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智慧學習設備生產商第三次向港交所申請上市,其傳統經營模式難以為收入帶來突破

重點:

  • 讀書郎希望藉著上市籌資拓展經銷商網路,收購業務相關的上下遊行業公司
  • 公司收入高度依賴線下經銷,在電商高度發達的今天,被大量後起之秀挑戰

莫莉

“今天用了讀書郎,將來必成狀元郎”,在21世紀之初,讀書郎教育控股有限公司憑藉琅琅上口的廣告詞,在學習機市場拿下一席之地。20多年過去,讀書郎仍然堅守教育硬件這個老本行,只是核心產品從過去簡單的點讀發音學習機,升級成了智能化的學生個人平板。

在中國教育“雙減”新政衝擊下,K-12教育培訓公司紛紛向智慧教育硬件轉型。作為行業元老的讀書郎希望憑藉資本市場的力量,進一步拓展經銷商網路,收購業務相關的上下游行業公司。上週三(5月18日),讀書郎再一次遞交招股書,是繼2021年4月和11月先後兩次向港交所遞交申請材料、但未通過聆訊而失效後的第三次嘗試。

然而,在此期間,“雙減”的文件重磅落地,K-12課外培訓賽道“全軍覆沒”,教育行業生態已發生巨變。

讀書郎成立於1999年,從事設計、製造及行銷各種智慧學習設備,包括學生個人平板、智慧課堂解決方案、可穿戴產品和智慧配件。據招股書引述的研究報告,按總零售市值計,該公司去年在中國智慧學習設備服務供應商中排名第二;按總設備出貨量計,在中國的智慧學習設備服務供應商中排名第五。

2021年,讀書郎的收入為8.13億元,比2020年增長10.8%,其中學生個人平板營收佔比達86.7%。學生個人平板專為6至18歲的小學及中學生設計,配備有自帶的數碼化教輔資源以及若干特色學習資源。2019年至2021年,讀書郎學生個人平板的總出貨量分別為45.7萬台、48.5萬台和45.9萬台,零售價介乎2,000元至5,000元。

從財務資料來看,讀書郎的利潤表現欠理想。近三年的整體毛利率為26%、 27.5%及20.8%,錄得淨利潤6,943萬元、9,201萬元和8,215萬元。招股書解釋,去年毛利率和利潤大幅下降是因為“原材料成本及行銷開支上升”。去年上半年,全球積體電路和時序控制器等元件出現短缺,其中晶片、顯示幕面板市場均受到較大影響,令讀書郎成本大增。

增銷售點無助收入

電視廣告加線下經銷的模式,曾經讓讀書郎取得成功,但到了電商高度發達的今天,其傳統經銷方式似乎有些“過時”,營收依然高度依賴線下。2019年至2021年,源自線下經銷商的收入分別佔公司收入91.7%、85%和85.5%。

讀書郎合共與132名線下經銷商簽約,這些經銷商合計控制4,523個銷售點,遍佈344個城市,但七成為三線及以下城市等“下沉市場”,公司認為這些城市存在巨大市場機會和未被滿足的學習需求。2019年至2021年,讀書郎經銷商控制的銷售點分別淨增加40個、480個和916個,但從銷售量和營收增長的情況來看,反映這些新增銷售點未有帶來重大貢獻。

為助力硬件銷量增長,讀書郎從2017年開始推出內容端產品,組建教育研究院,提供免費的雙師直播課等教輔資源。但“雙減”政策出台後,公司去年8月終止提供直播課程,改為錄播視頻,更叫停籌備中的精選付費課程業務。這方面削減了讀書郎硬件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也難以從存量用戶開發新的利潤增長點。

除了銷售學生個人平板,讀書郎還有為學校設計的智慧課堂解決方案,這是搭載智慧課堂管理功能的智慧教育設備,為教師及學生提供相互聯繫及互動的學習環境。但這部分業務貢獻有限,過去三年,智慧課堂解決方案收入分別為820萬元、2,230萬元和2360萬元,佔公司收入僅1.2%、3.1%和2.9%。

此外,近年出現的新教育硬件單品——學生智慧手錶,讀書郎亦有涉足。招股書披露,因主要客戶訂單減少,公司以智慧手錶為主的可穿戴設備收入佔比由2019年的16.7%,下降至2020年的4.3%,2021年回升至6.6%。

