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8036.SHG
Transsion moves up global smartphone leader board

公司去年四季度增長68.6%,成為全球第四大智能手機廠商,業務版圖已超越原來的非洲據點

重點:

  • 傳音控股去年四季度智能手機出貨量為2,820萬部,成為全球第四大廠商
  • 公司計劃向人口總數超過40億的南亞、拉丁美洲和東南亞市場擴張,在這些地區複製它在非洲的成功模式

     

陳竹

中國手機製造商深圳傳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688036.SH)以發源於非洲而聞名,憑借廉價但適合當地用戶的機型主導著非洲市場。現在,公司開始從傳統據點向其他發展中市場擴張,對小米集團(1810.HK)和Oppo等中國競爭對手構成了潛在威脅。

本月發布的最新數據表明,擴張正在取得初步成功。國際數據公司(IDC)顯示,去年第四季度,該公司首次成為全球第四大智能手機供應商,出貨量達到2,820萬部,同比增長68.6%。增幅遠遠超過前五名的競爭對手,也遙遙領先於整個市場8.5%的增速。

這個增幅甚至比該公司上個月預測2023年全年收入增長33.3%要快,全賴公司在降價及進一步向下游市場進軍,從而快速獲得新市場的份額。公司預計,2023年全年收入將攀升至621億元,利潤將增長一倍多,達到54億元。上月發佈收入和利潤預測時,公司將強勁增長歸因於「持續開拓新興市場及推進產品升級」。

傳音控股成立於2006年,它和旗下的Tecno、Itel和Infinix已成為家喻戶曉的品牌,是非洲市場的主導力量,該市場被它的同行忽視多年。傳音通過推出多項聰明策略,滿足非洲移動用戶的需求,從而獲得了成功。其中值得關注的是其專門設計的照相功能,具有對較深膚色進行優化的美化功能。

隨著公司尋求在其他新興市場複製非洲的成功,投資者將密切關注傳音在南亞、拉丁美洲和東南亞等其他地區的進展。

它的強勁增長已經在股價上有所反映。自2019年上市以來,其股價穩步上漲,過去一年漲幅超過60%,實屬罕見,因同期中國股市暴跌,是全球表現最差的市場之一。週四最新收盤價為145元,低於2021年初曾達到的250元,但仍比發行價35.5元高出三倍多。

雖然該股在中國國內A股市場交易,但國際投資者也可通過滬港通交易該股。即使經歷了近期的回調,該股的市盈率仍保持在約29倍的高位,遠遠領先於小米的20倍。

走出非洲進軍東南亞

傳音被稱為「非洲之王」,至少從2017年起,它就是非洲大陸最大的智能手機銷售商。根據Canalys的數據,去年第三季度,公司在非洲的智能手機出貨量為860萬部,佔據了48%的市場份額,遠高於第二名三星的26%。

公司於2015年開始探索非洲以外的擴張,宣佈進入南亞、拉丁美洲和東南亞特定市場的計劃。這三個地區現在仍然是傳音控股國際增長努力的重點,在財報中一直被列為進一步的市場滲透和擴張的優先地區。

傳音決定走出非洲的理由顯而易見。上述地區在發展方面與非洲有許多共同之處,人口總數超過40億,智能手機普及率相對較低,這是巨大的人口機遇。這些地區的許多國家也正處於一個拐點,移動費用的下降及從基礎手機向智能手機的轉變,推動了智能手機的普及和迭代。

近年來,中國、歐洲和北美等成熟市場的智能手機銷量增長放緩,甚至出現萎縮,相比之下,這些新興地區的銷量卻持續上升。最近的報告顯示,去年三季度,拉丁美洲的智能手機銷量同比增長9%,中東增長21%,東南亞增長7%。

印度是傳音非常成功的一個地區,公司於2015年首次進入這個市場,很多中國手機企業在這裡都非常活躍。雖然一開始傳音旗下的品牌進展緩慢,但最近有數據顯示,增長開始加速。

根據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數據,公司旗下Tecno、Itel和Infinix品牌在印度的市場份額從2022年的6.3%上升至2023年的8.6%。這有助於傳音縮小與小米、Oppo等中國競爭對手在這個全球第二大市場的差距。

雖然傳音未按地域對收入進行劃分,但中國券商東吳證券的一份報告估計,2022年,非洲以外的地區在傳音總收入當中佔比50.9%。該報告還預測,非洲以外地區的收入比例將在未來幾年持續增長。

