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85.HK
Weilong is opening up a third front

內地辣條一哥衛龍,8月份通過零食專賣店管道的銷售量按月大增38.1%,這個新銷售模式能否幫助公司業務更上一層樓?

重點:

  • 衛龍在8月份通過零食量販渠道共銷售37.18萬箱產品,較7月份增長38.1%。
  • 以往公司近九成銷售來自線下經銷商進行,一成來自線上渠道,未來零售專賣店渠道將是第三個增長點。

     

羅小芹

衛龍美味全球控股有限公司(09985.HK)上半年業績得以轉虧為盈,有賴期內淘汰低價或無利可圖的產品類別,但調整產品架構只能改善毛利率,要提升銷售收入,有需要在線下及線上渠道以外開闢第三條戰線。

根據衛龍公告,最近幾個月以來,公司與數十家零食量販系統達成了合作,零食專賣店管道的銷售持續上升,增長迅速,通過差異化的產品及定價策略,進一步拓展年輕消費客群,發展線下銷售網絡。公告正好反映新策略初步取得成果。

衛龍表示,8月份通過零食量販渠道共銷售37.18萬箱產品,較7月份增長38.1%。公司並指,面對中國休閒食品行業管道的多元化變化,及部分線下銷售渠道的消費流量下降,公司積極擁抱新興零食專賣店管道帶來的增長機遇,持續加強全管道運營及擴張策略。

衛龍是內地領先的辣味休閒食品企業,按2021年銷售額計,衛龍於所有辣味休閒食品企業中排名第一,但因為辣味食品市場高度分散,競爭非常激烈,衛龍的市佔率也只有6.2%,而且近年業務高增長不再,有進入瓶頸之勢。

去年12月衛龍登陸港股,招股價為10.56港元,經歷過上市初期的短暫蜜月期後,股價便拾級而下,至今年8月22日一度探底至6.31港元,幾乎較52周高位12.14港元腰斬近半,讓公司更有迫切性改善業務利潤率。

新模式試水温

對於零食量販的新商業模式,衛龍於上月公布的中期財報早已披露端倪,今次公告亦顯示新商業模式率先在7月試水温。

衛龍今年上半年收入23.27億元,收入實現3%小幅增長,淨利潤4.47億元,去年同期則虧損2.61億元,期內毛利率由上年度同期的38.1%增加9.4個百分點至47.5%。

若比較其他以辣味食品見長的上市公司,普遍收入都快速增長。例如:鹽津鋪子(002847.CN)收入同比增速高達56.64%;周黑鴨(1458.HK)、絕味食品(603517.CN)及勁仔食品(003000.CN)的收入同比增速分別為19.8%、10.91%及49.07%。

雖然收入小幅增長,但衛龍優化產品結構,變相提高產品的均價,從而改善毛利率,更造到扭虧為盈,主要原因是衛龍上半年對主要產品進行結構調整,變相提高平均售價,加上原材料價格下降,而通過持續優化生產工藝流程,亦優化了成本管理。

今年上半年銷售收入23.3億元中,近九成是來自線下經銷商,是公司主要銷售渠道,銷售額約為20.65億元,其餘一成來自線上經銷商,例如衛龍食品通過天貓、京東、拼多多、抖音及快手等線上平台進行直銷。

即使衛龍整合了線下傳統及線上渠道,但公司仍面對客流量下滑的負面影響,意味公司高增長年代已不復再,就算上半年扭虧為盈,也未能泛起太多漣漪,近期股價只徘徊7.5港元水平。

拓零售專賣店渠道

零食專賣店渠道的利潤率與線下渠道應該相差不大,但預計會高於線上渠道,因為參與線上經銷的都是強勢大平台,衛龍通常都會向這些平台更多讓利,以取得廣告宣傳效果。

今年上半年衛龍的經銷及銷售費用為3.67億元,同比增加36.3%,佔期內總收入的15.8%,而去年同期經銷銷售費用佔比為11.9%。經銷及銷售費用增加進一步印證線上渠道實際促銷作用有限,主要用於宣傳。

