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98.HK GDS.US
GDS explores listing for data center property REIT

公司可能會在明年分拆成三部分:一是中國的房地產投資信託(REIT),一是中國內地的數據中心業務,還有一個是全球數據中心業務

重點:

  • 據報道,萬國數據正考慮一項計劃,通過分拆包含中國房地產資產的REIT上市,籌集10億元資金
  • 公司似乎也在為快速增長的國際業務的分拆上市鋪路

陽歌

2025年會成為數據中心運營商萬國數據控股有限公司(GDS.US;9698.HK)正式分拆成兩個或更多部門的一年嗎?隨著一條新報道的發布,這個問題的答案似乎越來越傾向於「是」。報道稱,公司正研究將其中國房地產資產,以房地產投資信託(REIT)方式上市的可能性。

這是一個由很多部分組成的故事,首先是在中國,數據中心所有權和運營的敏感性,使得外國運營商基本被禁止進入。但同樣是中國市場,國內企業(包括民營和大型國有電信公司)的激烈競爭亦十分熾熱。因此,目前國內市場供過於求,幾乎沒有人在這項業務上賺到大錢。

從積極的角度來看,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為這個行業帶來了巨大的新商業潛力。隨著越來越多的計算任務轉向遠程處理,而不是依賴本地計算機,大量雲計算能力的應用對數據中心容量的需求預計將會飆升。

與中國市場相關的負面因素,拖累萬國數據和競爭對手世紀互聯(VNET.US)的股價,兩家公司是中國僅有在海外上市的純數據中心運營商。萬國數據的股價在今年上漲了144%,但市銷率(P/S)仍僅為2.73倍。世紀互聯的情況更糟,只有1倍。相比之下,全球運營商Equinix(EQIX.US)和Digital Realty的市銷率都在10.5倍左右。

與中國境內更為複雜的情況相比,境外對數據中心的整體樂觀情緒,可能是推動萬國數據分拆成三大部分的主要動力。一個是中國境內數據中心的運營商,一個將是以這些數據中心所處的房地產的房地產投資信託,另外將是該公司的全球資產。

彭博新聞社的最新報道,主要集中在該公司的房地產投資信託部分。報道稱,萬國數據正與顧問公司合作,以確定潛在投資者,對分拆中國數據中心物業資產,以房地產投資信託模式上市的興趣,其規模最高可達10億元。彭博報道稱,此次上市最快將於明年進行,但沒有透露上市地點。

但考慮到中國數據中心的敏感性日益增加,再加上彭博引用的融資目標以人民幣計算,我們猜測該公司上市地點可能是深圳或上海的中國A股市場。從增長角度來看,這樣的上市對投資者來說不會太令人興奮,至少在目前的市場情況下不會。但它將提供穩定的股息,我們預計萬國數據將支付約6%的股息率,以保持投資者的興趣。

謀拆國際業務

這樣的分拆,將使萬國數據成為其中國數據中心業務的100%所有者,以及其快速增長的國際業務的少數股東。由於我們前面提到的原因,國內業務並不太令人興奮。據其最新季報顯示,今年三季度,該業務創造了26.2億元的收入,佔萬國數據總收入的88%。但季度內中國業務同比增長6.1%,只能說表現平平。

相比下,隨著萬國數據在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建立新的數據中心,該公司在2021年才推出的國際業務一直在迅速增長。隨著該業務的發展,三季度國際業務的收入增長了六倍多,從上年同期的4,930萬元增至3.63億元。

截至9月底,國際業務的運營面積達到51,862 平方米,大約是去年同期的四倍。它還在迅速擴建,目前在建面積達114,319平方米。更重要的是,該公司目前國際業務的運營面積簽約率為99.3%;在建面積預簽約率為93.9%,高於一年前的78.5%。

在今年的大部分時間里,萬國數據一直表示,它的目標是將國際業務分拆成一家獨立的公司,但它沒有透露細節。在3月宣布為國際業務籌集了5.87億美元的資金,該部分業務的估值為8.45億美元。這筆交易使萬國數據持有國際業務56%的股份,其餘44%由包括博裕資本和高瓴資本持有。

