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KNCY.US
Luckin is a coffee store chain

去年第四季度,星巴克在競爭極其激烈的市場中尋找新出路,瑞幸咖啡則鞏固了自己作為中國領先咖啡連鎖店的地位

重點:

  • 瑞幸咖啡第四季度營業利潤和淨利潤取得三位數的強勁增長,消息帶動其股價上漲8%
  • 隨著消費者拋棄價格高昂的咖啡,轉而選擇廉價咖啡,實力遭削減的星巴克,正為其價值10億美元的中國業務尋找戰略合作夥伴

  

譚英

瑞幸咖啡公司(LKNCY.US)在2月20日發布了最新季度業績,比它在本土市場的競爭對手星巴克(SBUX.US)發布最新財報的1月28日晚了幾周,這可能只是時間上的巧合。但這兩份財報截然不同,瑞幸咖啡鞏固了它在過熱的中國市場的領先地位,而星巴克仍處於混亂狀態。

在經歷了持續的價格戰後,瑞幸咖啡及其同行經歷了一段艱難時期,但第四季度該公司的業績可謂十分理想。該季度,瑞幸咖啡營收同比增長36.1%至96億元(13億美元),營業利潤飆升368%至9.95億元,淨利潤增長184%至8.41億元。

季度內瑞幸咖啡自營店同店銷售額繼續下降,但降幅明顯收窄,從上一季度的-13.1%降至-3.4%。另一利好消息是,首席財務官安靜指該指標在12月轉為正值,結束了連續三個季度的下滑。

投資者對這份財報感到滿意,在財報發布當天將瑞幸咖啡的股價推高了8%,不過在接下來的四個交易日,它又回吐了所有漲幅。

這些數字背後是一場殘酷的市場份額爭奪戰,瑞幸咖啡和其主要的低成本競爭對手庫迪咖啡在過去兩年里你來我往,相繼大幅降價,兩家公司的優質咖啡售價僅為9.9元一杯。這些價格戰的最大受害者是星巴克,後者基本上還在堅持自己高得多的價格。

星巴克報告稱,去年最後三個月,在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市場——中國的收入同比僅增長1%,至7.44億美元。在中國的同店銷售額下降6%,扭轉了上年同期增長10%的局面,而平均單價下降4%,較上年同期下降9%有所改善。星巴克還表示,由於中國消費者越來越謹慎,選擇了瑞幸和庫迪等價格較低的咖啡品牌,公司季度內交易量下降了2%,與上年同期21%的漲幅形成了鮮明對比。

儘管困難重重,星巴克並沒有完全放棄中國市場,而是繼續開店。截至去年底,國內門店數量為7,685家,同比增長10%,不過似乎落後於到2025年門店量達9,000家的目標。相比下,截至去年底,瑞幸咖啡門店數量為22,340家,同比增長37.5%,這有助解釋其在競爭如此激烈的情況下,收入幾乎持平的原因。

在中國業務搖搖欲墜之際,星巴克並沒有閒著。長期以來的中國區負責人於1月離職,公司全球首席執行官布萊恩·尼科爾證實,他正在尋找戰略合作夥伴來幫助扭轉業務局面。據稱對這個估值約為10億美元的業務表現出興趣的公司包括美團(3690.HK)、華潤集團以及私募股權公司太盟投資集團、KKR和方源資本。

咖啡之戀

1999年,星巴克在北京開設了第一家門店,開啓了星巴克與中國這個飲茶國度的咖啡之戀。到2024年底,星巴克在中國的門店數量已佔到全球門店總數近五分之一,因為中國的千禧一代對這些門店趨之若鶩,既是為了星巴克的咖啡,也是因為它高級的都市形象。

但中國經濟放緩改變了一切,促使消費者轉向價位更低的選擇。瑞幸咖啡和庫迪咖啡正是迎合了這類消費者的需求,兩家公司最近都表示不打算停止9.9元的咖啡大戰。

儘管競爭激烈,但大家都在眼巴巴地盯著一個有著巨大增長潛力的市場。根據Statista的數據,儘管中國的人口是美國的三倍多,但2025年,中國咖啡市場的估值為160億美元,僅為美國900億美元市場規模的五分之一。

雖然瑞幸咖啡以閃電般的速度迅猛增長,但因驚天財務醜聞而蒙羞的瑞幸咖啡聯合創始人創辦的庫迪咖啡,發展速度更快。庫迪咖啡表示,目標是到2025年底門店數量達到5萬家,此目標部分通過在便利店和餐飲場所嵌入咖啡商亭來實現。