正如公司所言,經銷及銷售費用的增加主要兩方面,一是推廣及廣告費用同比大增1.46倍至8,980萬元,公司在電商平台以及其他線上媒體平台開展的線上廣告活動(例如直播)和達人推廣活動以及戶外媒體上組合投放活動增加;二是因銷售團隊不斷擴大,期內僱員福利費用增至1.65億元所致。

究竟衛龍現價昂貴嗎?公司的延伸市盈率(Trailing PE)19.4倍,低於競爭對手周黑鴨、絕味食品及勁仔食品的64.36倍、59.12倍及29.84倍,這反映出衛龍因業務增長停滯不前而出現股價折讓,若衛龍能成功開闢新戰線,將有助重估公司價值。

有超讚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繫我們瞭解更多詳情。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China East Education

受惠職教需求日增 中國東方教育盈收雙升

這家職業教育龍頭企業上半年營收增長10%,淨利潤飆升近50% 重點: • 中國東方教育今年上半年營收增長10%,較過去兩年的增長率翻倍有餘 • 公司受益於中國年輕人對職業培訓日益上升的偏好,且後者也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   陽歌 職業教育不僅助力中國青年應對嚴峻就業市場,更為中國東方教育控股有限公司(0667.HK)注入強勁動力。本週發布的最新財報顯示,公司幾乎所有核心指標均穩步增長,其中淨利潤增幅近50%。 對投資者更具意義的是,這家公司崛起,成為中國職業教育領軍者,促使此前低迷的股價強勢反彈,52周內累計漲幅逾200%,觸及近四年高位。不過,投資者跟風追漲前需注意,職教板塊已顯現分化格局,龍頭股表現強勁,中小同業則持續承壓,詳細分析見下文。 過往數年間,職教機構在中國龐大教育體系中一度遇冷,因資本競相追逐K-12學段服務,以及頂尖高校考生的高增長私營企業。2021年監管風波叫停多數K-12學科培訓服務,使前者幾乎清零;隨著中國越來越多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後者近期也明顯承壓。 此消彼長之下,專注烹飪、汽修、計算機維修等實用技能培訓的職教機構,反成民辦教育領域表現最佳的板塊。與觸碰監管紅線的K-12教培機構不同,職業教育正持續獲得政策強力支持。 政策紅利直接體現於財報:中國東方教育上半年政府補助金倍增至2,150萬元(折合300萬美元),上年同期為1,170萬元。金額絕對值有限,但顯著印證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此類無須償還的資金既可衝減運營成本,更能直接增厚利潤空間。 近期關鍵政策突破在於,職教機構首獲頒發學士學位授權,這是原屬傳統高校的特權。除象徵高等教育類型平等化外,更具實質意義的是,職校畢業生由此獲得報考公務員及攻讀研究生的資格。 中國東方教育在財報中指出,為應對市場變局,其三年制長期課程的報名佔比持續攀升。為使日益趨近傳統高校模式的長期培養獲得更佳環境,公司正打造多個“職業教育產業園”。此概念實則暗合高校校園的職教版本。 新園區將與遍布全國的234個教學中心(主要是小型教學點)形成互補。目前,四川、山東、貴州、河南四省職教產業園一期已投入運營,江蘇、江西兩省同類項目也在規劃中。 公司強調:「本集團相信職教產業園,將成為增加學生對本集團教育服務需求的主動力,並可在未來達致成本協同效益。」 美容領域的大生意 財報深層數據進一步揭示,中國東方教育整體招生規模加速擴張,但當前疲弱就業環境下,各專業冷熱不均。時尚美業板塊表現亮眼之際,信息技術(IT)領域竟意外遇冷。 公司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10.2%至21.9億元(上年同期為19.8億元),相較過去兩年3%至4%的年增速顯著提升。期內新生註冊量同比增長7.1%至83,521人,學員月均總數增長5.5%至152,817人。 時尚美業作為五大業務板塊中的業績明星,營收幾近翻番,學員月均人數增長76%。但該板塊營收佔比仍較小,最新財報期僅貢獻總營收的4%。 烹飪技術作為核心創收板塊,貢獻近半數營收,該部門營收同比增長11%,學員月均人數增長8.3%。規模較小的西點西餐部門表現更優,營收增長14%,學員月均人數增長18.5%。 信息技術及互聯網技術板塊成為業績窪地,期內營收同比下降3%,佔公司總營收17%。該板塊學員月均人數同比下滑6.8%。 招生規模擴容的同時,營業成本基本持平,表明其實現了師資零擴張下的增量承接。由此推動毛利率從上年同期的53%升至57.3%,最終驅動淨利潤同比增長48.4%至4.03億元,上年同期則為2.72億元。 伴隨盈利提升,公司將去年的末期股息從2023年的0.2港元提高至0.22港元,該舉措也是投資者青睞度攀升的潛在動因。 需要重申的是,並非所有職教股均享行業需求紅利。中教控股 (0839.HK) 作為另一業內主要參與者,當前市盈率27倍,與中國東方教育30倍估值相近,但後者市值約為前者一倍。規模更小的新高教集團 (2001.HK) 估值僅2.4倍,民生教育(1569.HK)則幾近虧損邊緣。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腦動極光中期收入近翻倍 虧損仍擴大