繼3月份的融資後,它又在10月底進行了規模更大的10億美元融資,國際業務的估值升至13億美元,較半年前增長了50%以上。值得注意的是,10月份的融資,將萬國數據在國際業務中的所有權降至37.6%,公司表示將不再把該業務納入其財務業績,也不再有權任命公司董事會的大多數成員。

所有這些似乎都表明,萬國數據希望將快速增長的國際業務,與其核心的中國業務明確分開,很有可能讓其作為一家獨立的上市公司,從而獲得與Equinix和Digital Realty類似的市銷率。而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讓國際公司進行公開募股,地點很可能放在美國或新加坡,然後它再將國際業務剩餘37.6%的股份,作為特別股息分給現有投資者。萬國數據也有可能繼續持有這37.6%的股份。

總言之,投資者面前可能會出現三個選擇。尋求穩定但緩慢回報的人,可以選擇投資在中國上市的房地產投資信託,主要通過定期的股息支付獲取收益。那些希望押注中國數據中心市場的人,可以透過萬國數據在香港或美國上市的股票進行投資,不過該公司最終可能會從美國退市。而希望押注其國際業務巨大潛力的人,可以在其進行首次公開募股時進行投資。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汽車之家第三季度盈利微跌1.5%至4.2億元

汽車交易平台汽車之家(2518.HK ; ATHM.US)周四公布第三季度業績,收入17.8億元人民幣(下同),與去年同期相若;期內盈利4.2億元,同比微跌1.5%。 汽車之家首席財務官曾岩表示,因在內容多元化方面取得顯著成效,有力推動用戶增長。據QuestMobile數據,公司9月移動端日活躍用戶達7,656萬,同比增長5.1%。另外,得益於新零售業務的強勁貢獻,在線營銷及其他業務收入實現同比增長32.1%。 公司在第三季度的營業成本為6.46億元,按年大增58%。公司解釋因在下沉市場拓展創新業務,加上股權激勵費用上升,產生較高的交易成本。 汽車之家周五平開報48.6港元,公司過去一年股價由高位下跌23%。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Man Wah subsidiary Remacro NEEQ listing

