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藥企百濟神州 主動應變降退市風險

該公司更換了審計機構,以遵守美國法律,避免在納斯達克被强制退市
重點:
- 爲遵守美國法律,百濟神州將其紐約股票的審計機構從中國公司更換爲美國公司
- 這次變更可能會降低該公司在納斯達克被强迫退市的風險
陽歌
抗癌藥製造商百濟神州(BGNE.US; 6160.HK; 668235.SH)雖然已在香港和上海上市,但它明確表示想保留在美國的上市地位,後者正因爲中美緊張關係而受到威脅。
這是該公司剛剛宣布更換審計機構一事所傳遞的關鍵訊息。中國財經媒體財新報道稱,百濟神州將原來的會計機構、位於中國的安永華明,更換爲美國的安永。
報道指出,該變化僅適用於百濟神州在美國上市的股票。百濟神州去年年底取得了重大里程碑,在上海納斯達克式的科創板上市,成爲第一家同時在紐約、香港和中國內地A股市場同時上市的公司。據推測,安永華明——安永在中國的子公司,仍然將是百濟神州在香港和科創板股票的審計機構。
百濟神州採取這一舉措之前,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上個月將其列爲五家有可能從紐約被迫退市的中國公司之一。退市威脅源於一項中國法律,該法律禁止海外上市的中國公司的本土審計機構與SEC等海外監管機構分享審計文件。
美國和中國目前正在協商一份信息共享協議,給予SEC它想要的權限。如果不能達成協議,從2023年12月開始,在紐約上市的近300家中國公司中的大多數可能被强制退市。
中國上個月底發布了證券法規修訂徵求意見稿,將允許目前被禁止的信息共享。關於此事進展的最新積極信號是,周末公開的一份講話稿顯示,中國證監會的一名高級官員呼籲要加快推動企業境外發行上市監管新規落地。
雖然有這些積極的信號,百濟神州似乎還是想要利用最新的審計措施,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裏。SEC名單上的另一家製藥商再鼎醫藥公司(ZLAB.US; 9688.HK)據說也在準備采取類似的行動。不過,財新報道稱,百濟神州提醒說,此舉“可能不充分”,無法滿足美國監管機構的要求。它指出,該做法可能只適合擁有較大全球業務布局的中國公司,因爲它們的很多業務在中國境外。
百濟神州當然有這樣的全球抱負。該公司2月底公布的去年四季度財報顯示,它的主要藥物之一Brukinsa(澤布替尼)四季度三分之二的銷售來自美國,其餘三分之一在中國。這款用於治療最常見的淋巴漿細胞性淋巴瘤的藥物,該季度總銷售額爲8,760萬美元(5.5億元),佔百濟神州該季度1.97億美元銷售額的將近一半。
全球團隊
從百濟神州的領導團隊可以看出,該公司相當的全球化,不僅僅有中國人,中外面孔幾乎各佔一半。雖然澤布替尼目前的銷售集中在中美兩國市場,但該公司指出,這款藥物已獲准在全球45個市場銷售。
對於百濟神州這樣具有全球意識的公司來說,維持在美國上市相對來說是可以理解的,或許這可以解釋它爲何要采取非同尋常的步驟,將原美股審計機構進行更換。該公司的名字可能已經爲許多全球投資者所熟知,在美國上市使其得以進入全球最大的資本市場,以便未來進行融資。
百濟神州的股票最近遭受重創,從去年9月下旬約400美元的峰值下跌了約一半。儘管由於中國監管機構的一系列整治行動,許多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股價已經在下跌,但該股在9月份之前仍相對堅挺。
但到了去年年底,隨著關於美國退市的擔憂加劇,該股也陷入了大跌。與此同時,該公司於去年12月進行了科創板的IPO,手裏的現金再增35億美元。截至去年年底,它的現金儲備達到66億美元,因此,該公司短期內顯然不會面臨現金短缺的問題。
儘管股票跌了不少,但2016年在百濟神州紐約上市時買入其股票的人,都沒少賺。該股最新收盤價爲196.57美元,大約是24美元發行價的8倍——這是一個不錯的回報率。該公司目前的市銷率相對較高,爲17倍,相比之下,信達生物製藥(1801.HK)爲8.2倍,君實生物(1877.HK)爲10.4倍。但從市淨率的角度看,這三家公司大致相當,都在3.4倍至5.3倍之間。
說了這麽多,我們就以百濟神州最新的財報作爲結束,透過它我們看到,一家年輕的製藥初創公司剛剛進入了快速成長期,開始將產品商業化。該公司第四季度營收同比增長約一倍,達到2.14億美元,最近一個季度的營收幾乎全部來自產品銷售。但分析機構預計它今年的增速將大幅放緩,平均預計2023年的增速只有19%。
該公司在市場營銷和產品開發上仍然有巨額投入,導致第四季度淨虧損從上年同期的4.73億美元擴大至5.86億美元。最新的虧損使其當年虧損達到26億美元,不過接受雅虎財經調查的分析機構預計,這個數字今年將縮小約三分之一。
總而言之,百濟神州看起來是一個相當安全的長期投資對象,因爲它有著强大的藥物陣容,以及國際化的管理團隊和全球視野。它的股價從目前的水平來看,可能被高估了,尤其是考慮到分析機構預計它今年的收入增速將大爲放緩。不過,至於從美國退市的威脅,似乎已經逐漸消退。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