後來者搶奪市佔率

在學科類教培行業監管趨嚴的背景下,K-12教育企業紛紛轉型,智慧教育硬件成為主流選擇,在教培學習產品有所投入的互聯網公司也來分一杯羹,該賽道變得十分擁擠。

2021年以來,百度(BIDU.US; 9888.HK)先後推出小度智慧學習平板產品、小度智慧詞典筆,以及針對兒童閱讀的AI指讀機;科大訊飛(002230.SZ)也推出具備作業試卷批改功能的AI學習機;掌門教育(ZME.US)則推出內置10門學科的同步教輔資源的智慧學習機。由此可見,讀書郎正面臨嚴峻的競爭局面。

去年4月首次向港交所遞表前,讀書郎引入了外部投資方,由雄牛資本出資1,500萬美元(1億元)獲得約4.16%股份。以此交易對價和持股比例計算,讀書郎在IPO前的市值約24億元。以近期推出教育硬件產品並成功銷售的科大訊飛有道公司(DAO.US)作類比,兩者的市銷率分別為4.3倍及1.1倍,取其平均值2.7倍計算,讀書郎的市值約為22億元,比一年前稍低。

作為23歲的教育硬件行業老將,讀書郎能否藉上市籌集資本,在教育公司和互聯網廠商的競爭下保持江湖地位,投資者仍需時觀察。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裡

新聞

簡訊:英國零售商Sainsbury’s向京東出售Argos談判告吹

電商巨頭京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9618.HK, JD.US)近期積極在歐洲市場尋求併購實體零售商,但其拓展計劃在英國受挫。 英國連鎖超市集團J Sainsbury plc(SBRY.L)周日公告,已終止與京東關於出售旗下商品零售商Argos的談判。公司稱,在媒體披露雙方洽談出售的消息後,京東大幅修改收購條件,但該方案不符合公司的最佳利益,因此決定退出洽談。 Argos是英國第二大綜合商品零售商,擁有全英第三大訪問量的零售網站及逾 1,100個提貨點,在2016年被Sainsbury's以11億英鎊收購。 Sainsbury's預計,2025至2026財年可實現零售基礎經營溢利約10億英鎊(13.6億美元),以及超過5億英鎊的零售自由現金流。 京東港股周一平開,至中午休市報132.7港元,升0.76%。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祖龍娛樂斥2,420萬美元購理財產品

研發移動遊戲的祖龍娛樂有限公司(9990.HK)上周五公布,斥資2,420萬美元購入一系列理財產品,其中於上周斥1,260萬美元購入債劵掛鈎票據,並以500萬美元購入三年期首年不可贖回票據。 另外,去年通過瑞銀新加坡認購本金660萬美元的24個月美元股票掛鈎雙贏本金返還票據。 公司表示,購入理財產品是合理有效使用階段性閒置資金,以提高公司的資金收益。同時,通過風險考慮及比較不同報價後,認為可從認購事項中取得相對穩定收益,符合資金的安全及流動性目標。 祖龍娛樂周一平開報1.93港元,公司年初至今已升逾35%。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不同集團通過上市聆訊 擬本月底啓動IPO

據國內媒體報道,高端嬰童用品製造商不同集團已於周四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為其本月底啓動IPO鋪平道路。 據其周四向港交所提交的最新招股說明書顯示,中信證券與海通國際擔任承銷商,但不同集團尚未公布具體募資目標。 據更新文件披露,該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長25%,由上年同期的5.82億元增至7.26億元;同期毛利率自50.2%降至49.3%。同期利潤按年增長72%,從2,820萬元增至4,850萬元。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安踏計劃未來三年東南亞開千家門店

運動服裝製造商安踏體育用品有限公司(2020.HK)周四在新加坡一場活動上表示,未來三年計劃在東南亞開設1,000家門店。安踏將東南亞總部設在新加坡,未來逐步拓展至南亞、澳洲及新西蘭等周邊市場。 安踏表示,今年上半年,安踏品牌海外收入同比增長超過150%,主要受惠於東南亞市場增長,以及在美國和中東的新線下業務啟動。在中東和北非,安踏零售網絡已覆蓋阿聯酋、沙特阿拉伯、卡塔爾、埃及和肯尼亞等市場。另外,公司即將於9月在美國比華利山開設美國首家旗艦店,推動近一步擴張。 今年上半年,收入增加14.3%至385.4億元(54.1億美元),經調整純利增加7.1%至65.97億元,毛利率下跌0.7個百分點至63.4%。截至6月底,集團共擁有逾13,000間門店。 安踏周五高開,至中午休市報93.8港元,跌1%。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