敏華分拆銳邁科技掛牌新三板 開啟智能製造第二舞台

家具龍頭敏華控股將旗下智能零部件業務銳邁科技分拆赴新三板掛牌,打造「港股+內地」雙平台布局,試圖突破估值瓶頸、重塑智能製造定位 重點: 掛牌後銳邁仍為敏華附屬公司,母公司持股超八成 鋭邁所屬業務收入錄得下滑    李世達 在中國家具製造業的版圖上,敏華控股有限公司(1999.HK)長年穩坐龍頭。從「芝華仕」(Cheers)沙發的家庭標配,到全球功能椅市場的主要供應者,這家誕生於廣東東莞的企業幾乎與「中國製造的舒適」劃上等號。近日,敏華做出了不尋常的決定,讓旗下智能化轉型的引擎——銳邁科技(Remacro Technology Co. Ltd.),單飛赴內地新三板掛牌上市。 銳邁科技是敏華供應鏈中較少出現在消費者面前、卻幾乎支撐整個產品體驗的存在。它設計並製造電動沙發的金屬支架、智能電機和控制模組,決定了產品能否靜音升降與在全球市場競爭力。 根據敏華2024/25年度年報,銳邁所屬的「其他產品」業務,在截至今年3月底的財年中錄得約16.7億港元收入,按年下滑約8.4%,主因是內地家具需求轉弱,從而導致鐵架及智能家具零部件的銷售下降,但毛利率仍維持約30%,按年增長三個百分點,顯示出相當韌性。 智能製造的隱形引擎 銳邁的角色,其實正是敏華轉型的縮影——從傳統家具製造商,走向「智能家居」與「模組化製造」的高附加值路線。分拆掛牌讓這個技術部門獲得獨立融資與估值空間,從內部支援者成為對外可見的智能製造品牌。 新三板全稱為「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最初設立於2013年,主要為未能在上交所或深交所上市的中小企業,提供股份掛牌與融資管道。自2023年起,新三板持續推進市場分層與制度銜接改革,形成「基礎層—創新層—精選層」的遞進架構。 其中,精選層企業可經審核申請轉板至北京證券交易所,打通中小企業從掛牌培育到公開上市的資本通道。這使得新三板的角色,從早期的場外交易市場,逐步轉型為服務「專精特新」與智能製造企業的孵化與過渡平台。 雙平台資本布局 對銳邁而言,這個平台恰好對應其規模與發展階段——技術成熟但仍需研發投入、擁有固定訂單但估值未被充分反映。新三板能提供人民幣融資與政策性基金的對接,也為敏華建立「內地估值窗口」,更貼近中國本土政策紅利與製造業資本圈,形成港股與內地資本互補的雙平台布局。 公告顯示,掛牌後銳邁仍為敏華附屬公司,母公司持股超八成,財務仍併表。這意味著,敏華並未放棄控制權,而是在既有框架內創造新的增長空間。一方面,銳邁可藉獨立身份拓展智能零部件外部客戶,甚至進入更多家具品牌供應鏈;另一方面,敏華可利用子公司的市場估值與融資能力,支撐自身高端製造升級與自動化投資。 當前,敏華的基本面正面臨一定壓力。公司截至2025年3月底的財年,主營收入按年下滑8.2%至169億港元,股東應佔溢利更按年跌10.4%至20.6億港元。整體毛利率由39.4%升至40.5%,反映成本控制改善,但內地房地產與家居需求疲弱仍拖累主營業務表現。管理層指出,將持續透過自動化與智能製造提效,而銳邁科技的獨立融資則有望為製造端升級提供新動能。 敏華股價自2024年底以來呈震盪回升格局,過去六個月雖累升約15%至 4.7港元,但年初至今仍跌1.6%。近期多家券商,包括瑞銀與里昂,均上調評級,認為內房地產市場疲軟的預期已充分體現,雖然美國關稅帶來不確定性,但也可能創造股價上漲機會。 目前公司延伸市盈率約為8.9倍,低於同業如顧家家居(603816.SH)的16倍,與恒林股份(603661.SH)的17倍。這樣的差距反映出港股市場對內地家居需求疲弱的審慎態度。不過,若考慮敏華的全球品牌布局、穩定現金流及智能化升級潛力,現時估值水平已接近歷史低位,提供一定的修復空間。 隨著銳邁科技分拆後在新三板建立人民幣估值窗口,若能帶動集團製造端盈利改善與資本市場關注,敏華的估值中樞有望逐步回升。對中長期投資者而言,當前股價或許正處於「估值重構」前的低檔蓄勢期。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文遠知行港股首掛破發 全日收跌近一成

自動駕駛出租車運營商文遠知行(0800.HK, WRD.US)周四在港交所首掛低開7.8%,隨後跌幅擴大,全日收報24.4港元,跌9.96%。 已在美國上市的文遠知行公布,此次發行8,825萬股,其中,香港公開發售獲72.44倍超購,觸發回補機制,最終配發佔比增至20%,國際發售佔80%,獲8.85倍超購。最終發售價爲每股27.1港元,淨籌約22.64億港元(2.91億美元)。 公司表示,集資所得約40%用於開發自動駕駛技術,另外40%用於加快L4級車隊的商業化量產或運營,約10%用於建立營銷團隊和分支機構,餘下10%用於一般營運資金。 今年上半年,公司收入近兩億元,同比增長32.8%,虧損達7.92億元,按年收窄約10%。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定價遠低目標 小馬知行午收仍跌13%

自動駕駛出租車營運商小馬智行股份有限公司(2026.HK, PONY.US)周四首在香港掛牌,開市報124港元,較招股定價139港元低近11%,中午收市報121港元,跌13%。 自小馬智行在上月28日在港公開招股後,其在美上市的存託股份持續受壓,周三收市報16.25美元(126.75港元),過去一周下跌23%。 小馬智行經調整後的發售量為4,824.9萬股,招股價最高不超過180港元,是次定價遠低於目標價近23%。公開發售錄得超額近15倍,國際配售超額6.7倍,集資總額67億港元 公司在中國4座一線城市提供L4自動駕駛服務,現時擁有自動駕駛的士超過720輛,另有170輛自動駕駛貨車。今年上半年,公司收入同比升43.3%至3,543.4萬美元,但虧損按年擴大87.2%至9,608.6萬美元。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