傳音在非洲以外市場的發展也將面臨諸多挑戰。其中較大的挑戰是,它將面臨來自中國本土競爭對手更激烈的競爭,不僅有小米、Oppo,還有Vivo和一加。此外,與其他在海外擴張的中國企業一樣,傳音也面臨發展中市場常見的問題,比如法規的差異,以及消費者品味的不同。

比如,與許多中國競爭對手一樣,隨著中印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傳音在印度也面臨重大的法律和行政挑戰。公司備案文件顯示,傳音控股的印度子公司Ismatu India Private正在接受稅務機關對其之前的屏幕組件進口關稅調查。小米和Vivo也面臨印度政府提出的類似逃稅指控。

總而言之,傳音的發展前景將取決於它在非洲以外的國際業務拓展情況。在此過程中,該公司還希望擴大產品組合,借鑒競爭對手小米的做法,進軍新品類,如2015年在印度推出Syinix家電產品。但此類舉措成敗難料,目前的信息顯示,這些輔助品類尚未對傳音的整體收入做出有意義的貢獻。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映恩生物開市升九成

生物科技公司映恩生物(9606.HK)周二首日掛牌,開市報181元,較上市定價升91%。股份中午收市升127%見214.8元。 公司發行1,733萬股,招股價介乎94.6元至103.2元,最終以低位定價,集資淨額15.1億元。公開發售錄得超額114倍,國際配售超額12.5倍。 映恩生物去年收入19.4億元人民幣,按年升8.7%,公司擁有人應佔虧損10.5億元人民幣,同比擴大近194%。 是次集資所得,45%將用於研發及商業化其核心產品(即DB1303及DB-1311),30%用於研發關鍵產品,15%為其ADC技術平台的持續開發提供資金。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山東黃金預計首季多賺35%到61%

黃金生產商山東黃金礦業股份有限公司(1787.HK; 600547.SH)周一公布,預計第一季度實現淨利潤9.50億元(1.3億美元)至11.30億元,較2024年同期增加2.50億元到4.30億元,同比增長35.74%到61.45%。 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爲9.51億元至11.31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2.42億元到4.22億元,同比增加34.05%到59.41%。公司表示,首季度公司統籌優化生產布局,同時疊加黃金價格上行因素,公司利潤同比漲幅較大,順利實現首季「開門紅」。 山東黃金港股周二低開1.35%,至中午休市報22.95港元,升2.91%。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JL Mag makes rare earth magnets

