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內需挺經濟 李寧股價或能扭頹勢

李寧公布去年業績,毛利率增1個百分點,派息比率提高至50%
重點:
- 李寧去年純利倒退,主要受房地產項目減值影響
- 跑鞋業務表現出色,估值較安踏便宜
白芯蕊
體育用品股龍頭李寧有限公司(2331.HK),去年股價挫21%,比恒指同期表現更差(升17.7%),但中央大力發展體育產業,加上剛公布去年業績表現平穩,李寧或有機擺脫過去三年股價持續下跌的頹勢。
一向以來,內地體育品牌由安踏 (2020.HK)及李寧兩大龍頭領導,安踏去年業績不俗,按年多賺52.4%,營業額則升13.6%,李寧最近亦公布業績,雖然未及安踏出色,但去年收入按年升3.9%至286.76億元,當中鞋類產品仍是主力,佔總收入近半達143億元,服裝則佔42%達120.5億元。受惠毛利率較高的線上渠道持續拓展(佔集團總銷售29%),推動李寧毛利率按年提升1個百分點至49.4%,令2024年經營溢利升3.3%至36.8億元。
跑鞋業務表現突出
特別是李寧跑鞋表現相當強勁,去年跑步產品零售流水按年升25%。國信證券今年2月6日發表的《運動品牌行業專題報告》便指出,李寧跑鞋過去幾個季度平均售價持續上升,尤其2024年第四季銷售增長明顯加快,均價也保持較快增速,例如赤兔系列市場份額大幅攀升,單是該系列便貢獻整個李寧跑鞋業務銷售四成。
儘管李寧收入及毛利率上升,但全年純利卻倒退5.5%至30.1億元,主要受到其他收入大跌70.5%影響。集團解釋,受房地產價格調整拖累,基於謹慎原則,為房地產項目提出3.3億元減值,但明顯與核心業務無直接關係。
從營運數據上,李寧平均存貨周轉期稍微增1天至64日,應收貿易款項周轉期則降1天至14日,淨現金達181.6億元,同時派息比率亦按年升5個百分點至50%,顯示財政十分穩健。
另一方面,目前股市及樓市稍為好轉,配合之前春節氣氛帶動,內地消費者亦願意花錢,從最新內地經濟數據顯示,中國今年首兩個月零售按年增長4%,比去年12月增長3.7%有所加快,意味零售行業開始有好轉。
雖然零售氣氛轉旺,但李寧管理層仍較謹慎,以「穩」字行先。副總裁及首席財務官趙東升稱今年收入目標按年持平,淨利潤率則有望達高單位數,但聯席行政總裁錢煒強調,目前經營方針不代表保守營運,只是「該攻就攻,該守就守,該控就控」。
其實2025年中國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大力提振消費」,尤其通過賽事經濟、體育旅遊等,帶動餐飲、交通、住宿等行業產生協同發展。參照其他發達國家體育產業佔GDP平均在2%至3%之間,美國更超過3%,目前中國體育產業僅佔GDP只有1%,未來仍有一定發展空間。
尤其整個體育服飾產業鏈以中游品牌商為主,即包括安踏、李寧及特步 (1368.HK)等,當中體育用品銷售便佔整個產業比例達六成,近年國策為促進體育產業能持續發展,已密集出台各種扶持政策,推進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
根據國務院發布的《十四五」體育發展規劃》、《全民健身計劃(2021-2025年)》等政策文件,到2025年體育產業總規模超過5萬億元,一旦能實現,體育用品商便食正這塊大肥肉。
李寧與安踏作為中國兩大國產體育品牌,論收入,李寧去年只是安踏四成(安踏去年收入708.3億元),兩者差距然仍大。目前李寧最大問題是過往皇牌的籃球業務,受發貨渠道節奏調整影響,去年零售流水大跌21%,只要籃球發貨渠道問題解決,配合跑鞋業務強勁增長,將有力令純利重拾強勁增長,挑戰安踏一哥地位。
估值較安踏吸引
更何況李寧持有大量現金,絶對有條件向內地同業或海外品牌商作出收購,市場估計李寧今年核心純利按年升10%,預期市盈率只有12倍,對比對手安踏,市場預期今年核心純利倒退11%,預期市盈率16倍,明顯李寧估值比安踏吸引。
整體來講,中央表明大力支持體育產業拉動內需,不單有望刺激體育用品銷售,同時亦可推高體育用品股估值,另一方面,李寧管理層因作風穩健,今年只訂下保守目標,事實業績有可能較此要高,在目前李寧估值仍偏低下,股價有機走出低谷。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