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NH.US

第一季,這家保險經紀公司用股票支付的收購帶來的收入增長超過開支

重點:

  • 泛華第一季收入增長21%,而其營業成本的增幅則要低一些,為15%
  • 該公司第一季完成了兩筆用股票置換方式進行的收購,無需現金便立即帶來了收入

  

梁武仁

將收入增長和有效的成本控制相結合,是一個經過時間考驗的提高利潤方法。但這兩樣說易行難,因為業務擴張通常需要巨額開支,尤其是戰略收購。保險經紀商泛華控股集團(FANH.US)找到了一個巧妙的辦法來解決這個棘手問題,即用股票支付最近的一系列收購,這些收購立即提升了它的收入。

根據上週二公佈的最新季度業績,泛華第一季總收入按年增長約21%,達到8.28億元。與此同時,該公司將營業費用的增長控制在了15%,促使其營業利潤增長近兩倍,達到6,000萬元。

不可否認,第一季引人注目的營業利潤激增,部分原因是一年前的數字較低。但該公司的營業利潤率從一年前的3%,提高到第一季的7.3%這一點,可能會得到投資者的讚賞,尤其是因為泛華表明,其獨立於收購之外的營業效率更高。更值得注意的是,泛華第一季從一年前的虧損轉為盈利,不包含在營業利潤內的投資收益和利息收入,完全抵消了所得稅費用。

最新的收入增長是由泛華在報告期內進行的新收購推動的。泛華是中國首家上市保險經紀公司,現在正在慶祝成立25周年,該公司稱今年前三個月收購了三家公司,為佔銷售額大部分的人壽保險收入增加了約1.64億元。

2月對泛華來說是忙碌的。短短幾天內,該公司簽署了兩項協議,用它自己的股票分別收購吉林中吉世安保險代理有限公司和武漢泰平在綫保險代理有限公司51%的股權。這兩筆交易預計於3月底完成。

雖然泛華不必為了收購支付現金或借錢,但為支付交易費用而發行新股,也導致其股東股權被稀釋。不過用股票支付的收購,可以通過股票置換捆綁雙方利益,從而帶來長期的戰略利益。

該公司首席執行官胡義南在本週二的公司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第一季業績不包括新收購公司的「營業收入貢獻」,因為對它們的整合尚未完成。

作為泛華家族的成員,被收購的公司可能會利用泛華的平台和其他資源獲得提振。此類收購往往還有助於通過消除相關各方之間的重疊資源,來提高利潤率。特別是,泛華正依靠其數字能力和新的開放平台,最大限度地提高收購帶來的收入和成本協同效應。泛華計畫上半年完成對新成員系統的整合。

「我們預計會看到,物資消耗協同效應和收入協同效應體現在我們未來的業績上,」胡義南說。

投資者受到泛華第一季財報的鼓舞,推動其股價在業績公佈後飆升逾20%。大部分漲幅在上周剩下時間得以維持,這表明市場反應不單是對主要數據的短暫樂觀。

更多交易陸續有來

泛華可能剛剛開始這類交易,因為它試圖將今年新的壽險銷售和營業收入提高50%。該公司在財報中表示,收購仍將是這家保險經紀公司實現該目標的重點。

首席執行官胡義南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說,「我們打算通過開放平台戰略和併購加速市場整合。」

收購可能是泛華重回前些年強勁增長為數不多的選擇之一。甚至在新冠疫情之前,該公司的年收入就開始下滑了,拖累股價從五年前的高位大幅下跌。此外,中國經濟仍在從抑制消費者支出的新冠疫情限制措施中復甦,在當前的氣候條件下,以有機的方式增加收入對保險公司來說並不容易。

網上保險經紀公司水滴(WDH.US)第一季的疲弱業績,生動地凸顯了這些挑戰,它比泛華更注重削減成本和有機擴張。第一季,水滴的淨營業收入按年下降6.6%,而儘管它努力控制支出,營業成本仍然增加了12%。

水滴和泛華有著不同的商業模式。前者專門從事短期產品的線上銷售,而後者則擁有龐大的實體經銷管道網路,專注於長期保單。然而,水滴所面臨的困難表明,整個保險行業尚未走出困境。

在推進收購的同時,泛華也一直在採取措施提高營運效率,這反映在其利潤率的提升上。例如,截至3月底,該公司的壽險代理人比一年前減少了四分之一。然而,在第一季,每個代理人促成的保費按年增長了近一倍。該公司表示,這是通過將重點轉向高端客戶、淘汰表現不佳的代理人來實現的。

