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63.HK
Chances to take a leap in future performance? Leapmotor recorded profits in the quarterly results for the first time

零跑去年12月汽車交付量突破4萬輛,隨著交付量增加,公司業績有望續看好

重點:

  • 去年業績虧損按年收窄33%
  • 將推的B10型號,是打進低端市場的重點車款

 

劉智恒

狄更斯在《雙城記》說:「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對於中國電動車企,正處身在這個兩極時代。好的時代是電動車已逐漸成為明日汽車的主流,壞的時代就是人人也想分一杯羹,競爭日趨慘烈,令行業成為殺戳戰場。

電動車將主宰未來汽車市場已無容置疑,但賽道上百駿競走,除了比亞迪(1211.HK,002594.SZ)及理想(2015.HK, LI.US)等一兩家能暫時領跑,不少龐大車企先後掉隊,威馬的敗走麥城,哪吒的折㦸沉沙,都反映市場的慘烈,那家能夠生存甚至彎道超車仍難說,但近期浙江科技零跑股份有限公司(9863.HK)的表現,確教市場刮目相看。

公司公布2024年業績,收入大幅增長92%至321.6億元,虧損按年大幅收窄33%至28.2億元。去年第四季度業績首度實現正數,獲利8,000萬元。去年公司交付汽車293,724輛,按年大升103.8%。

C系成爆款產品

業務及財務數據大幅改善,市場開始注意零跑,而公司前景確實具有一定優勢。首先,零跑的市場觸覺強勁,公司第四季度得以扭虧為盈,全因銷量提升,而能取得耀目增長,與公司成功押中增程式的SUV不無關係。去年推出的C10及C16,都屬純電加程的雙動力,迎合年輕及中產家庭,成為爆款產品,帶動第四季整體銷售大升。

去年第三季度銷量才是86,165輛,但10月就38,177輛、11月是40,169輛,到12月更是42,517輛。公司全年累計交付近30萬輛,超額完成2024年目標。零跑在增程式SUV上大致有理想的布局,佔據一個頗大優勢,足以成為橋頭堡去作進一步開疆拓土及攻城掠地。

技術是零跑的另一優勢,公司一直堅持全域自研,範圍主要涵蓋新能源車的一級零部件,自製率高於六成半,電子零部件實現全域自研。雖然自研在開首的投資龐大,也影響車企造車進程,資金鏈容易出問題;但一旦成功,研發出獨家而優質的技術,就有機會領跑對手。而且打下相關的基礎,有更堅實技術去支持迭代演進,成本也可隨之調降。

零跑做出LEAP3.0技術架構,命名為「四葉草」,實現具前瞻性的「四域合一」。即將座艙域、動力域、車身域和智能駕駛域集成在一起。

外有Stellantis內有一汽

出海是電動車企另一個拓展業務的市場,但說易行難,這方面零跑找對了合作夥伴。2023年佳仕拿母公司Stellantis入股零跑後, Stellantis在國際市場上全面與零跑合作,協助零跑在國際市場上建立銷售渠道、售後服務、物流及零部件,以致汽車金融等。

在Stellantis的助力下,去年公司於歐洲已建立了350家網點,包括有銷售及售後服務的功能。有這家具規模的識途老馬協助,零跑在出海上佔據相當優勢。

海外有Stellantis的扶持,近日在內地又與龍頭車企第一汽車集團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協議,將展開新能源汽車的開發及零部件合作,並探討資本合作的可行性。

從協議理解,零跑有機成為一汽在發展新能源車上的零部件供應商,此點將可提升零跑收入,也可藉此擴大零部件的規模效應,減輕及攤薄研發與製造的成本。

還有,一汽可能在資本上為零跑提供幫助,對於零跑這類造車新勢力,燒錢速度驚人,資金流的重要,等同身體上的血液,有一汽這家財力充足的車企背書支持,無疑是加強了戰鬥力。

今年劍指50萬輛

在經濟疲弱及消費降級時期,10至15萬元的電動車產品是兵家必爭之地,零跑已瞄準此塊肥肉,B系列的首款車型B10剛於3月上市,由具有更高集成和智能的LEAP 3.5架構打造,有機作為打入細分市場的一路奇兵,成為公司新增長點。

