者的銷售。截至3月末,公司線下網絡門店總數達1,886家,較去年同期增加458家。但需注意的是,可能受到春節的影響,該數字較去年末僅增加25家,意味著要實現年內新增800家的目標,萬物新生須繼續加速開店。 公司旗下「拍機堂」本季度還在深圳推出創新業態,在華強北揭幕其全國首家倉儲式線下形象店。這家1,200平方米的門店陳列近10,000部經過專業質檢的二手手機,據稱可幫助採購商“降低庫存成本並減少物流延誤”。 另一項針對商戶客戶的舉措是,在自營城市測試開設取證倉,簡化商家的入倉質檢流程。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EHang makes infrastructure

簡訊:首季收入暴跌 億航智能探索第二上市

億航智能控股有限公司(EH.US)周一披露,公司去年獲得中國民航局關鍵許可後,其自動駕駛飛行器在一季度僅售出11架,導致當季收入大幅下挫。 財報顯示,公司一季度實現收入2,610萬元,同比下滑58%;當季淨虧損擴大至7,840萬元,去年同期為6,340萬元。 億航將收入銳減歸因於客戶採購計劃的時間安排,但稱對「二季度業務回暖感到振奮」。公司同時表示,近期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和全球市場波動,已促使其啓動二次上市計劃,為納斯達克的上市地位,作出保險性步署。至探索二次上市的中概股,多數選擇香港市場。 適逢美國公眾假期,周一美股休市,周二將恢復交易,億航股價年內累計漲幅達8.3%。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