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停用業務 壹賬通無奈關閉雲服務

這家金融軟件服務提供商將關閉旗下雲業務,業務的主要客戶是母公司和其他關連公司
重點:
- 壹賬通將關閉佔其收入近一半的雲服務部門,因為該業務失去了大部分客戶
- 事態突顯在業務上嚴重依賴母公司和關連公司的中國企業,所面臨的一個主要風險
陽歌
曾經的金融科技巨頭壹賬通金融科技有限公司(OCFT.US; 6638.HK),正迅速演變成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萎縮故事。它也給企業帶來了一個寶貴的教訓,即在業務上過度依賴關連公司的危險。
金融壹賬通上周晚些時候成為了頭條新聞,它宣布將關閉最大收入來源的雲服務部門,後者佔其一季度收入的44%。公司在5月就首次暗示了這一進展,當時它警告說,部分雲客戶打算停止使用這些服務。
這個故事完全屬於家事,因金融壹賬通的幾乎所有雲客戶都是關連公司。金融壹賬通之前是金融服務巨頭平安集團的關聯公司,平安集團於2019年分拆該公司在紐約上市。當時的想法是,讓金融壹賬通成為中國龐大的金融服務業的獨立軟件服務提供商。
但金融壹賬通在實現這個目標方面從未取得太大進展。今年一季度,公司約三分之二的收入仍來自平安各部門及平安控股的在線貸款機構陸金所控股(LU.US; 6623.HK)。
這種依賴在中國相當普遍,當公司剝離旗下某個部門,最終目的是鼓勵它通過找到自己的客戶而獨立時,就會發生這種情況。與此同時,在過渡期內,母公司繼續通過各種關連企業為被剝離的公司提供穩定的收入來源。
這種模式的問題在於,像金融壹賬通這樣的被剝離公司,往往會對來自母公司和其他關連公司的資金形成依賴,這種關係往往更多的是互相幫助,而不是出於真正的商業需求。而且,當母公司變得不耐煩,或在困難時期需要勒緊褲腰帶時,它會突然縮減或切斷提供給被剝離部門的業務。
金融壹賬通現在就是這種情況。
在5月最初宣布部分客戶有意停止使用其雲服務時,金融壹賬通表示「任何其他關連客戶會否繼續按目前水平,使用(或終止使用)本集團的雲服務存在不確定性。」現在,那些不確定性已經有結果,公司決定徹底關閉雲服務平台Gamma Fincloud。
根據最新公告,金融壹賬通董事會於2024年7月11日決定「本公司將於2024年7月起逐步終止經營雲服務,並將與客戶商討過渡安排(如有)。」為了安撫投資者,它還補充說:「本公司與平安集團的戰略業務關係維持不變。」
雲服務業務在2024一季度帶來了3.18億元的收入,約佔該公司當期7.23 億元總營收的44%。幾乎所有的雲服務業務(超過99%)都來自平安和陸金所控股等關連公司。所以說,金融壹賬通一下子失去了近一半的業務。
被迫斷奶
投資者對於金融壹賬通損失大部分業務並不開心,但他們的反應卻出奇地平靜。自5月7日最初的公告發佈以來,該公司在美國上市的股票下跌了約20%。但跌幅實際比金融壹賬通因關閉雲平台而損失44%的收入要輕微得多。
公司股票目前的市銷率(P/S)只有0.17倍,但由於銷售額大幅下降,這個數字會有所上升。但即便翻一番,這個數字也還是落後於陸金所的0.49倍,以及為電商公司提供類似軟件服務的微盟集團(2013.HK)的1.71倍。
雖然公司規模縮水並不值得興奮,但投資者可能仍會受到鼓舞,因這一最新進展,將最終完成金融壹賬通自身無法做到的事情:讓公司擺脫對母公司和關連公司的依賴。
平安集團和陸金所在二季度為金融壹賬通帶來了4.8億元的收入,約佔其7.23億元總收入的三分之二。其中平安帶來的收入最多,為4.22億元,同比下降 21%。相比之下,該公司來自其他非關連客戶的收入2.43億元,同比下降了14.8%,降幅溫和不少。
這表明,平安已經比該公司的其他客戶更快地縮減了在金融壹賬通上的支出。現在,隨著平安集團決定停止使用金融壹賬通的雲服務,後者的收入結構將變得更加平衡。具體來說,金融壹賬通減少的收入中約有60%將來自無關的第三方,只有40%來自平安集團和陸金所。
從投資者的角度來看,這看起來像是一種穩定得多的商業模式,因為剩餘收入的大部分,可能來自真正需要這些服務的客戶,而不僅僅是出於家庭的責任感而向金融壹賬通付費。因此,處於收縮過程中的金融壹賬通,正在失去缺乏堅實經濟基礎的那些「不太理想的」業務,從而消除了籠罩在該公司頭上的一個重大風險。
與此同時,金融壹賬通也在努力向海外擴張,以降低對中國市場的依賴。該公司喜歡談論全球擴張,並在官網上表示,目前在包括南非和東南亞大部分地區在內的20個國家和地區都有業務。在最新財報中,公司表示海外收入在一季度增長了14.8%。但它未提供具體數字,表明這個數字現在依然微不足道。
總言之,金融壹賬通正在做它早就應該做的事情,即擺脫對平安集團和其他關連公司的依賴。就此而言,它確實沒有太多選擇。但降低對平安的依賴最終會讓它成為一家更健康的公司,擁有更堅實的基礎。
現在,它只需要找到一條重回增長之路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