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自動駕駛飛行器製造商宣布從印尼獲得重要的新預購訂單,並打算在泰國組建合資企業

重點:

  • 億航宣佈了一筆重大的新交易,將向印尼買家出售100架自動駕駛飛行器,使今年的訂單數量翻倍
  • 該公司正在削減開支,因為其現金儲備已從去年同期的4.8億元降至3月底的2.37億元

陽歌

億航智能(EH.US)最新財報來看,憑藉今年首兩季度斬獲自動駕駛迷你直升機的大量新訂單,這家公司似乎終於要振翅高飛了。老實說,這份報告確實令人印象深刻,因為它似乎表明,多年的耕耘終於換來了回報。

我們略有懷疑的主要原因是,最新報告中討論的多數交易和其他重大進展實際上都是上一份財報中出現過的,也就是說並不是全新的消息。但交易就是交易,考慮到可能沒有太多人密切關注這家公司,當你收到大量新訂單時,當然值得反覆告訴大家。

或許正是在這種情緒的推動下,億航的股價在業績公佈後的兩個交易日上漲了7%。這為公司帶來了不錯的提振,其股價今年迄今已經下跌了43%,較2019年末IPO時的價格低了約四分之一。但關注在美上市的中概股的人都知道,25%的跌幅如今不算什麼,因為許多中概股的跌幅要大得多。

在估值方面,億航的市帳率相當高,達到9.5倍,遠高於德國同行Lilium(LILM.US)的2.6倍和圖森未來(TSP.US)的1.5倍。圖森未來是一家開發卡車自動駕駛技術的中國公司。

億航比中概股同行表現更好,可能是因為它處在一個爭議較小的領域:生產尖端硬體。該領域通常會受到北京的支持。相比之下,許多受到更大打擊的公司生產的是大眾消費的數位內容,在過去一年成為政府多次整治行動的目標。從監管角度講,億航主要對應的是航空監管部門,也就是中國民用航空總局。後者似乎支持該公司把自動駕駛飛行器推向市場的努力。我們稍後會作詳細介紹。

億航的總體情況是,它的飛行器似乎不僅在中國快速獲得吸引力,在亞洲其他一些市場也是如此。去年年底之前,億航在海外的銷售屈指可數,這些買家在初步試用之後目前都在大批訂購。由於其新穎性和適宜在旅遊景區使用的特性,該公司的產品毫無疑問擁有潛在的受眾。

接下來,我們將更深入地研究該公司的最新財報,以及在上一份季報中沒有提到的兩筆交易。其中較大的一筆是印尼的 Prestige Aviation在4月份預訂了100架億航的216系列飛行器,此前,該公司購買了一架飛行器,在峇里島的度假勝地和雅加達進行了試用。另一筆交易是,億航上個月與泰國大型企業集團Charoen Pokphand Group建立了夥伴關係。它們打算成立一家合資企業,在泰國銷售億航的產品。眾所周知,泰國以龐大的旅遊業和風景秀麗的海灘而聞名。

訂單源源不斷

印尼的採購使得億航的訂單數量增加了一倍左右,今年的訂單總數達到210架。今年1月,該公司簽下向日本AirX Inc.出售50架216系列飛行器的預售訂單,後者經營直升機觀光旅遊和私人直升機服務。該公司指出,AirX可能計畫為2025年大阪世博會提供“空中計程車”服務。今年3月,億航再次簽署了類似的預售訂單,向馬來西亞Aerotree Flight Services出售50架216系列飛行器,以及10架長航程的VT-30系列。

同樣重要的是,該公司還重申了之前的一項聲明,中國民用航空總局在2月發布EH216-S型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的專用條件。這樣的認證不僅標誌著億航在中國本土市場的一大進步,也將為其他國家的民航當局和潛在客戶帶來信心。

所有這些看起來對億航的未來發展都相當積極,儘管該公司的最新財務資料並不是太令人興奮。 

今年首季,該公司216系列僅售出3架,低於去年同期的15架。因此,該公司首季度營收從去年同期的2,300萬元暴跌至580萬元。但現實情況是,即使是一年前的數字——雖然高得多,但與該公司實現盈利所需的銷售額相比,仍然微不足道。