中美稀土博奕戰 金力永磁成贏家

這家國有稀土磁性材料生產商第一季利潤強勁增長,扭轉持續兩年的下滑勢頭 重點: 稀土永磁材料是很多高科技電子產品的重要材料,而作為稀土磁性材料生產商的金力永磁,正從中國刺激消費支出的舉措中受益 在中國禁止對美稀土出口後,該公司股價大幅下跌,但隨後又因國家將大力扶持這一戰略性行業的預期而反彈    肖林 盈利能力和原材料價格同時上漲這種情況,乍一看似乎有悖常理。但對江西金力永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680.HK; 300748.SZ)而言,情況確實如此。 上周四,這家全球領先的稀土磁性材料生產商發希了一份簡短的公告,宣布第一季度利潤同比增長50%至60%。稀土磁性材料廣泛應用於新能源汽車、風力渦輪機和某些空調設備。更引人注目的是,扣除政府補貼等非經常性項目後,淨利潤增長了三倍多,表明其核心業務實現強勁反彈。 樂觀的業績格外令人驚訝,因為就在兩周前,金力永磁剛剛發布了2024年報,顯示其2024年全年利潤下降近50%,延續過去兩年盈利能力持續下滑的態勢。然而,上周的簡短公告幾乎沒有對業績突然改善做出任何解釋。 一些人可能會試圖將金力永磁的命運,與中國作為世界領先稀土生產國的地位,以及中國最近將這種重要材料,用作與美國貿易戰的談判籌碼聯繫起來。但這次利潤大幅增長背後,存在更為現實的商業邏輯,我們稍後將作說明。 回顧過去可以發現,金力永磁多年來的盈利能力與稀土價格密切相關,稀土價格在2022年達到了峰值。那一年,公司的營收和利潤分別增長了75.6%和55%。但兩年後,其淨利潤降至僅為2022年的41%。在那段時間里,稀土(17種金屬化學元素的統稱)的價格也以類似的速度下跌。 這種相關性似乎有悖於常理——通常情況下,生產成本越低,利潤率和實際利潤就越高,反之亦然。要理解過去和現在所發生的情況,剖析該公司核心產品高性能永磁體的「成本加成定價機制」是重點。 在這種模式下,金力永磁通過在總生產成本的基礎上,加上一定的價格來為產品定價,這是製造商常用的方法。雖然這種機制能保護廠商免受原材料價格波動的影響,但金力永磁此前曾指出,原材料成本常常存在「滯後變動」的情況。就該公司而言,隨著原料價格在兩年內持續下跌,公司下調了面向客戶的產品售價,即使公司往往是在幾個月前,就以當時仍相對較高的價格購買的原材料,這種滯後效應擠壓了公司的利潤空間。 價格企穩 好消息是,稀土價格終於在去年開始企穩,使得滯後效應逐漸消退。根據金力永磁的2024年年報,自去年第三季度以來,公司的盈利能力穩步提升。這種復蘇,再加上2024年第一季度的基數低,有助於解釋最近一個季度利潤大幅改善的原因。 中國促進國內消費的努力,包括針對稀土磁性材料的主要應用場景,即對電動汽車和家用電器的補貼也起到了幫助作用。金力永磁2022年在香港上市時的招股說明書指出,在某些節​​能空調中使用的稀土磁性材料,其平均售價更高,因為需要更精確的加工,這一塊目前在其收入中的佔比越來越高。 2024年,節能變頻空調(VFAC)帶來的收入,佔該公司核心業務的26%以上,該業務板塊實現了61.8%的同比增長。 隨著稀土價格反彈,並有望在嚴格的政府監管和持續的政策支持下保持穩定,行業前景似正在改善。中國收緊稀土管控,包括對行業參與者實施更嚴格的資質要求,以及去年減少開採和冶煉配額,是此前低迷的價格回升的一個主要推動因素。 面對日益嚴峻的經濟挑戰,中國持續致力於刺激國內消費,這對稀土永磁性材料的銷售來說也是個好兆頭。 儘管如此,持續的中美貿易戰,以及中國電動汽車行業內日益激烈的價格戰,也給該行業帶來了一些不確定性因素。 4月4日,在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全面加徵新關稅後,中國暫停了7種稀土元素的出口。中國商務部一名發言人表示,中國的決定是為了更好地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因為這類元素具有軍民兩用屬性。 對中國來說,這可能是件好事,因為中國將其在稀土生產領域的主導地位,作為與美國的貿易關係博弈中,最強而有力的談判籌碼之一。但對向美國銷售產品的中國稀土行業企業來說,這可能就不太妙了。 中國是全球主要稀土生產國,多年來,中國將限制稀土出口作為貿易武器的做法並不新鮮。2012年,中國大幅削減稀土出口配額後,美國、日本和歐盟向世界貿易組織提起訴訟。兩年後,世貿組織裁定中國敗訴,促使中國於2015年取消配額。2023年美國限制對華芯片出口後,中國禁止美國進口用於生產稀土磁性材料的中國技術。 金力永磁去年來自中國以外的收入佔其核心業務收入的20.7%。據官方媒體《人民日報》報道,4月7日(中國宣布出口禁令後的第一個交易日),金力永磁在向機構投資者介紹情況時表示,去年該公司來自美洲的收入約為4.18億元(5,700萬美元),約佔其總收入的6%。這意味著來自美國的收入僅佔該公司總收入的一小部分,因而政府限制出口的影響有限。 中國宣布禁令後的首個交易日,金力永磁在香港掛牌交易的股票下跌了約25%。然而,在隨後的幾天里,該股收復了大部分失地,表明投資者相信政府會扶持該行業。 目前,金力永磁在香港的股票市盈率(P/E)相對較高,超過58倍。不過,如果該公司的利潤在今年剩餘時間內繼續強勁增長,該股遠期市盈率將大幅下降。如果利潤繼續強勁增長,這可能會帶來買入機會,因為中國希望保護這個寶貴的行業,作為它在與美國的貿易戰中最重要的談判籌碼之一。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英金管局批Shein倫敦IPO

在線快時尚零售商Shein在倫敦證券交易所上市的目標跨過關鍵一步,據媒體報道,英國金融監管機構已批准Shein申請。 路透社周五報道稱,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的初步過審,意味Shein的IPO計劃完成最後幾大監管程序之一。業內普遍認為,該公司的最終主要障礙,在於需獲得中國證監會的境外上市備案。 Shein最初是中國企業,後將總部遷至新加坡。但主要運營體系與龐大供應商網絡仍在中國境內,市場普遍認為,其境外上市需獲得中國證監會批准。公司原計劃在紐約上市,因遭遇美國政界阻力而終止。 近期,美國取消800美元以下商品免稅入境政策也給Shein帶來逆風。公司在2023年融資後的估值達到660億美元,但隨著盈利下降,投資者正施壓,要求將估值下調約50%。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