零跑已具備一定條件,暫時的勢頭也漸入佳景。集團創始人朱江明曾對外稱,電動車企年銷量能達50萬輛的才能活,100萬輛才有活力,活到最後需要300萬輛。他已為零跑2025年定下50萬輛交付量,我們就密切注視公司今年銷售走勢,看看零跑能否真的邁進美好的年代。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周杰倫進駐抖音 巨星傳奇股價暴漲

短影音平台抖音周三宣布,華語流行音樂天王周杰倫正式開設名為「周同學」的官方帳號,引爆市場話題。由其親屬控股、在中國大陸經營周杰倫IP的香港上市公司巨星傳奇集團有限公司(6683.HK),周三股價暴漲94.37%,收報12.44港元,公司市值突破100億港元(12.74億美元)。 據財新報道,周杰倫帳號在未發布任何影片下,短短10分鐘粉絲即從16萬激增至45萬,半小時內突破百萬,至周四已突破千萬。市場傳言,周杰倫簽約費高達九位數人民幣,抖音官方則予以否認,稱為謠言。 巨星傳奇成立於2017年。由周杰倫母親葉惠美及經紀人等親友創立,總部位於江蘇省崑山市,於2023年在香港上市。公司主要業務為新零售與IP運營。2024年,公司總收入5.84億元(8,100萬美元),同比增長35.8%,淨利潤5.024萬元,同比增長21%。總收入中,來自以「魔酮咖啡」為主的零售消費品收入約佔45%,與IP、內容授權有關的收入約佔53.8%。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龍光21筆境內債重組獲通過

房地產開發商龍光集團有限公司(3380.HK)周三公布,21筆境內公司債券及資產支持專項計劃(ABS)的重組方案,已全部獲相關債券持有人通過,並提供包括全額轉換特定資產、資產抵債、現金回購、股票等重組方案選項。 龍光下一步將根據債券持有人會議的相關約定,就債券持有人選擇的重組方案進行安排。 根據公司2024年業績,集團的總負債為1877.8億元,總資產為2125.9億元,持有的現金為86.5億元。 周四開市龍光股價升4.4%報0.95港元,過去一年股價已從高位下調46%。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RemeGen’s $4.2 billion licensing deal falls flat with investors

榮昌生物公布42億美元BD合作 為何市場不買單?