在這方面,億航首季度淨虧損6,880萬元,與上年同期的6,250萬元虧損額基本持平。該公司似乎正在控制支出,總營運費用同比下降18%至1.127億元,環比下降40%,幅度更大。該公司採取這些措施可能是為了節省現金。它的現金持有量從上年同期的4.8億元降至2.37億元。

億航的股價曾一度飆升,去年因為大手筆推銷自動駕駛飛行器,它的股價從12.5美元的IPO價格飆升至66美元。但在2月,在一位賣空者對它的業務提出質疑後,該公司股價暴跌。最新的一系列公告似乎表明,該公司的產品確實有市場,但如果這些飛行器最終獲得認證,200多份訂單的交付可能需要數年時間。與此同時,我們有把握說,該公司將在明年進行新的融資,因為它目前的現金量似乎不足以撐到產生重大收入的時候。

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裡

新聞

行業簡訊:傳音手機全球銷售超越Vivo

IDC周二發布的數據顯示,三星(005930.KS)和蘋果(AAPL.US)在第三季度繼續引領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中國製造商小米(1810.HK)、傳音(688036.SH)和Vivo躋身前五大廠商。在一個重大轉變中,傳音三季度的強勁增長使其超越Vivo,成為全球第四大智能手機銷售商。 IDC數據顯示,三星三季度以6,140萬部出貨量(市佔率19%)蟬聯全球智能手機銷售冠軍。蘋果緊隨其後,銷量同比增長2.9%至5,860萬部,全球市佔率達18.2%。小米位居第三,市場佔有率達13.5%,在前五強中其增幅最低,只有1.8%,。傳音在取得13.6%的同比增長後,市佔率達9%,Vivo則以8.9%市佔率位列第五。 當季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增長2.6%,達3.227億部。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萬科董事長辛傑因個人原因辭職

房地產開發商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202.HK; 000002.SZ)周一公告,董事長辛傑因個人原因提交辭職報告,董事會選舉深圳地鐵總經理黃力平為新任董事長。 據財新報道,辛傑辭職前已失聯多時,最後一次更新朋友圈為9月14日。9月下旬起即有消息指他被有關部門帶走協助調查。辛傑同時兼任深圳地鐵董事長與黨委書記,官方尚未公布是否同時卸任該職。 辛傑現年59歲,長期服務於深圳國資體系,2017年起接掌深圳地鐵。任內推動「軌道+物業」模式,並於2017年主導深圳地鐵以約664億元入股萬科,成為第一大股東。惟隨房地產市場低迷,深圳地鐵自2020年起業績轉弱,2024年更出現335億元巨額虧損。 2025年初,辛傑兼任萬科董事長,主導公司債務重整。過去八個月,深圳地鐵在深圳市政府主導下已十度出手注資萬科,累計提供近260億元股東借款,用於償還債務及維持流動性。 這是萬科九個月內第二次更換董事長。接近萬科人士表示,新任董事長黃力平熟悉公司運作,預料此番人事變動不會影響萬科改革與化險進程。 消息公布後,萬科港股周一下跌3.26%,收報5.04港元。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廣和通招股集資最高29億港元

無線通信模組製造商深圳市廣和通無線股份有限公司(0638.HK, 300638.SZ)周二在港公開招股,發售1.35億股,一成公開發售,每股招股價介乎19.88元至21.5元,一手200股,入場費4,343.37元,最高集資29億元。公司於本周五截止認購,10月22日掛牌。 2023年及2024年的持續經營業務產生的利潤,分別為3.77億元人民幣(下同)及4.2億元。今年截至4月底,持續經營業務產生的利潤1.6億元,按年增14.6%;公司表示,主要是模組產品及解決方案銷量增加。 集資所得約55.0%將作研發用途,包括與AI及機器人技術相關的產品開發,約15.0%將用於在中國深圳建設製造設施,約10%用於償還銀行借款,10%用於戰略投資,餘下作一般營運資金。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Apparel stocks lack hype triggers as Tanboer capitalizes on buoyant market for listing