當然,作為泛華目前最大的增長動力,收購活動也有其自身的風險和局限性。首先,好的目標不會唾手可得。即使完成了交易,後面暴露出隱藏問題的風險總是存在。此外,用股票進行收購最終會稀釋現有股東的權益,而用現金支付可能會迅速耗盡其資金儲備。

當收購熱潮放緩時,泛華可能更難以實現收入的快速增長,除非保險需求隨著經濟的改善而再次開始回升。

儘管上周股價大幅上漲,泛華的估值可能還需要一些火花。根據雅虎財經匯編的一家分析機構預估,泛華目前的遠期市盈率約14倍。它的市銷率也相對較低,僅略高於1倍,而水滴在2.5倍左右。

對於泛華來說,事情看起來可能很艱難,因為它正試圖重燃早年的強勁增長帶來的興奮感。但如果執行得當,它的收購之舉,加上提高效率的努力,可能會帶來回報,為股票注入新的活力。只有時間會給出答案。

詠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導,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資訊,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聯繫我們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

新聞

簡訊:創維旗下創維數字首三季淨利按年減64%

電子產品製造商創維集團有限公司(0751.HK)周日公布,公司非全資附屬公司創維數字股份有限公司(000810.SZ)前三季度收入64.56億元(9.06億美元),同比下降2.45%,淨利潤8,585.9萬元,同比下降63.69%。 報告期內,公司研發投入達3.39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約10%;由於戰略備料及客戶提前備貨,期末存貨增至21.19億元,較年初上升39.4%;經營活動現金流轉為淨流出8,362.8萬元,去年同期為淨流入4.53億元。 創維數字是一家提供智慧系統解決方案企業,其主要業務包括智能終端、寬帶設備和專業顯示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並已將業務擴展至智慧家居、智慧城市和車聯網等領域。 創維集團股價周一高開但隨後轉跌,至中午休市報4.14港元,跌1.43%,該股過去六個月累升約31.43%。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賽力斯招股集資132億元

新能源汽車製造商賽力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9927.HK; 601127.SH)周一公開招股,發售1億股H股,一成公開發售,每股發售價131.5港元,集資131.5億港元,每手100股,一手入場費13,282.62港元。公司於本周五截止認購,下周三在港掛牌。 公司去年的新能源汽車總銷量達42.69萬輛,按年增長183%,旗下與華為合作的「問界」已推出四款車型,去年交付量達20萬輛,其中問界9成為中國市場50萬元級車型的銷量冠軍。 賽力斯去年收入按年增長3倍至1,451億元,並扭虧為盈取得利潤59億元。今年首六個月,收入微跌4%至62.4億元,但純利增長81%至29億元。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全球票房復蘇 IMAX中國上季淨利大增48%

大銀幕影院運營商IMAX China Holding Inc.(1979.HK)周四公布,截至9月底止第三季度,收入按年上升16.6%至1.07億美元(7.62億元),期內淨利潤報2,262萬美元,按年大增48%。 公司指出,受惠於全球票房復蘇及IMAX格式影片供應擴增,上季「圖像增強及維護服務」收入按年大增30%至6,103萬美元,「技術租金」收入亦上升45%至2,334萬美元。 前三季合計收入2.85億美元,按年增9.8%,淨利潤增長67%至4,300萬美元,反映營運效率及成本控制顯著改善。截至9月底,集團現金及等價物達1.43億美元,按年增加42%,負債總額維持4.53億美元。 公司股價周五高開,至中午休市報7.71港元,升0.2%。過去六個月累升約20%。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平安好醫生首九個月盈利勁增72%

醫療平台平安健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1833.HK)周四公布首九個月業績,盈利按年大增72%至1.84億元人民幣(下同),收入則上升13.6%至37.2億元。經調整後淨利潤達2.16億元,按年增長45.7%。 公司表示,主要受惠於公司的醫險協同模式不斷深化,保險+醫養會員模式的持續深耕,以及在企業健康管理業務上的快速推進。 展望未來,公司將持續強化與平安集團的協同,並推動核心服務的數字化和AI化,通過更一體化的整合式體驗,提升用戶口碑和滿意度。 周五平安好醫生開市升1.7%至15.75港元,公司年初至今升逾150%。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