以交易總價值衡量,榮昌生物此次BD在2025年上半年中國創新藥企業BD交易總額中可躋身前五,但是與其他行業頭部交易的含金量存在本質差異 重點: 榮昌的首付款僅有4500萬美元現金,在交易總額中僅僅佔1% 榮昌生物短期償債壓力巨大,這筆低現金回報的交易或難以解決公司的資金鍊壓力    莫莉 對於中國創新藥企業來說,核心管線完成對外授權(BD)實現「出海」往往是重大利好消息,因為為授權交易不僅能為企業帶來一筆可觀的現金收入,也能為管線在海外的研發推進提供有力支持。然而,6月26日,市場期待已久的榮昌生物製藥(煙台)股份有限公司(688331.SH;9995.HK)已獲批產品泰它西普的授權交易終於靴子落地時,卻引發資本市場劇烈震蕩,A股和H股在消息公佈當天分別重挫18.36%和11.71%,這背後究竟有何爭議? 根據公告披露,榮昌生物將核心產品泰它西普在大中華區以外的全球範圍內開發和商業化的獨家權利授予美國生物醫藥公司Vor Bio(VOR.US),從這筆交易中,榮昌生物獲得4,500萬美元的首付款,以及價值8,000萬美元、可認購Vor Bio普通股的認股權證,約佔Vor Bio總發行股本23%,再加上最高可達41.05億美元的臨床註冊及商業化里程碑付款,以及高個位數至雙位數的淨銷售提成。 以42.3億美元的交易總價值衡量,榮昌生物與Vor Bio的這項合作在2025年上半年中國創新藥企業BD交易總額中可躋身前五。但是,無論從現實獲益還是交易對手行業地位來看,這筆交易與其他行業頭部交易的含金量存在本質差異,這或許為市場的悲觀情緒提供瞭解釋。 從首付款比例來看,榮昌僅拿到4,500萬美元現金,在交易總額中僅僅佔1%,相比之下,三生制藥與跨國藥企巨頭輝瑞的合作中,三生獲得了12.5億美元的首付款以及最高達60.5億美元的交易總額,首付款佔比為20.6%。雖然榮昌以價值8,000萬美元認股權證替代傳統首付,但是這是「以產品換股權」的高風險策略。 其次,此番股價大跌也是回吐了被提前兌現的漲幅。在交易公佈兩周前,榮昌生物曾在公眾號上高調宣稱,多位跨國醫藥公司的商務拓展經理主動與公司交流泰它西普國際合作、技術授權等,暗示泰它西普有望與醫藥巨頭聯手,刺激港股股價單日暴漲20%。 然而,最終公布的合作方Vor Bio卻只是一家「殼公司」,合作方的資質與市場預期有著巨大落差。據Vor Bio5月初披露,公司終止了所有臨床項目且裁員95%至僅剩8名員工,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其現金儲備僅有5,004.7萬美元,因股價長期低於1美元面臨納斯達克退市警告。儘管與榮昌合作的同一天,Vor Bio也宣佈完成私募股權融資(「PIPE」)達成證券購買協議,預計在扣除費用之前總融資收益約為1.75億美元,但是以Vor Bio當前的資金實力,為泰它西普推進海外研發恐怕仍然需要更多資金支持。 後期管線出海不易? 與三生制藥等管線處於早期階段的高價BD交易不同,榮昌生物此次「出海」的泰它西普是一款已於2021年獲批上市的成熟藥物。在中國市場,泰它西普已獲批用於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炎以及重症肌無力,是自身免疫性疾病領域的重磅產品。2024年,泰它西普的銷售額高達9.7億元,同比增加88%,為榮昌生物貢獻56.3%的營收。 作為一款具有研發確定性的產品,泰它西普若採用傳統的License-out模式,恐怕要價頗高。此外,榮昌生物已積極推進泰它西普的海外臨床研究,針對系統性紅斑狼瘡、IgA腎病和重症肌無力三大方向的全球Ⅲ期臨床試驗均已獲FDA批准並開始受試者入組,這意味著,如果榮昌生物將海外權益全數轉讓,將會期望更高的回報,而大型跨國藥企往往權衡商業化投入與預期收益,雙方交易可能在估值上僵持。 因此,榮昌生物選擇以低現金模式與Vor Bio合作,通過換取後者23%股權深度介入泰它西普海外研發,同時依託Vor Bio引入的私募資本共擔風險。若藥物成功出海,股權價值將帶動榮昌實現雙向受益,但同時也將需承擔Vor Bio的生存風險。 榮昌生物的股價在交易公布後曾連續3日下跌,但隨後3日不斷反彈,截至7月4日股價已經回到大跌前的高位67.8港元。當前榮昌生物的市銷率約為20倍,遠高於三生制藥的市銷率6倍,這意味著市場已經給榮昌生物較高的溢價。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榮昌生物賬面現金僅7億元,短期償債壓力巨大,這筆低現金回報的交易或難以解決公司的資金鍊壓力。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峰岹科技上市首日大漲

晶片製造商峰岹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1304.HK; 688279.SH)股票周三正式掛牌,首日大漲16%,收市報139.8港元。峰岹科技通過上市集資22.6億港元,首個交易日收盤市值達152億港元。 香港的公開發售獲得137倍超額認購,國際發售超額認購逾7倍。每股發行價120.5港元,共發行1,870萬股股票。此次港股上市與其科創板現有上市地位形成互補。 公司專注於無刷直流(BLDC)電機控制及驅動晶片領域,此類晶片通過電磁力驅動,與傳統電機存在技術差異。公司2024年收入同比增長46%至6億元(折合8,400萬美元),利潤增長27%至2.22億元。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