服裝股不具當炒概念 坦博爾趁市旺上市抽水

近期新股市場熾熱,戶外服飾品牌坦博爾亦趁市旺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藉今年上半年業績表現亮麗,希望可有較高的估值 重點: 坦博爾今年上半年純利增長逾200% 線上銷售高速增長,上半年首次超越傳統線下銷售渠道   鄭瑞棠 內地專業戶外服飾品牌坦博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雖然本身屬於舊經濟的服裝行業,不具當炒新股如醫藥、科技、人工智能(AI)及金屬等概念,但在近期新股市場熾熱的氣氛下,不難有理想反應。 從前消費者提到滑雪、登山等運動所穿的服飾,必定想到一些外國的知名品牌,國產貨始終不入流。但隨著內地品牌不斷透過研發改善品質,及大力投入資源作宣傳推廣,令品牌形象大幅提升。2024年中國專業戶外服飾十大品牌中,中國品牌已佔其中五大,當中坦博爾的市佔率排名第七。 上半年業績勁升 坦博爾今年上半年的業績確實亮麗,截至2025年6月底止半年收入增加85%至6.58億元,期內利潤3,594萬元,大增205.5%。而且傳統銷售旺季在冬季,所以全年業績的關鍵,更要看下半年表現。 至於坦博爾24年度全年業績,收入雖增長27%至13億元,但純利卻下降23%至1.07億元,主要是由於銷售及分銷開支大增43%至5.08億元。近年集團為催谷銷量,大賣廣告及在不同渠道進行市場推廣,令相關開支大增,另外公司不斷擴充銷售團隊,也令僱員薪金及福利成本大增。 坦博爾毛利率維持在五成水平,2022年、2023年、2024年分別為50.2%、56.5%及54.9%,但今年上半年毛利率54.2%,比去年同期的59.8%下降逾5個百分點。近年原材料及製造成本上升,製造羽絨的原料純白鵝絨價格由21年每公斤621元,上漲至24年的1102元;同期純白鴨絨亦由每公斤369元,升至500元。以25年6月業績統計,原材料價格每波動5%,集團稅前盈利受影響約950萬元。 線上超越線下 雖然是傳統的服裝行業,但坦博爾積極運用線上渠道去速銷,線上銷售增長是行業十大企業中最高。2024年的線上銷售額達6.26億元,比2023年大幅增長八成,至於截至25年6月底止半年線上銷售已達3.47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達168.5%。而今年上半年線上銷售首次超越傳統的線下渠道,佔總收入達52.7%。 坦博爾線上銷售增長強勁,除了因為自營網店做得出色外,也積極進行線上宣傳推廣,與超過150位KOL合作進行產品推廣,令品牌知名度大增;更加在天貓、京東、快手、抖音、微信小程序等電子商務平台廣泛建立銷售渠道。 至於集團的線下銷售渠道則在整固之中,截至25年6月底自營門店257家,比24年底的278家減少。至於同期分銷商營運店亦由330家減至311家。 行業競爭激烈 不過中國專業戶外服飾行業競爭十分激烈,前十名的市場份額僅為24.3%,排名首位的品牌市佔率為3.92%,坦博爾排名第七,市佔率僅為1.54%。 面對激烈競爭環境,集團業務亦多次轉型。坦博爾的成立可追溯至1999年,當年王勇萍、王麗莉兩夫婦收購了中美合資的青州青遠鞋業,適逢當時一家大型羽絨廠遭遇經營困難,兩人把握機會吸納300多名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便轉型從事羽絨行業。 2004年成立青州市坦博爾服飾有限公司,一直生產較廉價,性價比高的羽絨服,到近年由於市場競爭激烈,擬發展高檔路線,發展城市輕戶外、運動戶外及頂尖戶外三大系列,價錢大約由700元至3,300元不等。但其中最高檔的頂尖戶外,價錢由千元至三千多元,今年上半年佔總收入不足5%,反而最大眾化的城市戶外系列,佔總收入約68.2%。 目前本港上市公司可與坦博爾直接比較的為全國最大羽絨服飾品牌波司登(3998.HK),今年以來股價上升約一成七,市值約524億港元,現價往績市盈率約13倍,市賬率約2.9倍。波司登截至25年3月底止收入259億元,盈利35.14億元,規模遠大於於去年盈利僅一億多的坦博爾。 坦博爾招股的吸引力,視乎估值會否比波司登有折讓。至於另一賣點可能是市值較小易炒起,在現時熾熱的新股市場下,不難得到理想的認購反應。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