腦動極光醫療科技有限公司(6681.HK)周四公布,截至6月底止六個月,收入按年大增92.8%至1億元(美元)。不過,公司虧損進一步擴大,期內錄得虧損1.27億元,按年擴大11%,經調整淨虧損為8,802萬元。 公司指,收入上升主要來自購買系統的醫院增加,由去年同期的186家增至205家,患者使用次數亦由約180萬次增至259萬次,院外使用人數增至12,915人。同時,醫療AI大模型解決方案貢獻逾2.4億元收入,成為新業務增長點。然而,銷售成本、行政及研發費用大幅增加,拖累整體虧損擴大。 腦動極光是一家專注於認知障礙數字療法解決方案創新企業。今年6月,公司集團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及首席研發官王曉怡因抑鬱症辭職。 腦動極光股價周五平開,至中午休市報5.36港元,跌1.83%。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富衛上市首份中期業績賺4,700萬美元

保險公司富衛集團有限公司(1828.HK)周五公布上市後首份中期業績,新增業銷售額以按年化新保費計算,同比上升38%至12.46億美元。採用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17號,淨利潤達4,700萬美元。 稅後營運利潤增長9%至2.51億美元,當中香港與澳門、泰國和柬埔寨、日本及新興市場等地區持續為集團帶來正面頁獻。 集團行政總裁兼執行董事黃清風表示:「將公開招股所得,用於進一步提升資本實力及財務靈活性,包括減少整體債務,以支持業務增長及拓展客戶及渠道覆蓋滲透的機會。」 富衛周五接近平開報42.7港元,公司本周股價急升逾一成。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禾賽計劃赴港進行二次上市

根據周二中國證券監管機構在其網站發布的通知,在納斯達克上市的自動駕駛技術公司禾賽科技 (HSAI.US),計劃在香港作二次上市。 根據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網上資料,主營光探測和測距(激光雷達)技術的禾賽科技,計劃在香港上市發行5,120萬股普通股, 禾賽科技於2023年2月在納斯達克上市,籌資1.9億美元。股價自去年10月以來上漲近五倍,目前交易價較IPO價格高出約40%。本月公司發佈第二季度業績,營收同比增長54%至7.06億元。本季扭虧為盈,淨利潤達4,400萬元,一年前則虧損7,200萬元。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