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債雙殺拖累 眾安保險業績重創

這家網上保險商警告,由於重大投資損失,2022年上半年將錄得淨虧損,在此之後,它的股價已下跌超過10%
重點:
- 眾安在綫警告稱,由於投資收入和匯兌損失,2022年上半年虧損7.5億元,扭轉了去年同期的盈利局面
- 這家數字保險商去年首次實現了承保利潤,但盈利能力依然嚴重依賴投資收益
梁武仁
眾安在綫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6060.HK)成立不到10年,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從一個看似高調的噱頭開始,發展成為保險領域受人尊敬的品牌。然而,儘管取得了諸多成就,嚴重依賴不穩定的投資收益,依然是它的致命弱點。
這種脆弱性在今年首六個月被放大,因為通脹加劇,導致股票和債券價格雙雙暴跌,削弱了眾安在這兩個資產類別的投資組合。上週三,眾安警告,預計今年上半年將錄得6.5億元至7.5億元的淨虧損,與去年同期盈利6.04億元相比,幾乎剛好是180度的轉變。
眾安將投資收益大幅下降歸咎於資本市場的“悲觀”情緒,以及美元兌人民幣升值,導致與其持有的美元計價債券出現匯兌損失。該公司在另一份文件中表示,其董事會將於8月25日召開會議,批准中期業績的正式版本,該版本一般在當天較後時間公佈。
這家保險商沒有提供其陷入虧損背後的具體細節。但不難看出,這六個月對於眾安和所有保險商來說可能都是一個噩夢,它們的利潤通常在不同程度上依賴保費的投資收益。
眾安在綫由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旗下的螞蟻集團、騰訊(0700.HK)和平安保險(2318.HK; 601318.SS)於2013年創辦,去年首次從承保中盈利,意味著在支付了索賠和各種費用之後,保費還有一些盈餘。這個里程碑標誌著眾安在收入增長的同時,管理風險和成本的能力也在提高。
但眾安去年的承保利潤微乎其微,僅為7,500萬元,而公司的總承保保費為204億元。相比之下,公司的投資收益為20億元,是利潤的主要來源。目前尚不清楚今年上半年公司能否繼續實現承保盈利。但眾安在盈利預警中警告的巨額虧損表明,即使有利潤也無法抵消投資收益的下滑。
簡言之,儘管眾安從保險承保盈利的能力有所提高,它仍然受到市場波動的支配。“悲觀”可能不足以形容2022年上半年的糟糕程度。各地的股票都在插水,標準普爾500指數下跌了20%,是1970年以來最差的同期表現。與此同時,通脹飆升促使美聯儲推出了一系列激進的加息舉措,導致債券價格走低。
沒有退路
截至去年年底,眾安約40%的資產是投資形式,包括股票和債券基金,另外約52%的資產平均分配在固定收益產品和包括理財產品和信託在內的“其他投資”上。該公司一直在改變其投資組合的構成,因此在今年上半年可能也會對資產進行調整。但在股票和債券價格雙雙下滑的情況下,恐怕也沒有退路可走。
截至去年底,眾安的投資包括美元資產,規模在大約7.66億美元(52億元),這使得該公司面臨匯率風險。
由於香港要求主板上市公司每年只需報告兩次業績,所以投資者要到2022年已過完三分之二的時候,才能看到眾安在今年迄今為止的投資虧損規模。
但其他大多數保險公司都是以季度為基礎報告業績,這可以為眾安的未來發展提供一個預覽。中國平安是中國最著名的保險公司之一,首季度的投資損失為220億元,而去年同期的投資收益為150億元。德國保險巨頭安聯(ALV.DE)報稱,扣除費用後的投資業務收入暴跌71%。但平安和安聯一季度仍有淨利潤,因為承保利潤和其他收入來源抵消了投資損失。
眾安還有保險和投資以外的業務,包括位於香港的一家虛擬銀行,但這些業務都沒有盈利。因此,在它們開始盈利之前,該公司降低其在資本市場波動中脆弱性的唯一途徑,就是繼續擴大保險業務。
早期,眾安因為提供淘寶的退貨運費險而為人所知。淘寶是阿里巴巴旗下類似於 eBay (EBAY.US)的線上購物服務。但由於中國政府採取嚴格的疫情防控措施,加上房地產市場低迷和全球通脹等海外的問題,中國經濟增長急劇放緩,眾安的運費險業務目前恐怕也在放緩。
眾安每月披露的毛保費資料顯示,其上半年的收入同比增長降至遠低於10%的水平,而去年上半年則為45%。
在發佈上半年盈利預警後的四個交易日裏,該公司股價截至週二下跌了10%。自2017年首次公開招股以來,該公司股價已下跌約三分之二。但該股的市盈率仍在22倍左右,遠高於中國平安的8倍。與中國的其他金融科技股相比,眾安的市盈率看起來甚至更高,比如樂信(LX.US)只有1.8倍。
眾安目前的估值表明,投資者對其前景仍然相當樂觀,不過考慮到市場動盪的影響,他們最好還是管理好自己的預期。歸根結底,眾安可能會在當前的市場動盪中倖存下來,其遭受的長期損害也會相對較小。但只要它的利潤仍然高度依賴投資收益,它就會繼續受到市場動盪的影響。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