庫迪咖啡首席戰略官李穎波在去年11月的一次會議上表示,公司已為該計劃招募了50家零售合作夥伴,包括連鎖便利店美宜佳、快餐運營商華萊士和經濟型酒店運營商首旅如家,總共有可能新增10萬家門店。

該公司距離實現5萬家門店的目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去年10月,庫迪表示全球門店數量已達1萬家,其中95%位於中國​​。但該公司實現這一里程碑時,距離在福州開出首店僅過去兩年。

瑞幸咖啡的戰略包括投資供應鏈和生產設施以擴大業務,它目前約三分之二為自營店,三分之一是加盟店。去年11月,瑞幸與巴西貿易投資促進局,簽署一項價值13.8億美元的協議,後者將在五年內供應24萬噸咖啡豆,這是對衝咖啡價格上漲的重要舉措。去年4月,瑞幸還在蘇州啓動了一個佔地5萬多平方米的烘焙基地,五個月後又在青島開建一個投資30億元的烘焙和供應鏈中心。

瑞幸還宣布了國際擴張計劃,首先從新加坡開始,目前在那裡擁有51家門店。截至去年底,瑞幸咖啡在馬來西亞還有兩家門店,並且據報道它正在瞄准美國市場,這將是進軍星巴克主場的大膽舉動。

儘管瑞幸咖啡在中國咖啡市場的領先地位得到鞏固,但與星巴克相比,其估值仍然顯得不溫不火。目前,瑞幸咖啡的市盈率為24倍,估值84億美元,與星巴克1,300億美元的市值和37倍的市盈率相去甚遠。庫迪咖啡仍是一家私營公司,由於策略激進並且仍處於早期發展階段,幾乎可以肯定還在虧損。

數十家分析機構關注星巴克,它是全球消費經濟的風向標,而雅虎財經調查的分析機構中只有四家關注瑞幸咖啡,後者在2020年爆出會計醜聞後從美國退市,目前在場外交易。但這些分析機構都大舉押注該公司,在三家給予瑞幸咖啡評級的分析機構中,兩家給出了「買入」評級,而另一家則給出了「強力買入」評級。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字節跳動為獅騰提供AI設施

電商企業獅騰控股有限公司(Synagistics)(2562.HK)周二宣布,將使用字節跳動提供的人工智能基礎設施,開發為商戶提升效率的工具。 根據公告,總部位於新加坡的獅騰將與BytePlus合作,後者將提供Skylark大語言模型及數據分析工具,助獅騰開發為亞洲市場量身定制的下一代企業應用,雙方未披露合作財務條款。 週二下午交易時段,獅騰股價下跌5.3%。公司於去年9月通過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方式在香港上市,成為港交所2022年推出SPAC後,首家以此方式上市的企業。當前股價較SPAC上市首日收盤價累計上漲約7%。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螞蟻擬分拆海外業務赴港上市

財新引述消息人士報道,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旗下金融科技公司螞蟻集團,計劃將其海外業務部門「螞蟻國際」在港交所上市。螞蟻目前正在就潛在上市事宜與監管機構進行溝通。 在新加坡註冊的螞蟻國際,業務規模約佔集團總收入的20%。該公司擁有四大核心產品線:跨境支付平台Alipay+、國際收單業務安通環球(Antom)、跨境匯款服務萬里匯(World First)以及創新支付解決方案Bettr,涵蓋消費者端支付、商戶端收單及企業間跨境結算等全方位金融科技服務。 螞蟻國際董事長由螞蟻集團董事長井賢棟兼任。 2020年,螞蟻原本計劃在上海與香港兩地同時進行總額達370億美元的首次公開募股(IPO),但最終遭中國監管部門叫停,其後被迫重組並遭罰款近10億美元。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Janbon makes silver powder for solar cells

