飽受打擊的汽車之家看到了隧道盡頭的光
中國最早專營汽車信息的汽車之家由於行業支出減少,第三季度收入下降24%,但認為明年會有所緩解
重點:
- 中國居於行業領先地位的汽車之家稱,受汽車製造商支出下降50%的拖累,其第三季度收入下降24%
- 公司認為,隨著芯片短缺的緩解,全球汽車行業將在明年下半年恢復到更為正常的狀態
陽歌
至暗時刻已經來臨,但隧道盡頭的光明也在眼前。
這是汽車之家(ATHM.US; 2518.HK)最新財報中傳遞出的信息。汽車之家是中國最早的大型在線汽車專業網站,其收入和利潤在最近一個季度均大幅下降。下降的原因並非中國特有,主要與全球芯片短缺有關,這種短缺對全球新車生產都造成了巨大的影響。
與此同時,汽車之家宣布了一項2億美元的股票回購計劃,以支撐其備受打擊的股票——今年已經損失了大約三分之二的價值。
這個結果似乎讓該公司在紐約和香港上市的股票得到了暫時的喘息,在公告發布後的兩個交易日,它在兩地的股票均上漲了約4%。就估值而言,這家由金融服務巨頭中國平安控股的公司,在國內外同行中都處於中等水平,反映了它作為行業的先行者,更依賴於新車而非二手車銷售的地位。
在當前情況下,這是一個重要的分別。受益於全球新車短缺,二手車公司現在的表現基本都很不錯。
汽車之家目前的市凈率(P/B)為1.3倍,遠低於國內同行優信(UXIN.US)的6.4倍,後者正在轉型經營二手車。但它超過了與它更為相似的同行燦谷(CANG.US)的0.6倍市凈率,燦谷也稱芯片短缺是其收入增長停滯的一個因素。
美國的二手車銷售商Carmax(KMX.US)和AutoNation(AN.US)的市凈率明顯較高,分別為4.9倍和3.3倍。
「在2021年第三季度,芯片短缺和原材料價格上漲繼續影響著汽車行業,」汽車之家首席執行官龍泉在上周四發布業績後的公司財報電話會議上說。「汽車製造的生產成本同比增加了10%以上,營銷相關的預算也大幅減少。中國多個地區的幾輪限電也影響了包括汽車製造商在內的製造業」。
龍泉對公司總體前景做了相當簡潔的總結:「因此,汽車之家正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在電話會議上,焦慮的分析師想要知道公司的形勢可能何時會有所好轉,他們用各種問題轟炸龍泉和其他公司高層。龍泉等人的共同看法是,該行業最黑暗的時刻將是今年第三和第四季度。在明年的第二季度,芯片短缺應該開始緩解,明年下半年該行業可能開始恢復到更為正常的狀態。
如果該公司對前景的預測正確,它的業績很可能會在未來幾個月開始改善。這可能意味著該股在今年穩步下行之後已經觸底。其股價在上周似乎已經穩定下來,甚至較上周觸及四年低點上漲了約8%。
減少支出
從更大的層面,我們將按慣例來關註一下該公司的具體財務數據,從中可以看到,作為汽車之家主要收入來源的核心汽車製造商和經銷商的各項支出均有所減少。該公司的整體收入同比下降24%至18億元(2.82億美元),而凈收入下降38%至5.22億元。
在更廣泛的營收數據中,該公司的媒體服務收入下降最多,降幅超過一半。該類別對應的是來自汽車製造商的營收。在這一下降之後,該類別佔營收總數的四分之一左右。佔汽車之家總體收入44%的推廣服務類別降幅較小,下降9%。該類別對應的是來自經銷商的營收。
這似乎表明,中國的汽車製造商受到的傷害比汽車經銷商更大。
其中為數不多的亮點之一,是來自新能源汽車品牌的營收。隨著中國積極推廣此類清潔技術,新能源汽車品牌的營收同比增長逾一倍。汽車之家還指出,該公司正在成為這一領域的領導者,平均佔此類支出市場份額的逾50%。
另一個稍微亮眼之處是,該公司進軍二手車領域,實現多元化發展,該領域在中國是一個高度分散的市場。公司管理人士表示,汽車之家目前與中國的5萬家二手車經銷商合作,並計劃將這一數字擴大到9萬家左右。
汽車之家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在線汽車專家之一,由汽車愛好者李想於2004年創立,現在他是新能源品牌理想汽車(LI.US)的幕後推手。汽車之家之前由澳洲電訊控股,後來買給了中國平安。根據該公司的最新財報,公司的大部分高層來自平安,目前平安持有它約一半的股份。
在財報電話會議上,有分析師詢問了最近有關平安可能打算出售股份的傳言。公司管理層以典型的方式回應,稱這只是「傳言」,卻並沒有否認。
除了平安,汽車之家在業內似乎相對更受全球機構買家的青睞。根據該公司的最新年報,它其他主要股東包括美國基金管理公司Virtus Investment Partners和法國的Comgest,前者持有10%的股份,後者持股5%。
總而言之,該公司可能最適合被視為同類企業中的一只中國藍籌股,這既是因為它的悠久歷史,也是因為其相對較大的市值(約45億美元),以及它與平安的關系。因此,如果你相信管理層的觀點,即該行業目前正處於至暗時刻,並將從明年開始反彈,那麽該股目前的價格可能看起來還是很有吸引力的。
欲訂閱詠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