太陽能行業困境持續 建邦高科上不逢時

即便業內很多下游企業陷入虧損,這家太陽能電池材料生產商去年仍保持了盈利 重點: 建邦高科申請赴港上市,去年收入增長了42% 這家用於生產太陽能電池銀漿的銀粉供應商利潤微薄,在太陽能行業仍處於危機之中,公司可能也會陷入虧損 陽歌 香港IPO市場目前可能很火爆,各行各業的公司在經歷了三年的疲軟後紛紛開始融資。但太陽能公司卻明顯缺席了本輪熱潮,因這個曾經炙手可熱的行業,正在經歷供應嚴重過剩引發的痛苦回調。 儘管面臨如此巨大阻力,建邦高科有限公司仍申請赴香港上市,試圖憑借其領先的銀粉生產商的地位吸引投資者。銀粉可用於生產銀漿,而銀漿是所有太陽能電池的關鍵材料。即使在鼎盛時期,建邦高科看上去也有點懸,因為產品高度商品化,導致利潤率極低。在行業如此動蕩的時期,公司可能難以激起投資者的太大興趣。 雖然面臨諸多動蕩,建邦高科在過去三年仍保持盈利,至少以年為單位是如此。但上周五提交的上市文件並未按季度拆分數據,我們懷疑公司可能也和很多太陽能同行一樣,在去年底和2025年第一季度陷入了虧損。 領先的太陽能電池板製造商晶科能源(JKS.US;688223.SH),以及多晶硅的龍頭生產商大全能源(DQ.US;688303.SH),都印證這個行業的困境。兩家公司在不久前的報告稱,第一季度不僅淨利潤出現虧損,毛利潤也陷入虧損——這意味它們的產品售價低於成本。 晶科能源和大全能源的股價今年迄今已下跌逾30%,目前接近五年來的最低點,行業困境可見一斑。週一,花旗將晶科能源的股票評級從「買入」下調兩級至「賣出」,稱該行業的困境看不到盡頭,導致晶科能源的股價進一步下跌。 在如此艱難的環境下,很難相信晶科能源和大全能源等下游企業不會向建邦高科這樣的上游供應商施壓,要求降價。 雪上加霜的是,近期銀價持續攀升,抬高建邦高科自己的生產成本,侵蝕公司利潤率。建邦高科披露,幾乎佔其全部生產成本的硝酸銀價格,已從2020年的每公斤3,100元,漲至去年的每公斤4,000元,預計還將持續上漲,到2029年達到每公斤5,400元。 利潤率下滑 建邦高科的優勢之一是歷史相對悠久,這幫助它佔據了中國光伏銀粉市場近10%的份額,成為國內最大的供應商。建邦高科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10年,當時建邦膠體材料有限公司在山東濟南成立,專門生產彼時尚處於初期的新能源和先進材料。 該公司早在2012年就開始進行銀粉研發了。2014年,它建成了中國最早的銀粉生產線之一,但直到五年後的2019年才開始工業規模生產。2023年底,公司成為國內首批能夠生產新一代太陽能產品(如PERC、TOPCon、HJT和xBC電池)所需高級銀粉的公司之一。 隨著行業一派繁榮,建邦高科的業務也蓬勃發展。上市文件顯示,公司2023年收入增長58%,至27.8億元,去年又增長42%,達到39.5億元。正如前文所說,公司主要的材料成本硝酸銀去年佔收入的96.7%,略高於2023年的96.1%。 幸運的是,建邦高科不需要大量其他支出來運營業務,主要是因它的產品高度專業,客戶數量有限,競爭相對較少。過去三年,公司的銷售、營銷和研發支出相對穩定,不過去年行政成本幾乎翻了一番。 但即便翻了一番,行政成本規模也相當小,去年僅相當於收入的0.4%。能印證這一點的是,公司去年底的員工總數僅為93人,與上年持平,相比於2022年的84人沒有增長多少。 硝酸銀成本高昂,導致公司毛利率相當低,去年僅為3.4%,低於2023年的3.9%。過去三年,該公司每年都保持盈利,儘管利潤規模微乎其微,去年僅為7,900萬元。或許唯一比盈利規模更小的是建邦高科的現金,截至2024年底,其持有的現金總額僅為2,940萬元,但這其實已經是前一年1,080萬元的近兩倍了。 說建邦高科是在冒險太過輕描淡寫了,在行業持續承壓的背景下,IPO籌集到的資金或許能為其帶來一些急需的喘息空間。但我們還是認為,投資者不會對一家受困於行業重大變革的公司有太大的興趣。 建邦高科的全球競爭對手之一同和控股(5714.T),目前的市盈率僅為10倍。建邦高科最大的客戶之一聚和材料(688503.SH)的市盈率略高一些,為18倍。若估值介於兩者之間,按去年的利潤計算,建邦高科的估值將在1.5億美元左右。 這意味公司可通過上市籌集約3,000萬美元,這將為其提供部分急需的現金。說實話,我們認為投資者不會對這種上市太感興趣,不過它可能會吸引一些著眼於長遠的買家,他們不在意當前的低迷,看中的是這個行業未來重現光芒的一天。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美的上月斥5.5億回購A股

家電品牌美的集團股份有限公司(0300.HK, 000333.SZ)周二公布,集團截至4月底止,已斥資近5.54億元人民幣(下同)回購774萬股A股,佔公司目前總股本的0.1%,每股成交價由69.5元至75.02元。 美的於今年4月9日公布回購A股方案,回購金額介乎15億元至30億元,每股回購價不超過100元,實施期限為一年。集團表示,回購是用於股權激勵計劃及員工持股計劃。 美的周二港開市跌2.5%報73港元,公司過去半年股價基本持平。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